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何谓人工智能素养:本质、构成与评价体系
    钟柏昌, 刘晓凡, 杨明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1): 71-8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1.005
    摘要1582)   HTML102)    PDF (845KB)(1542)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了积极和消极影响,教育领域不仅要被动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诸种挑战,更应该主动思考如何培育学生具备适应和驾驭人工智能的素养,本文将这种素养称之为人工智能素养,即通过人工智能教育培养的领域特定性与领域一般性兼具的学生核心素养。对人工智能素养的解析可以追溯到三维目标模式下的诸类研究,但这些研究未能廓清其内涵本质和内在逻辑。鉴于人工智能素养是因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素养类型,本文首先从技术本体论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素养的本质——人的技术化,并从哲学认识论与教育心理学视角出发,把握了人工智能素养的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质就是一个“知识与思维”的动态转化过程;情感作为源于认知过程的情绪化体验,不仅涵养了知识建构与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获得道德观念的根据和渊源。由是,知识、情感与思维的相互作用关系共同构成了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底层逻辑。籍此,本文从人工智能知识、人工智能情感、人工智能思维三个维度出发,重点构建并详述了人工智能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思路
    戴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1): 1-2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1.001
    摘要1035)   HTML95)    PDF (917KB)(908)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话题,但关于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选拔和培养这类人才,尚缺乏成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引导。本文旨在对创新潜能、发展、成就的理论以及对应的识别、培养、文化支持等社会实践做一个系统概要的阐述。首先,在拔尖创新人才的界定上,本文提出了创新的五种形态和创新人才的两种不同类型。第二,在创新人才的识别问题上,本文提出了基于人才动态发展观并结合“总体筛选”和“个体考察”的人才识别模式。第三,在发展和培养问题上,本文提出兼顾成长阶段和领域具体性同时突出“探索未知”和“开放性”的培养模式。第四,在创新成就的文化支持上,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创新实践中营造兼容认知多样性和鼓励自由探索的生态环境。第五,本文进一步针对现有教育体制提出了五个实践策略上的着眼点。最后,关于教育实践的政策导向,本文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和四种认知误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元宇宙中的教育:现状与革新的未来
    王琳, 陈泓舟, 蔡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11): 38-5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11.004
    摘要849)   HTML43)    PDF (3660KB)(367)   

    本文关注元宇宙(metaverse)概念下不同行动主体的教育实践与前沿理念,提出观察元宇宙教育现状与革新的三个层次,即去中心化技术带来的教育结构性变革、元宇宙中的知识经验变化以及人机交互发展。文章认为,元宇宙中的教育将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去中心化身份(DID)三个维度革新传统中心化教育模式、强化教育的普惠性;游戏是元宇宙重要辅助教育资源,在锻造教育认知链条、拓展数字课堂叙事、构建泛在学习机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新形态人机交互拓宽了学科边界,且发生在数字教育社区的校园元宇宙为教育学习创造了新的连接可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小学生劳动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晓杰, 宋乃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2): 78-9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2.006
    摘要768)   HTML57)    PDF (879KB)(587)   

    通过对全国东中西部24个省份的156050名小学生、100039名家长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小学生劳动素养整体较好,但仍有进步空间,尤其是在学生劳动知行合一、劳动荣辱观、家务劳动意愿、劳动创造精神、劳动主动性、精细化劳动技能方面亟待改善。城市小学生劳动观念显著优于农村,西部小学生劳动能力显著高于中、东部,女生劳动参与显著优于男生,三年级学生劳动能力显著低于四、五、六年级。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及活动的次数、种类数,有专门劳动教育场所、教师,家长劳动教育观念、态度、参与对小学生劳动素养有正向影响,其中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及活动种类数、家长劳动教育态度的影响较大;是独生子女家庭、有保姆照顾对小学生劳动素养有负向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小。提出了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关注特色发展、健全协同机制、强化条件保障等对策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理想与现实:我国高校教师工资水平与结构分析
    胡咏梅, 赵平, 元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1): 24-4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1.002
    摘要753)   HTML63)    PDF (921KB)(959)   

    文章使用宏观行政数据以及部分高校教师工资大规模微观调查数据,分析我国高校教师实际与期望的工资水平和结构,获得如下发现:我国高校教师工资水平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外部竞争力,但缺乏国际竞争力;多数教师的年总工资以及各项工资构成要素均处于“被平均”状态,绝大多数教师对实发工资水平有更高的期望;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占应发工资比例较低,与教师期望的基本工资占比存在一定差距;“双一流”建设高校专任教师、东部地区高校教师期望工资提高的比例相比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专任教师、中西部地区高校教师显著更高。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提出3点对策建议:一是,关注高校教师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专任教师、东部地区高校教师的期望工资水平,适度提高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建立适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工资增长机制;加大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项投入,助力高校建立人员经费支出的长效增长机制。二是,优化高校教师工资结构,适当提高教师的基本工资占比;鼓励经济发达省份制定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基本工资标准,以增强高校教师工资的保障性功能。三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方面支持一流学科建设院系创新薪酬分配制度,为高层次人才设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资水平;另一方面关注青年教师的生存发展状况,优化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环境,为青年教师提供灵活多样的福利项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师活力与积极师生关系:师生情感传递效应研究
    闫伟, 石中英, 彭凯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3): 78-8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07
    摘要717)   HTML46)    PDF (742KB)(873)   

    近年来,师生的课堂情绪互动愈发受到关注。本研究基于活力理论,提出了教师通过情感传递效应以自身的活力和热情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力,推动形成积极的师生关系的假说,并以我国2386名中学生和76名班主任老师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学生和教师的活力、学生感知到的教师热情和积极师生关系四个变量的测量数据,并以此建立了链式中介模型予以检验。结果发现,教师的活力可以直接预测积极的师生关系,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即学生感知到的教师热情、学生的活力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来实现的。换言之,当教师在教学中充满能量、富有朝气、活力十足时,就越有可能将对教学工作的喜爱和热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深受活力的感染,并因此推动形成更加积极的师生关系。这一发现,对提升教育活力,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师主体在幼小双向衔接中的实践特征、现实困境与协同路向——基于11省市幼-小教师的实证调查
    黄瑾, 田方, 乔慧, 张萌, 俞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11): 1-1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11.001
    摘要554)   HTML61)    PDF (1189KB)(506)   

    幼小衔接是儿童适应社会和未来教育的关键环节,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是确保双向有效衔接、支持儿童顺利过渡的重要参与主体。本研究基于多主体协同参与幼小衔接的视角,采用问卷法对11省市的9872名幼儿园教师和7411名小学教师展开幼小衔接理念与实践调研。结果发现,幼-小教师在衔接观念和认识上存在冲突,在课程与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中呈现不一致性,面临合作信念薄弱、协作实施率低、外部保障有限、内在认识不足等现实困境。研究从建立基于儿童立场的双向衔接共识、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纵向连续、搭建互动平台、形成支持性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幼-小教师主体协同支持儿童顺利过渡的对策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学校教育如何助力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基于聚类分析的探讨
    张静, 郑杰, 崔海丽, 张丽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5): 72-8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5.004
    摘要508)   HTML48)    PDF (853KB)(423)   

    本研究聚焦于五个关键的学校影响因素(学生感知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反馈、学校归属感以及课外活动),深入探讨它们如何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我们运用OECD的SSES2023中国调查数据(10岁与15岁学生共计7648名),将上述五个影响因素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方法,揭示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在社会与情感能力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基于5个学校变量可将这些学生聚类分为5个群组:学校满意组(学生的上述五个影响因素得分都较高)、社交优势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校归属感得分相对较高)、多元兴趣组(课外活动得分最高)、反馈达人组(教师反馈得分较高)以及学校助力组(上述五个影响因素得分都最低)。其中,学校满意组的学生在社会与情感能力方面表现最为出色,而学校助力组则最弱。此外,社交优势组、多元兴趣组和反馈达人组在不同年龄段和能力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本研究为理解学校在促进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中的综合影响提供了实证依据,对于指导学校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育强国的几个底层问题
    柯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9): 1-1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9.001
    摘要503)   HTML46)    PDF (682KB)(344)   

    关于教育强国建设,依然还有几个源头和底层问题需要讨论。第一个底层问题是到底什么是教育强国?教育强国的重心是以教育“强”国。只有做如此理解,才可以回答为什么在已有《教育现代化2035》之后没多久还需要一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第二个底层问题是什么国家才称得上教育强国?各个国家在教育领域都存在一些共同的挑战,哪个国家能率先攻克这些难题或者做得更好,这个国家就是教育强国。指标不是教育强国的本质,而是对教育强国的解释。第三个底层问题是教育何以强国?所有立志于成为大国的国家都一样,它需要教育从三大方面来“强”国:一是巩固和扩大本国的意识形态优势,二是为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高质量人才,三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第四个底层问题是如何实现教育强国?教育强国有三大战略任务,一是把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能真正成为教育强国的关键内容,定位为主战场任务来正面攻坚。二是抓住智能社会的历史机遇,开辟智能教育新赛道;三是降低教育强国建设征途中的羁绊,打通掣肘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基于第二轮SSES测评数据
    袁振国, 黄忠敬, 王纮, 王翔宇, 张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5): 1-3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5.001
    摘要501)   HTML71)    PDF (4355KB)(796)   

    本报告分析了我国济南市10岁和15岁组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数据,结果发现:10岁组学生在所有16项社会与情感能力中的得分都高于15岁组学生。总体上,男生在多项社会与情感能力上得分高于女生;在10岁组学生群体中,除责任感和成就动机外,男生在其他各项社会与情感能力上得分均高于女生,差异最大的前三项能力分别为好奇心、创造性和信任。在15岁组学生群体中,责任感、共情、包容度三项能力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最大的能力为共情。其他各项社会与情感能力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最大的前三项能力分别为抗压力、情绪控制和好奇心。高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群体社会与情感能力均高于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群体。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学生在社会与情感能力上无显著差异。15岁组学生群体中民办学校学生在交往能力和开放能力上都稍高于公办学校学生,而其他能力上结果相反。乐观是迄今为止与健康行为、身体意象、生活满意度、关系满意度、心理幸福感最为密切的能力。情绪控制和抗压力与学生学业焦虑的关系最为密切。任务能力尤其是成就动机和毅力,还有好奇心,和学生的语文、数学和艺术方面的成绩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15岁组女生比男生从社会与情感能力中获益更多,而10岁组男生比女生从社会与情感能力中获益更多,且高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身体意象、健康行为、心理幸福感、关系满意度与大多数能力之间的关系要强于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 高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往往比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参加更多的职业发展活动。社会与情感能力较高的学生,尤其是创造性和好奇心比较高的学生,其参与的职业发展活动更多。女孩和高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往往比男孩和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对未来的教育和职业更有抱负。开放能力和任务能力水平高的学生对未来的教育期望和职业抱负更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育元宇宙:让每一个学习者成为主角
    顾小清, 宛平, 王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11): 13-2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11.002
    摘要485)   HTML40)    PDF (735KB)(493)   

    元宇宙概念爆火以后,引发了教育领域的关注,但尚缺乏理性认识。因此,有必要对元宇宙本质及其教育意义进行思考。元宇宙是超越时空规则的虚拟实境,可连接任意时空的真实世界,擘画未来教育新形态。教育元宇宙延伸了知识呈现的形式、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现实生活世界,让学生获得知识生产的在场体验和直接经验,体验知识传播、知识建构、知识应用、知识生产与创造的过程。同时,学习者与世界的互动,影响了人类社会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并延伸至现实生活世界,促进知识学习真实发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元宇宙赋能教育的可能应用场景,分析有待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关键和潜在的教育价值与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双减”政策影响家长再生育意愿吗?——基于全国29个省份的调查
    陈祥梅, 宁本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6): 75-8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6.007
    摘要443)   HTML56)    PDF (1058KB)(460)   

    家庭生育意愿关系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当前我国面临较大的低生育风险,低生育现象已成为常态。大多数研究聚焦于生育政策对人口的影响,忽略了教育政策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29个省份10341名中小学家长的调查,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检验“双减”政策认可度对家长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提高中小学家长“双减”政策认可度,可显著提升家长再生育意愿。认可“双减”政策的中小学家长的再生育意愿效应更高,平均高出14.6%,这一结果表明“双减”政策的正外部性已外溢到人口生育领域,“双减”政策对家庭再生育计划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家庭教育支出和教育焦虑在中小学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可度和家长再生育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知水平,持续加大“双减”政策实施力度,强化政策配套治理,教育和人口生育领域应实施多层次综合策略,全面有效地提升国民再生育意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教育学的底层逻辑与构建路径——兼论中国式数字教育学建设
    张广斌, 薛克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11): 67-8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11.006
    摘要424)   HTML31)    PDF (762KB)(471)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催生着系列教育新现象新问题,孕育着教育新规律,亟需系统性理论研究和整体性实践指导。数字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通信科学等融合形成的交叉实践科学,旨在研究数字教育现象、问题和规律,回答数字时代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等问题。本研究以学习规律为原点,以教育学的支撑性学科发展和技术介导发展为主线,揭示了数字教育学的历史必然性;以教育向0与1回归、数据成为教育新要素、数字空间成为教育新空间,以及三者之间内在相互作用关系为数字教育学的底层逻辑并贯穿研究始终。在此基础上,厘清了数字教育学的性质定位,提出了业务数字化、组织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三化”学术体系,融合话语体系,以及大数据研究范式等学理框架。在学理分析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式数字教育学的“四大原则”“三个阶段”“四支力量”以及基础保障等路径,以期对探索数字教育新规律,推动数字教育学研究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理论创新,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流动”正名:主动教育流动的意义与作用
    崔盛, 吴秋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11): 108-12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11.009
    摘要417)   HTML36)    PDF (1126KB)(324)   

    教育是人口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近年来产生了因教育而流动的群体。但流动对学生学业能力的影响到底如何,人们的认识并不统一。本文在厘清流动儿童、留守儿童、随迁子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流动的主要目的是否涉及教育,区分了主动教育流动群体与被动教育流动群体,并探究主动教育流动对学业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数据可以发现,主动教育流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业能力,相较于不同对照群体,提升效果在0.06至0.08个标准分之间;主动教育流动通过家长教育期望与家长参与对学业能力产生了直接与间接的影响;主动教育流动对不同户籍群体和不同流入地存在异质性作用。研究试图分离出流动效应中具有积极影响的部分,为流动正名,给不同背景家庭制定流动策略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保障性功能与激励性功能的视角
    赵平, 胡咏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1): 41-5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1.003
    摘要406)   HTML25)    PDF (1236KB)(516)   

    推进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基本工资对于高校教师兼具保障性和长期激励性功能,基本工资制度理应成为理论探讨与实践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综合使用相关政策文本、宏观行政数据以及部分高校教师工资大规模微观调查数据,在分析我国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制度实施现状的基础上,阐明其存在基本工资管理集权化、基本工资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尽一致、基本工资起薪点过低基本工资占比普遍较低、工资等级设计与薪酬管理规律不符、工资调整未实现政策预期等问题,而且现行制度抑制了基本工资保障性与长期激励性功能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薪酬管理理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制度,省级统筹制定适合本省高校教师的基本工资标准;适度提高高校教师基本工资的起薪点,增强对青年教师基本生活的保障性,提高经济发达省份高校教师基本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将部分或全部基础性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范畴,平衡这部分基础性工资的院校、学科差异;提高各岗位等级基本工资的等级差异,调整基本工资的浮动范围,以增强对高校教师工作的中长期激励功能;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应统筹基本工资占比与基本工资的等级差距,保障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增长额度与基本工资占比处于合理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刘贵华, 孟照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2): 1-1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2.001
    摘要400)   HTML45)    PDF (884KB)(322)   

    中国教育学学科成熟、学术繁荣和话语自觉的标志,是形成了自主的知识体系。百余年来,作为“西学东渐”产物的中国教育学经历了多次推倒重来的发展,但始终将民族性与继承性作为自主知识建构的主线,将时代性与原创性作为学科知识发展的动力,将系统性与专业性作为学科获得认同的基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教育的民生属性、战略属性和政治属性随时代变迁而日益凸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治理体系构成。具体而言,在内容形态上由标识性概念、核心知识和前沿知识构成;在生产机制上由学科、学派、学会和学术刊物构成;在转化应用上由实践知识、政策知识和教育思想构成。教育学的中国特色源于中国教育传统、中国教育实践和中国教育问题,建基于学科自觉、学术自律和文化自信。要处理好中国特色与普遍知识的辩证关系,夯实学科体系的基座,激发学术体系的原创性,增强教材体系的导向性,提高治理体系的有效性,让中国教育学“说得出”“用得上”“传得开”“叫得响”,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思想先导和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中国情境中的探索与创新
    余秀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6): 20-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6.003
    摘要396)   HTML16)    PDF (979KB)(579)   

    关于中国情境中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的研究,学者们在验证布迪厄理论基础上,基于其理论“法国化”和“静态化”的不足,进行了相关拓展:探索了底层文化资本等概念,并在文化资本概念的具体测量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对于文化资本的效应进行了验证研究,特别探讨了社会背景、应试教育、文化传统、时代变迁等情境性因素对文化资本发生作用的限制;关于文化资本产生作用的机制,发现了高雅文化排斥机制之外的文化认同机制。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文化资本概念测量上的混乱、文化资本理论运用的机械性以及基于中国本土情境的创新研究不足。未来需要进一步确定文化资本概念的边界,找出中国情境中文化资本的特点及其作用机制,并关注时代变迁特别是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元宇宙初始:后数字时代音乐教育的价值转型
    郭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11): 52-6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11.005
    摘要376)   HTML21)    PDF (792KB)(330)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标志着数字化在现代社会中高度普及、数字技术对人类影响无所不在的滥觞。COVID-19催生的各种大数据应用场景,伴随着NFT艺术品、虚拟演出、数字专辑等新艺术概念的迭出,使数字化进一步突破了自然的边界,将全面数字化的人类世界划定为后数字的一个意识性开端。在此背景下,音乐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不得不在现实与虚拟共存的生态中接受新一轮的反思,让“人”这个最小受教单位获得更加符合时代特性的认识与理解。本文立足元宇宙初始——后数字时代的音乐学习生态,以教育对象的身份、教育内容的属性和教育目的的定位,即我是谁、我学什么、我能成为什么三个核心价值问题,审度新时代音乐教育价值转型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世界教育的走向
    赵勇, 赖春, 仲若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7): 1-1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7.001
    摘要376)   HTML66)    PDF (999KB)(365)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世界的教育投入大大增加,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但是教育基本没有进步,甚至还有可能是退步了。本文旨在分析出现这个矛盾现象的原因,并展望世界教育的走向。现有教育体系的生发时代及其特点造就了其具有分学段标准化操作、统一课程与评估以及过程化选拔等特征,而这些特征禁锢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制约了教育质量提升的空间、限制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使现有教育体系变无可变。在当下这个知识快速迭代的信息化时代、“机器越来越像人”的AI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可)是创业者”的时代,这个教育体系再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它不仅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的发展,也限制了人类灵活应对当下和未来社会发展不确定性的能力。基于此,我们展望了未来教育所需要具备的三大特征:可个性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全球化校园。我们呼吁全球教育工作者跳出现有这个以学校为主体、以班级为教学基础、以选拔为目标的教育体系的框架,带着当代和未来社会对新型人才的期许,一起畅想和创造教育的未来。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知识共享到知识共创:教育元宇宙的去中心化知识观
    翟雪松, 楚肖燕, 顾建民, 李艳, 王会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11): 27-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11.003
    摘要372)   HTML35)    PDF (845KB)(413)   

    随着以语义网络、群体智能为特征的Web3.0时代的到来,教育元宇宙成为了新一代互联网革命下的重要探索议题,深刻影响着未来教育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探究教育元宇宙背景下知识观的革新,既是厘清教育元宇宙内涵的必要工作,也是构建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教育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基于“技术—社会互构论”视角,解构了教育元宇宙去中心化的特征要素和技术基础,分析了教育元宇宙知识观的技术—社会二元性。本研究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教育评价改革三个现实问题,探讨了教育元宇宙的技术特点和社会的教育需求,通过对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流程再造,充分赋能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去中心化知识共创。同时,教育元宇宙也是一种相对的去中心化的知识观,仍然需要中心机构以合适的方式在教育生态、课堂教学和知识组织上发挥恰当的作用。对去中心化的教育元宇宙知识观予以理性、批判的探究,能为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互联网+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