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Vol. 29 Issue (3): 43-48  
0

引用本文  

马川, 李晓文. 文化发展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取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29(3): 43-48.
Ma Chuan, Li Xiaowen. The Viewpoint and Approach of Cultura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1, 29(3): 43-48.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项目批号:2009JJDXLX003
文化发展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取向
马川 1, 李晓文 2     
1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理论部, 上海 201620;
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上海 200062
摘要:从“文化”概念的辨析入手,通过比较跨文化心理学、交互文化心理学以及文化发展心理学对“文化”的不同理解,可以阐明文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焦点。通过分析文化发展心理学关于符号中介及发展机制的理论假设和核心观点,可以进一步阐明文化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研究方法论探讨和研究主题。
关键词文化发展心理学    符号中介    自我发展    动力机制    
The Viewpoint and Approach of Cultura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a Chuan 1, Li Xiaowen 2

自心理学科产生,心理学家们没有停止过推进学科发展的探索,文化心理学是近年来活跃起来的力量之一。文化心理学主要领导者瓦西纳(Jaan Valsiner)针对目前心理学研究的分割状态,试图从文化切入探讨整体的心理过程,以整体推进心理学的研究变革。文化心理学将人类个体视为完整主体,认为其感受、思想、愿望和行为在本质上都是“文化”的,个体一生中通过文化体现着自己也创造着自己。文化心理学的视角明显有利于探讨心理发展,取这一特性,称之为文化发展心理学似乎更为合适。

一、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内涵与发展研究

由于同样的科学术语往往在不同理论中含义各异,本文首先厘清不同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对文化的界定,避免因概念相似造成的误解,同时也阐明文化心理学的基本性质。

心理学研究致力文化研究的主要有跨文化心理学(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简称CCP)、交互文化心理学(Transac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简称TCP)以及文化发展心理学(Cultura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简称DCP)。交互文化心理学是文化发展心理学的先行者,文化概念和研究观点相似。

(一)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群体特征与标志

跨文化心理学将文化理解为一个群体具有的某些相同特征,使之成为民族区域或部落的标志。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有两个基本来源: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前者指出了存在于不同文化中的心理特征的巨大差异,后者通过对文化和环境的分析提供对这些差异的解释。1981年H.C.崔安迪斯和W.W.蓝伯特主编的《跨文化心理学手册》(6卷)出版,它系统地阐述了跨文化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内容和成果,并正式提出了“跨文化心理学”这一学科名称

跨文化心理学认为,个体属于某一群体,具备该群体的特征,使用该群体所通用的文化符号。跨文化心理学探讨的文化,并非文化进程,而是文化建构的背景或社会基础。

(二) 交互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交互过程生成的实践和结果

交互文化心理学(TCP)取向中的文化,建构于人际互动之中,以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学派和M.米德的个体符号互动理论为基础。交互文化心理学是指,人际互动中的A与B,当A的意义系统难以解释B的行为时,A能联系具体交往情景,发展出用于解释突发性状况的特殊文化或具体文化。文化在交互文化心理学中被解释为生成性的社会实践,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意义交换。交互文化心理学可用于解释当一种文化遭遇另一种文化而形成的新的文化特点。

跨文化心理学和交互文化心理学都重视差异。前者试图从个体所在群体环境来解释差异,而后者更重视由差异带来的文化更新。作为文化发展心理学的前身,交互文化心理学已涉及主体间互动调节、文化的意义转换和文化的建构,但尚未聚焦文化中介功能研究。而跨文化心理学把文化视为稳态的实体,不研究个体内心的文化过程,因而不涉及文化的中介功能。

(三) 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发展着的符号中介

文化心理学延续了维果斯基和米德等关于文化的过程和互动性质,同时更重视文化的个体心理功能。文化发展心理学强调文化符号的中介调节功能。认为文化以符号形式存在,表征着一定的意义。文化符号是产生心理距离的手段,使符号所指的意义与它所代表的客体相分离,使人将自己从所处的环境中相分离,从一个自发的行为者成为一个反思者。不断地自我客体化,从而实现自我发展。文化是人类群体和个体心理发展的载体,也是蕴含在个体实践过程和人际交互作用中的发展过程,是个体心理系统中的组织者。如果说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属于群体间的比较,交互文化心理学的文化来源于个体间的互动,那么,文化发展心理学在个体间互动的基础上提出的文化则是人类个体心理的系统调节功能。

二、文化发展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文化发展心理学的核心在于强调个体发展的符号性与个体使用符号主动发展的意向性。这两者均是通过符号的作用方式以及作用机制实现,这正是揭示个体发展动力之关键所在。

(一) 符号的意义组织作用

文化发展心理学在符号功能中寻找个体发展的主要机制。个体所形成的符号意义,是对现实生活模糊集合的超概括化。个体所在情境的复杂性与自我发展动态性,使得个体创造出高级心理机能来对自身和情境进行调节,符号意义由此产生。符号意义的形成具有两条路径,外化与内化。前者是从外界文化到个体内,包含了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后者是从个体到外界,是个体内部的符号意义外化的过程,这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机会

个体将自身经验赋予符号意义,使得共同的社会文化符号转变为拥有个体意义的符号,如同小河流水,有人把它解释为春天,也有人产生家乡的感觉。这与个体的生活体验和现实阅历相连。由此也引出符号的结构性。符号意义是从众多情景中创造出的抽象反映与概括化,并且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结构化、系统化。

自我内部的矛盾,可以在高一级的符号领域中得以整合。符号意义以此为切入口阐述个体发展的机制所在。在符号结构中,其最高层次为自动化调节(auto-regulation)。为了突出调节的自动性,文化发展心理学中引入了促发符号(promoter sign)这一概念。一旦某一符号为个体的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该符号或者符号的一部分则被认为是促发符号。个体会产生自动化自我调节,促发符号是自动调节出现的启动阀,在符号结构的最低和最高等级中均可能出现。低等级的如对饥饿、睡眠等生物本能进行调节,高等级的如语言难以言表的体验,由非语言符号产生的自动化调节,文化发展心理学将此称为高级失语(speechlessness)现象。如人们欣赏音乐时,感动地说不出话来。高级失语现象类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阐释的“高峰体验”。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一条途径。文化发展心理学将高级失语现象视为符号调节的最高等级。这两个理论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身心融合的重要性。符号意义将生理、情绪、认知在个体身上予以统合,形成个体的意义组织结构。

(二) 符号的发展调节

文化发展心理学认为,个体发展由客观的社会他人和想象的社会他人,通过特定符号催化剂(semiotic catalyzers)的支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发生作用。

文化符号被解释为以催化剂的方式发生作用,在心理学系统中,符号直接或间接的促成系统内部质的变化和新异性的产生。个体发展中,催化作用代替了线性的因果关系,即因果关系是条件性的,某一因素成为心理功能发展的促发原因,但必须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可能起作用,作为一个系统,不同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酝酿着心理功能整体的发展。促发符号为催化发展构成了切入点,个体与环境各因素的互动酝酿了催化条件。

符号催化剂存在于系统的背景中,提供了进程演化的方向,为自我发展取向提供连贯性。所以,符号催化剂的主要特性是通过情境支持提供必要条件,并为促发符号的展开予以方向性的引导。符号催化剂与促发符号间的作用不等价,符号催化剂不具体作用于心理发展过程,而是起着营造整体气氛的作用。它们对自我发展的未来指向是一般性和抽象性的。符号催化剂作为情景支持,为不同的符号调节间接参与自我的内心对话提供了可能,促发自我定位的建构和整合。在不同的系统组织和类似的心理结果中,其他的情景支持形成支配-从属式的结构。

文化发展心理学认为,个体自我报告的矛盾性非常重要,矛盾性反映了个体处于发展的特殊状态,由催化条件提供的情景支持导致冲突和两难情绪出现。这是因为,个体内心的某个自我定位管理着一组生活体验,另一个自我定位可能管理着一组截然相反的生活体验。两者间的张力自然形成催化条件,致使心理功能朝向冲突与矛盾。在这一状况下,自我不得不进行调节,从而促进发展。

(三) 作为开放系统的个体

文化发展心理学将个体视为开放系统。个体与其所在的环境进行着信息交换与互动,这是发展的动力机制。

个体的环境包括文化组织、个体对环境予以的文化解释、环境文化组织起个体的人际关系和个体的自我建构。换言之,文化以群体文化与个人文化两种形态存在。个体文化是群体文化内化的结果,群体文化规定个体文化的发展,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未来行为的目标,又由个体意义系统外化而构成。作为意义表征的符号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文化的符号意义虽然由人赋予,但不是单个人的创造,而是人与其社会环境共同建构的结果。因此,有研究者把作为开放系统的个体与环境间的互动巧妙地比喻为个体发展的“光合作用”。个体作为开放系统,在主动地转化文化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自己独特的意义建构。两者间动态生成的过程,既是文化传递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

(四) 处于时空中的个体

Chronos和Kairos是古希腊术语对时间的不同表述方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年代学意义上时间,可以由时钟或精密计时器来度量;而后者属于周期性的时间,是带有开端、中间和结尾的事件的时间,是与意向和目的有关的生活时间。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中提到,大多数社会学者仅将空间看作行为的环境,将时间视为可以用于测量的钟表时间。而在他看来,需要研究社会系统在时间延伸方面的构成方式,才能建构合理的社会思想。美国社会理论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也认为,以往的社会理论中,时间被视为自然的常态,作为外生变量而并非连续性的社会创造。事实上,“时间”不仅是纯内生变量,而且还是我们理解社会机构和历史变迁的关键所在

文化发展心理学使用了“Chronostope”一词来表述时间。“Chronostope”虽是以Chronos为词根,其意义则更倾向于Kairos。Chronostope一词源于数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予以阐释。文化发展心理学借用该术语,以揭示其隐喻。时间和空间虽然是个体发展的两个维度,却整合于社会进程与个体过程之中。时间与社会发展、个体发展紧密相连。时间与生命和经验的历史与活动和事件的进程密不可分,离开了具体的生活进程压根没有时间的存在。时间与心理发展过程更是不能割裂,个体发展蕴含在交互作用的实践过程中,具有历史性,过去经验、现在状态和未来方向融入在个体心理世界,转化为行为流呈现在时空中。心理时间并非均衡,关键性的、有意义的参照点,如作为生理转折的断乳期、青春期等和作为社会转折的入学、工作、结婚等,对于个体的意义远远大于其他时期,它们凸显出来形成非连续性的心理感受。

三、文化发展心理学的关注点 (一) 关注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文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关于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的划分主要来源于维果斯基。他认为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意注意以至形象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属于低级心理机能。从发生学角度,低级心理机能为动物和人共有,是生物进化的结果。随着有机体结构的改变,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进一步复杂化,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人类产生了高级心理机能,如逻辑记忆、概念思维、道德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高级心理机能。这些心理机能之所以“高级”,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心理的“随意机能”,即相应的外界刺激物不存在或没有发生较强作用时,人们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意志寻找它,将它呈现在头脑之中,并产生相应的反映动作。二是心理的“抽象机能”,即通过概括形成各种级别的概念,并且运用它们来判断或推理。在社会文化情景中,个体通过符号建构意义,将抽象而具有等级性的符号变成促成发展的动力,体现个体的主动性。文化发展心理学将对认知、情绪、意识等高级心理机能的研究统合于主体,从整体上关注高级心理机能。

文化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在于揭示个体如何利用符号维持意义和产生改变,以及如何利用符号意义促进个体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方法。这也是文化发展心理学所倡导的方法论探索。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利用符号资源、获得符号意义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发展心理学的中心问题是解释不同层次的动态功能,探讨发展的系统性和多样性。

(二) 在动态过程中研究发展

文化发展心理学分析思考个体和文化环境的互动联系。个体发展具有方向性,是锚定点、起始点和未来定向点之间的定向的过程。同时,发展具有非线性。过程中的暂时性退化对个体发展具有建构意义。它们并非“后退”到过去的状态,而是表明当前心理系统正处于等待状态,以出现重新组织,并“跨越”到全新的水平上。具体如下页图所示。过程的概括性与突变性正是文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图 1 儿童发展的两种观点(瓦西纳,2007)
(三) 在特殊性中概括一般性

重大事件往往蕴含着一类事物的关键信息,特殊场合发生的事件会凸显出某种规律性的反映,个体的发展也是如此。个体发展既是特殊经历,也蕴含着发展过程的关键属性。而现实的发展是复杂的生态现象,不可能在任何一个高级的实验室条件营造相同的生态发展过程。而且,生命进程中的事件一旦发生了就成为历史,不可能复制。因此,文化发展心理学强调从特殊现象中获得概括性的知识。

时间是发展过程的组织者,所有局部事件都发生在不可逆的时间中,从而形成了历史的连续性。不断发生的历史通过概括的分类框架创造出了具有连续性的个案。发展的进程往往是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协同作用,不同类型新意义涌现,彼此之间相互对话,有冲突、矛盾、妥协、共识,这些交互作用推动了发展。因此研究发展适合于选择典型阶段中的个案,从微观发生意义上分析心理变化发展如何产生,符号意义如何推动个体发展。局部的具体的现象中提取出来的意义之符号中介过程和动态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普遍性的发展机制。

(四) 聚焦于研究转折过程

转折是文化发展心理学关注的中心问题,并且采取符号互动视角来分析。个体心理的符号内涵与心理价值及其自我的组织调节是不同的,符号及其中介具有差别性和等级性。这些差异具体表现为新旧意义在个体系统的各层次,以及宏观、中观和微观各水平,以不同的方式形成联系。当不同意义符号相遇时,势必引发冲突,冲突的加剧会造成个体的混乱、迷茫和选择,文化发展心理学以此来解释发展中的转折期,并认为研究的关键是要寻找导致转折产生或帮助转折解决的“促发符号”。

转折期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个体作为开放系统如何与环境展开互动。新阶段来临之际,个体如何利用关系改变之际把握发展契机、形成发展行动,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如果忽视或者简单化得对待这些问题,很容易倾向于只关注作为发展结果的阶段特征,而忽略了发展的过程性、复杂性和模糊性。探讨发展转折期的关键,正是要探讨形成发展的复杂的模糊的过程规律,在生态系统中理解发展关系模式的变化。

总之,文化发展心理学从符号中介的视角探讨发展的主要议题。文化发展心理学认为,文化以符号调节的形式在心理过程发生作用,符号表征形成心理结构,在符号互动中产生心理变化。个体以符号为中介建构意义,在生活事件与个体经验的交互作用下产生符号中介。文化发展心理学聚焦特定的文化氛围催化和符号促发,在心理层面研究发展。这一观点提出了考察心理发展的新视角和方法论的新探索。

J.Valsiner:美国Clark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国际唯一的文化心理学期刊Culture and psychology创刊主编,Oxford Handbook of Cultural and Psychology主编,Cambridge Handbook of Socio-Cultural PsychologyHandbook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的联合主编。
J. Valsiner, “Culture Within Development: Similarities Behind Diffenrences”,华东师范大学“大夏讲坛”演讲稿,2007。
J. Valsiner, Culture and Human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ion, London:Sage Pulications Ltd, 2000.
Xlxahz:跨文化心理学(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728582.htm,2010年4月12日。
T. Yamamoto and N. Takahashi, “Money as a Cultural Tool Mediating Personla Relationships: Child Development of Exchanged and Possession, ” in J. Valsiner & A. Rosa (eds), Cambrige Handbook of Sociocultureal Psycholgoy, New-York: Cambridge Uvinersity Press, 2007, pp.508-523.
[美]J.瓦西纳:《文化和人类发展》,孙晓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12页。
Mariann Martsin, “Identity in Dialogue: Identity as Hyper-Generalized Personal Sense”, Theory & Psychology, 2010(3), pp.436-450.
J. Valsiner, “The Promoter Sign: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with Structure of Dialogical Self”,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Developmental Aspects for the Dialogical Self”, Gent, Belgium, 2004a, July.
Aaro. Toomela and Jaan. Valsiner (eds.), Methodological Thinking in Psychology: 60 Years Gone Astray,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INC, 2010.
李晓文、王晓丽:《文化发展心理学方法论探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4期。
[英]约翰.哈萨德编:《时间社会学》,朱红文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维果斯基(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967391.htm,2011年4月12日。
[美]J.瓦西纳:《文化和人类发展》,孙晓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