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爱军, 方晓彤. (2019). 社会治理与社会组织成长制度构建. 甘肃社会科学, (2), 94- 100.
|
|
陈刚. (2011). 意见的公共表达: 公共争议的传播偏向与话语民主化. 南京社会科学, (8), 118- 125.
doi: 10.3969/j.issn.1001-8263.2011.08.019
|
|
高鹏程. (2009). 公共性: 概念、模式与特征. 中国行政管理, (9), 65- 67.
|
|
耿依娜. (2018). 价值、结构与行动: 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评价的三维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118- 125.
|
|
耿依娜. (2019). 政治营造与社会自主: 基层社会组织公共性的生长机制,.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102- 113.
|
|
黄晓春. (2017). 中国社会组织成长条件的再思考: 一个总体性理论视角. 社会学研究, (1), 101- 124.
|
|
黄晓星. (2011). 社区运动的“社区性”: 对现行社区运动理论的回应与补充. 社会学研究, (1), 41- 62.
|
|
何艳玲, 钟佩. (2013). 熟悉的陌生人: 行动精英间关系与业主共同行动. 社会学研究, (6), 21- 45.
|
|
何艳玲. (2007). 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 乐街调查.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刘杰, 田毅鹏. (2010). 本土情境下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困境及道路选择. 社会科学研究, (5), 88- 94.
doi: 10.3969/j.issn.1000-4769.2010.05.015
|
|
罗家德, 李智超. (2012). 乡村社区自组织治理的信任机制初探: 以一个村民经济合作组织为例. 管理世界, (10), 83- 93.
|
|
李友梅, 肖瑛, 黄晓春. (2012). 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 中国社会科学, (4), 125- 139.
|
|
马强, 高丙中. (2017). 校友会组织: 单位之外的社会结合. 西北民族研究, (4), 47- 56.
|
|
帅满. (2013). 安全食品的信任建构机制: 以H市“菜团”为例. 社会学研究, (5), 183- 206.
|
|
帅满. (2019). 从人际信任到网络结构信任: 社区公共性的生成过程研究. 社会学评论, (4), 62- 75.
doi: 10.3969/j.issn.2095-5154.2019.04.005
|
|
孙立平. (2003). 断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宋晓清. (2014). 全面深化改革时代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关系的重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5), 45- 52.
|
|
唐文玉. (2011). 国家介入与社会组织公共性生长——基于J街道的经验分析. 学习与实践, (4), 106- 113.
|
|
田毅鹋. (2005). 东亚“新公共性”的构建及其限制: 以中日两国为中心.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6), 65- 72.
|
|
王长生. (2004). 民国第一校友会. 文史天地, (8), 32- 35.
|
|
徐剑梅. (2020). 年轻一代让捐赠长出“效率翅膀”. 参考消息, 02-18 (11)
|
|
夏建中. (2008). 从街居制到社区制: 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 黑龙江社会科学, (5), 14- 19.
doi: 10.3969/j.issn.1007-4937.2008.05.004
|
|
杨敏. (2007). 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 社会学研究, (4), 137- 164.
|
|
曾凡木. (2018). 移动互联网、线上分享与青年自组织的互惠机制: 以S市新庭小区80群为例. 中国青年研究, (8), 64- 70.
doi: 10.3969/j.issn.1002-9931.2018.08.010
|
|
朱家存, 周兴国. (2007). 论公共教育的公共性及实践表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 38- 43.
|
|
张小宁. (2014). 平台战略研究述评及展望. 经济管理, (3), 190- 199.
|
|
周亚越, 吴凌芳. (2019). 诉求激发公共性: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逻辑: 基于H市老旧小区电梯加装案例的调查. 浙江社会科学, (9), 90, 88- 95.
|
|
Oliver, P. & Marwell, G. (1988). The Paradox of Group Size in Collective Action: A Theory of the Critical Mas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3 (1), 1- 8.
doi: 10.2307/2095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