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明华, 陈真亮. (2016). 环境法典立法研究. 北京: 法律出版社.
|
2 |
孙霄兵, 刘兰兰. (2021). 《民法典》背景下我国教育法的法典化. 复旦教育论坛, (01), 31- 37.
doi: 10.3969/j.issn.1672-0059.2021.01.005
|
3 |
任海涛. (2021). 论教育法法典化的实践需求与实现路径, 政治与法律, (11), 17−29.
|
4 |
王利明. (2019). 民法法典化与法律汇编之异同, 社会科学家, (11), 18−27.
|
5 |
史普罗. (2020). 思想的结果—理解塑造当今世界的观念, 胡自信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
6 |
梯利. (2013). 西方哲学史, 葛力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7 |
K. 茨威格特, H•克茨. (2003). 比较法总论, 潘汉典, 米健, 高鸿钧等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
8 |
徐国栋. (2009). 边沁的法典编纂思想与实践—以其《民法典原理》为中心. 外国法制史研究, (01), 453- 454.
|
9 |
让•路易•伯格. (2006). 法典编纂的主要方法和特征, 郭琛译. 清华法学, (02), 12- 30.
|
10 |
石佳友. (2017). 民法典的法律渊源体系—以《民法总则》第10条为例,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04), 12−21.
|
11 |
徐以祥. (2019). 论我国环境法律的体系化. 现代法学, (03), 83- 95.
doi: 10.3969/j.issn.1001-2397.2019.03.06
|
12 |
童云峰, 欧阳本祺. (2021). 我国教育法法典化之提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03), 26- 34.
doi: 10.3969/j.issn.1672-4038.2021.03.005
|
13 |
朱明哲. (2021). 法典化模式选择的法理辨析. 法制与社会发展, (01), 89- 112.
|
14 |
吕忠梅. (2020). 环境法典编纂: 实践需求与理论供给. 甘肃社会科学, (01), 1- 7.
|
15 |
徐晓聪. (2018). 1900年德国民法典的体例研究. 潍坊学院学报, (01), 61- 65.
doi: 10.3969/j.issn.1671-4288.2018.01.013
|
16 |
何勤华, 李琴. (2019). 罗马法复兴对《法国民法典》之诞生与演进的影响. 学术界, (11), 159- 170.
doi: 10.3969/j.issn.1002-1698.2019.11.017
|
17 |
顾祝轩. (2019). 体系概念史—欧陆民法典编纂何以可能. 北京: 法律出版社.
|
18 |
威廉•埃瓦尔德. (2016). 比较法哲学, 于庆生, 郭宪功译.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
19 |
卡尔•拉伦茨. (2003). 法学方法论, 陈爱娥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20 |
孙宪忠. (2018). 权利体系与科学规范.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1 |
方新军. (2019). 融贯民法典外在体系和内在体系的编纂技术. 法制与社会发展, (02), 22- 42.
|
22 |
王利明. (2019). 总分结构理论与我国民法典的编纂. 交大法学, (03), 43- 55.
|
23 |
方新军. (2006). 盖尤斯无体物概念的建构与分解. 法学研究, (04), 88- 101.
|
24 |
孙霄兵, 翟刚学. (2017). 中国教育法治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课程•教材•教法, (05), 4- 14.
|
25 |
任海涛. (2020). 论教育法体系化是法典化的前提基础.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05), 16- 26.
|
26 |
任海涛, 张玉涛. (2019). 新中国70年教育法治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发展研究, (17), 24- 32.
|
27 |
马雷军. (2020). 论我国教育法的法典化. 教育研究, (06), 146- 153.
|
28 |
周洪宇, 方皛. (2021). 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加快编纂教育法典.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03), 16- 25.
doi: 10.3969/j.issn.1672-4038.2021.03.004
|
29 |
吴从周. (2011). 概念法学、利益法学与价值法学: 探索一部民法方法论的演变史.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
30 |
陈卫佐. (2017). 瑞士民法典: 勇敢和自信的民法典. 公民与法, (04), 30- 32.
|
31 |
卡斯滕•施密特. (2012). 法典化理念的未来—现行法典下的司法、法学和立法, 温大军译. 北航法律评论, (01), 37- 75.
|
32 |
许中缘. (2007). 论法律概念—以民法典体系构成为视角. 法制与社会发展, (02), 72- 83.
|
33 |
孙宪忠. (2020). 中国民法典总则与分则之间的统辖遵从关系. 法学研究, (3), 20- 38.
|
34 |
哈特. (2018). 法律的概念, 许家馨, 李冠宜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
35 |
石佳友. (2015). 法典化的智慧—波塔利斯、法哲学与中国民法法典化.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06), 91- 101.
|
36 |
黑格尔. (1956). 历史哲学, 王造时译. 北京: 三联书店.
|
37 |
亨利希•海涅. (1980). 论德国, 薛华, 海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38 |
吴治繁. (2013). 论民法典的民族性. 法制与社会发展, (05), 144- 155.
|
39 |
赵亘, 王轶, 张建欣. (2011). 论《德国民法典》法律术语的特征.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05), 138- 139.
|
40 |
谢怀栻. (2001). 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 私法, (01), 1- 66.
|
41 |
王泽鉴. (2001). 民法总则.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42 |
陈华彬. (2009). 德国与瑞士的登记制度研究.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03), 213- 269.
|
43 |
周喜梅. (2015). 物权变动与民法典编撰体系民族性的整合逻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2), 142- 149.
|
44 |
加藤雅信. (1999). 民法学说百年史. 东京: 三省堂.
|
45 |
王家骅. (1990). 儒家思想和日本文化.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
46 |
中根千枝. (1982). 日本社会, 许真, 宋峻岭译.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
47 |
福岛正夫. (1962). 家制度的研究—资料编. 东京: 东京大学出版会.
|
48 |
H. W. 埃尔曼. (2002). 比较法律文化, 贺卫方, 高鸿钧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
49 |
石佳友. (2007). 民法法典化的方法论问题研究. 北京: 法律出版社.
|
50 |
大木雅夫. (2006). 比较法, 范愉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
51 |
刘旭东. (2020). 学校法治教育的概念与性质辨析, 青少年犯罪问题, (05), 5−12.
|
52 |
尹晗. (2020). 论教育惩戒的理论基础和有效运用, 青少年犯罪问题, (06), 5−12.
|
53 |
Schuck P. H. (1992). Legal Complexity: Some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ures, Duke Law Journal, (01), 1−52.
|
54 |
Portalis, Jean-Etienne-Marie. (1989). Discours et rapports sur le Code civil. Paris: Centre de Philosophie politique et juridique.
|
55 |
Thomas, Yan. (1997). La romanistique allemande et l'État depuis les pandectistes, Publications de l'École française de Rome, (01), 113−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