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n Content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Vol.18
    Please wait a minute...
    For Selected: Toggle Thumbnails
    玉琨 陈, 如海 李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1): 1-1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1.001
    Abstract212)   HTML30)    PDF (1124KB)(252)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 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间续发展阶段和持续发展阶段。本文研究了这两个阶段发展的特点, 并对新时期以来, 我国教育评估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对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了探讨。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国睿 范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1): 13-28,3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1.002
    Abstract117)   HTML2)    PDF (1615KB)(14)      

    作为教育理论的重要范畴, 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代表着教育研究的不同趋向和价值追求, 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彼此论争、相互影响、互为补充的历史。本文拟从教育理论发生学的角度, 从不同历史时期里教育理论的学科称谓、教育理论的学科基础、理论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等多重层面对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予以系统考察, 分析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从作为一门统一的教育学的不同价值追求到分化成两门独立的教育学科的演进过程, 在此基础上概括其内在的区别与必然的联系, 以揭示教育理论由综合走向分化、由分化走向综合的辩证发展历程。

    Table and Figures |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元祥 郭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1): 29-3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1.003
    Abstract88)   HTML0)    PDF (919KB)(10)      

    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出发, 批判了教育研究中历史与逻辑相脱离的现象, 探讨了教育研究中的教育历史观, 考察了教育历史与教育逻辑的关系, 认为教育研究应具有历史意识和逻辑意识。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川武 熊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1): 39-5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1.004
    Abstract166)   HTML0)    PDF (881KB)(50)      

    通过比较台湾师大教育学系、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华东师大教育学系的本科教学计划, 本文得出的初步结论有四:一是三个计划, 两大风格。台湾师大与华东师大的比较接近, 而香港中文大学的大异其趣。二是培养目标, 同异两存。台湾师大教育学系主要培养“教育行政人才”、“教育学术人才”与“中等学校师资”, 而华东师大教育学系:本科将朝培养“学者型”教育工作者方向发展, 拟试行`, 4十3 ”或`, 4十2 ”学制, 即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三是变通招生, 广开生源。相对而言, 台湾师大招生的路子似乎宽广一些, 招收多种保送生, 还有插班生。四是紧扣目标, 改革课程。台湾师大教育学系课程变化的主要趋势:拓宽文化基础, 减少一般理论科目, 加强专题课程。华东师大教育学系坚持“两类三块四个内涵”的课程改革方案: “两类”指“必修”与“选修”两大类, ’ `两类”的改革策略是适当调整前者, 大力发展后者。“三块”指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均由文化课程、情境课程和实践课。程构成。“四个内涵”指“充实文化底蕴”、“突出理论修养”、“增强情境感悟”、“培养科研能力”。

    Table and Figures |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建求 李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1): 52-5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1.005
    Abstract97)   HTML0)    PDF (535KB)(11)      

    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 指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要获得持续、高效、健康的发展, 必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者还就这些城市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本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英典 藤田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1): 57-6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1.006
    Abstract183)   HTML2)    PDF (615KB)(24)      

    范式是一门学科的提问方法, 回答问题的方法和对对象、问题的研究方式。二战后日本教育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 日本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也历经了儿个阶段, 其间有多种范式更替。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赐平 邓, 金花 刘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1): 64-70,7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1.007
    Abstract75)   HTML0)    PDF (739KB)(10)      

    系统发展观是当代儿童发展理论中一个重要理论模型, 它把发展看作是动力系统相互调节的结果。这一观点强调儿童发展受生活环境中多个水平的影响、系统水平的循环因果性、以及系统的动态特征, 因此在当代的儿童发展研究中, 特别是儿童社会化研究中, 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家庭系统中的儿童社会化作为分析范例, 试图揭示系统发展观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平 胡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1): 71-7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1.008
    Abstract143)   HTML2)    PDF (544KB)(78)      

    本文从儿童识别汉字的心理机制对汉语儿童汉字学习过程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作者认为, 在感知汉字过程初期, 识别汉字与识别拼音文字的过程基本相似。儿童对汉字识别有其独特的发展过程, 对其过程的研究有助于对儿童进行科学的识字教育; 对汉字识别进行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失读病人的语言缺失和大脑的功能定位研究, 这种研究从另一方面提供了对科学教育的思路。总之, 对儿童识字的心理机制的研究启示我们重新思考如何科学地指导对儿童的教育。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林祥 金, 庚靖 李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1): 77-8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1.009
    Abstract1483)   HTML34)    PDF (462KB)(20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严重弊端, 他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教育思想。这个思想主要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 力图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一大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同时采取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征,又反映现代教育理论发展趋势的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而且对于我国当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学强 张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1): 82-87,9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1.010
    Abstract84)   HTML0)    PDF (827KB)(6)      

    理学音乐教育思想是理学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对先秦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继承, 又体现了理学的特色, 主要表现为将先秦儒家音乐教育思想进一步抽象化。理学家在音乐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性的见解, 但从根本上来讲, 它仍然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音乐教育没有取得独立的地位, 音乐教育为德性修养和社会政治服务的倾向过于明显。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明喜 黄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1): 88-9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1.011
    Abstract141)   HTML0)    PDF (899KB)(77)      

    陶冶成才观是贯穿在王安石整个教育思想中的红线和突出主题。王安石基于历史教训与变法需要,构建了集“教”、“养”、“取”、“任”诸环节于一体的人才学说,形成了基础在教育的比较完备的人才理论体系。王安石的陶冶成才观及实践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正江 夏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2): 1-11, 1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2.001
    Abstract229)   HTML21)    PDF (1129KB)(88)      

    知识与教学是两个具有天然联系的逻辑概念。在教学理论中,如何通过掌握知识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能,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作教学理论的经典问题。迄今为止,从知识本身的性质入手,去考察和探究这一经典问题的努力在国内并不多见,本文提供的即是这样一种初步的尝试。论文涉及到的知识范畴主要有,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知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知识的个人性与社会性、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等,论文重点讨论了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程序性知识、破除知识的确定性崇拜、重视个人知识的应有地位、了解不同类型的知识具有不同的认知方式等对于发展学生智能的特别启示。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刚平 吴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2): 12-1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2.002
    Abstract104)   HTML3)    PDF (669KB)(87)      

    社会、知识、学生、教师和开发者构成课程开发中矛盾运动的基本结构要素。各个要素对于课程开发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功能效应,导致课程开发矛盾运动的不同总体特征,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课程钟摆运动呈出现时代落差。准确地预见和适应课程开发矛盾运动的特点,有助于寻求课程改革的最佳突破口和生长点。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燕 周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2): 19-2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2.003
    Abstract447)   HTML18)    PDF (597KB)(272)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已有的许多研究发现,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有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社经地位(SES)等,然而,这些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发生影响的复杂机制却还远远未能得到揭示。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晓玲 李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2): 25-3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2.004
    Abstract124)   HTML1)    PDF (821KB)(40)      

    本文以我国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研究成果、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立项和专业刊物刊文为尺度,综观和分析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进展、特点和问题;思考并提出了如何促使职教科研的立题、布局和分配等科学和合理化,全面实现立项目的与科研力量的充分利用,促成科研成果及时传播推广,实现科研成果有效利用的一些原则、方法或策略。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林飞 宋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2): 34-39, 9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2.005
    Abstract123)   HTML0)    PDF (632KB)(50)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是在生产和生活实际情境中开展的。它具有自然真实的情境特征,多学科知识技能应用的综合特征,因果关系复杂多样且动态变化的特征等。它对学生科技素质发展的作用领域和层面是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有明显区别的,三者组合起来构成了科技素质教育的功能整体。基础教学是分科的,在此基础上再在实践应用环节上对各学科知识、技能进行综合,这是从县级课程改革可行性和农村教学实际出发的,把该综合的综合了起来的一种适度综合。编制和实施综合实践课程为初中理科教学补上了综合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知识综合、动手实践及其实践创新等能力有特殊价值。

    Table and Figures |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连生 皮, 维静 蔡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2): 40-4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2.006
    Abstract122)   HTML1)    PDF (726KB)(82)      

    本文首先用“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论的观点评析了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在指导教学结果测量和评价方面的优点和局限性;接着用中小学课堂教学实例说明如何应用新的知识观、技能观和能力观设置教学目标并针对目标进行学习结果的测量、诊断和评价。

    Table and Figures |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平 梁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2): 50-5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2.007
    Abstract106)   HTML2)    PDF (744KB)(155)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作者主张:(1)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区别于概念、规则的学习结果,因而必须专门研究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2)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由紧密联系的四个环节组成:明确并陈述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评价学习结果。(3)问题解决学习任务分析包括:确定学生的原有基础;分析问题解决成分与过程;分析知识的组织结构与问题图式。(4)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与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应根据问题解决成分技能教学、知识整合教学与问题图式教学的需要进行。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谊 胡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2): 58-6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2.008
    Abstract163)   HTML2)    PDF (690KB)(61)      

    在新教师向专家教师转化过程中,教学专长是其关键内容。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教学专长是专家教师必备的一类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从技能获得角度,教学专长又是专家教师具有的一种复杂的认知技能和即席创作的能力。从新教师向专家教师转化过程中,教学专长的获得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Table and Figures |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新宪 黄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2): 66-7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2.009
    Abstract94)   HTML1)    PDF (1079KB)(13)      

    本文通过对福建地方官员及士绅与台湾书院的发展、闽学对台湾书院的影响、闽台书院主要制度的比较等问题的探讨,认为闽台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相互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十分频繁,互补性很强,在一个统一的国家里得到共同发展。

    Table and Figures |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剑萍 李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2): 78-8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2.010
    Abstract103)   HTML4)    PDF (1037KB)(36)      

    二十世纪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萌生与发展时期。本文运用现代化理论,全景式地回顾了二十世纪中国幼儿教育的演进历程,概括出它的三对主要基本矛盾关系——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保育与教育、分科课程与综合(活动)课程。并且以此为切入口,对其现代化轨迹进行时代性思考,力求史与论、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最后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未来的幼儿教育改革与走向,提出对策性建议和经验性预测。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朗 肖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2): 87-9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2.011
    Abstract135)   HTML1)    PDF (822KB)(181)      

    德国传教士花之安所著《德国学校论略》是鸦片战争后比较系统地论述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开山之作。它全面地介绍了德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其中以其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为中轴,然后围绕这一中轴又分别介绍了各类中等技木学校及高等专门学校,由此,西方近代三级学校教育体制、普及义务教育的概况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等始被导入中国,在晚清知识阶层中广为传布,并成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提出“远法德国,近采曰本”的教育改革方针的文献依据之一。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洲 郑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3): 1-10,2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3.001
    Abstract160)   HTML16)    PDF (1031KB)(53)      

    在新的世纪,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主要会表现在这样4个方面:走向文化, 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以及教育自身面临的问题, 都要求教育更多地与文化联姻, 在创造出新型学校文化的同时, 应对和关注各种相关的文化; 走向个性, 创新人才的培养总是与学生个性的张扬联系在一起的, 基础教育需要树立个性化的教育观, 将个性的发展放在突出地位; 走向多元, 多元文化的出现要求办学体制、学校类型、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呈现多元的态势, 用多元替代一统, 用多样替代单一; 走向校本, 学校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校本在叁础教育中愈益彰显其重要性, 如何以校本研究为起点, 校本培训为中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落脚点, 并以校本管理为保障条件, 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必须要加以探讨和实施的又一突出问题。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次林 刘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3): 11-2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3.002
    Abstract112)   HTML0)    PDF (1151KB)(85)      

    本文认为, 我国现行的德育没有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因而把灭私作为目的。本文用“自我扩展”的概念将公和私内在地统一了起来, 为德育找到一种更可靠的人性基础。文章对德育提出了三个命题:修德不是为了别人, 而是为了自己; 德行不是自我栖牲, 而是自我实现; 德育不是灭私而是肯定私又超越私。最后还对如何扩展自我提出了一些见解。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庆豫 许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3): 23-3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3.003
    Abstract121)   HTML9)    PDF (848KB)(99)      

    本文评述平等和教育平等的内涵, 概括我国教育分流的形式、层次、性质和问题, 分析我国教育平等与教育分流的关系。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澜 叶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3): 32-38,6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3.004
    Abstract144)   HTML0)    PDF (773KB)(72)      

    “报告”简述了该项研究的全过程和研究特点, 从理论的高度提出教育系改革须以生态观重新研究生存环境与主体的关系, 寻找教育系发展学术与社会服务两大功能的整合机制, 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3): 39-4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3.005
    Abstract95)   HTML0)    PDF (658KB)(6)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弗内歇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3): 47-5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3.006
    Abstract110)   HTML1)    PDF (677KB)(60)      

    本文依据皮亚杰的经典理论,对某些旨在否定皮亚杰理论的实验及其解释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批评,从而表明皮亚杰理论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哲宏 熊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3): 53-6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3.007
    Abstract124)   HTML0)    PDF (1016KB)(114)      

    本文论证的核心论点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整个理论框架是康德式的或康德主义的。通过把发生认识论与康德的“先验”概念、“先验心理学”和“先验逻辑”相比较, 说明发生认识论与这三者均有明显的相似性, 同时又有实质性的区别。论文表明, 深入阐明皮亚杰与康德的内在联系, 是我们理解发生认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峰强 高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3): 64-7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3.008
    Abstract129)   HTML3)    PDF (1013KB)(249)      

    本文较为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与立场: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 笃信客观普适性真理; 坚持以方法为中心; 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 固守人为机器的模型。认为尽管科学主义心理学所奉行的基本原则和立场, 体现了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时代精神, 也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乃至有目共睹的长足进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也为心理学直面人生、服务社会、揭示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本质隐设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远岑 董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3): 73-7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3.009
    Abstract85)   HTML0)    PDF (562KB)(10)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中惠 单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3): 78-84,9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3.010
    Abstract99)   HTML0)    PDF (905KB)(40)      

    本文对19世纪加拿大教育家赖尔森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作了比较深入而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在加拿大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 赖尔森不仅长期投身于教育实践, 而且在公立学校、教师、教育立法和管理等方面敢于理论探索, 因而被誉为“加拿大公共教育制度的创立者”。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成宪 杜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3): 85-9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3.011
    Abstract124)   HTML9)    PDF (526KB)(104)      

    中国教育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有关中国教育史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合理地划分中国教育发展阶段, 有助于把握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判定特定时期教育的变革及性质和合理地编排教育史论著体系。20世纪中国的教育理论界先后有过依据朝代更替、社会形态、时代特征、教育实践、阶级斗争等多种中国教育史分期法的探索, 展现出面貌各异的中国教育发展史。合理的中国教育史分期应以教育实践为主要依据, 也对历史年代、社会形态等外部变化因素有所依傍。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志强 邢, 惠莉 姜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3): 91-9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3.012
    Abstract652)   HTML0)    PDF (649KB)(60)      

    本文使用国际通用的“科学引证分析法”, 对我国《教育研究》、《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版)等8种教育学类核心期刊1996一1998年的基础文献、核心著者及其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

    Table and Figures |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书光 黄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4): 1-7,3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4.001
    Abstract150)   HTML0)    PDF (776KB)(73)      

    本文认同并阐述了面向未来的新文化观,从“对立统一”的哲学高度分析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等问题,指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所肩负的神圣文化使命,并具体探讨了“做人”-“做现代人”-“做新世纪中国现代人”的素质建构及其培养问题。这一素质建构框架吸收了陈鹤琴“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旨趣; 但把“现代中国人”改为“中国现代人”并非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突出了“现代人”与“传统人”的价值冲突,吸收了阿列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的合理内核。并以马克思主义者所阐发的“人的全面发展”和“四有新人”为指导思想, 结合新时代精神进行理论再整合。强调当代中国“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只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生长点, 使新旧接续, 推陈出新。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卫东 王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4): 8-1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4.002
    Abstract299)   HTML1)    PDF (560KB)(79)      

    教师职业信念是指教师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教师劳动价值方面所产生的坚信不疑的态度。它在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形成教育劳动自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职业信念与职业道德之间存在着辫证关系, 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 就必须研究教师坚定而科学的职业信念的形成问题。影响教师职业信念形成的因素可分为教师的教育认识和需要两大方面, 而后者又包括教师的生活需要、职业声望、角色期望、发展需要等具体内容。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晓东 刘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4): 14-20,3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4.003
    Abstract89)   HTML0)    PDF (748KB)(10)      

    本文对个体与类精神发生的一致性这一观念发展的历史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并尝试对其内含的辩证思想作了理论分析。本文认为,一方面,类的精神发生是通过个体发生来表现的,另一方面,任何后辈个体的精神发生都要通过重演的手段继承这一历史财富。任何后辈个体的精神创造都要建立在先人奠定的基础之上; 个体发生会复演已有的史实,另一方面,个体的“选择”会反过来影响种系发生的轨迹和内容。本文还认为,类生命的演进是以加速度的方式进行的,而个体对类的复演则是以减速度的方式进行的; 愈久远的历史,也就被愈多后继的个体生命以浓缩的方式重演过,因而也就被以更为精炼的形式浓缩在基因中,因此,愈久远的历史在后辈的重演中所用的时间也就愈少。本文还对儿童的成长是对种系发生浓缩了的重演这一思想作了比较细致的探讨。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秉坤 霍, 显华 黄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4): 21-3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4.004
    Abstract90)   HTML0)    PDF (824KB)(414)      
    Table and Figures |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福娟 张, 小慧 王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4): 31-3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4.005
    Abstract138)   HTML0)    PDF (501KB)(101)      

    本文介绍了以课程为基础的评估,并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步骤。由于它可以测量出特殊儿童在学业.上的短期变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而且可以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绘制出学生的进展图,所以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此方法来诊断特殊儿童在学业上存在的问题。另外可在随班就读工作中采用以课程为基础的评估来评价学生的进展情况以及方案的有效性,推动中国全纳教育的深入开展。

    Table and Figures |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晓文 李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4): 37-4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4.006
    Abstract105)   HTML0)    PDF (718KB)(8)      

    本研究选取发展良好与适应不良的三—五年级小学生为被试, 以问卷访谈形式调查他们喜欢和讨厌的自我表现特征, 以及对理想特征内涵的理解。结果表明, 两组被试在自我表现特征的选择和理想自我特征内涵的理解上, 都显示出丰富性、亲和性和现实性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这些结果之间的关联性, 探讨了不同适应水平儿童自我调节倾向形成的某些机制。关键词自我表现特征理想特征内涵自我调节机制。

    Table and Figures |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益明 王, 瑜 金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4): 44-49,5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4.007
    Abstract512)   HTML1)    PDF (547KB)(10)      

    本研究利用了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前约一年半时间取得的卡特尔16PF测验结果,对普通大学生(1731人)、三好学生(47人)、优秀学生干部(44人)的人格特点进行了比较。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 1.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三好学生的人格特点具有多重协调与平衡的特征(或优势)。这使得三好学生取得了更好的学业成就和社会适应效果。2.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优秀学生干部具有更为出色的社交公关素质。3.与优秀学生干部相比,三好学生更象扎实做事、懂事听话的“好孩子”。4.人格特点在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Table and Figures |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广文 宋, 寿欣 李, 焱 伊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4): 50-5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4.008
    Abstract131)   HTML1)    PDF (979KB)(114)      

    起始于20世纪4D年代的认知方式研究, 已从知觉领域渐渐扩展为个性的结构理论之一。半个世纪以来, 关于学生认知方式及其教育应用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对这一研究作一系统的介绍与评述, 以期对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 并为我国的教育实践提供必要的心理学依据。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模卫 沈, 光强 张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4): 59-6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4.009
    Abstract118)   HTML0)    PDF (600KB)(60)      

    该论文主要阐述了近来出现的一个关于阅读活动中眼动控制理论的模型, “Mr.Chips:理想观察者模型”, 该模型特别重视视觉的、语义的和眼球运动的信息的整合过程。模型以字母为认知加工基本单元, 强调视觉广度的概念(单个注视中所能识别的字母数目)。模型为人类阅读过程中的眼动行为提供了一个量化体系, 同时还为一些应急行为(如回跳和最佳注视位置)等提供了新的诊释。模型还是第一个就各种盲区对人类阅读的影响做出解释和预测的量化模型。该文还深入讨论了模型的特点, 并展望了其在中文阅读眼动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Table and Figures |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航 郑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4): 66-71,7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4.010
    Abstract103)   HTML0)    PDF (829KB)(72)      

    德育观念的变更, 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直接产物。本文由此出发、考察清末中西融合德育观得以萌生的历史背景, 尤其侧重分析中国传统德育的近代境遇与危机, 并围绕教育如何促进“民质”的提高这一核心, 探讨早期的中西融合德育观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晓 杨, 正平 田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4): 73-7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4.011
    Abstract114)   HTML0)    PDF (824KB)(43)      

    论文运用文本析的方法, 对张之洞《劝学篇》中的“游学”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指出《劝学篇》中的“游学”思想在认识层面上, 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方向, 反映了中国学习西方从西艺到西政的实质性转化, 促成了20世纪初年中国的留学日本热。但是, 其“游学”思想在实践层面上, 以留学日本为学习西方的“捷径”, 采取以“速成”为主的教育方式, 又丧失了中国学术“探本溯源”“厚积薄发”“融会贯通”的传统, 形成了中国近代学术研究急功近利的倾向, 导致了“欲速则不达”的消极后果。为中国当代留学教育提供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书丰 张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4): 79-90,9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4.012
    Abstract162)   HTML1)    PDF (1175KB)(18)      

    从1862年至1952年, 教会学校教育在山东存在了整整九十年的时间。作为一种跨国籍的教育行为, 教会学校具有双重性质:其一, 它是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加于中国的, 是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产物, 是对中国主权尤其是教育主权的侵犯。从这一意义上说, 它兴起于中国主权被肆意践踏之时, 而终结于中华民族站立起来之日, 是历史的必然; 其二, 教会学校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的, 它向刚刚“被动”地步入近代社会的中国展示着西方近代教育形态并传授西方近代文化和科学。从这一意义上说, 教会学校又担当着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本文以此为切入点, 对山东教会学校教育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作了较为详尽的阐释。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兴和 施, 琳琦 李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0, 18 (4): 91-9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0.04.013
    Abstract98)   HTML0)    PDF (459KB)(75)      

    书屋和文会是明清徽州社会中十分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它们不仅具有普及教育的功能, 与官学、书院、义学、塾学等相辅相成, 而且还具有增强士子科举竞争力的功效, 特别是文会, 为士子应考前研讨、切磋制艺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Reference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