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恩海姆,霍兰,蔡尔德.(2005).艺术的心理世界(周宪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波林.(1950).实验心理学史(高觉敷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丽君,赵伶俐.(2016).审美的身心基础.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戴维·欧瑞尔.(2012).科学之美:从大爆炸到数字时代(潘志刚 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杜卫.(2001).美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范蔚,赵伶俐.(2016).审美化教学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成,赵伶俐(主编).(2017).大美育效应.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红.(主编).(2004).儿童青少年审美心理与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斯托威尔.(1980).近代美学史述评(蒋孔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李素霞.(2002).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启示.道德与文明,3,47-51.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2003a).心理学大辞典(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2003b).心理学大辞典(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兵.(2005)."和谐"概念的意义:从毕达哥拉斯到开普勒.见李砚祖(编).艺术与科学(卷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刘光.(2002).论和谐概念.东岳论丛,23(4),118-122. 刘兆吉(主编).(1985).美育心理.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刘兆吉(主编).(1991/2016).美育心理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仇春林.(2005).大学美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瓦伦汀.(1989).实验的审美心理学(潘德彪 译).海口:三环出版社. 王一川.(2008).美学与美育.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徐纪敏.(1987).科学美学思想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杨建邺.(2011).物理学之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振宁.(1998).美与物理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5(3),1-4. 赵伶俐.(主编).(1996).大美育实验研究——美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伶俐. (1999). 论美感增力性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育科学化原理研究之一.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49-54. 赵伶俐.(2004).审美概念认知.北京:新华出版社. 赵伶俐.(2009).人格与审美.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赵伶俐.(2013a).TVS:视点结构大学功能-活动场.中国高教研究,12,31-33. 赵伶俐.(2013b).跨界思维.国家精品视频课程.2016年10月16日,取自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 赵伶俐.(2013c).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高等教育质量指数编制——理论、技术、机制.复旦教育论坛,11,52-57. 赵伶俐. (2015a). 臻美思维实现求知与求美的一体化. 人民教育,15, 13-15. 赵伶俐.(2015b).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为据——《大数据时代》对第二次本科教学评估的启示与警示.大学教学,2,95-102. 赵伶俐.(2017).德育的疼痛与审美救赎.中国德育,6,11-15. 赵伶俐,汪宏等. (2010). 中国公民审美心理实证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伶俐,温忠义.(2016).互联网+大美育课程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伶俐,叶泽州.(2017-6-29).创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大美育体系.中国教育报. 赵月美,喻云涛.(2000).中西传统"和谐"观比较及其现实意义.发展研究,5,62-63. 朱立元.(主编).(2010).美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朱智贤.(主编).(1989).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务院办公厅.(2015).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取自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