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探析及应对策略
    杨宗凯, 王俊, 吴砥, 陈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26-3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03
    摘要2963)   HTML436)    PDF (699KB)(3099)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重大影响。ChatGPT赋能教学,推动教学模式从“师-生”二元结构转向“师-机-生”三元结构,促进教学内容从人工生产转向智能生产,催化“知识+素养”的测评模式;ChatGPT赋能学习,推动学习空间泛在化,满足学习过程全覆盖的个性化需求,形成人机协同的学习模式;ChatGPT赋能育人,推动育人理念转向高阶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培育,创新学科融合的育人模式。面对ChatGPT引发的冲击,我们要充分重视、冷静思考、积极应对,既要加快发展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高水准竞品,又要深入研究人机协同的智能教育学规律,妥善处理教育的变与不变、公平与效率,以及技术的专用性与通用性等重要关系,正确把握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引领教育体系结构与运行机制变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机遇、挑战以及未来
    朱永新, 杨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1-1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01
    摘要2361)   HTML436)    PDF (805KB)(3558)   

    名为ChatGPT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产品一经问世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它表现出的教育创新价值更受到热烈讨论。由于具有先进算法、强大算力和海量数据基础,ChatGPT可以在与用户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从而智能化地提供问答、翻译、写作等服务。此外,最新发布的ChatGPT升级版——GPT-4还可以更好地解决实时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完成创意写作。在教育领域,ChatGPT既可以成为教学辅助工具、解答专业学术问题、搭建自主学习平台、节约人力资源成本、重构学校教育结构等,为教育创新提供新的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一些风险与挑战,比如对教师角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传统学校秩序等产生冲击,进而导致技术依赖、学术滥造、智能歧视等问题。当前,技术变革正在不断推动教育创新,这要求我们必须积极且谨慎地对待新型技术,通过加强有组织科研实现智能技术自立自强,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筑牢国家数字安全屏障,通过明确数字伦理标准增强应用服务透明度,通过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形成教育评价灵活思维,力求在迈向人机共教的进程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大国博弈新边疆
    余南平, 张翌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15-2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02
    摘要1109)   HTML305)    PDF (1057KB)(1034)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应用,标志着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转化正在发生,并为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其原理机制主要呈现出师生关系网络化效应、教学活动动态生成、知识信息隐态传输等特征。从应用场景来看,ChatGPT模型将围绕“教师”“学生”和“学科”三个主体,在教师发展与队伍建设、学生学习与能力培养、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三个领域产生综合性影响。ChatGPT的教育应用在对现行教育范式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同时,也将推动加速地区发展差距、决定国家产业转型进程、颠覆劳动力结构,并使国家信息安全复杂化。上述影响既超越教育自我定义的范畴,也全方位地波及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层面。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推动了大国博弈的新边疆,也在国际权力结构的重构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将被重新认识和再定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研究报告:来自2003—2021年调查数据
    岳昌君, 冯沁雪, 辛晓佳, 邱文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9): 138-15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9.010
    摘要1062)   HTML107)    PDF (853KB)(831)   

    基于2003—2021年10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对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包括:第一,从毕业去向看,正规就业比例创新低,升学比例持续走高;落实率下滑,待就业率回升,不同学历的落实率趋同。第二,从就业质量看,学历越高则起薪越高、增长越快;相对起薪呈现“L”型下降趋势;近五成毕业生的起薪低于期望;就业满意度波动上升。第三,从就业结构看,大中城市就业比例超过八成;民营企业的就业占比跃升第一;企业就业比例先升后降、超过五成;职业类型从同质化、趋向多样化、再回归同质化;教育行业成为毕业生首选。第四,从就业匹配看,适度教育比例先降后升、超过70%;专业不对口比例约为40%。第五,从求职状况看,学校是最主要的求职信息来源;求职次数并未随时间推移逐渐走高,存在“有业不就”现象;人情费、交通费、置装费是3项主要求职支出;能力是影响就业结果的第一要素;择业意向稳定,偏好向“前/钱”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未来职业教育
    徐国庆, 蔡金芳, 姜蓓佳, 李政, 杨惠, 郑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64-7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07
    摘要924)   HTML68)    PDF (668KB)(1358)   

    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一经问世便引发广泛关注。从职业与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职业院校科研等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和体现职业教育重要职能的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可揭示ChatGPT影响下的未来职业教育图景。在职业方面着重阐明了ChatGPT对职业影响的技术原理、机制和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在职业能力方面,从对职业能力的特点和结构的解释中分析了ChatGPT对职业能力的影响,并就未来如何应对各种影响提出建议。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重点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领域中的应用,剖析了ChatGPT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并从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人才培养入手,阐述了ChatGPT的迭代更新对未来技能培训的影响以及ChatGPT对职业教育未来技能培训模式的影响。在职业院校科研方面,着重厘清职业院校科研的基本内涵,刻画职业院校科研在技能形成变迁中实现迭代的历程,阐述以ChatGPT为代表的“去技能化”技术发展对职业院校科研的影响,并回答了职业院校科研如何应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去技能化”技术的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师的工作变革:机遇、挑战与应对
    宋萑, 林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78-9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08
    摘要897)   HTML89)    PDF (1388KB)(1260)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最新突破,自发布后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其对教师工作带来的变革。通过借鉴比斯塔“教育之弱”和杜威“交流行动哲学”的理论思想,深入思考ChatGPT和教育的融合本质,认为根据“强式教育”和“弱式教育”不同的思维取径,教师和学校具有截然不同的可替代性。教师工作应注意教育的价值伦理取向,把握教育的特性,在个性化学习、教师负担、教师自身成长等方面抓住ChatGPT带来的机遇,在学习目的、教学过程和设计、评价方式等方面积极应对ChatGPT带来的挑战。从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素养本位”的教育入手,围绕教育者数字信息素养,本文提出新时代教师素养结构新要求包括立德树人的能力、数字化时代的专业伦理、人工智能融合教学的能力,以及更新课程—学习—教学—评价的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变革研究
    陈静远, 胡丽雅, 吴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177-18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16
    摘要803)   HTML80)    PDF (2035KB)(1113)   

    本文研究了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下的变革作用。作为一种语言生成模型,ChatGPT通过对海量语言数据的学习,能够挖掘单词间的共生关联关系,具备深入的语言理解和组合创新能力。然而在教育领域中,ChatGPT存在过度依赖训练数据、逻辑推理能力弱和新场景处理能力有限等局限性。为了提高ChatGPT在教学场景下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本文提出将ChatGPT与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资源组织方式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形成知识点结构图等方式对ChatGPT进行完善,同时提供了几种具体可行的使用ChatGPT辅助教师和学生的方式。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如何将Prompt研究范式与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帮助ChatGPT建立“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一个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的教育场景的语言生成模型,为教育领域提供更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变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教育的底层逻辑和可能路径
    张治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131-14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12
    摘要797)   HTML66)    PDF (1879KB)(1064)   

    ChatGPT 作为基于通用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提供生成式的信息获取服务,功能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检索、搜索工具,它的出现也必将对教育产生深刻影响。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了ChatGPT对教育的影响方式,从脑科学、知识观、教育元认知视角分析了它重塑教育的底层逻辑,并提出了它重塑教育的可能路径。文章认为:ChatGPT 对教育的影响主要将在传统教育工具的有效性、知识价值论、资源形态、学习模型、评价手段和人机协同智商等领域深刻改变教育,其改变教育符合脑科学的本质,并与知识观呼应,也符合教育价值观。ChatGPT的诞生催生了新的教育形态,未来需要加速构建人机协同智商、教育评价系统和基于计算的教学策略模型,加速人类教育模式的革命性重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价值和使命
    荀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56-6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06
    摘要790)   HTML68)    PDF (640KB)(1123)   

    即便以ChatGPT和GPT-4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个教育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还是应该首先关注在应用这一模型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应对人工智能的能力,或者说发展他们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处的智慧。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教育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所不能实现的事情恰恰是人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包括发展人类独特的理性、人类智慧的集体性与丰富性、人类文化的适应性、人类的道德与伦理选择以及人类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完善、实现人类共同福祉的理想与追求。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必须坚守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专注于学生道德、伦理、精神与创造力的发展,同时为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提供必要的指南,以确保年轻一代在正确地使用人工智能前提下,持续地发展人类的集体智慧,从而创造人类共同幸福的未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育中的ChatGPT:教学能力诊断研究
    贺樑, 应振宇, 王英英, 孙文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162-17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15
    摘要733)   HTML68)    PDF (964KB)(1254)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引发教育领域的深层变革。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新一代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因强大的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引发广泛关注和使用。但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教育领域在接纳它的同时,尤其要关注其是否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为调查ChatGPT目前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组织了ChatGPT在教学能力方面的诊断研究。6名教师和9名学生通过118个问题800轮询问,发现:ChatGPT目前尚不具备独立辅导学生的能力,但已可作为教师日常工作能力提升的好助手。教师应尽快接触、学习、使用通用人工智能工具,了解其潜在的风险,并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和使用通用人工智能工具。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AI驱动教育改革:ChatGPT/GPT 的影响及展望
    蒋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143-15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13
    摘要724)   HTML65)    PDF (578KB)(89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ChatGPT、GPT-4等人工智能的出现,传统教育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已经正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而在这个时代,教育应从注重培养个人在没有人工智能助力下的能力转向培养个人在人工智能加持下的综合能力。正确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个性化学习路径等;同时,人工智能也能为教师提供很多的方便,把老师变成人工智能加持的超级教师。教育系统应拥抱技术变革,从而实现真正的兴趣驱动的、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重点内容应包括培养人工智能思维、创造创新能力、创新设计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人工智能协助下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学习进化的视角看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习的影响
    倪闽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151-16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14
    摘要692)   HTML67)    PDF (666KB)(905)   

    ChatGPT是一个全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生产工具,它的出现可以与文字的出现(使知识可以存在于人的大脑之外)、互联网的出现(使每一个大脑可以公平地获取知识和表达知识)相媲美,它通过新的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人工智能的创造性和生成性,开启了人脑之外的智慧。这对学习的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更让学习进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超级学习阶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普职分流政策的变迁:脉络、结构与逻辑
    金金, 程天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6): 26-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6.003
    摘要690)   HTML10)    PDF (760KB)(397)   

    改革开放迄今四十余年间,普职分流政策的有效落实为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国家经济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时期,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普职分流也面临诸多争议与挑战。深入理解当前分流矛盾与明晰未来政策走向,还需“面向历史”,而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的审视不失为有效途径。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文本可以发现,我国普职分流政策变迁呈现出以政府为主导的渐进性制度变迁特征,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职恢复、从“追求效率”到“注重合理”的分流探索、高校扩招冲击下的分流滑坡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普职融合四个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国家治理改革与“以人为本”文化观念的转变作为“深层结构”推动政策发展,微观行动主体与政策间的互动也为其变革带来契机。理性看待普职分流政策的“路径依赖”与政策变革、充分发挥制度背景对政策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建立“分散决策”与“多元合作”机制等是突破制度梗阻、实现路径优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的对比
    史秋衡, 任可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8): 1-1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8.001
    摘要632)   HTML103)    PDF (1194KB)(542)   

    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凸显了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在人才需求方面的不协调。本文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来探究研究型高校与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大规模施测发现:由性格特质、通用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技能构成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得到数据的良好支持。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综合素养与能力为主,应用型人才在职业技术技能上的优势明显。第一课堂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阵地,第二课堂对高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具有重要价值,应用型高校实践培养环节的质量有待提升。据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不同作用,实现因材施教,应用型高校应将工程性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全方位、多渠道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和基地建设,实现特色化与高质量并举。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社会理论的“做中学”——深化杜威研究的一个新尝试
    涂诗万, 朱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6): 14-2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6.002
    摘要575)   HTML37)    PDF (717KB)(672)   

    “做中学”背后隐藏的是今古之变的时代问题,是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问题”。杜威是致力于解决社会转型问题的一个“策略行动者”。其“做中学”理论面对社会转型中的冲突,并通过解决这些冲突实现社会的进步。从社会理论视角看,它的基础是冲突论。“做中学”的社会理想是建设基于地方自治的现代民主公民社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做中学”的“做”是“交流、交往、合作”和“实验”,还指“学生自治”。真正的“做中学”是在意义感通的自治共同体中通过“做”去“学”,在意趣盎然的深度民主生活中学。 因此,“做中学”不仅是一种教育理论,而且是一种以冲突论为核心的、致力于解决社会民主转型问题的社会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陈玉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103-11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10
    摘要553)   HTML52)    PDF (7518KB)(797)   

    2022年底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横空出世,它会给教育带来哪些冲击,未来教育应当如何应对?本文提出: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时代主流的教学样态,班级授课制将渐次退出历史舞台;未来老师的主要职能将从教书转向育人,一批“超级教师”将脱颖而出;纸质教材将被清理出书包,无纸化校园不再是梦想;有意义的学习将首次取代有效的学习,成为学校与家长最关心的用语,成为教育研究工作者主要的研究课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与新趋势
    赵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5): 1-1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5.001
    摘要533)   HTML46)    PDF (689KB)(487)   

    拔尖创新人才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自然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远远超出了教育的范畴。本文总结了国际上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和教育,认为目前国际学界对拔尖创新人才及其培养的认识和教育发展的趋势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拔尖创新人才不可能过早挑选出来进行专门培养;第二,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有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可能;第三,创造力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能力上,而每个人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差异不可能在同一个领域拔尖,因此每个人的拔尖创新能力应该是不一样的;第四,不同社会和文化对创造力以及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不同社会有不同的态度,那么就有不同的培养环境,而不同的环境又会培养出不同的拔尖创新人才;第五,机会和运气对个体创造力的成长和发挥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机会是否存在以及个体是否具备选择机会或者创造机会的能力特别重要;第六,道义和道德应该是约束创新创造创业的主要标准,创新创造创业不应该导致对他人和人类的伤害和对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AGI临近了吗:ChatGPT热潮之下再看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发展
    顾小清, 胡艺龄, 郝祥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117-13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11
    摘要526)   HTML57)    PDF (1529KB)(866)   

    技术与教育的竞逐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行与发展。“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项目团队持续关注热潮下的技术走向,以及新的技术发展对未来教育的影响。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追踪、对“技术—社会—教育”的生态互动分析、对教育系统内部结构要素的深度剖析,项目组已经在人工智能影响下的人才战略、知识观、教学变革、教师角色重塑等问题上形成了系统性成果。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人工智能热潮,教育将面临何种挑战?AGI的临界点真的被突破了吗?技术—社会—教育的生态互动存在何种新趋势?本研究从智能的本质出发尝试回答ChatGPT是否昭示AGI的突破,以及从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视角看技术与教育的角逐对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等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可预见的是,教育必须有所作为以应对技术对人类智慧的领地冲击,我们应基于人类智慧门槛,提升人类改造新世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树立生态视角下的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基础教育之“基础”的颠覆与重置
    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47-5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05
    摘要497)   HTML59)    PDF (630KB)(752)   

    ChatGPT与基础教育的关系是双重挑战:ChatGPT对于基础教育的挑战,基础教育之于ChatGPT的挑战。就ChatGPT带给基础教育的挑战而言,带来的是对基础教育之“基础”的颠覆性变革,既是根本性的颠覆,也是体系性的颠覆。就基础教育带给ChatGPT的挑战来说,需要通过反向思考,回答三个根本问题:一是ChatGPT改变了基础教育的一切,但基础教育能否改变ChatGPT?如何改变ChatGPT?;二是什么样的技术变革和ChatGPT,是能满足基础教育需要、符合基础教育规律的技术变革和ChatGPT?三是基础教育变革能否,以及如何改变、甚至颠覆以ChatGPT为代表的技术变革之基础?最根本的颠覆方式:是为ChatGPT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立法”,立教育之法,包括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思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与教育治理现代化——兼论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治理转型
    周洪宇, 李宇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36-4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04
    摘要491)   HTML48)    PDF (719KB)(1024)   

    数字技术嵌入教育治理是应对时代之变与社会之变的战略选择。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治理蕴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基于数字化的教育治理”;其二是“对于教育数字化的治理”。前者启发我们充分利用ChatGPT的治理动能;后者则启发我们要加强对ChatGPT的风险治理。沿此思路可以发现,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的问世,使教育治理体系臻于至善与教育治理能力有效提升迎来重大契机。但是,当前的ChatGPT并非尽善尽美,现有的教育治理体系与ChatGPT之间的张力也尚未消解,导致其在教育治理中的应用潜力无法充分释放。从ChatGPT涌现的潜力来看,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治理日益走向科学化、高效化、民主化、法治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应从完善“一核多元共治”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构建主动式教育治理框架、共建全球教育治理体系等方面入手,在防范ChatGPT应用风险的同时,借其动能助推教育治理现代化,以教育治理现代化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