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10-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笔谈:教育史学科建设六人谈(特约主持人:张斌贤)
    教育史学科建设六人谈
    张斌贤;杜成宪;肖朗;周洪宇;陈露茜;周采
    2016 (4):  1-1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2.001
    摘要 ( 78 )   HTML ( 36 )   PDF(605KB) ( 827 )  

    学科重建一直是教育史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几十年来,几代学人殚精竭虑,不断探索,形成了可观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教育史研究的不断发展。尽管如此,教育史学科发展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仍需同仁付出艰苦的努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历来重视教育史学科的发展,此次策划笔谈,开辟专栏,为思想交流提供平台,是希望以此为契机,促进对学科重建问题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探讨,推动教育史学科的自我更新。

    张斌贤:什么是教育史?

    杜成宪:教育史有什么用?——对教育史学科价值的一点认识

    肖朗:史学方法论与教育史研究刍议

    周洪宇:偏离了主体与主流的中国教育史学

    陈露茜:教育史研究的价值论问题

    周采:西方历史观念的变迁与西方教育史研究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教育身体史研究(特约主持人:周洪宇)
    论教育身体史的学理支撑
    李艳莉;周洪宇
    2016 (4):  15-2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02
    摘要 ( 142 )   HTML ( 126 )   PDF(531KB) ( 1083 )  

    教育身体史的提出,既是教育史研究不断走向关注人及其生命体验的需要和追求,也是哲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已有成果共同推动的结果。这些学科给予教育身体史研究的深远影响在于,它们对“身体”的关注和探讨,有助于明确教育身体史研究中“身体”的本质和属性,有助于人们跳出肉体和精神的二元对立模式,对教育参与者形成全方位的整全认识,在书写教育身体史时以材料“体知”其真实感觉和感受,以“身体”为根基还原对教育参与者的真切生命关怀,最终书写“人”和“人身体”在场的教育史。同时,这些学科的不同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关于身体的划分,又可为教育身体史研究参考。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史研究领域,吸收和借鉴各学科身体研究的资源,应是教育身体史研究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规训到尝试解放:人学视域下的晚清身体教育变革
    李忠;亓婷婷;郝洁
    2016 (4):  23-2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03
    摘要 ( 185 )   HTML ( 33 )   PDF(619KB) ( 1052 )  

    文化传统、社会习俗以及教育是规训晚清人身体的主要途径。融入权力的礼仪规范,将士人身体紧紧束缚在以权力为核心的礼仪之下。作为社会习俗,缠足在直接造成女性双足伤残的同时,还限制了妇女的身体活动和行动能力。将书本作为知识来源的教育传统,辅之以身体惩戒,限制了求学学子的身体舒展。在外来文化的催化作用下,晚清人对人有了新的认识,人的身体开始受到重视,以人的现代化为特点的教育现代化开始起步,人的身体得到初步解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代中国小学生身体形塑研究
    魏珂
    2016 (4):  29-3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04
    摘要 ( 172 )   HTML ( 119 )   PDF(645KB) ( 943 )  

    在“强国保种”思想的引导下,学生的身体形塑成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的焦点。近代小学生的身体因政府、舆论和学校规章的外部规训和学生的自我内在塑造而形塑。就外部规训来看,从清末“癸卯学制”颁布开始,政府对学生的身体实施理念与政策双向控制,媒体杂志、学校则分别采取舆论及制定规章来规范学生身体。就自我内在塑造来看,小学生的日记则曝露了其对身体及其身体形塑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他们坚持锻炼身体并把自己的身体与国家联系在一起;注重卫生习惯培养;面对体罚,强调自省诫勉;注重仪容,穿着大方。近代小学生身体形塑过程呈现出以下特点:内塑转外塑,多重合力;细致化与科学化趋势明显;适塑同步,严禁体罚;全民参与,辐射性强。近代小学生身体形塑效果显著,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转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异化·僭越·启蒙:《红楼梦》与明清女性身体教育
    于洋
    2016 (4):  36-4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05
    摘要 ( 218 )   HTML ( 34 )   PDF(593KB) ( 877 )  

    在教育活动史研究视野下移、史料来源拓宽的背景下,《红楼梦》成为研究明清教育身体史的重要符号之一。儒家道德对女性教育的矛盾要求,改朝易代带来的极度管控,都将明清时期的女性身体教育推向异化的扭曲状态。在传统礼教标榜塑造“道德的身体”的基础上,明清女性身体教育逐渐由“以礼修身”演变为身体的尊卑教育,进而发展到“以礼为法”。《红楼梦》以比官修典籍更接近世俗真实的笔触反映了明清女性的身体意识,揭露了明清女性教育的奴役原则对身体的“暴政”,启蒙我们重回女性身体解放的根本,即找回自我身体的“元话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隐喻的身体:民国时期学校中的女子“剪发问题”
    周洪宇;周娜
    2016 (4):  41-4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06
    摘要 ( 183 )   HTML ( 29 )   PDF(510KB) ( 1426 )  

    近代中国学校是改造国民性、打造身体的重要空间,置于其中的学生身体为充斥学校空间的诸种话语力量所规范和打造。身体可谓是近代教育空间中诸种话语力量的集结点,也成为认识和理解中国近代教育历史的重要切入点。民国时期,女学生的剪发问题为国家话语和男性话语所主导,她们被禁止剪发;“五四”时期,“女性自决”意识觉醒,剪发被符号化为女性对独立的追求,女学生剪发渐兴;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尚话语与国家话语先后主导着女学生剪发问题,女学生剪发渐渐普及,但头发问题依然未摆脱“妇运国家化”的历史命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史中的情感与情绪研究
    [美]诺亚·索贝
    2016 (4):  48-5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07
    摘要 ( 166 )   HTML ( 105 )   PDF(430KB) ( 1199 )  

    受史学情感转向及情绪转向的影响,教育史中的情感与情绪研究受到重视。目前教育情感史研究主题是情感的调节与控制,以调控和培养情感行为的规章制度为主要对象,以“治理”为研究视角,集中于学生情感行为的研究,这同史学家把“情感”视为可以调节与控制的行为的认识有关。近年来史学领域出现的“情绪转向”,较于情感史,更为注重“事实的”情感行为及强调身体关涉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认识和理解教育历史的能力。对身体的关注,则可以沟通情绪研究与情感调控研究,而教育史研究实现合理的身体关注,需要教育转向为情绪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查报告
    我国一流大学的入学机会及其地区差异:2008-2015
    曹妍;张瑞娟
    2016 (4):  52-6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08
    摘要 ( 156 )   HTML ( 27 )   PDF(1074KB) ( 1588 )  

    近来,各地区一流大学招生公平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一流大学入学机会指数,并对2008年至2015年间31个省市地区一流大学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一流大学总体的入学机会有所提高;西部地区获得了较多的招生名额,但由于当地高考报名人数的增加,入学机会的实际增长幅度并不大;此外,受到各地区适龄人口数和高考报名人数差异扩大的影响,地区间入学机会的差异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研究进一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入学机会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招生名额的调整对入学机会的改善贡献较弱,而经济发展的变化成为入学机会提高的重要原因,进而导致地区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廉政文化
    当前我国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张海娜;杜玉华
    2016 (4):  66-7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09
    摘要 ( 77 )   HTML ( 25 )   PDF(577KB) ( 584 )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之一,其廉政文化建设与其他系统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即承担着“防腐”和“育人”的双重使命,对于引领社会廉洁风尚、推动全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实证调研数据为基础,对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进行总体把握,重点从理念、制度、载体和行为等四个层面对建设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探寻其原因所在和完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规范管理中释放科研生产力:经费管理的国际比较
    林拓;袁锦贵;范楠楠
    2016 (4):  71-7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10
    摘要 ( 100 )   HTML ( 29 )   PDF(443KB) ( 785 )  

    在国家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背景下,经费对科研创新支撑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严格科研经费管理也成为共识,因而,科研经费的管理面临着刚性严格规制与柔性创新激发的两难选择。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发现,破解难局的关键在于,既要在尊重科研规律的基础上强化经费管理,又要在规范管理中促进科研创新,由此形成三种基本类型:一是预防型,重在经费使用者的自律与使用活动的监督;二是全成本型,以科研创新主体及创新活动的全成本核算为标准,明确科研成本补偿机制;三是绩效型,以经费使用绩效为核心,聚焦科研成果创新与转化。三者互动交织构成有机整体,从而在经费规范管理中释放科研生产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教育廉洁的文化品格
    刘笑言;郝宇青
    2016 (4):  75-7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11
    摘要 ( 158 )   HTML ( 32 )   PDF(412KB) ( 763 )  

    教育廉洁的文化品格,是指廉洁文化在教育系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品行、品性等方面特点的总和。根据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及其发展方向,教育廉洁文化品格的特征有:蕴含着崇高的道德品质要求;体现着公平的价值理念;遵循着法治精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廉政风险防控与现代大学治理
    斯阳
    2016 (4):  79-8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12
    摘要 ( 111 )   HTML ( 28 )   PDF(482KB) ( 694 )  

    高校要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为重点,以科学技术和廉政文化为支撑,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为抓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标准,全面深化高校廉政风险预警防控长效机制建设,科学防控高校招生录取、基建修缮、科研经费等“十大关口”,以教育造势、以制度制势、以科技助势、以监督定势、以问责强势、以文化成势,形成压倒性态势,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使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进一步显现,标本兼治,形成廉洁教育生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育人”为目标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余玉花;刘梦慈
    2016 (4):  85-8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13
    摘要 ( 111 )   HTML ( 27 )   PDF(423KB) ( 780 )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有其特殊性:面对的是特殊的场域、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特殊的主体,这也决定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具有特殊性。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以“育人”为主要目标,体现了高校教育目标与高校反腐的一致性。高校廉政文化育人的关键是高校学生廉洁人格的培养。廉洁人格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廉政文化育人是一项艰巨的教育活动,因此高校开展廉政文化教育需要有全面性的设计思路,包括在课程中育人、在管理中育人和在环境中育人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基本理论
    国际课程研究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方法的实证分析
    高振宇
    2016 (4):  89-9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14
    摘要 ( 220 )   HTML ( 31 )   PDF(1114KB) ( 1138 )  

    开展东西方课程对话的前提是要对国际课程研究的现状及趋势有整体性的认识。本文则借助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对近十年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课程研究核心论文进行了量和质的分析,意图揭示国际课程研究的热点议题、关键文献、演进历程和未来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课程研究领域已经呈现出以美欧国家为主体,亚非国家正后来居上的论文出版格局;其热点在于重新审视课程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斗争和深层意义,并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内心体验及能动作用;同时注重多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架构的创造性运用。因此我国课程研究者应建立稳定的写作同盟、开发课程理解的多重视角、开展更多的田野调查和实证研究、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理论体系,才能进一步推动课程研究的国际化进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合方法研究的方法论与实践尝试:共识、争议与反思
    李刚;王红蕾
    2016 (4):  98-10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15
    摘要 ( 233 )   HTML ( 44 )   PDF(761KB) ( 2746 )  

    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结合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要素进行的研究,其已经逐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方法论。混合方法研究兴起于对范式不兼容的反思与批判,并随后选择了实用主义作为其范式,这奠定了混合方法研究的合法性基础。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人们对于为何选择混合方法研究以及如何开展混合方法研究,仍存有误区与困境。国内研究者丞待加强对混合方法研究的评介应用与反思。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绩效管理的教育学考察
    周彬
    2016 (4):  106-11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4.016
    摘要 ( 161 )   HTML ( 34 )   PDF(442KB) ( 916 )  

    随着公共教育的发展,集体教育逐渐取代个体教育。在坚守个体教育理念的同时,对集体教育有效性与公平性的追求,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两大课题,也对教育绩效管理的应用提出了要求。在集体教育中,教师个体的投入与贡献模糊不清,开展教育绩效评估就成为重构教师动力机制的前提。在教育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中,要有对教师投入与贡献的科学评估,更需要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遵循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设定教育绩效标准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要考虑教师教学投入与学生学习成果之间的复杂关系。当然,教育绩效管理并不是学校管理的全部,只有开发出更加丰富的管理工具,才可能应对教育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既有助于教育办学效率的提升,还有利于教育办学品质的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丰继平
    2016 (4):  112-121. 
    摘要 ( 85 )   HTML ( 39 )   PDF(233KB) ( 5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目录
    2016年总目录
    2016 (4):  123-123. 
    摘要 ( 97 )   HTML ( 31 )   PDF(321KB) ( 5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