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 张建伟. (1998). 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61-68 陈文娟. (2019). 巧用思维导图助力高中政治教学. 中国教育学刊,(1),111 戴歆紫, 王祖浩. (2017). 国外深度学习的分析视角及评价方法. 外国教育研究,(10),46-59 杜丽燕. (1989). 皮亚杰的动态体系——发生认识论研究述评之一. 哲学动态,(2),4-6 杜雄柏. (1995). “图式”学说: 康德与皮亚杰之比较研究.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27-30 冯契. (2001). 哲学大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冯友梅, 李艺. (2019).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批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63-72 何玲, 黎加厚. (2005).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计算机教与学,(5),29-30 康德. (1963). 康德哲学原著选读(华特生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斯密. (2000).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韦卓民译).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浩森, 张昌义. (1990). 知识与思维. 福建: 福建教育出版社. 黄勇. (2010). 理解他者: 戴维森的“第一人称的权威”. 哲学分析,(3),19-36 蒋京川. (2005). 皮亚杰晚年的“新理论”及其思考. 心理科学进展,(3),366-377 蒋开天. (2014). 图式特质论——基于康德、皮亚杰图式学说的历史考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4-50 江丕权, 李越. (2004). 关于大学生的思维训练.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4),116-120 李其维, 弗内歇. (2000).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若干问题再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3-10 李艺, 钟柏昌. (2015). 谈“核心素养”. 教育研究,(9),17-23 李艺. (2019). 谈一篇论文意义上理论研究的逻辑之“真”——兼及“论证”与“议论”的分析.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4),26-36 李艺, 冯友梅. (2018). 支持素养教育的“全人发展”教育目标描述模型设计——基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哲学内核的演绎. 电化教育研究,(12),5-12 刘海云, 伍庆华, 肖爱娇. (2013). 思维导图教学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21),155-156 皮亚杰. (1981a). 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皮亚杰. (1981b). 儿童心理学(吴福元译). 北京: 商务出版社. 皮亚杰. (1989). 生物学与认识(尚新建, 等译). 北京: 三联书店. 任丹凤. (2003). 论教材的知识结构. 课程. 教材. 教法,(2),5-8 任友群. (200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哲学社会学源流. 全球教育展望,(1),15-19 谭和平. (2005). 从发生认识论看思维训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68-73 万文涛. (2004). 论专业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育研究,(9),17-19 汪凤严, 燕良轼, 郑红. (2017). 教育心理学新编.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王汉松. (2000).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65-71 王锡伟. (2002). 休谟与皮亚杰的因果观. 学海,(5),94-97 熊哲宏. (2000).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康德哲学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55-65 熊哲宏. (2002). 皮亚杰理论与康德先天范畴体系研究.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殷常鸿, 张义兵, 李艺, 高伟. (2019). “皮亚杰-比格斯”深度学习评价模型构建. 电化教育研究,(7),21-28 张春莉, 高民. (1996).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十年的回顾与反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1),57-70 张刚要, 李艺. (2019). 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哲学性”. 电化教育研究,(8),15-21 张乐. (2015). 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发生学研究. 重庆: 西南大学. 章苗定. (1996). 从康德的先验论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试论主体自身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3),96-100 张义兵, 孙俊梅, 木塔里甫. (2018). 基于知识建构的同伴互评教学实践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7),108-113 赵国庆. (2012). 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 电化教育研究,(5),78-84 赵立航, 郭景萍. (1984). 发生认识论与传统认识论. 求索,(6),65-69 赵姝, 赵国庆, 吴亚滨, 徐宁仪. (2012). 思维训练: 技术有效促进学习的催化剂.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4),28-34 赵耸婷. (2001). 建构主义: 一种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17-121 钟志贤. (200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电化教育研究,(5),10-16 Biggs, J. (1989). Towards a model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using the solo taxonomy. 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 151-163 Fischer, K. W., & J Paré-Blagoev (2000). From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o dynamic pathways of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71(4), 850-853 Gruber, H., Voneche, J. (1977). The Essential Piaget. New York: Basic Books. Karmiloff-Smith, A. (1994). Précis of beyond Modularity: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Cognitive Scienc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7(4), 693-745 Kitchener, R. F (1981). The nature and scope of genetic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of Science, 48(3), 400-415 Marton F., Saljo R (1976).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II: outcome as a function of the learner’s conception of the task.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46), 115-127 Pascual-Leone, J. (2000). Is the French Connection Neo-Piagetian? Not nearly enough. Child Development, 71(4), 843-845 Tsou, J. Y (2006). Genetic epistemology and Piaget’s philosophy of science: Piaget vs. Kuhn on scientific progress. Theory & Psychology, (2), 203-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