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 2022, Vol. 40 ›› Issue (7): 100-113.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7.008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Rong Huang, Xiaochang Ding
Online:
2022-07-01
Published:
2022-07-04
Rong Huang, Xiaochang Ding. Study on the Measur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in China[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22, 40(7): 100-113.
"
维度 | 准则层 | 指标衡量方式 | 来源方法 |
一、要素 | (一)数量规模 | 1.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加总值 |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测算 |
(二)质量水平 | 2.“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总数 |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17〕2号),引用 | |
3.“双高”学校及专业群总数 |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函〔2019〕14号),引用 | ||
(三)经费投入 | 4.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指数: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与人均GDP的比值 | 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来源于 《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人均GDP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测算 | |
5.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 | 《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引用 | ||
6.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占比: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与教育事业费的比值 | 《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测算 | ||
(四)师资投入 | 7.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校本部专任教 师数 |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引用 | |
8.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校本部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比:校本部正高、副高专任教师数之和与校本部专任教师数的比值 |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测算 | ||
9.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校本部专任教师博士学位占比:校本部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与校本部专任教师数的比值 | |||
(五)基础设施 | 10.高等教育占地面积 |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引用 | |
11.高等教育图书数量 | |||
12.高等教育计算机数 | |||
13.高等教育教室数 | |||
14.高等教育网络多媒体教室占比:高等教育网络多媒体教室数与教室数的比值 |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测算 | ||
15.高等教育固定资产值 |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引用 | ||
16.高等教育固定资产值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占比:固定资产值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与固定资产值的比值 |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测算 | ||
17.高等教育固定资产值中信息化设备资产值占比:固定资产值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与固定资产值的比值 | |||
(六)知识生产 | 18.高校科技成果专著数 | 《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引用 | |
19.高校科技成果论文数 | |||
一、要素 | (七)人才培养 | 20.高校(机构)研究生授予学位数 |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引用 |
21.高校(机构)研究生招生数 | |||
22.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授予学位数 | |||
23.高等教育普通本专科招生数 | |||
二、能力 | (一)入学机会 | 2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公开收集,详细说明见正文 |
25.就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该省市区高等教育成人本专科招生数与就业人数的 比值 | 该省市区高等教育成人本专科招生数来自于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就业人数来自各省市区统计年鉴,测算 | ||
(二)研发条件 | 26.高校R&D项目经费(当年拨入) | 《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引用 | |
27.高校R&D项目经费指数:一省市区高校R&D当年拨入的项目经费与该省市区R&D经费总量的比值 | 一省市区高校R&D当年拨入的项目经费来自于《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一省市区R&D经费总量来自于《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测算 | ||
28.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当年投入人员 | 《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引用 | ||
29.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占比: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与当年投入人员的比值 | 《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测算 | ||
30.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指数:一省市区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与该省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的比值 | 一省市区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全时人员来自《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一省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测算 | ||
31.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 | 《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引用 | ||
32.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经费(当年拨入) | |||
33.高校科技投入经费 | |||
三、功能 | (一)人力资本 | 34.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中国统计年鉴》,测算,详细说明见正文 |
35.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一省市区6岁及6岁以上大专及以上人口数与该省市区人口抽样调查数比值 | 《中国统计年鉴》,测算 | ||
36.每10万人口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 | 《中国统计年鉴》,引用 | ||
(二)创新成就 | 37.高校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 | 《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引用 | |
38.高校技术转让占市场成交额指数:一省市区高等学校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与该省市区技术市场成交额的比值 | 一省市区高等学校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来自于《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一省市区技术市场成交额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测算 | ||
39.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数 | 《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引用 | ||
40.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指数:一省市区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数与该省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数的比值 | 一省市区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数来自于《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一省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数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测算 | ||
41.高校R&D项目经费(当年拨出) | 《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引用 | ||
42.高校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经费(当年拨出) | |||
43.高校科技支出经费 |
"
省份 | 优劣解距离法 | 灰色关联法 | 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 | 因子分析(主因子法) | 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 | |||||||||
得分 | 排名 | 得分 | 排名 | 得分 | 排名 | 得分 | 排名 | 得分 | 排名 | |||||
北京 | 2.21 | 1 | 1.28 | 1 | 3.74 | 2 | 4.72 | 2 | 8.77 | 1 | ||||
天津 | 0.20 | 20 | 0.86 | 15 | ?1.06 | 21 | ?1.49 | 21 | ?0.20 | 14 | ||||
河北 | 0.26 | 18 | 0.87 | 13 | ?0.17 | 15 | 0.36 | 13 | ?0.42 | 15 | ||||
山西 | 0.09 | 26 | 0.82 | 22 | ?1.35 | 23 | ?1.88 | 25 | ?1.82 | 22 | ||||
内蒙古 | 0.04 | 31 | 0.79 | 26 | ?1.83 | 29 | ?2.43 | 29 | ?2.51 | 24 | ||||
辽宁 | 0.50 | 11 | 0.90 | 12 | 0.24 | 13 | ?0.37 | 15 | 0.86 | 10 | ||||
吉林 | 0.48 | 12 | 0.83 | 20 | ?0.52 | 17 | ?0.53 | 16 | ?0.62 | 16 | ||||
黑龙江 | 0.40 | 13 | 0.87 | 14 | 0.48 | 11 | 0.71 | 10 | 0.44 | 12 | ||||
上海 | 1.19 | 3 | 1.00 | 4 | 1.93 | 4 | 2.74 | 3 | 4.08 | 3 | ||||
江苏 | 1.59 | 2 | 1.26 | 2 | 4.91 | 1 | 6.73 | 1 | 6.99 | 2 | ||||
浙江 | 0.51 | 10 | 0.91 | 10 | 0.80 | 10 | 0.76 | 8 | 1.19 | 8 | ||||
安徽 | 0.18 | 22 | 0.86 | 16 | ?0.39 | 16 | ?0.31 | 14 | ?0.81 | 18 | ||||
福建 | 0.13 | 24 | 0.83 | 19 | ?0.68 | 19 | ?0.68 | 17 | ?1.21 | 19 | ||||
江西 | 0.19 | 21 | 0.84 | 18 | ?0.78 | 20 | ?0.90 | 19 | ?1.27 | 20 | ||||
山东 | 0.66 | 7 | 0.98 | 5 | 1.40 | 6 | 1.76 | 7 | 1.93 | 7 | ||||
河南 | 0.35 | 14 | 0.94 | 7 | 0.84 | 9 | 0.68 | 11 | 0.38 | 13 | ||||
湖北 | 0.73 | 6 | 0.98 | 6 | 1.89 | 5 | 2.56 | 5 | 2.85 | 4 | ||||
湖南 | 0.65 | 8 | 0.90 | 11 | 0.44 | 12 | 0.60 | 12 | 0.69 | 11 | ||||
广东 | 0.88 | 4 | 1.01 | 3 | 1.98 | 3 | 2.57 | 4 | 2.79 | 5 | ||||
广西 | 0.33 | 16 | 0.83 | 21 | ?0.57 | 18 | ?0.72 | 18 | ?1.42 | 21 | ||||
海南 | 0.05 | 28 | 0.78 | 27 | ?2.27 | 31 | ?2.78 | 31 | ?3.12 | 29 | ||||
重庆 | 0.60 | 9 | 0.85 | 17 | ?0.04 | 14 | ?0.94 | 20 | ?0.68 | 17 | ||||
四川 | 0.35 | 15 | 0.92 | 9 | 0.87 | 8 | 0.74 | 9 | 0.94 | 9 | ||||
贵州 | 0.05 | 30 | 0.80 | 24 | ?1.57 | 25 | ?1.95 | 26 | ?2.74 | 27 | ||||
云南 | 0.11 | 25 | 0.81 | 23 | ?1.37 | 24 | ?1.61 | 22 | ?2.05 | 23 | ||||
西藏 | 0.23 | 19 | 0.76 | 31 | ?1.35 | 22 | ?1.71 | 23 | ?3.50 | 31 | ||||
陕西 | 0.79 | 5 | 0.94 | 8 | 1.18 | 7 | 2.14 | 6 | 2.14 | 6 | ||||
甘肃 | 0.07 | 27 | 0.80 | 25 | ?1.63 | 27 | ?1.79 | 24 | ?2.69 | 25 | ||||
青海 | 0.15 | 23 | 0.77 | 30 | ?1.57 | 26 | ?2.20 | 28 | ?3.37 | 30 | ||||
宁夏 | 0.27 | 17 | 0.78 | 29 | ?1.85 | 30 | ?2.67 | 30 | ?2.90 | 28 | ||||
新疆 | 0.05 | 29 | 0.78 | 28 | ?1.72 | 28 | ?2.12 | 27 | ?2.72 | 26 |
阿玛蒂亚•森. (2006). 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王利文, 于占杰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毕吉利, 周福盛, 刘旭东 基于指数分析法的甘肃高等教育竞争力实证分析及评价(2006—2017年)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 38 5 42 50 毕吉利, 周福盛, 刘旭东. (2020). 基于指数分析法的甘肃高等教育竞争力实证分析及评价(2006—2017年). 黑龙江高教研究,38(5),42—50.
doi: 10.3969/j.issn.1003-2614.2020.05.009 |
|
别敦荣, 易梦春 普及化趋势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相关数据的分析 教育研究 2018 39 4 135 149 别敦荣, 易梦春. (2018). 普及化趋势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相关数据的分析. 教育研究,39(4),135—149. | |
蔡昉 如何开启第二次人口红利? 国际经济评论 2020 2020 2 9 24 蔡昉. (2020). 如何开启第二次人口红利?. 国际经济评论,2020(2),9—24. | |
陈斌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省际差异透视—基于高等教育发展指数的证据 复旦教育论坛 2016 2016 4 76 82 陈斌. (2016).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省际差异透视—基于高等教育发展指数的证据. 复旦教育论坛,2016(4),76—82.
doi: 10.3969/j.issn.1672-0059.2016.04.013 |
|
陈先哲, 卢晓中 层类交错: 迈向普及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构建 教育研究 2018 39 7 61 66 陈先哲, 卢晓中. (2018). 层类交错: 迈向普及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构建. 教育研究,39(7),61—66. | |
迟景明, 李奇峰, 何声升 基于 TOPSIS 法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 37 12 54 59 迟景明, 李奇峰, 何声升. (2019). 基于 TOPSIS 法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37(12),54—59.
doi: 10.3969/j.issn.1003-2614.2019.12.012 |
|
崔玉平 我国高等教育产出效率的区域比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020 3 116 120 崔玉平. (2010). 我国高等教育产出效率的区域比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116—120. | |
丁晓昌 关于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若干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 2009 2009 12 8 11 丁晓昌. (2009). 关于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若干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2009(12),8—11. | |
杜冰. (2016). 世界首份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报告”出炉 我高等教育跃升世界中上水平. 光明日报, 2016−04−08(06). | |
杜育红 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2000 21 3 44 48 杜育红. (2000). 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21(3),44—48. | |
段仁军, 张伟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全局主成分分析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2 21 11 27 31 段仁军, 张伟. (2002).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全局主成分分析. 数理统计与管理,21(11),27—31. | |
高丙成 我国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教育科学研究 2019 2019 7 5 12 高丙成. (2019). 我国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教育科学研究,2019(7),5—12. | |
顾明远. (1998).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国家统计局. (2021). 中国统计年鉴2021 附录1—5. 取自国家统计局网站(2021年12月8日):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1/indexch.htm. | |
胡咏梅, 薛海平 我国教育竞争力的区域划分—与吴玉鸣博士等商榷 教育与经济 2003 2003 1 1 6 胡咏梅, 薛海平. (2003). 我国教育竞争力的区域划分—与吴玉鸣博士等商榷. 教育与经济,2003(1),1—6.
doi: 10.3969/j.issn.1003-4870.2003.01.001 |
|
黄榕 求解高考招生计划机制的“不可能三角”—基于分省配额的研究 阅江学刊 2016 2016 5 78 87,147 黄榕. (2016). 求解高考招生计划机制的“不可能三角”—基于分省配额的研究. 阅江学刊,2016(5),78—87,147. | |
黄艳, 周洪宇 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竞争力测度及空间布局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2020 2020 3 44 49 黄艳, 周洪宇. (2020). 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竞争力测度及空间布局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20(3),44—49. | |
蒋华林 我国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效应及制度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2016 37 4 14 22 蒋华林. (2016). 我国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效应及制度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37(4),14—22. | |
教育部. (2021).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年版)>的通知》(教发〔2020〕6号). 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0年12月30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2/202101/t20210113_509619.html. | |
教育部. (2022). 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2年3月1日):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2717/. | |
李国强 也谈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发展特征 高等教育研究 2017 38 7 16 22 李国强. (2017). 也谈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发展特征. 高等教育研究,38(7),16—22. | |
刘鑫桥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效率的不一致性—基于因子DEA方法的实证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4 2014 1 39 55 刘鑫桥. (2014).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效率的不一致性—基于因子DEA方法的实证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4(1),39—55. | |
聂娟, 辛士波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差异化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中国软科学 2018 2018 11 58 65 聂娟, 辛士波. (2018).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差异化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中国软科学,2018(11),58—65.
doi: 10.3969/j.issn.1002-9753.2018.11.007 |
|
潘懋元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 中国高教研究 2000 2000 1 9 11 潘懋元. (2000).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 中国高教研究,2000(1),9—11. | |
潘兴侠, 刘剑峰, 陈鑫云 基于熵权和灰色综合评价法的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20 1 103 110 潘兴侠, 刘剑峰, 陈鑫云. (2020). 基于熵权和灰色综合评价法的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03—110. | |
戚湧, 欧玲燕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教育现代化 2020 2020 46 107 113 戚湧, 欧玲燕. (2020).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教育现代化,2020(46),107—113. | |
钱颖一, 许成钢 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3 1993 1 29 40 钱颖一, 许成钢. (1993). 中国的经济改革为什么与众不同—M型的层级制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与扩张.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3(1),29—40. | |
邱均平, 宋博, 王传毅 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指数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教育与经济 2019 35 4 45 51 邱均平, 宋博, 王传毅. (2019). 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指数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教育与经济,35(4),45—51.
doi: 10.3969/j.issn.1003-4870.2019.04.006 |
|
曲霞, 杨晓彤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十五年的话题演进与前沿趋势—基于 CSSCI 数据库 2000—2014 年论文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2015 2015 9 37 43 曲霞, 杨晓彤. (2015).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十五年的话题演进与前沿趋势—基于 CSSCI 数据库 2000—2014 年论文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2015(9),37—43. | |
苏颖宏, 罗薇薇, 蔡经汉 区域高职教育竞争力评价 教育评论 2018 2018 2 49 54 苏颖宏, 罗薇薇, 蔡经汉. (2018). 区域高职教育竞争力评价. 教育评论,2018(2),49—54. | |
孙敬水 中国教育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教育与经济 2001 2001 2 1 3 孙敬水. (2001). 中国教育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教育与经济,2001(2),1—3.
doi: 10.3969/j.issn.1003-4870.2001.02.001 |
|
王传毅, 徐冶琼, 程哲 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数: 构建与应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 2018 12 56 62 王传毅, 徐冶琼, 程哲. (2018). 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数: 构建与应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2),56—62. | |
王善迈, 袁连生, 田志磊, 张雪 我国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教育研究 2013 2013 6 29 41 王善迈, 袁连生, 田志磊, 张雪. (2013). 我国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教育研究,2013(6),29—41. | |
王善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教育与经济 1997 1997 4 1 6 王善迈. (199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教育与经济,1997(4),1—6. | |
王永杰, 黄政, 王振辉 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7 2 111 115 王永杰, 黄政, 王振辉. (2016). 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2),111—115. | |
温馨, 扈钰鑫, 殷艳娜 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个性优势识别及提升策略—来自省级行政区域的实证检验 现代教育管理 2019 2019 12 30 35 温馨, 扈钰鑫, 殷艳娜. (2019). 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个性优势识别及提升策略—来自省级行政区域的实证检验. 现代教育管理,2019(12),30—35. | |
吴立保, 曹辉, 宋齐明, 马星 新时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 2019 7 14 21 吴立保, 曹辉, 宋齐明, 马星. (2019). 新时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7),14—21.
doi: 10.3969/j.issn.1672-4038.2019.07.004 |
|
吴玉鸣, 李建霞 我国区域教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教育与经济 2002 2002 3 15 19 吴玉鸣, 李建霞. (2002). 我国区域教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教育与经济,2002(3),15—19.
doi: 10.3969/j.issn.1003-4870.2002.03.004 |
|
夏焰, 崔玉平 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量化评价 重庆高教研究 2016 4 5 68 77 夏焰, 崔玉平. (2016). 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量化评价. 重庆高教研究,4(5),68—77. | |
徐健, 汪旭晖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的效率评价—基于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2009 4 81 85 徐健, 汪旭晖. (2009).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的效率评价—基于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81—85. | |
许玲 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研究—基于2004年和2011年横截面数据的分析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2014 1 24 29 许玲. (2014). 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研究—基于2004年和2011年横截面数据的分析. 教育发展研究,2014(1),24—29. | |
许庆豫, 徐飞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分析 复旦教育论坛 2012 2014 4 61 65 许庆豫, 徐飞. (2012).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分析. 复旦教育论坛,2014(4),61—65.
doi: 10.3969/j.issn.1672-0059.2012.04.012 |
|
杨天平, 刘召鑫 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分析比较 高校教育管理 2014 8 3 7 16 杨天平, 刘召鑫. (2014). 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分析比较. 高校教育管理,8(3),7—16. | |
袁益民 教育现代化: 面向 2035 再出发—关于江苏教育现代化评估监测指标修订的建议 大学周刊 2019 2019 9 15 21 袁益民. (2019). 教育现代化: 面向 2035 再出发—关于江苏教育现代化评估监测指标修订的建议. 大学周刊,2019(9),15—21. | |
袁振国 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需要怎样的质量观—大学变革的历史轨迹与启示之二 中国高等教育 2016 2016 15 34 37 袁振国. (2016). 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需要怎样的质量观—大学变革的历史轨迹与启示之二. 中国高等教育,2016(15),34—37. | |
张海英, 周志刚, 刘星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水平的综合评价 统计与决策 2013 2013 1 66 69 张海英, 周志刚, 刘星. (2013).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水平的综合评价. 统计与决策,2013(1),66—69. | |
张男星, 王纾, 孙继红 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 教育研究 2014 2014 5 28 36 张男星, 王纾, 孙继红. (2014). 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 教育研究,2014(5),28—36. | |
张哲, 叶邦银, 丁国勇 中国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竞争力协调发展评价—基于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0 2020 11 32 41 张哲, 叶邦银, 丁国勇. (2020). 中国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竞争力协调发展评价—基于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0(11),32—41. | |
赵庆年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新概念及其评价 教育研究 2009 2009 5 73 79 赵庆年. (2009).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新概念及其评价. 教育研究,2009(5),73—79. | |
中央教科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竞争力: 评价模型构建与国际比较 教育发展研究 2010 2010 17 1 6 中央教科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2010). 中国教育竞争力: 评价模型构建与国际比较. 教育发展研究,2010(17),1—6. |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竞争力: 模型、指标与国际比较 教育研究 2012 2012 7 122 129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2012). 高等教育竞争力: 模型、指标与国际比较. 教育研究,2012(7),122—129. | |
Hanushek, E., & Wößmann, L The role of cognitive skill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8 46 3 607 668 Hanushek, E., & Wößmann, L. (2008). The role of cognitive skill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46(3), 607—668.
doi: 10.1257/jel.46.3.607 |
|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Center. (2020). Factor and criteria : rankings and valu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md.org/wcc/products/eshop-factor-and-criteria/. | |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Center. (2021).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2020.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md.org/wcc/world-competitiveness-center-rankings/world-competitiveness-ranking-2020/. | |
Lazear, E., & Rosen, S Rank-Ordered Tournaments as Optimum Labor Contrac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1 89 5 841 864 Lazear, E., & Rosen, S. (1981). Rank-Ordered Tournaments as Optimum Labor Contrac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9(5), 841—864.
doi: 10.1086/261010 |
|
OECD. (2008). Handbook on Constructing Composite Indicators: Methodology and User Guide. Pari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sdd/42495745.pdf. | |
OECD. (2021).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20 OECD Indicators. Paris: OECD Publishing. doi: https://doi.org/10.1787/69096873-en. | |
Robeyns, I The capability approach: A theoretical survey Journal of Human Development 2005 6 1 93 117 Robeyns, I. (2005). The capability approach: A theoretical survey. Journal of Human Development, 6(1), 93—117.
doi: 10.1080/146498805200034266 |
|
Trow M. (2007). Reflections o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to Universal Access: Forms and Phas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odern Societies since WWII. In A. P. Forest J. J. F. ,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Higher Education (Vol. vol 18, pp. 243−280). Dordrecht: Springer. | |
UIS. (2021).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 4.3. 2 Gross enrolment ratio for tertiary education by sex (administrative data). The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Retrieved from http://data.uis.unesco.org/. | |
UN. (2015). 17 Goals to Transform Our World. United Na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 | |
UNDP. (2020).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20: The Next Frontier: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Anthropocene. New York: One United Nations Plaza. Retrieved from https://hdr.undp.org/en/content/human-development-report-2020 | |
UNESCO. (2018). The education for all development index. In UNESCO. 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s://en.unesco.org/gem-report/education-all-development –index. | |
UNESCO. (2021). 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 2021 –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the Caucasus and Central Asia – Inclusion and education: All means all. Paris: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en.unesco.org/gem-report/report/2020/inclusion. | |
WEF. (2017).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7—2018. Cologny: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Retrieved from http://reports.weforum.org/global-competitiveness-index-2017-2018/ | |
Xiang, L., Stillwell, J., Burns, L., & Heppenstall, A Measuring and Assessing Regional Education Inequalities in China under Changing Policy Regimes 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 2020 13 91 112 Xiang, L., Stillwell, J., Burns, L., & Heppenstall, A. (2020). Measuring and Assessing Regional Education Inequalities in China under Changing Policy Regimes. 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 13, 91—112.
doi: 10.1007/s12061-019-09293-8 |
[1] | Xiao Liu.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Natio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24, 42(10): 98-109. |
[2] | Ruijun Wu, Xingxing Yin, Wenyao Yin.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Students-in-School in China [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22, 40(8): 44-56.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