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教育神经科学:创建心智、脑与教育的联结
    周加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31 (2): 42-48.  
    摘要2169)   HTML1469)    PDF(pc) (902KB)(6957)    收藏
    教育神经科学是将心智、脑与教育联结起来为教育奠定科学基础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目前,人们用多种术语来指称这个领域,如“心智、脑与教育”、“学习科学”、“教育神经科学”、“神经教育学”、“教育生物学”等,这些名称之间意义不同。教育神经科学将脑功能、脑结构与行为的研究结合起来,其研究方式包括科学研究、转化研究与实践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探析及应对策略
    杨宗凯, 王俊, 吴砥, 陈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26-3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03
    摘要7321)   HTML860)    PDF(pc) (699KB)(6467)    收藏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重大影响。ChatGPT赋能教学,推动教学模式从“师-生”二元结构转向“师-机-生”三元结构,促进教学内容从人工生产转向智能生产,催化“知识+素养”的测评模式;ChatGPT赋能学习,推动学习空间泛在化,满足学习过程全覆盖的个性化需求,形成人机协同的学习模式;ChatGPT赋能育人,推动育人理念转向高阶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培育,创新学科融合的育人模式。面对ChatGPT引发的冲击,我们要充分重视、冷静思考、积极应对,既要加快发展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高水准竞品,又要深入研究人机协同的智能教育学规律,妥善处理教育的变与不变、公平与效率,以及技术的专用性与通用性等重要关系,正确把握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引领教育体系结构与运行机制变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校园欺凌的心理因素和治理方法:心理学的视角
    孙时进, 施泽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 (2): 51-56+11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2.006
    摘要578)   HTML1317)    PDF(pc) (532KB)(6214)    收藏
    校园欺凌事件因其恶性影响在近年来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校园欺凌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发生率。欺凌行为的发生,有欺凌者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性的原因,治理欺凌行为需要对不同原因有充分理解。被欺凌者往往因为其与众不同而被欺凌,他们是被同情的对象,但是也正因为它们不自主地展现出心理弱势而"吸引"冲突的另一方欺凌自己。增强被欺凌者的自尊与自强,才能从本源上遏制欺凌现象的发生。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共同影响着欺凌事件。当三者都倡导自由、平等、支持、亲密等价值时,校园欺凌数量便会大大减少。治理校园欺凌,应当以问题为中心,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入手,实施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2)
    4.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机遇、挑战以及未来
    朱永新, 杨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7): 1-1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7.001
    摘要4548)   HTML559)    PDF(pc) (805KB)(6168)    收藏

    名为ChatGPT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产品一经问世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它表现出的教育创新价值更受到热烈讨论。由于具有先进算法、强大算力和海量数据基础,ChatGPT可以在与用户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从而智能化地提供问答、翻译、写作等服务。此外,最新发布的ChatGPT升级版——GPT-4还可以更好地解决实时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完成创意写作。在教育领域,ChatGPT既可以成为教学辅助工具、解答专业学术问题、搭建自主学习平台、节约人力资源成本、重构学校教育结构等,为教育创新提供新的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一些风险与挑战,比如对教师角色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传统学校秩序等产生冲击,进而导致技术依赖、学术滥造、智能歧视等问题。当前,技术变革正在不断推动教育创新,这要求我们必须积极且谨慎地对待新型技术,通过加强有组织科研实现智能技术自立自强,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筑牢国家数字安全屏障,通过明确数字伦理标准增强应用服务透明度,通过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形成教育评价灵活思维,力求在迈向人机共教的进程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心理资本:理论、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
    熊猛,叶一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32 (3): 84-92.  
    摘要1272)   HTML1030)    PDF(pc) (507KB)(5855)    收藏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 开展心理资本研究对于提升个人与组织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近十年来, 研究者们围绕心理资本的概念与理论、结构与测量、影响因素、影响效应及干预培养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未来研究的重点包括制定不同人群心理资本的纳入标准、探索前因变量与后果变量的整合机制、加强纵向追踪与干预研究、开展青少年与特殊群体研究, 以及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人谈(笔谈)
    褚宏启, 崔允漷, 辛涛, 张华, 石鸥, 余文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34 (1): 1-13.  
    摘要1062)   HTML1051)    PDF(pc) (1846KB)(5624)    收藏
    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
    崔允漷:素养: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概念
    辛 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应注意几个问题
    张 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再出发”
    石 鸥: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
    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晚清政府选择明治日本学制的原因探析
    贺晓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 30 (4): 69-74.  
    摘要4833)   HTML2009)    PDF(pc) (867KB)(5397)    收藏
    从近代中日比较的视点来考察晚清政府选择明治日本学制的原因,可以发现:由于明治日本学制具有皇权至高无上、强调儒教道德(以忠君为根本)、高度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西学为用等性质,因而清廷认为它是最适合中国的,并视移植日本学制为迅速强国的一条捷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8. 音乐、心理与大脑
    张卫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32 (1): 89-96.  
    摘要1190)   HTML1219)    PDF(pc) (492KB)(5146)    收藏
    音乐因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而吸引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对其心理机制及神经基础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究。回顾研究历史,主要从音乐的认知加工和情绪体验及其神经基础、音乐与人格特征的关系、音乐心理学及脑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诸方面介绍其重要研究进展和研究结论,并分析迄今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一些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1)
    9. 媒体暴力对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和心理机制
    邢淑芬,王丹旸,林崇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 (3): 71-7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5.03.010
    摘要661)   HTML1094)    PDF(pc) (548KB)(5081)    收藏
    随着各种新兴媒体和暴力游戏的盛行,媒体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再次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媒体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因果关系依然存在激烈的争议,主要有两个观点截然相反的理论模型,即一般攻击模型和催化剂模型?一般攻击模型认为,媒体暴力对攻击行为存在着即时效应和长时效应,有着不同的心理机制?但是,儿童的人格特点?原有的攻击水平?对暴力角色的认同和游戏特点等因素会对媒体暴力的影响发挥调节作用?未来需要采用新的研究范式和技术对该领域问题进行研究,以获得相对一致性的结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1)
    10.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上)
    朱永新, 徐子望, 鲁白, 褚君浩, 蒲戈光, 邹昊, 吴晓如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 (4): 15-3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4.002
    摘要203)   HTML182)    PDF(pc) (640KB)(4406)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6)
    11. 美国STEAM教育的框架、特点及启示
    魏晓东, 于冰, 于海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 (4): 40-46+134+13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4.004
    摘要872)   HTML670)    PDF(pc) (1159KB)(4313)    收藏
    近年来,美国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STEAM教育的重视程度,甚至将其视为一种国家战略。通过STEAM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以学科整合的方式认识世界,运用跨学科的思维解决现实问题,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成为具有STEAM素养的高质量人才。STEAM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必将推动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梳理STEAM教育的产生背景,分析STEAM教育的框架,总结STEAM教育的特点可以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带来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12.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研究报告:来自2003—2021年调查数据
    岳昌君, 冯沁雪, 辛晓佳, 邱文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9): 138-15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9.010
    摘要8984)   HTML932)    PDF(pc) (853KB)(4267)    收藏

    基于2003—2021年10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对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包括:第一,从毕业去向看,正规就业比例创新低,升学比例持续走高;落实率下滑,待就业率回升,不同学历的落实率趋同。第二,从就业质量看,学历越高则起薪越高、增长越快;相对起薪呈现“L”型下降趋势;近五成毕业生的起薪低于期望;就业满意度波动上升。第三,从就业结构看,大中城市就业比例超过八成;民营企业的就业占比跃升第一;企业就业比例先升后降、超过五成;职业类型从同质化、趋向多样化、再回归同质化;教育行业成为毕业生首选。第四,从就业匹配看,适度教育比例先降后升、超过70%;专业不对口比例约为40%。第五,从求职状况看,学校是最主要的求职信息来源;求职次数并未随时间推移逐渐走高,存在“有业不就”现象;人情费、交通费、置装费是3项主要求职支出;能力是影响就业结果的第一要素;择业意向稳定,偏好向“前/钱”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自然教学策略:自闭症干预的PRT技术
    贺荟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31 (4): 46-54.  
    摘要906)   HTML1012)    PDF(pc) (923KB)(4248)    收藏
    作为一种自然教学策略,关键反应训练技术(PRT技术)的有效性得到广泛验证,如可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语言沟通能力、游戏能力、共同注意与学业成绩等。PRT技术以游戏为基础,以关键反应为目标,瞄准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产生最大最快的干预效果,使自闭症儿童回归到正常发展轨道。PRT技术在实践中坚持若干提高自闭症儿童动机和促进其多线索反应能力的原则。PRT色含前件、行为和结果中的多种要素。该技术可以在家庭、学校、社区生活环境中实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质性研究的样本量判断——饱和的概念、操作与争议
    谢爱磊, 陈嘉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 (12): 15-2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12.002
    摘要2842)   HTML496)    PDF(pc) (899KB)(4241)    收藏

    饱和业已成为判断质性研究质量、说明样本量合理性的重要标准。本文系统梳理了三类饱和概念——理论饱和、主题饱和与数据饱和,指出研究者要考虑自身的整体研究设计以决定采信何种概念。此外,还介绍了三种记录和判断饱和的方法,它们分别是结构性编码本、饱和表以及概念深度量表。其中,结构性编码本较为适合采信演绎主题饱和与数据饱和概念的研究;饱和表主要有主题饱和表和编码饱和表两类,较为适合采信既定主题饱和模式、特别强调既定主题能够得到数据有效支撑的研究;概念深度量表尤为适合采信理论饱和模式的研究。本文指出,“度”的概念较好地把握了饱和的本质特征;质量(充分)而非数量(多少)是饱和的关键;饱和本身应当是具体的方法论实践,重视饱和,并对取得饱和的过程进行清晰陈述,有助于提升质性研究的规范性、透明度、质量和认可度。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步骤及程序
    温忠麟, 谢晋艳, 王惠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1): 1-1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1.001
    摘要3147)   HTML305)    PDF(pc) (837KB)(4233)    收藏

    潜在类别分析和潜在剖面分析相应的模型统称为潜在类别模型,它是根据个体在观测指标上的不同反应模式将其进行分类,从而达到识别群体异质性的一类统计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社科领域日益受到应用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现有的中文文献对此类模型的统计原理和分析步骤的介绍不易为教育研究工作者所接受。本文系统讲述潜在类别模型的基础知识、统计原理、分析步骤和Mplus程序,厘清潜在类别模型的后续分析所涉及的多种方法和选用策略,有助于增进应用研究者对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理解和方法掌握,推动潜在类别模型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
    任海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 (2): 43-50+11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2.005
    摘要1227)   HTML177)    PDF(pc) (584KB)(4197)    收藏
    校园欺凌频发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广泛关注的问题。学术界对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已经展开,但是对于校园欺凌的基本概念尚未形成共识,这对于有效防治、深入研究校园欺凌不利。清晰厘定校园欺凌概念是有效防治该现象的必要前提。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是不同的概念,长期将二者混为一谈,对于治理该现象不利。校园欺凌概念应该从狭义上界定,它不应该包括校外入侵,也不包括教师作为受害人的现象。狭义校园欺凌产生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三类:学生作为欺凌者的责任,教师作为欺凌者的责任,对校园欺凌行为管理不力者的责任。这些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完善法律并对这些责任进行相关规定,才能够有效依靠法律手段防治校园欺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7)
    17. 狄尔泰的描述心理学及其历史效应
    王申连,郭本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31 (3): 49-55.  
    摘要1344)   HTML1062)    PDF(pc) (945KB)(4064)    收藏
    狄尔泰是科学心理学开创时期一位举足轻重却长期被埋没的心理学家。他首次提出了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描述心理学”概念,并创建了浪漫主义传统的描述心理学思想体系。他主张在心理学人文科学观指导下,通过基于体验的内部知觉、对体验表达的解释以及对客观精神的理解的方法,描述整个心理生命结构系统、心理生命的发展和心理生命的差异。他的描述心理学为后来的描述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第三势力”心理学以及当代质性心理学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思想来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6)
    18.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
    执笔人:江波, 核心成员:戴娟, 周爱民, 董晓勇, 刘啸宇, 参与人员:洪道诚, 姜飞, 郑隆威, 赵佳宝, 章恒远, 刘雅琳, 顾问:袁振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3): 121-13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13
    摘要3771)   HTML238)    PDF(pc) (728KB)(3996)    收藏

    我国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起步不久,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教材开发和学业评价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理论与实践困难。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编写《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从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要求、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建议等六个方面,构建一套科学开放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青春期冒险行为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程琛,胡经纬,桑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31 (2): 56-62.  
    摘要1958)   HTML1139)    PDF(pc) (960KB)(3979)    收藏
    青春期是个体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极为重要的阶段,此时个体经常会做出鲁莽的决定和危险的行为,而这会对其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来研究青春期冒险行为的成果,它们揭示出更深层的作用机制,可以为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证据和支持。对青春期冒险行为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为教育实践提出了诸多建议和启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20. 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
    1师曼;2,3刘晟;4刘霞;5周平艳;3陈有义;3,5刘坚;6,3魏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34 (3): 29-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6.03.004
    摘要665)   HTML820)    PDF(pc) (1379KB)(3874)    收藏

    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教育目标的共性与特性,决定了它们在选取素养要素与搭建框架方面存在异同,如OECD、欧盟、美国P21、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大陆以及俄罗斯等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各具特色。全球29个框架中的素养条目经梳理与合并,最终形成两类共18项核心素养。这些素养在不同框架中被收录的情况不同,且受经济体的收入水平影响:中等及以下收入经济体对“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素养的关注度显著高于高收入经济体;高收入经济体对“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素养的关注度显著高于中等及以下收入经济体。这18项核心素养及其受关注情况提醒素养框架开发者:既要关注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也应关注自身需求;既应关注素养框架内部层级结构,也应注意素养发展进阶研究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