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尔维修. (1986).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柏拉图. (1986). 理想国(郭斌和, 张竹明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勃兰登堡. (1986). 德意志工人共产主义教育协会. 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 (1), 274- 294.
|
|
布列钦卡. (2001). 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 分析、批判和建议(胡劲松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陈桂生. (1985). 马克思恩格斯怎样看待资本主义德育. 教育理论与实践, (5), 1- 5.
|
|
陈桂生. (2009a). 普通教育学纲要.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陈桂生. (2009b). 教育学的建构.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陈桂生. (2018). 教育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教育学报, 2018 (1), 3- 12.
|
|
村井实. (1984a). 教育的定义与教育学. 引自大河内一男, 海后宗臣等. 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曲程, 迟凤年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317−323.
|
|
村井实. (1984b). 什么是教育. 引自大河内一男, 海后宗臣等. 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曲程, 迟凤年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41.
|
|
杜威. (2001). 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杜威. (2007). 评价理论(冯平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恩格斯. (196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恩格斯. (197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费尔巴哈. (1984). 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康德. (2017). 康德论教育(李其龙, 彭正梅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卢梭. (1983). 爱弥尔(李平沤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马克思. (19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5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5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6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61a).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61b).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6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64a).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64b).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6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7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75). 剩余价值学说史(郭大力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1986).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马克思. (200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 (2004). 资本论(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梅里尔•唐尼, A. V. 凯利. (1989). 教育理论与实践引论(王箭等译).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
|
孟德斯鸠. (1982).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苏渭昌. (1980). 马克思为何不提德育. 北京教育, (6), 15- 16.
|
|
苏渭昌. (1983). 马克思谈到“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时为何未提德育. 现代教育管理, (2), 100- 105.
|
|
魏传光. (2017). “伍德—米勒命题”的双重破解. 学术界, (6), 99- 108.
doi: 10.3969/j.issn.1002-1698.2017.06.010
|
|
王晓升. (2012). 马克思是反(或非)道德主义吗?. 伦理学研究, (1), 108- 115.
doi: 10.3969/j.issn.1671-9115.2012.01.020
|
|
亚里士多德. (2003). 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杨彬. (1987).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德育”之谜. 教育研究与实验, (2), 12- 16.
|
|
张霄, 胡启勇. (2008). 马克思主义在伦理学上的“反道德论”问题. 南京社会科学, (6), 42- 47.
doi: 10.3969/j.issn.1001-8263.2008.06.008
|
|
Adamson, W. L.. (1977). Marx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Review of Politics, 39 (3), 363- 385.
doi: 10.1017/S0034670500014832
|
|
Allman, P. (2007). On Marx: an introduction to the revolutionary intellect of Karl Marx. Rotterdam & Tapai: Sense Publishers.
|
|
Gordon, P. & White, J. (2010). Philosopher as Educational Reformer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
|
Peters, R. S. (2007). Education as Initiation, in Randall Curren (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 Anthology. Oxford: Wiley-Blackwell.
|
|
Rikowsk, G. (2008). Marx and Education Revisited [EB/OL]. https://www.academia.edu/11903071/Marx_and_Education_Revisited, Visited on September 5, 2018.
|
|
Small, R. (2014). Karl Marx in D. C. Phillips (ed.).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hilosophy (No. 2 volumes), S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