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 210097
2 School of Psych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Moral Educ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19世纪70年代,欧洲在自然科学领域已取得巨大发展,这促使人们抛弃传统形而上学而崇尚科学和经验,但也导致欧洲思想文化被科学主义“绑架”而陷入人性缺失的危机。这种影响在心理学领域也有深刻反映,几乎所有心理学家都主张心理学应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科学,但对于心理学应成为何种科学却存很大争议。冯特等多数心理学家追求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倡导通过假设验证、元素分析和因果说明的实证方法来探究心理的普遍规律和生理与物理发生机制的发生心理学或说明心理学。布伦塔诺和狄尔泰等少数心理学家为拯救欧洲思想文化危机,在批判吸纳自然科学经验证实原则的基础上,追求心理学的人文科学化,倡导通过现象学的描述或解释学的理解如实呈现人类心理生活全貌的描述心理学。与发生心理学或说明心理学针锋相对的描述心理学,沿循布伦塔诺所开创的严格科学和狄尔泰所开创的浪漫主义两种传统发展,并各自贯穿着三种独具特色的理论形态。
一、严格科学传统的描述心理学 (一) 布伦塔诺:意动描述心理学布伦塔诺站在经验立场上,主张从活动视角理解人的心理,认为描述心理学就是通过内部知觉对作为意识活动的纯粹心理现象进行如实描述的科学。可以说,意动是其描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故可称之为“意动描述心理学”。
布伦塔诺指出,描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关涉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心理现象,并且它始终以统一整体的面貌呈现出来。心理现象是包括表象、判断和爱憎的心理活动,而非静止的心理内容。正如施皮格伯格所言:“布伦塔诺的心理现象始终是一些活动,活动一词是在很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的,它包含经历的体验和行动的体验、意识的状态和单纯的瞬间过程。”(施皮格伯格, 2011, 第78-79页)作为意动的心理现象最显著、最普遍和最独具的特征是对象的意向内存性,即心理现象总是指向或关涉某个对象或内容,并且这个对象或内容不存在于外在世界而存在于内在世界。布伦塔诺指出:“每一心理现象都把某物作为对象而包容于自身之中,尽管方式有所不同。”(Brentano, 1973, p. 88)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心理现象理解为意向性地包含一个对象于其内的现象。布伦塔诺的观点突出了心理与对象的内在关联性,表明心理并非封闭的存在,而是与现实世界互动的开放的经验实体。当然,对象的内存在并不意味着心灵之外的实物必然存在。那么,心理是如何以一种非实物包容的方式将对象包容于内心之中的呢?他认为是通过心理体验到对象来完成的。例如,我看到一匹马,我的内心在指向马的同时,会产生关于这匹马的体验。然而,他认为尽管心理现象总是意味着意识活动和意识对象同时存在,但这个内在对象或内容并不是心理现象本身而是物理现象,只有对某物的意识活动才是心理现象。也就是说,他从心理本体论出发,强调人类心理做了什么而非它内部有什么。
布伦塔诺把内部知觉作为描述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基础和主要途径(Mulligan & Smith, 1985),认为内部知觉具有直接性、不谬性和自明性,能够确实可靠地直观把握到当下真实、精确和完整的心理活动经验,是心理现象基本和主要的来源。他认为内部知觉是我们从第一人称视角出发,对自身刚刚过去但在记忆中仍呈鲜活状态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的反省或体验,这实际上否认了无意识心理现象的存在(Huemer & Landerer, 2010)。描述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列出内部知觉中所显现的心理现象的基本成分及其关联方式,从而为我们提供整个人类意识领域的一般概念。在他看来,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完成如下工作(Brentano, 1995, pp. 31-78):(1)经历,描述心理学家必须同时或相继经历(即内部知觉登记)大量人类意识事实; (2)察觉,描述心理学家要挑选出差别细微且关系复杂的最终心理成分,就必须煞费苦心地察觉内部知觉中所显现的特殊经验及其基本部分(Mulligan & Smith, 1985); (3)牢记,描述心理学家必须牢记他所察觉之物; (4)归纳概括,描述心理学家必须归纳概括内心生活的某些成分的显而易见的特性; (5)直觉把握,当某些意动成分的统合由于概念本身而变得明显必要而不可能时,描述心理学家必须凭直觉把握普遍规律; (6)演绎,描述心理学家必须通过演绎充分利用他以归纳或直觉方式从普遍规律中所获得之物。
(二) 斯顿夫:机能描述心理学斯顿夫把布伦塔诺对意动的强调发展为对机能的强调,认为描述心理学就是运用内部知觉的经验描述方法对心理机能特别是初级心理机能进行分析和分类研究的科学(Fisette, 2009)。可以说,机能是其描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故可称之为“机能描述心理学”。
斯顿夫主张,描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机能,即心理的活动、作用、状态或体验,包括表象、判断和情感三部分。他受布伦塔诺的意动与内容之区分的启发,把经验分为机能与现象,认为机能是(描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从未分化到分化的各种阶段的认识和情绪机能,也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机能; 而现象是现象学(异于胡塞尔的现象学)的研究对象,指意识活动或心理机能的客观相关物(施皮格伯格, 2011, 第101-102页),或经验活动的对象或内容。每种心理机能都是关于特定内容或现象的心理活动,都有某种指向物并呈现于“我”的内心,这是它的最本质特征,类似于布伦塔诺的“意向内存性”,但也有所不同。在他看来,机能与现象既不可分而又各自独立存在于经验之中,彼此不能相互还原但可独立发生变化,这实际回答了布伦塔诺未能很好解决的意动与对象的具体关系问题,也暗示了心理学研究不能排除心理内容的正当理由,预示着后来二重心理学的产生。尽管如此,但其“真正的目的主要是理解机能”(Murchison, 1930, p. 409)。
斯顿夫指出,心理机能作为一种意义整体是经验直接给予的,可以并且应该从经验角度进行描述性研究。他把内部知觉作为获取心理经验事实的根本方法,不信任无实际经验的间接推测和理论建构,认为内部知觉相较于外部知觉具有直接自明性,可保证自身的真实。他指出:“我们一直都用内部知觉这个术语来表明一种非常明确而独特的体验。而且,对于任何对内部知觉的细节感兴趣的个体来说,让他们自己确信这些机能的真实都是可能的。”(Langfeld, 1937)此外,他认为心理机能还可通过实验来研究,但是描述心理学框架内基于内部知觉的主观实验,即具备某些基本心理学知识并受过良好自我知觉训练的实验者,在控制条件下从第一人称视角描述其内部知觉中所显现的心理机能经验(Huemer & Landerer, 2010)。
(三) 胡塞尔:本质描述心理学胡塞尔在布伦塔诺注重经验的意动描述心理学基础上,把描述心理学界定为主体从第一人称视角对其内心中所显现的普遍“观念之物”进行直观描述的本质科学(德布尔, 1995, 第199-206页),并规定其任务是通过本质直观描述性地探究由意识活动和内容构成的心理现象的本质种属和复合形式。可以说,本质是其描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故可称之为“本质描述心理学”。
胡塞尔指出,布伦塔诺混淆地把意识内容和对象相等同,并错误地将之都视为物理现象而排除在心理学研究之外。鉴于此,他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意向结构模型,并以听音乐为例作了说明:对音乐的听是意动,所听到的音乐是内容,听所指向的音乐是对象,其中意动和内容都属于心理现象,对象属于物理现象。他把随时间而变化的具体心理现象视作心理的“实项”部分,认为它们“都是某个自为的个别物,是它所属的心理本质的一个实在状态,它在分配给它的这个时间段中存在,而当这段时间结束之后它又退回到虚无当中”(奚颖瑞, 2010, 第60页)。也就是说,他意识到心理的“真实实在”之外还存在着一种普遍“观念之物”即“本质”。这个“观念之物”独立于一切经验结果而与纯粹逻辑密切相关,是能够在本质直观中为不同人所把握的种属之物,具有超时间性、同一性和自存性等特征。胡塞尔主张,描述心理学应纯粹以观念或本质为依据,以心理中的普遍“观念之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而非过多地关注依赖于经验的个别具体的意识活动或内容。对于意识活动而言,我们应主要关注意向关系,它构成意识活动的本质种属。正如他所说:“我们只关注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一点:意向关系,或者简言之,意向—它们构成‘意动’的描述性的种属特征—具有各种本质特殊的差异性。”(胡塞尔, 2006, 第433页)对于意识内容而言,我们应主要关注实物意象的观念内涵。例如,与脑海中那些具体红色相比,“红”作为种属特征就是本质或观念之物。
胡塞尔认为,心理现象的观念本质直接显现于我们脑海中,可通过直观方法加以证实、澄清和把握。直观是一种将对象自身亲身带给我们的活动,这个活动通常要求复杂的知性运作。在他看来,存在一种所予的纯粹直观,本质在其中以一种原原本本的方式作为对象被给予,正如个别实在物在经验直观中被给定一样。它置个别变动不居的心理事实于不顾,而直接观看作为普遍“观念之物”的稳定不变的心理本质。这种观点使胡塞尔能够在维护先天判断的同时又保持对直观原则的忠实。然而,本质描述心理学并未彻底突破经验层面,因为它所说的本质仍是处于经验世界中的人的意识活动及其内容的本质,经验仍然构成了观念抽象的具体依据。胡塞尔指出:“这种描述心理学不仅是要分析经验科学家们所使用的观念,而且要在对心理现象之本质的描述分析基础上为经验研究确立那些规范性的一般法则。”(德布尔, 1995, 第208页)
二、浪漫主义传统的描述心理学 (一) 狄尔泰:体验描述心理学狄尔泰站在人类生命立场上,主张在社会、历史和文化视域下,通过现象学的描述和解释学的理解如实把握心理生命的整体结构系统,并强调这种把握应以对心理生命结构系统的体验为根本基础。可以说,体验是其描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故可称之为“体验描述心理学”。
狄尔泰指出,描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内在结构性的“心理生命格式塔”。他认为,自我在与周围世界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具有整体性、统一性、连贯性和动态性的内容和意义的内部状态组织,即心理生命结构系统。它由认知、情感和意志三部分组成,三者有主次地共存于心理生命的每种状态或每个瞬间,其中情感是联结认知与意志的纽带,但情感本身基于本能,本能构成心理生命的真正核心。正如他所言:“我们心理结构的中心是一束本能(或驱力)和情感。”(Dilthey, 1977, p. 87)在他看来,心理生命结构系统既包括心理生命的活动也包括心理生命的内容,既包括可意识到的心理生命现象也包括意识不到的深层心理生命现象(即潜意识),既反映个体的独特性也反映群体的文化共性。
狄尔泰认为,心理生命结构系统作为当下的直接给予,内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体验中。因此,对心理生命结构系统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对其体验的研究。生命体验是在经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鲜活的内部经验,具有直接性、自明性、整体性、活动性和意义性等特征。首先,体验自身是一种内部实在。他指出:“体验不是作为一种被感知到的东西或一种被表象的东西出现在我面前的,它不是被给予我们的,而是……通过我们对它的内部觉察而为我们所存在的,我在它属于我的意义上直接拥有它。”(张庆熊, 2006)尽管体验是一种实在,但它不同于主客分离状态下呈现于主体面前的客体。其次,体验自身是一种占有和把握实在的方式,且以主客统一的方式来进行。正如他所言:“体验是一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实在在那儿为我存在。”(李超杰, 1994, 第113页)对心理生命的把握应首先从体验到的内在结构关系开始,这是狄尔泰描述心理学的根本出发点。
狄尔泰主张在社会、历史和文化视域下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双重途径来把握内在于体验的完整心理生命。(1)从社会、历史和文化视域。人自出生起就与社会、历史和文化世界互动,并受其所在共同体的客观文化精神的滋养,因而对一个人心理生命的描述和分析,离不开对其所内嵌的文化精神的理解。(2)直接途径。既然心理生命作为结构系统和连贯整体内在于我们体验中,我们就可通过内部知觉的现象学描述原原本本地直接去“发现”,而无需像自然科学那样越出可观察资料、跑到体验背后寻求一个纯粹假设的虚构物。他曾说:“作为自然科学的说明心理学始于假设,而描述心理学则止于假设。”(Dilthey, 1977, p. 5)这种内部知觉的描述是以对心理生命的内在关系、目的和意义的理解为基础的。理解是以有意义的方式把握对象原貌的解释学途径。无论是理解还是描述,都以对心理生命的体验为前提。(3)间接途径。就内在于体验的心理生命而言,有些东西我们无法直接意识到,如潜意识现象。因此,心理生命的真正知识不应仅靠基于体验的内部知觉来直接寻获,还应采取迂回路线,通过对人的面部表情、手势、行动和言语等体验表达的解释,来达到对深层心理生命的间接理解和描述。
(二) 斯普兰格:结构描述心理学斯普兰格在设想心理不只是一种由自我保存倾向所控制的有目的的结构方面比狄尔泰走得更远。他认为心理生命是深嵌于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之中而形成的一个内部交织和互动且具有意义完整性的结构体,描述心理学旨在以有意义的理解方式去把握和领会这个心理生命结构体。可以说,结构是其描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故可称之为“结构描述心理学”。
斯普兰格认为,观念、情感、本能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彼此交织和互动,形成一个以意义关系为根本内涵、具有独特性、整体性和活动性的心理结构体(Spranger, 1928, p. ix)。心理结构整体中的每部分都为整体完成一项成就(achievement),同时每部分的成就都由整体来决定,并从整体中获得其意义。每种心理活动本身都是无意义的材料,我们所能够共享的仅是我们主观经验的意义,而不是经验自身的作用过程。每种心理活动都是一个封闭和文化目标导向的实体,只有当文化附着于内部经验时心理活动才会产生,文化为心理经验得以创造提供意义情境,并赋予它丰富的意义内容和态度价值。可以说,心理生命特别是高级心理生命是文化关系的重要部分。心理结构在不同个体之间和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群体之间和不同文化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特点,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因此,他明确指出,描述心理学不仅要关注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结构特点,而且更要关注来自不同文化阶段、具有独特意义法则的超个体心理结构的特点。他认为,心理经验资料不仅可以在实验室、诊所或现代人那里获得,而且可通过文字材料和历史产品从大量历史人物那里获得(Spranger, 1928, pp. xi-xii)。
斯普兰格认为,实验说明心理学的元素分析会破坏心理生命的意义完整性,应把理解作为描述心理学的核心方法。理解意味着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把握在客观有效的认知中所知觉到的心理关系,它不仅指关涉另一主体的再体验、移情或共情活动,而是始终伴随着意义。斯普兰格的理解“在提供客观有效知识的同时,超越对个体心理的直接意识,把握文化关系中有意义的心理结构”(Teo, 2000)。事实上,真正的理解需要超越直接生命意识的客观心理关系的知识。意义作为一种复杂状态代表着某种整体文化价值,因而理解的要旨在于心理的价值法则,意味着要考虑精神系统的特殊价值群。他根据某种文化价值在人的生活目标和行为方式上所占的优势,将人格分为六种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宗教型、审美型、社会型和权力型。
(三) 斯特恩:人格描述心理学斯特恩在狄尔泰描述心理学影响下,从人格主义出发提出人格描述心理学理论。他把人格看作是人类生命的连续体以及生命与外界联系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描述心理学就是对作为整体的人格进行描述和理解的科学。可以说,人格是其描述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故可称之为“人格描述心理学”。
斯特恩指出,人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是个体、独特、目标导向、自给自足而又对其周围世界开放的人,人能够具有经验”(Stern, 1938, p. 70)。在他看来,人作为这样一种现实存在,是心物不可分割的中性实体,既不与意识内容有关系也不与身体变化相结合,而是一种根本未分化的原始状态。人生活在一个具有道德标准和文化意义的世界里,代表着社会、文化、道德和宗教的价值,并通过对道德标准、道德法规和文化价值的认识而意识到自身,从而使自身人格得以形成和发展。人格作为整体的人所具有的总体精神面貌,是遗传基质与环境调节辐合(converging)影响的产物。它是一个由生理与心理、自然与文化、遗传与环境、凸显与内嵌、整体与部分汇集而成的“多元统一体”,既具有独特的意义性又具有包容的多样性。整体观是斯特恩构建“以人为中心”的人格理论框架的首要基础。他认为,任何心理之物要么自身是一个具有意义的统一整体,要么属于这样一个整体,而不可能作为简单元素或由简单元素机械相加而成的聚合物直接呈现于我们的内部经验中。
斯特恩从人或人格的本体论出发,把心理学看作是人格学(personalistics)的独立分支,并将之界定为“关于具有经验或能够具有经验的人的科学”(Stern, 1938, p. vii)。他认为心理学并非是按照意识的旧形式来描写心理特征的科学,而是关于具有主观经验或内在体验的个人的科学。事实上,他的定义除了主要指人格描述心理学外,并未排除说明心理学,而是包容和辩证地暗示着描述心理学与说明心理学的融合统一。在他看来,描述心理学运用描述、理解或解释的方法获取关于人格整体的具体意义资料,而说明心理学在前者基础上运用实验说明的方法使具体意义资料隶属于抽象的因果关系,两者从不同角度共同服务于人格研究。总之,他主张从多元综合视角来研究心理现象或人格,但对于富有意义的心理生命整体或人格整体,他更提倡运用描述、理解或解释的主观方法(Allport, 1937)。
三、结语描述心理学的两种传统既具有明显区别又具有基本共性。其区别主要表现为:(1)严格科学传统力图把心理学打造成像数学那样纯粹和精确的严格科学,明显偏爱部分、具体和精确的研究,致力于界定明确和界限清楚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理智主义色彩; 而浪漫主义传统力图把心理学打造成像历史学、文学和艺术那样的生命科学或精神科学,尤其注重人的生命体验、情感和价值, 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2)严格科学传统主要着眼于人类心理本体; 而浪漫主义传统还强调人类心理与社会、文化和历史世界的互动,关注其文化性、历史性、独特性和发展性。(3)严格科学传统主要通过内部知觉的现象学描述如实把握纯粹心理现象的组织规律和普遍本质; 而浪漫主义传统除了通过现象学描述如实“发现”心理生命的内在关系外,还更加注重运用解释学的理解方法揭示心理生命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其共性主要表现为:(1)都坚持心理学的经验科学立场,并尤其关注具有人文蕴涵的内部经验,而反对心理学的形而上学化和自然科学化。(2)都坚持人类心理本身就是一个因果系统,而反对从生理和物理视角对人类心理进行外在因果说明。(3)都坚持对人类心理原貌如实呈现,而反对毫无根据的先在假设和理论建构。(4)都坚持整体主义研究视角,而反对元素主义人为分析。总之,尽管两种传统在学科目标、理论焦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它们在反对以自然科学为模板的发生心理学或说明心理学这一基本立场上却根本一致。这种基本立场的一致,使得它们在描述心理学框架体系下结成了反对心理学自然科学化的“强力同盟”。
德布尔, 李河译. 1995. 胡塞尔思想的发展.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胡塞尔, 倪梁康译. 2006. 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李超杰. (1994). 理解生命—狄尔泰哲学引论.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施皮格伯格, 王炳文、张金言译. 2011. 现象学运动.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奚颖瑞. 2010. 从"算术哲学"到"逻辑研究"—论早期胡塞尔的现象学突破之路.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张庆熊. (2006). 描述心理学对先验现象学—兼谈狄尔泰和胡塞尔在哲学思想上的联姻与争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2), 37-44. |
Allport G. W. (1937). The personalistic psychology of William Stern. Character & Personality, 5(3), 231-246. |
Brentano F. 1973. Psychology from an empirical standpoint (A. C. Rancurello D. B. Terrell, & L. L. McAlister, Tra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Brentano F. 1995. Descriptive psychology (B. Müller, Trans. & Ed.).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
Dilthey W. 1977. Descriptive psychology and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R. M. Zaner, & K. L. Heiges, Trans.; R. A. Makkreel, Intro.).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
Fisette D. (2009). Stumpf and Husserl on phenomenology and descriptive psychology. Gestalt Theory, 31(2), 175-190. |
Huemer W., Landerer C. (2010). Mathematics, experience and laboratories: Herbart's and Brentano's role in the rise of scientific psychology. History of the Human Sciences, 23(3), 72-94. DOI:10.1177/0952695110363639 |
Langfeld H. S. (1937). Stumpf's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0(1), 33-56. |
Mulligan K., Smith B. (1985). Franz Brentano on the ontology of mind.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45(4), 627-644. DOI:10.2307/2107571 |
Murchison C. (Ed.). 1930. A history of psychology in autobiography, vol.1. New York: Russell & Russell. |
Spranger E. (1928). Types of men: The psychology and ethics of personality (P. J. W. Pigors, Trans.). Halle (Saale): Max Niemeyer Verlag. |
Stern W. (1938). General psychology from the personalistic standpoint (H. D. Spoerl, Trans.). New York: Macmillan. |
Teo T. (2000). Spranger, Eduard. In A. E. Kazdin (Ed.),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Vol. 7 (pp. 458-459). Washington, DC,. U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