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恺. (1996). 最后的儒家.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藏园居士. (1931). 藏书记略. 中央日报, 5−27, 3.
|
|
陈文彬. (2006). 五四时期知识界的挟洋自重. 书屋, (7), 65- 67.
|
|
杜威. (1921a). 论中国现状. 时报, 2−18, 2.
|
|
杜威. (1921b). 论中国现状(续). 时报, 2-19, 2.
|
|
杜威. (1921c). 杜威博士之临别演讲. 教育公报, (7), 51.
|
|
杜威. (1921d). 杜威论对华今后之趋向. 民国日报, 12−3, 3.
|
|
杜威. (1921e). 论中国美术. 教育公报, (4), 49.
|
|
费觉天. (1921). 评杜威的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 批评之批评, (2), 1- 18.
|
|
冯建军. (2019). 杜威中国之行与南高师——东南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 5- 13.
|
|
傅斯年. (1919). 新潮之回顾与前瞻. 新潮, 2 (1), 209- 215.
|
|
傅斯年, 等. (1919). 新潮发刊旨趣书. 新潮, 1 (1), 1- 2.
|
|
傅增湘. (1997). 致蔡元培函. 蔡元培全集(第10卷).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
|
高一涵. (1979). 回忆五四时期的李大钊同志. 五四回忆录(上).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耿云志. (2012). 胡适年谱.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
|
顾潮. (1997). 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胡适. (1919c). 实验主义. 新青年, 6 (4), 342- 356.
|
|
胡适, 唐德刚. (1997). 胡适口述自传.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胡适. (1919a).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上海: 商务印书馆.
|
|
胡适. (1919b). 杜威的教育哲学. 新教育, 1 (3), 298- 308.
|
|
胡适. (1919b). 新思潮的意义. 新青年, 7 (1), 12- 19.
|
|
胡适. (1919d). 杜威哲学的根本观念. 新教育, 1 (3), 273- 278.
|
|
胡适. (1919e). 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 新青年, 6 (5), 488- 499.
|
|
胡适. (1920). 尝试集. 上海: 亚东图书馆.
|
|
胡适. (1920a). 中学国文的教授. 北京高师教育丛刊, (2), 1- 7.
|
|
胡适. (1920b). 清代汉学家的科学方法. 科学, 5 (2), 125- 136.
|
|
胡适. (1921). 杜威先生与中国. 国民日报, 7−13, 4.
|
|
胡适. (1921).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 上海: 商务印书馆.
|
|
胡适. (1996a). 胡适书信集(上册).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胡适. (1996b). 胡适文存二集. 合肥: 黄山书社.
|
|
胡适. (1996c). 胡适文存. 合肥: 黄山书社.
|
|
胡适. (1999). 胡适留学日记.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
|
胡适. (2001). 胡适日记全编第3册.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
|
胡颂平. (1984). 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第1册. 台北: 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
|
蒋梦麟. (1919). 本刊创设之用意. 新教育, 1 (1), 1.
|
|
蒋梦麟. (1920). 致陈宝泉书. 国民日报, 12−6, 6.
|
|
蒋梦麟. (2000). 西潮·新潮. 长沙: 岳麓书社.
|
|
康白情. (1919). 杜威博士第二次演讲记. 晨报, 6−18, 3.
|
|
李大钊. (1918a). 庶民的胜利. 北京大学日刊, 12−6, 4.
|
|
李大钊. (1918b). Bolshevism的胜利. 新青年, 5−5, 444- 448.
|
|
李大钊. (1919a).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 新青年, 6 (5), 521- 537.
|
|
李大钊. (1919b). 再谈问题与主义. 每周评论, 8−17, 1.
|
|
李振声. (2001). 作为新文学思想资源的章太炎. 书屋, (7), 20- 45.
|
|
廖世承. (1925). 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 上海: 商务印书馆.
|
|
廖泰初. (1940). 中国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提要初稿. 北京: 燕京大学教育学会.
|
|
林毓生. (1988).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北京: 三联书店.
|
|
鲁迅. (1918). 狂人日记. 新青年, 4 (5), 52- 62.
|
|
鲁迅. (1921). 故乡. 新青年, 9 (1), 1- 8.
|
|
鲁迅. (1925). 高老夫子. 语丝, (26), 41- 43.
|
|
鲁迅. (1929). 现今新文学的概观. 未名半月刊, (8), 225- 230.
|
|
鲁迅. (1973a). 呐喊.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鲁迅. (1973b). 南腔北调集.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罗志田. (1995a). 再造文明之梦.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
|
罗志田. (1995b). 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 历史研究, (5), 117- 132.
|
|
毛子水. (1967). 师友记. 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
|
|
彭姗姗. (2019). 五四期间杜威与中国的一段“交互经验”. 近代史研究, (2), 41- 50.
|
|
钱玄同, 刘半农. (1918). 文学革命之反响: 王敬轩君来信. 新青年, 4 (3), 84- 104.
|
|
任鸿隽. (1935). 中国科学社二十年之回顾. 科学, (10), 1483- 1486.
|
|
尚恩•罗尔斯顿. (2019). 杜威在华经验考述(1919—192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 59- 62.
|
|
舒新城. (1929). 蜀游心影. 上海: 开明书店.
|
|
苏智欣. (2019). 杜威与中国教育. 教育学术月刊, (2), 3- 18.
|
|
唐德刚. (1990). 胡适杂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
|
涂诗万. (2014). 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在中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 116- 124.
doi: 10.3969/j.issn.1000-5560.2014.02.017
|
|
汪晖. (2012). 鲁迅文学的诞生. 现代中文学刊, (6), 20- 41.
|
|
王光远. (1987). 陈独秀年谱. 重庆: 重庆出版社.
|
|
王奇生. (2007).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近代史研究, (1), 21- 40.
doi: 10.3969/j.issn.1001-6708.2007.01.002
|
|
王森然. (1941). 傅增湘先生评传. 新东方, (7), 48- 72.
|
|
佚名. (1920). 杜威输入新思想于中国. 申报, 7−7, 6.
|
|
佚名. (1917). 沿革一览. 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 北京: 北京大学.
|
|
佚名. (1919a). 杜威博士定期演讲. 晨报, 6−2, 2.
|
|
佚名. (1919b). 学生欢迎蔡校长回校之词. 北京大学日刊, 9−20, 2.
|
|
泽东. (1919). 民众的大联合. 湘江评论(第2号), 7−21, 1.
|
|
张国焘. (1980). 我的回忆(第1册). 北京: 现代史料出版社.
|
|
张奚若. (1979). 致胡适. 胡适来往书信选(上). 北京: 中华书局.
|
|
赵廷为. (1948). 小学教材及教学法通论. 上海: 商务印书馆.
|
|
只眼. (1919). 林纾的留声机器. 每周评论, (15), 3.
|
|
周洪宇, 李永. (2019). 五四时期杜威访华与南京高师的关系考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 16- 30.
doi: 10.3969/j.issn.1001-4608.2019.03.002
|
|
朱维铮. (2011). 音调未定的传统.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Dewey, J. (1920). Letters from China and Japan. New York: E.P. Dutton & Company.
|
|
Dewey, J. (1973). John Dewey: Lectures in China, 1919—1920.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
|
Hu Shih. (1973). Introductory Note, in John Dewey: Lectures in China, 1919—1920.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