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富海. (2020). 教育技术: 应该按照“教育的逻辑”考量“技术”. 电化教育研究, (9), 27- 33.
|
|
蔡宝来. (20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进展及未来走向. 课程. 教材. 教法, (8), 133- 143.
|
|
曾祥霖, 张绍文. (2006).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 电化教育研究, (1), 50- 54.
|
|
陈晓珊, 戚万学. (2021). “技术”何以重塑教育. 教育研究, (10), 45- 61.
|
|
陈学频. (2022). 一本书读懂数字化转型.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高万云. (2014). 广义修辞学研究范式: 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当代修辞学, (2), 58- 66.
|
|
葛红光, 张承巨. (2000).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研究. 科技与管理, (2), 70- 72.
|
|
何克抗. (2005).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电化教育研究, (1), 7- 15.
|
|
黄甫全. (2002). 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及基本原理. 教育研究, (10), 36- 41.
|
|
黄宏伟. (1995). 整合概念及其哲学意蕴. 学术月刊, (9), 12- 17.
|
|
李芒. (2004).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意义及原则. 电化教育研究, (5), 58- 62.
|
|
李云星, 王良辉, 周跃良. (2019). 信息技术的教育理论意蕴及其限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5), 17- 25.
|
|
李政涛, 罗艺. (2019). 智能时代的生命进化及其教育. 教育研究, (11), 39- 58.
|
|
刘伟. (2021). 人机融合: 超越人工智能.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韦伯. (1999). 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
|
马宁, 余胜泉. (200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中国电化教育, (1), 9- 13.
|
|
迈克尔•海姆. (2000). 从界面到网络空间: 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 刘钢译). 上海: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
迈克斯•泰格马克. (2018). 生命3.0: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进化与重生(汪婕舒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
|
潘克明. (2004). 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 中国电化教育, (1), 9- 15.
|
|
彭红超, 祝智庭. (2018). 人机协同的数据智慧机制: 智慧教育的数据价值炼金术. 开放教育研究, (2), 41- 50.
|
|
彭红超, 祝智庭. (2019). 人机协同决策支持的个性化适性学习策略探析. 电化教育研究, (2), 12- 20.
|
|
阙玉叶. (2022). 人工智能实现完全意向性何以可能?——人机融合智能: 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方向. 自然辩证法研究, (9), 55- 61.
|
|
桑新民. (2022). 教育视野中的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教育——理念、战略和工程化设计.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3), 3- 21.
|
|
唐•伊德. (2012). 技术与生活世界: 从伊甸园到尘世(韩连庆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托马斯•库恩. (2012). 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 胡新和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王开, 汪滢. (2021). 智能时代“因材施教”的回归与超越——基于教学范式变革的历史考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114- 122.
|
|
阎光才. (2021). 信息技术革命与教育教学变革: 反思与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7), 1- 15.
|
|
杨述明. (2020). 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 智能社会. 江汉论坛, (6), 38- 51.
|
|
杨现民, 余胜泉. (2014). 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 教育研究, (5), 113- 120.
|
|
袁振国. (2021). 人工智能助力实现教育个性化.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21- 12-13.
|
|
袁振国. (2022). 数字化转型视野下的教育治理. 中国教育学刊, (8), 1- 6+18.
|
|
郑太年. (2010). 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革新为何效果有限——系统观的分析与思考.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5), 23- 27.
|
|
智能科技与产业研究课题组. (2016). 智能社会前瞻.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 (2020). 数字化转型 价值效益参考模型. 取自: http://www.ttbz.org.cn/Pdfs/Index/?ftype=st&pms=40665.
|
|
祝智庭, 胡姣. (2022).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探析与研究展望. 中国电化教育, (4), 1- 8+25.
|
|
祝智庭, 魏非. (2018). 教育信息化2.0: 智能教育启程, 智慧教育领航. 电化教育研究, (9), 5−16.
|
|
Chanias, S., Myers, M. D., & Hess, T. (2019).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making in pre-digital organizations: the case of a financial services provider.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28 (1), 17- 33.
doi: 10.1016/j.jsis.2018.11.003
|
|
Coeckelbergh, M. (2017). New romantic cyborgs: romanticis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end of the machine. London: MIT Press.
|
|
Collins, A., & Halverson, R. (2009). Rethinking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technology: the digital revolution and schooling in america.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
|
Frankiewicz, B., & Chamorro-premuzic T. (2020).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about talent, not technolo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Retrieved from https://hbr.org/2020/05/digital-transformation-is-about-talent-not-technology.
|
|
Hooper, S., & Rieber, L. P. (1995).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In A. C. Ornstein (Eds.), Teach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pp. 154−170).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
|
Jonassen, D. H. (1996). 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mindtools for critical thinking.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
|
Ritzer, G. (1975). Sociology: a multiple paradigm scien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