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Vol. 31 Issue (3): 49-55  
0

引用本文  

王申连, 郭本禹. 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及其历史效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31(3): 49-55.
Wang Shenlian, Guo Benyu. Dilthey's Descriptive Psychology and Its Historical Effects.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s), 2013, 31(3): 49-55.

基金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项目(2012BS0007)
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及其历史效应
王申连, 郭本禹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摘要:狄尔泰是科学心理学开创时期一位举足轻重却长期被埋没的心理学家。他首次提出了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描述心理学”概念,并创建了浪漫主义传统的描述心理学思想体系。他主张在心理学人文科学观指导下,通过基于体验的内部知觉、对体验表达的解释以及对客观精神的理解的方法,描述整个心理生命结构系统、心理生命的发展和心理生命的差异。他的描述心理学为后来的描述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第三势力”心理学以及当代质性心理学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思想来源。
关键词狄尔泰    描述心理学    体验    理解    描述    
Dilthey's Descriptive Psychology and Its Historical Effects
Wang Shenlian, Guo Benyu

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是德国“百科全书式的”人文科学家,广泛涉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以及文学等多个人文科学领域,被誉为“人文科学领域的牛顿”(引自Rickman, 1979, p . 1)。在科学心理学创立时期,狄尔泰与其同时代的冯特和布伦塔诺一样也是心理科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但他却长期被埋没于心理学的历史长河中。他在批判地吸纳康德哲学、经验哲学、浪漫主义、历史哲学以及现象学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在反对以自然科学为模板而迷恋因果假设和元素分析的说明心理学的过程中,首次提出了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描述心理学”概念,从生命本身出发创建了以体验、理解和描述为核心的描述心理学思想体系,从而奠定了其在心理学史尤其是人文科学心理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阿勒斯赞誉说,在19世纪最后10年,狄尔泰、弗洛伊德和胡塞尔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使之由心理物理学转向了一个更加宽泛的科学领域(Allers, 1933, pp. xx-81)。沃尔曼和纳普评论道,狄尔泰掀开了心理学史的新篇章,为斯普兰格、斯特恩、格式塔心理学家和勒温等人提供了思想起点(Wolman & Knapp, 1981, p . 421)。

一、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

狄尔泰提出了不同于说明心理学的科学观,坚持心理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并且要把心理学改造成首要的和最根本的人文科学,使之成为哲学、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教育学以及所有其他人文科学的基础,就像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一样。正如乔治所言:“狄尔泰……一直在推进一种观点,即心理学属于人文科学而非自然科学。”(Giorgi, 1970, p . 21)狄尔泰指出:“只有当心理学是一种只限于确立各种事实和存在于这些事实之间的各种一致性的描述性科学时,它才有可能成为一种根本性的人文科学。”(引自田方林, 2009, 第38页)他认为,传统的说明心理学机械地模仿自然科学,推崇因果假设和元素分析,歪曲了心理生命的原始资料,无法公平对待经验的丰富性和连续性。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基于人类心理生命的描述与分析的人文科学,它“产生于我们心理体验的本质,产生于对一种无偏见的、完整的心理生命观点的需要,产生于人文科学系统以及心理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Dilthey, 1977, p . 51)。这门人文科学心理学从广义的经验而非严格的经验主义出发,把心理资料限定在内部经验的范围内。这既避开了绝对唯心论的形而上学思辨,又避免了实证论的科学主义还原。在狄尔泰看来,它实际上先于和预设了传统的自然科学心理学或说明心理学。

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不像说明心理学那样只关注心理的形式规律,而是更关注有意义的心理内容,例如,相比于遗忘曲线,它更关注具体被试实际记住或遗忘了什么,因此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内容心理学。它还克服了传统说明心理学的“方法论个体主义”(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不仅关注个体的心理,而且还关注个体心理所内嵌的社会文化心理,即共同体的“客观精神”(objective spirit),因此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心理学。这进一步说明,狄尔泰所致力的描述心理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取向的经验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狄尔泰反对说明心理学孤立地研究人的心理片断及其支配规律,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的整个心理生命统一体。在他看来,心理生命具有以下内在特征:第一,结构性、连贯性和整体性。心理生命内嵌于某种情境并同时影响该情境,由此形成了一个内容和意义的内部状态组织即心理结构,该结构是一个由表象或认知、情感和意志组成的具有内在连贯性的整体系统。这意味着,“心理生命不是由部分发展而来;它不是由元素组成;它不是一个复合体,也不是感觉原子或情感原子协作的结果:它最初并且始终是一个综合统一体。”(Dilthey, 1977, p . 92)第二,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性。一个人的心理生命是主体在与社会、历史和文化世界进行有意义碰撞的过程中形成的,是社会、历史和文化诸系统的交汇单元,如若超出了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范畴,便是一种自然科学的虚构。第三,目的性、发展性和独特性。心理生命具有趋向本能满足的目的性,所有认知、情感和创造性因素都聚合在对生命目的统一体的保护中。在追求目的实现的过程中,心理生命获得了成长和发展,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体性。总之,心理生命是个体在与现实世界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获得性结构系统。

狄尔泰认为,心理生命的结构系统作为当下的直接给予,是内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体验中的。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结构系统的体验”。这种“体验”(Erlebnis)来源于“经历”(erleben),是在经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活生生的经验,它具有直接性、自明性、整体性、活动性和意义性等特征。狄尔泰指出:“体验不是作为一种被感知到的东西或一种被表象的东西出现在我面前的,它不是被给予我们的,而是……通过我们对它的内觉察而为我们所存在的,我在它属于我的意义上直接拥有它。只有在思想中它才成为对象性的东西。”(引自张庆熊, 2006)不过,狄尔泰有时会把体验与内部经验相等同。我们对心理生命的把握首先从体验到的结构系统开始,“结构系统的体验”构成了狄尔泰描述心理学的简明公式和根本出发点。

在研究对象问题上,狄尔泰还实现了对冯特与布伦塔诺的综合,主张心理学是一门既研究心理活动又研究心理内容的科学(Wolman & Knapp, 1981, p . 416)。在他看来,意识可以脱离开它所知觉的世界来被考虑,尽管体验是主客未分的原始经验,但它从来不是一个没有内容的意识,而是始终具有对某对象的内部倾向性,即意向性(intentionality)。内心体验是心理活动,是正在意识到某物的事实;我们所意识到的对象是内容,每种体验都必然伴随着一个内容,并且这个内容依赖于一个人的意义结构。狄尔泰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内容的体验统一体,这预示了后来屈尔佩和麦塞尔等人的二重心理学。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狄尔泰反对说明心理学利用假设对诸心理片断进行因果说明和理论建构的做法,认为心理生命的结构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因果系统,它作为一个具有内在次序性和连贯性的统一体直接呈现于我们的体验中,我们无需再跑到体验的背后寻求一个纯粹假设的统一体。况且,心理生命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不可能在概念中得到表达。因此,心理学研究首先应该是描述,即如其所是地描述作为整体呈现于体验中的心理生命。狄尔泰认为,描述是一种“纯粹经验的”方法,具有高度的确定性和准确性,它只告诉它所发现的东西,没有任何关于形而上学或物理主义的心理本质假设。描述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过程奠定了描述心理学的最深刻基础”(Ermarth, 1978, p . 180)。因此,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又称理解心理学。理解就是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来把握心理生命的结构关系,它以体验为先决条件,通过体验来把握心理生命的连贯统一体。“我们说明自然,我们理解心理生命”(Dilthey, 1977, p . 27)是狄尔泰心理学方法的座右铭。描述方法的本质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在狄尔泰看来,心理学“必须协调各种方法——对自我的知觉和观察、对他人的理解、对儿童的研究以及对病理现象、异常现象和无意识现象的分析。此外,对所有这些方法和材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是对心理的‘客观产品’的理解。”(Ermarth, 1978, p . 178)

1.基于体验的内部知觉。内部知觉(innere Wahrnehmung)是一种内心的直接感受,是确定无误地观察内部体验并对之进行描述的能力。与外部知觉依赖于知觉主体与其对象之间的区分相反,内部知觉依赖于内觉察(innewerden)和体验,是直接被给予的。但体验又不同于内部知觉,体验是最终的单位,本身无法知觉自己。它只有呈现于意识或记忆中才能成为内部知觉的把握对象。可见,内部知觉是对一种状态或过程的内部意识。正如狄尔泰所言:“当我感到悲痛时,这种悲痛不是我的对象。但在这种状态被我意识到的时候,它作为被我意识到的东西为我在那儿存在。我以完全进入它的方式而拥有它。”(引自马克瑞尔, 2003, 第194页)他认为,体验是我们获取心理资料的第一步,当包含心理资料的体验进入意识或记忆领域而成为内部知觉的把握对象时,我们便可实现对心理资料的直接观察和描述。当然,内部知觉过程中始终包含着对整体与部分关系以及对心理生命的目的和意义的理解,但内部知觉并不是一种神秘的直观,而是具有理智性的,这正是描述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本质所在。

2.对体验表达的解释。狄尔泰后期认识到,仅靠内部知觉无法充分揭示心理生命的丰富内涵,还应通过对面部表情、手势、行动和言语等体验表达的解释来达到对深层心理生命的间接理解和描述。事实上,他发现,“这种通过表达来进行的间接的做法,布伦塔诺和胡塞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运用了。”(引自张汝伦, 2008, 第50页)每个经验都倾向于在身体表达中找到一个出口,无论是在表情或手势中还是通过更加微妙的语言媒介。这些表达可以摆脱因迎合刻意自我观察而产生的扭曲,还可以揭示包含在体验中的那些更广泛、更深层的心理事实,如潜意识。狄尔泰认为,在体验中出现而未被注意到的东西可以出现在体验的表达中,就好像它被从未被照亮的心理生命深处拖出来。由于表达是没有经过反思而直接从心灵中流露出来的,与自我观察所能发现的相比,它可能包含更多鲜活的经验。通过对体验表达的解释,不仅可以揭示人们自觉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可以揭示他们意识不到的心理状态。

3.对客观精神的理解。狄尔泰认为,对个体心理的研究还要结合对客观精神的理解和分析。个体的心理生命依赖或内嵌于一个置身于历史的既定社会的客观精神,即一个社会群体或一个时代在语言、宗教、神话、习俗以及法律、道德和组织中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在狄尔泰看来,有了这些人类创造物,心理学便有了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更丰富的研究资料,这将为真实地分析和理解人类个体的心理生命提供条件。我们只有了解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和成长环境,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他。因此,狄尔泰强调,要在理解社会文化和历史产品的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对一个人的心理生命进行描述和分析。正如他所言:“人不能通过自我冥思来了解人是什么,也不能通过心理学实验,而只能通过历史。”(引自Teo, 2005, p . 81)

四、心理学的具体理论

人类心理生命既具有静态的结构性,又具有动态的发展性,而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每一个体又是独特的。

1.心理生命的结构。狄尔泰认为,心理学要以分析心理生命的结构为开端。在自我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内容和意义的内部状态组织,即心理生命的结构。狄尔泰把所有心理活动或态度分成表象或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领域。每一领域都包含着一个内在的对象性,即心理内容。心理生命的三个方面共存于意识的每种状态或每个瞬间,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尽管如此,在特定情况下,意识状态的三个方面只有一个方面突出地呈现于我们的内部知觉中。那么,认知、情感和意志在心理结构中是如何动态关联起来的呢?狄尔泰在情感中找到了这种关联,即从认知到情感进而又从情感到意志,情感是联结认知与意志的纽带。但他同时认为,情感本身基于本能,本能构成了心理生命的真正核心。“我们心理结构的中心是一组本能(或驱力)和情感。”(Dilthey, 1977, p . 87)此外,狄尔泰认为,整个结构系统具有一种内在的目的性。一方面,诸心理过程共同努力给我们带来本能满足或“快乐”;另一方面,它们努力确保个体和物种的存活。但他又指出,前者是唯一无可置疑的,可见于体验中,而后者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假设,借自生物学。

2.心理生命的发展。心理生命不仅是结构性的,而且是连续和发展的。狄尔泰认为,心理生命的结构与发展是两个相互制约的维度,不了解结构就不可能理解发展,而对发展的理解也会促进对结构的认识。在他看来,心理生命的发展总是以特定心理结构为基础的,人自身的生理世界、外部物理环境和周围精神世界构成了心理生命发展的外部条件。但仅有这些外部条件不足以说明心理生命发展的本质。狄尔泰认为,本能和情感构成了推进心理生命发展的根本动力。鉴于更复杂和更精细的活动可以为我们的本能满足提供最好保证,结构系统本身便使得心理生命登上了逐渐细化和完善之途。这就促使主体更好地适应他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不断地增加生命的丰富性,发展、保存和增加生命价值。不过狄尔泰认为,生命的任何阶段都具有自身自足的价值,为了成年而牺牲童年是极为悲惨的,只有傻瓜才会把一切早期阶段视为后续过程的手段。最完满的生命是每一瞬间都为自己的独立价值所充实。

3.心理生命的差异。狄尔泰认为,所有人都拥有相同的心理生命结构和外部世界,因此他们必然会形成某些共同性的东西。例如,在认知领域,人类共享一个空间和时间、一种数字系统、一种因果说明模式;在情感领域,情感之间的关系、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价值系统的结构是类似的;在意志领域,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目的的基本类型以及社会合作的形式始终是相同的。心理学必须从心理结构着眼考察这些一致性,但同时也要研究心理生命的个体性。狄尔泰赋予独特性的个体以至高无上的价值和意义。没有任何两个人以同样的方式发展,性格的成长也是个体性的成长。在他看来,个体之间所有质的差异最终都依赖于量的差异。所有人的心理生命结构和基本本能都是相同的,但他们在各机能的强度上、在刺激反应的准备性上、在所获得印象的深刻性和持久性上以及在从印象到合理判断的能力上是不同的。这些先天固有的差异本身并不能构成个体的性格,结构系统的内在目的性会对某些因素进行节制,而对另一些因素进行促进,以便形成一个连贯的结构整体。狄尔泰还发现,人的特殊的和个体的表达不是随意的,某些个体基本形式在变化过程中总是反复发生,表现为相对的类似性,狄尔泰把这些基本形式称为“类型”(type),并强调个体性研究对类型学的需要。

五、狄尔泰描述心理学的历史效应

在科学心理学初创时期,狄尔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与冯特等人的自然科学心理学不同的描述心理学,开辟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另一条路线,推动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它在心理学史特别是人文科学心理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甚至在当代也不乏响亮回应。

1.对描述心理学的影响。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思想体系是整个描述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描述心理学特别是其中的浪漫主义传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描述心理学是19世纪70年代在科学心理学产生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布伦塔诺于1874年通过其《经验观点的心理学》一书最早奠基和实际开启了描述心理学的具体研究,狄尔泰则于1876年在其《1875年论文》的续篇中首次提出了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描述心理学”概念,并相继对描述心理学作了明确规划。从这个意义上讲,狄尔泰与布伦塔诺同为描述心理学的创建人。他们分别开创了浪漫主义传统和严格科学传统两种不同的描述心理学。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立足于生命本身,强调体验、本能、情感和理解,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要为斯普兰格和斯特恩所继承和发展,进而影响到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斯普兰格作为狄尔泰的忠实弟子,全面吸纳和落实了其老师关于描述心理学的宏伟构想,并将其具体运用到了对人格类型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中。斯特恩是一位人文主义和实验主义的“综合者”,他批判性地继承了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思想,主张描述心理学和说明心理学的融合统一,强调说明方法和理解方法的综合运用,使之共同服务于人格及其内部结构的研究。

2.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狄尔泰在任职柏林大学期间(1882-1907),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都曾在那儿学习心理学,他们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他的描述心理学的影响。早在19世纪60年代,狄尔泰便提出了“我们心理生命的格式塔”的概念,而后又在1894年提出了“心理生命格式塔”的概念(Teo, 2005, p . 82),这可能是格式塔心理学最为直接的术语先导。狄尔泰提倡心理的整体观和结构观,认为心理生命是一个内在连贯的结构整体,强调先有整体而后再区分为各部分,这实际上就是后来格式塔心理学家所主张的“整体不等于且大于部分之和”。此外,狄尔泰先于胡塞尔倡导用朴素的现象学描述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生命整体,这直接触动了格式塔心理学家的方法论,对直接经验进行如实的朴素而又丰富的描述。总之,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从多个方面为格式塔心理学提供了直接思想来源。

3.对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对弗洛伊德构建精神分析理论大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1894年的《描述与分析心理学的观念》一文中,对理解(描述)心理学与说明心理学作了明确区分,对心理生命的结构与发展作了探讨,强调了本能或驱力是心理生命的真正核心,是推动心理生命发展的根本动力。该文还指出了心理学与生物学及适应的密切关系,这些都为理论始建时期的弗洛伊德提供了启发和参照(Kuiper, 1965)。更为重要的是,狄尔泰后期主张通过对体验表达的解释来间接理解和描述心理生命,凸显了对深层心理生命和潜意识现象的关注和研究,为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开了先河(李超杰, 1994, 第95页)。此外,狄尔泰在对心理生命个体性的研究中强调了类型学的重要,不仅为弗洛伊德后来的人格理论提供了一个框架(Rickman, 1979, p . 164),而且还通过其弟子斯普兰格影响了阿德勒、霍妮和弗洛姆等众多精神分析学家(Wolman & Knapp, 1981, p . 426)。

4.对“第三势力”心理学的影响。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对“第三势力”心理学即现象学心理学、存在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直接影响。首先,狄尔泰曾旗帜鲜明地反对说明心理学的先在假设,主张从内在结构系统的体验出发对心理生命整体进行如实描述,倡导建立一门忠于心理现象本身的描述心理学,这为现象学心理学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并指明了方向。范登伯格甚至认为,现象学心理学始于1894年狄尔泰的主张(Van den Berg, 1980)。其次,狄尔泰把人的生存特征描述为“在生命中存在”,强调心理生命对于社会、历史和文化实在的内嵌性,关注人的生成与发展,主张用理解和描述方法来研究人的真实体验,这些浓厚的存在主义思想直接影响了雅斯贝斯和宾斯汪格等存在心理学家。最后,狄尔泰对内在主观体验的关注、对人格整体性的强调、对如实描述和整体分析方法的青睐以及对自我的重视等描述心理学的精神,在各种形式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继续存在着(Harrington, 2000)。

5.对当代质性心理学的影响。除了对上述具体心理学派别产生影响外,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还是当代质性心理学的源头。心理学质性研究作为一种方法学取向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很快于21世纪初发展成了一种系统的学科体系,即质性心理学(Smith, 2003)。质性心理学是与量化心理学相对的一门以方法学取向命名的开放性学科,它关注对个体生活经验的整体描述、理解和解释性分析,尊重人的独特性和过程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社会性和文化性,反对用量化方法精确预测心理的普适规律。正如著名质性心理学家班伯格(Bamberg, M.)所言:“在知识的假设-演绎模型内发展和形成的说明性方法已经过时,观察、描述和理解成为新的关键性术语,新的任务是知识构建和知识生成,而非对某些先前确立的假设的证实或证伪。”(Camic, Rhodes, & Yardley, 2003, pp. ix-x)。事实上,早在科学心理学初创时期,狄尔泰就比其他人更清楚地认识到质性方法对于心理学研究的适切性和重要性(Wertz, 2011)。

在与艾宾浩斯的论战中,狄尔泰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详细阐释了质性描述方法对于心理学的必要性。他认为,心理实在与物理实在是不同种类的存在,需要不同的认识方式。物理实在是外在于经验的,必须通过假设推理和理论建构来探知诸部分的关系及其支配规律,并且通过量化测验来验证。与之相反,心理实在是内在于经验的,其诸成分构成了一个相互交织的统一整体,并且这个整体以动机和情感为核心,具有目的性、发展性和社会文化性等特征。这些本体论特征决定了心理学必须摒弃自然科学的因果假设和量性说明,而采用如实描述和理解以及解释性分析的质性方法。狄尔泰还认识到,心理学不仅需要技术程序的改变,而且还需要对学科价值和学科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以质性取向的描述心理学来取代传统的说明心理学。可见,质性心理学与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具有根本的内在一致性,是后者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甚至可以说,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早期的质性心理学。因此,如果质性心理学要“认祖归宗”的话,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将是当之无愧的“宗师”。

参考文献
李超杰. (1994). 理解生命——狄尔泰哲学引论.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马克瑞尔, 李超杰译. (2003). 狄尔泰传——精神科学的哲学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田方林. (2009). 狄尔泰生命解释学与西方解释学本体论转向.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张庆熊. (2006). 描述心理学对先验现象学——兼谈狄尔泰和胡塞尔在哲学思想上的联姻与争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2), 37-44.
张汝伦. (2008). 二十世纪德国哲学. 北京: 人民出版社.
Allers R. (1933). The new psychologies. Kansas City, MO, US: Sheed & Ward.
Camic, P. M., Rhodes, J. E., & Yardley, L. (Eds.). (2003).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 Expanding perspectives in methodology and desig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Dilthey, W. (1977). Descriptive psychology and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R. M. Zaner, & K. L. Heiges, Trans.; R. A. Makkreel, Intro.).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Ermarth M. (1978). Wilhelm Dilthey: The critique of historical reason.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iorgi A. (1970). Psychology as a human science: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New York: Harper & Row.
Harrington A. (2000). In defence of verstehen and erklären: Wilhelm Dilthey's ideas concerning a descriptive and analytical psychology. Theory & Psychology, 10(4), 435-451.
Kuiper P. C. (1965). Dilthey's psycholog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sychoanalysis. Psyche, 19(5), 241-249.
Rickman H. P. (1979). Wilhelm Dilthey: Pioneer of the human studies.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mith, J. A. (Ed.). (2003). Qualitative psychology: A practical guide to research methods. London:Sage.
Teo T. (2005). The critique of psychology: From Kant to postcolonial theory. New York: Springer.
Van den Berg J. H. (1980). Phenomenology and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11(2), 21-49. DOI:10.1163/156916280X00048
Wertz F. J. (2011). The qualitative revolution and psychology: Science, politics, and ethics.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39(2), 77-104. DOI:10.1080/08873267.2011.564531
Wolman, B. B., & Knapp, S. (1981). Contemporary theories and systems in psychology (2nd ed., expanded and rev.). New York: Plenum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