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何谓人工智能素养:本质、构成与评价体系
    钟柏昌, 刘晓凡, 杨明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1): 71-8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1.005
    摘要1817)   HTML113)    PDF(pc) (845KB)(1888)    收藏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带来了积极和消极影响,教育领域不仅要被动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诸种挑战,更应该主动思考如何培育学生具备适应和驾驭人工智能的素养,本文将这种素养称之为人工智能素养,即通过人工智能教育培养的领域特定性与领域一般性兼具的学生核心素养。对人工智能素养的解析可以追溯到三维目标模式下的诸类研究,但这些研究未能廓清其内涵本质和内在逻辑。鉴于人工智能素养是因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素养类型,本文首先从技术本体论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素养的本质——人的技术化,并从哲学认识论与教育心理学视角出发,把握了人工智能素养的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质就是一个“知识与思维”的动态转化过程;情感作为源于认知过程的情绪化体验,不仅涵养了知识建构与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获得道德观念的根据和渊源。由是,知识、情感与思维的相互作用关系共同构成了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底层逻辑。籍此,本文从人工智能知识、人工智能情感、人工智能思维三个维度出发,重点构建并详述了人工智能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理想与现实:我国高校教师工资水平与结构分析
    胡咏梅, 赵平, 元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1): 24-4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1.002
    摘要860)   HTML63)    PDF(pc) (921KB)(1772)    收藏

    文章使用宏观行政数据以及部分高校教师工资大规模微观调查数据,分析我国高校教师实际与期望的工资水平和结构,获得如下发现:我国高校教师工资水平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外部竞争力,但缺乏国际竞争力;多数教师的年总工资以及各项工资构成要素均处于“被平均”状态,绝大多数教师对实发工资水平有更高的期望;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占应发工资比例较低,与教师期望的基本工资占比存在一定差距;“双一流”建设高校专任教师、东部地区高校教师期望工资提高的比例相比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专任教师、中西部地区高校教师显著更高。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提出3点对策建议:一是,关注高校教师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专任教师、东部地区高校教师的期望工资水平,适度提高高校教师的工资水平,建立适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工资增长机制;加大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项投入,助力高校建立人员经费支出的长效增长机制。二是,优化高校教师工资结构,适当提高教师的基本工资占比;鼓励经济发达省份制定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基本工资标准,以增强高校教师工资的保障性功能。三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方面支持一流学科建设院系创新薪酬分配制度,为高层次人才设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资水平;另一方面关注青年教师的生存发展状况,优化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环境,为青年教师提供灵活多样的福利项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教师活力与积极师生关系:师生情感传递效应研究
    闫伟, 石中英, 彭凯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3): 78-8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07
    摘要808)   HTML51)    PDF(pc) (742KB)(1086)    收藏

    近年来,师生的课堂情绪互动愈发受到关注。本研究基于活力理论,提出了教师通过情感传递效应以自身的活力和热情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力,推动形成积极的师生关系的假说,并以我国2386名中学生和76名班主任老师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学生和教师的活力、学生感知到的教师热情和积极师生关系四个变量的测量数据,并以此建立了链式中介模型予以检验。结果发现,教师的活力可以直接预测积极的师生关系,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即学生感知到的教师热情、学生的活力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来实现的。换言之,当教师在教学中充满能量、富有朝气、活力十足时,就越有可能将对教学工作的喜爱和热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深受活力的感染,并因此推动形成更加积极的师生关系。这一发现,对提升教育活力,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思路
    戴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1): 1-2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1.001
    摘要1108)   HTML96)    PDF(pc) (917KB)(1044)    收藏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话题,但关于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选拔和培养这类人才,尚缺乏成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引导。本文旨在对创新潜能、发展、成就的理论以及对应的识别、培养、文化支持等社会实践做一个系统概要的阐述。首先,在拔尖创新人才的界定上,本文提出了创新的五种形态和创新人才的两种不同类型。第二,在创新人才的识别问题上,本文提出了基于人才动态发展观并结合“总体筛选”和“个体考察”的人才识别模式。第三,在发展和培养问题上,本文提出兼顾成长阶段和领域具体性同时突出“探索未知”和“开放性”的培养模式。第四,在创新成就的文化支持上,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创新实践中营造兼容认知多样性和鼓励自由探索的生态环境。第五,本文进一步针对现有教育体制提出了五个实践策略上的着眼点。最后,关于教育实践的政策导向,本文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和四种认知误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基于第二轮SSES测评数据
    袁振国, 黄忠敬, 王纮, 王翔宇, 张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5): 1-3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5.001
    摘要583)   HTML80)    PDF(pc) (4355KB)(917)    收藏

    本报告分析了我国济南市10岁和15岁组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数据,结果发现:10岁组学生在所有16项社会与情感能力中的得分都高于15岁组学生。总体上,男生在多项社会与情感能力上得分高于女生;在10岁组学生群体中,除责任感和成就动机外,男生在其他各项社会与情感能力上得分均高于女生,差异最大的前三项能力分别为好奇心、创造性和信任。在15岁组学生群体中,责任感、共情、包容度三项能力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最大的能力为共情。其他各项社会与情感能力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差异最大的前三项能力分别为抗压力、情绪控制和好奇心。高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群体社会与情感能力均高于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群体。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学生在社会与情感能力上无显著差异。15岁组学生群体中民办学校学生在交往能力和开放能力上都稍高于公办学校学生,而其他能力上结果相反。乐观是迄今为止与健康行为、身体意象、生活满意度、关系满意度、心理幸福感最为密切的能力。情绪控制和抗压力与学生学业焦虑的关系最为密切。任务能力尤其是成就动机和毅力,还有好奇心,和学生的语文、数学和艺术方面的成绩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15岁组女生比男生从社会与情感能力中获益更多,而10岁组男生比女生从社会与情感能力中获益更多,且高社会经济地位学生的身体意象、健康行为、心理幸福感、关系满意度与大多数能力之间的关系要强于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 高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往往比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参加更多的职业发展活动。社会与情感能力较高的学生,尤其是创造性和好奇心比较高的学生,其参与的职业发展活动更多。女孩和高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往往比男孩和低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对未来的教育和职业更有抱负。开放能力和任务能力水平高的学生对未来的教育期望和职业抱负更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教师情绪调节研究:从个体取向到人际取向
    王文岚, 蒋文艳, 尹弘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7): 77-8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7.007
    摘要325)   HTML26)    PDF(pc) (771KB)(811)    收藏

    人际互动是教师工作的基础与核心,因此教育活动充满着情绪的流动,而情绪调节亦渗透和弥漫于教师日常工作之中。教师情绪调节研究因其多学科融合的特性,发展出了三条经典的理论路径,即情绪调节、情绪劳动和情绪管理,但三条路径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化倾向,缺少对情绪调节的人际特性和动态过程的考量。近十年来,国际情绪调节研究的理论视角出现了从个体取向到人际取向的转向。人际取向的情绪调节研究经历了从萌芽期到成型期的发展历程,已发展出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模型和测量工具。鉴于教师工作鲜明的人际特性与国际情绪调节研究近来的视角转向,人际取向的教师情绪调节研究亟待学界的关注与深入探究。未来人际取向的教师情绪调节研究需留意新兴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和调适,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适应性和本土化应用问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影响——成长型思维和学业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
    刘志, 黎佳, 梁晨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5): 83-9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5.005
    摘要369)   HTML45)    PDF(pc) (1097KB)(804)    收藏

    本研究基于2023年济南参加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数据,聚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影响,并尝试从学生成长型思维和学业焦虑两个视角出发,探讨两个变量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成长型思维都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学业焦虑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成长型思维发挥着显著正向中介作用,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成长型思维的中介作用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积极促进作用;(3)学业焦虑作为中介变量呈现显著负向中介效应,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学业焦虑的中介作用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不利影响;(4)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成长型思维和学业焦虑之间显著正向的链式中介作用,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影响学生的成长型思维,进而调节学生的学业焦虑水平,最终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综合影响。基于实证结果的讨论,本研究针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的提升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给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弱的学生群体更多资源和平台的支持;二是以学校为主阵地,系统建立成长型思维培养的路径机制;三是推进家校联动,共同破解青少年学业焦虑难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我国小学生劳动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晓杰, 宋乃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2): 78-9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2.006
    摘要852)   HTML61)    PDF(pc) (879KB)(735)    收藏

    通过对全国东中西部24个省份的156050名小学生、100039名家长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小学生劳动素养整体较好,但仍有进步空间,尤其是在学生劳动知行合一、劳动荣辱观、家务劳动意愿、劳动创造精神、劳动主动性、精细化劳动技能方面亟待改善。城市小学生劳动观念显著优于农村,西部小学生劳动能力显著高于中、东部,女生劳动参与显著优于男生,三年级学生劳动能力显著低于四、五、六年级。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及活动的次数、种类数,有专门劳动教育场所、教师,家长劳动教育观念、态度、参与对小学生劳动素养有正向影响,其中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及活动种类数、家长劳动教育态度的影响较大;是独生子女家庭、有保姆照顾对小学生劳动素养有负向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小。提出了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关注特色发展、健全协同机制、强化条件保障等对策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中国情境中的探索与创新
    余秀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6): 20-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6.003
    摘要424)   HTML18)    PDF(pc) (979KB)(707)    收藏

    关于中国情境中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的研究,学者们在验证布迪厄理论基础上,基于其理论“法国化”和“静态化”的不足,进行了相关拓展:探索了底层文化资本等概念,并在文化资本概念的具体测量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对于文化资本的效应进行了验证研究,特别探讨了社会背景、应试教育、文化传统、时代变迁等情境性因素对文化资本发生作用的限制;关于文化资本产生作用的机制,发现了高雅文化排斥机制之外的文化认同机制。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文化资本概念测量上的混乱、文化资本理论运用的机械性以及基于中国本土情境的创新研究不足。未来需要进一步确定文化资本概念的边界,找出中国情境中文化资本的特点及其作用机制,并关注时代变迁特别是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中国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保障性功能与激励性功能的视角
    赵平, 胡咏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1): 41-5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1.003
    摘要506)   HTML26)    PDF(pc) (1236KB)(653)    收藏

    推进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基本工资对于高校教师兼具保障性和长期激励性功能,基本工资制度理应成为理论探讨与实践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综合使用相关政策文本、宏观行政数据以及部分高校教师工资大规模微观调查数据,在分析我国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制度实施现状的基础上,阐明其存在基本工资管理集权化、基本工资水平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尽一致、基本工资起薪点过低基本工资占比普遍较低、工资等级设计与薪酬管理规律不符、工资调整未实现政策预期等问题,而且现行制度抑制了基本工资保障性与长期激励性功能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薪酬管理理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制度,省级统筹制定适合本省高校教师的基本工资标准;适度提高高校教师基本工资的起薪点,增强对青年教师基本生活的保障性,提高经济发达省份高校教师基本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将部分或全部基础性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范畴,平衡这部分基础性工资的院校、学科差异;提高各岗位等级基本工资的等级差异,调整基本工资的浮动范围,以增强对高校教师工作的中长期激励功能;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应统筹基本工资占比与基本工资的等级差距,保障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增长额度与基本工资占比处于合理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师适应性模型研究——以个人-环境匹配理论为视角
    李木洲, 曾思鑫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3): 26-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03
    摘要337)   HTML37)    PDF(pc) (796KB)(637)    收藏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高中教师作为直面新高考改革的主群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高中教师适应性发展成为关乎新高考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构建教师适应性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高中教师对新高考背景下教师适应性发展的整体评价较高;不同性别、所在学校、学位、职称、从教科目的高中教师对新高考背景下教师适应性发展认知具有明显差异;压力适应成为影响高中教师适应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压力适应→知识适应、压力适应→组织适应呈现正弱相关。新高考改革深化期,推动高中教师适应性发展,应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优化教师评价机制、加强数字技术赋能、提高高考改革认同等方面积极干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双减”政策影响家长再生育意愿吗?——基于全国29个省份的调查
    陈祥梅, 宁本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6): 75-8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6.007
    摘要522)   HTML60)    PDF(pc) (1058KB)(552)    收藏

    家庭生育意愿关系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当前我国面临较大的低生育风险,低生育现象已成为常态。大多数研究聚焦于生育政策对人口的影响,忽略了教育政策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29个省份10341名中小学家长的调查,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检验“双减”政策认可度对家长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提高中小学家长“双减”政策认可度,可显著提升家长再生育意愿。认可“双减”政策的中小学家长的再生育意愿效应更高,平均高出14.6%,这一结果表明“双减”政策的正外部性已外溢到人口生育领域,“双减”政策对家庭再生育计划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家庭教育支出和教育焦虑在中小学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可度和家长再生育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知水平,持续加大“双减”政策实施力度,强化政策配套治理,教育和人口生育领域应实施多层次综合策略,全面有效地提升国民再生育意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三孩”政策下2021—2050年我国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黄宸, 李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12): 113-12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12.010
    摘要328)   HTML16)    PDF(pc) (1816KB)(525)    收藏

    使用Leslie矩阵建立人口预测模型,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生育意愿抽样调查,预测“三孩”政策下2021—2050年我国城乡常住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和在园幼儿规模以及园所、师资和经费供给规模。预测结果表明,到2035年,提高资源配置标准后,较2020年,需新建园所4.07万所,补充专任教师107.55万人、保育员90.92万人,新增学前教育经费总支出3 652.11亿元。建议动态监测学龄人口变动情况,提前规划和科学布局学前教育资源;考虑城镇化进程、乡村振兴战略、新冠疫情影响,结合“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和地方实际,及时修订和调整城乡居住社区人口配套学位;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回头看”;在办园难度大的偏远农村,由政府兜底举办公办园;探索事业编制统筹调剂制度,缓解学前编制短缺压力;实施编内编外同工同酬,增加教师从业年限补贴;加大省市级统筹力度,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责任主体层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学校教育如何助力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基于聚类分析的探讨
    张静, 郑杰, 崔海丽, 张丽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5): 72-8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5.004
    摘要552)   HTML54)    PDF(pc) (853KB)(513)    收藏

    本研究聚焦于五个关键的学校影响因素(学生感知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反馈、学校归属感以及课外活动),深入探讨它们如何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我们运用OECD的SSES2023中国调查数据(10岁与15岁学生共计7648名),将上述五个影响因素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方法,揭示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在社会与情感能力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基于5个学校变量可将这些学生聚类分为5个群组:学校满意组(学生的上述五个影响因素得分都较高)、社交优势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校归属感得分相对较高)、多元兴趣组(课外活动得分最高)、反馈达人组(教师反馈得分较高)以及学校助力组(上述五个影响因素得分都最低)。其中,学校满意组的学生在社会与情感能力方面表现最为出色,而学校助力组则最弱。此外,社交优势组、多元兴趣组和反馈达人组在不同年龄段和能力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本研究为理解学校在促进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中的综合影响提供了实证依据,对于指导学校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范式、旨趣与论述
    尹弘飚, 秦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3): 61-7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06
    摘要248)   HTML25)    PDF(pc) (790KB)(500)    收藏

    教师专业学习社群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学习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议题。历经三十余年的演进,建立和发展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以促进教师学习、提升学校效能已成为各主要国家教育政策与学校改革的共识。与之相应,研究者对不同情境中的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也已开展了广泛且深入的探究,然而已有研究都未能系统检视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与实践所持的价值立场、求知兴趣与研究意图。借鉴哈贝马斯所界定的认知旨趣,我们归纳了已有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所遵循的三种研究范式(技术性、实践性与批判性研究范式)及其衍生的六种研究论述(重构论述、效能论述、社群论述、文化论述、批判论述与转变论述),总结了不同研究范式下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学习社群所持的基本主张、研究重点与发展概况。基于本文所做的范式性分析,我们讨论了研究者应该如何看待三种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并展望了不同范式中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教育何以是超越的:鲁洁超越论的基本建构与思想气质——兼论今天我们为什么更需要鲁洁
    张姜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12): 100-11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12.009
    摘要218)   HTML14)    PDF(pc) (715KB)(489)    收藏

    教育超越论是当代中国教育学人关于现实教育最为重要的学术批判与建构之一。“无人”问题,即教育疏离人以及人的整体生活的问题是超越论反思与批判的对象。教育是“人”的教育,超越论对教育“无人”问题的反动,以构建“实践人”的人性论方案为根基。超越教育“无人”问题之要津在于使教育立足人之实践本性并使人成为超越性存在,实现人在“自我”与“社会”双重向度之超越。就此而言,我们将超越论视为重塑教育之精神与人之可能生活的一种努力。作为对教育“是其所是”的辩护与允诺,具有“智性诚实”高贵品质的超越论对于破除教育中的假象与偏见、反省时代教育状况、辨明教育发展之路向都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重思超越论,是过一种好的教育生活之理性自觉,也是过一种可能生活的一种可能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教师是如何发展的?——一项基于经验学习圈理论的刻画与分析
    王陆, 马如霞, 彭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2): 30-4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2.003
    摘要317)   HTML41)    PDF(pc) (1564KB)(479)    收藏

    为了全面理解和促进教师改变,必须深入刻画教师改变的过程。作者基于经验学习圈理论,采用认知网络分析方法和交叉滞后分析方法,分析了41位教师经历2年一个完整经验学习圈的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和实践性知识大数据,获得了基于经验学习圈的教师改变演化规律。研究发现:作为教师改变内部特征的实践性知识,其演化经过了竞争共存、协同互补和协同转化3个阶段,而作为教师改变外部特征的教学行为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提出高阶问题的教学行为经历了从少到多的量的变化过程;教师实践性知识中教育信念、反思性知识和自我知识等知识成分与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高阶问题等关系到创新性教学改变的关键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确切的因果关系;实践性知识及课堂教学行为共同作为教师改变的内因是教师改变的根据,而大学研究者提供的大数据循证课例研究支持服务是教师改变的外因并构成了教师改变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教师改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教育强国的几个底层问题
    柯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9): 1-1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9.001
    摘要598)   HTML53)    PDF(pc) (682KB)(432)    收藏

    关于教育强国建设,依然还有几个源头和底层问题需要讨论。第一个底层问题是到底什么是教育强国?教育强国的重心是以教育“强”国。只有做如此理解,才可以回答为什么在已有《教育现代化2035》之后没多久还需要一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第二个底层问题是什么国家才称得上教育强国?各个国家在教育领域都存在一些共同的挑战,哪个国家能率先攻克这些难题或者做得更好,这个国家就是教育强国。指标不是教育强国的本质,而是对教育强国的解释。第三个底层问题是教育何以强国?所有立志于成为大国的国家都一样,它需要教育从三大方面来“强”国:一是巩固和扩大本国的意识形态优势,二是为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高质量人才,三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第四个底层问题是如何实现教育强国?教育强国有三大战略任务,一是把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能真正成为教育强国的关键内容,定位为主战场任务来正面攻坚。二是抓住智能社会的历史机遇,开辟智能教育新赛道;三是降低教育强国建设征途中的羁绊,打通掣肘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通用大模型教育应用的潜在风险及其规避——基于技术伦理的视角
    吴砥, 吴河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8): 64-7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8.006
    摘要184)   HTML13)    PDF(pc) (711KB)(422)    收藏

    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大模型在教育行业快速普及,可能引发教育的系统性变革乃至生态重构。虽然技术应用于教育可能导致的伦理问题多年来一直受到关注,但从未像通用大模型的教育应用这样引发人们对技术伦理问题的担心。一方面,技术作用于教育活动的基本原理具有同质性,因此通用大模型教育应用的伦理风险类型较之以往具有趋同性,然而,因其智能化水平不同,在风险程度上将可能加剧传统伦理问题:在教育安全方面,对教育主体与组织的隐私窃取可能加剧教育过程安全危机、意识形态渗透可能加剧教育结果安全危机;在教育关系方面:可能加剧“师—机”关系中教师的技术恐惧与技术崇拜,以及“机—生”关系中学生的技术沉溺;在教育公平方面,可能加剧教育起点不公平与扩大教育结果不公平。另一方面,通用大模型有着特殊的技术基础与特征,为教育带来更为颠覆性的变革并导致新异化现象,可能产生新的伦理风险:在教育安全方面,大模型系统的对抗性攻击风险可能使学生面临算法规制而产生新的认知安全问题、模型能力的涌现性可能会让通用大模型在教育应用中失控;在教育关系方面,“人—机”协同育人模式可能阻碍师生间情感与思想交流;在教育公平方面,使用者可能在毫无察觉之下受到通用大模型的不公平对待,教育过程公平很可能难以保障。为规避通用大模型教育应用可能产生的伦理风险,应注重在制作层面确保通用大模型的道德化,在实践层面细化对通用大模型教育应用的指导,在管理层面建立通用大模型教育应用的监管体系,在研究层面加强对智能时代教育行业技术伦理问题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新高考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选科?——基于CatBoost回归树模型的实证分析
    周建华, 单正义, 覃红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3): 12-2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02
    摘要263)   HTML50)    PDF(pc) (1077KB)(418)    收藏

    新高考改革的目标旨归之一在于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然而现有研究对新高考是否增加了学生的选科自主性未达成共识。本文基于2022年“高考改革问卷调查”获取的31656份大学生样本,按70%、15%、15%的比例随机将样本分割为训练组、验证组和测试组,用训练组构建CatBoost回归树模型,该模型通过了验证组和测试组的检验。基于该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新高考促进了学生选科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选择权,但学生的选择能力并未提升,反而有所下降;同时,新高考加剧了学生、家长、高中教师的选科逻辑冲突,增加了学生选科焦虑感;从促进学生自主选科视角来看,“3+1+2”模式是高考改革的理性回归,有利于维护高考改革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