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7). 关于印发《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评估监测项目委托实施管理办法》等四个文件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17), 6−30.
|
|
皮埃尔•布迪厄, 华康德. (1998).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 李康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陈金芳, 万作芳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教育研究 2016 10 25 31 陈金芳, 万作芳. (2016).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教育研究,(10),25—31.
|
|
陈良雨 教育治理现代化视阈下政府能力陷阱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12 11 15 陈良雨. (2015). 教育治理现代化视阈下政府能力陷阱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12),11—15.
|
|
陈良雨, 陈建 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 2017 2 26 32 陈良雨, 陈建. (2017). 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2),26—32.
doi: 10.3969/j.issn.1009-8097.2017.02.004
|
|
褚宏启. (2004). 审视现代学校制度. 褚宏启主编(2004), 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2卷),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褚宏启 关于教育治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人民教育 2014a 22 21 25 褚宏启. (2014a). 关于教育治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人民教育,(22),21—25.
|
|
褚宏启 教育治理: 以共治求善治 教育研究 2014b 10 4 11 褚宏启. (2014b). 教育治理: 以共治求善治. 教育研究,(10),4—11.
|
|
褚宏启, 贾继娥 教育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及其作用互补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19 1 7 褚宏启, 贾继娥. (2014). 教育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及其作用互补. 教育发展研究,(19),1—7.
|
|
范国睿 基于教育管办评分离的中小学依法自主办学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 教育研究 2017 4 27 36 范国睿. (2017). 基于教育管办评分离的中小学依法自主办学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 教育研究,(4),27—36.
|
|
范国睿 教育变革的制度逻辑 探索与争鸣 2018a 8 19 21 范国睿. (2018a). 教育变革的制度逻辑. 探索与争鸣,(8),19—21.
|
|
范国睿 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 教育发展研究 2018b 10 69 74 范国睿. (2018b). 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 教育发展研究,(10),69—74.
|
|
卢西亚诺•弗洛里迪. (2016). 第四次革命: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人类现实(王文革译).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 (20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7−29), 取自: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
|
国务院. (2012). 教育督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24号)(2012−10−01), 取自: http://www.gov.cn/zwgk/2012-09/17/content_2226290.htm
|
|
国务院办公厅. (2017). 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国办发〔2017〕49号)(2017−05−31), 取自: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6/08/content_5200756.htm
|
|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4). 关于印发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意见的通知(国教督办[2014]3号)(2014−02−07), 取自: http://www.gov.cn/gzdt/2014-02/18/content_2612480.htm
|
|
胡航宇. (2018). 重庆江津区深化管办评分离改革. 中国教育报, 2018−04−06, (01).
|
|
黄子宁. (2016). 顺德教改创先例 中小学可制定自主招生方案. 广州日报, 2016−03−11.
|
|
姜美玲 教育公共治理: 内涵、特征与模式 全球教育展望 2009 5 39 46 姜美玲. (2009). 教育公共治理: 内涵、特征与模式. 全球教育展望,(5),39—46.
|
|
蒋夫尔. (2017). 教师招聘和薪酬分配都由学校自己说了算. 中国教育报, 2017−01−01, (01).
|
|
焦以璇. (2017). 管办评分离激发教育新活力——全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综述, 中国教育报, 2017−12−22, (03).
|
|
教育部. (2015).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5〕5号)(215−05−04), 取自: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7049/201505/t20150506_189460.html
|
|
教育部. (2018). 北京深化中小学学区制改革 同时加强对集团化办学的支持力度(2018−10−12),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8n/2018_zl15/201810/t20181012_351210.html
|
|
教育部办公厅.(201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确定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单位和试点任务的通知(教政法厅函〔2015〕49号)(2015−09−15), 取自: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510/t20151009_212155.html
|
|
金绍荣, 刘新智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教育治理: 目标、困境与路向 教育发展研究 2013 5 49 54 金绍荣, 刘新智. (2013).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教育治理: 目标、困境与路向. 教育发展研究,(5),49—54.
|
|
李洪佳 教育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的转变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 5 49 52 李洪佳. (2017). 教育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政府教育管理职能的转变. 黑龙江高教研究,(5),49—52.
doi: 10.3969/j.issn.1003-2614.2017.05.013
|
|
民政部.(2015). 民政部关于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民发〔2015〕89号)(2015−05−13), 取自: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912374.htm
|
|
民政部.(2019). 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取自: http://images3.mca.gov.cn/www2017/file/201908/1565920301578.pdf.
|
|
蒲蕊 法治视角下的教育治理现代化 中国教育学刊 2018 11 57 61 蒲蕊. (2018). 法治视角下的教育治理现代化. 中国教育学刊,(11),57—61.
|
|
青岛市教育局.(2019). 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2019年5月27日). 取自: http://edu.qingdao.gov.cn/n32561880/n32561882/n32561884/190527104024471758.html.
|
|
桑锦龙 关于深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 教育发展研究 2020 5 1 5 桑锦龙. (2020). 关于深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 教育发展研究,(5),1—5.
|
|
孙世杰 关于教育督导督政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3 1 28 32 孙世杰. (2013). 关于教育督导督政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1),28—32.
doi: 10.3969/j.issn.1674-1536.2013.01.005
|
|
王洪才 大学治理的四种内涵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4 17 19 王洪才. (2015). 大学治理的四种内涵.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17—19.
|
|
王洪才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论略 复旦教育论坛 2020 1 12 18 王洪才. (2020). 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论略. 复旦教育论坛,(1),12—18.
doi: 10.3969/j.issn.1672-0059.2020.01.003
|
|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 (2013). 大数据时代: 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盛杨燕, 周涛译).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魏叶美, 范国睿 中小学自主办学的应然特征、实然困境与策略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 17 13 16 魏叶美, 范国睿. (2017). 中小学自主办学的应然特征、实然困境与策略. 教育理论与实践,(17),13—16.
|
|
新华社(2019a),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02−23), 取自: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
|
新华社.(2019b). 李克强就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7月29 日).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7/29/c_1124813192.htm.
|
|
杨开城 教育何以是大数据的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2 5 11 杨开城. (2019). 教育何以是大数据的. 电化教育研究,(2),5—11.
|
|
杨润勇 关于构建我国教育督导政策体系的思考 教育研究 2007 8 28 33 杨润勇. (2007). 关于构建我国教育督导政策体系的思考. 教育研究,(8),28—33.
|
|
杨文杰, 范国睿 教育督导制度改革: 1977—20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督导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教育发展研究 2017 37 21 1 15+23 杨文杰, 范国睿. (2017). 教育督导制度改革: 1977—20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督导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教育发展研究,37(21),1—15+23.
|
|
杨现民, 郭利明, 王东丽, 邢蓓蓓. 数据驱动教育治理现代化: 实践框架、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 2 73 84 杨现民, 郭利明, 王东丽, 邢蓓蓓. (2020). 数据驱动教育治理现代化: 实践框架、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73—84.
|
|
余雅风 以制度为关键和重点, 让教育治理更有水平——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电化教育 2020 1 2 6+16 余雅风. (2020). 以制度为关键和重点, 让教育治理更有水平—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电化教育,(1),2—6+16.
|
|
俞宪忠 制度现代化解构 天津社会科学 2002 5 78 83 俞宪忠. (2002). 制度现代化解构. 天津社会科学,(5),78—83.
doi: 10.3969/j.issn.1002-3976.2002.05.017
|
|
詹姆斯•N•罗西瑙. (2001). 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 刘小林译).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
|
张建 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标准、困境及路径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9 27 33 张建. (2014). 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标准、困境及路径. 教育发展研究,(9),27—33.
|
|
郑勤华, 熊潞颖, 胡丹妮 “互联网+教育”治理转型: 实践路径与未来发展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5 45 51 郑勤华, 熊潞颖, 胡丹妮. (2020). “互联网+教育”治理转型: 实践路径与未来发展. 电化教育研究,(5),45—51.
|
|
中共中央. (198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发[1985]12号)(1985−05−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85(15).
|
|
中共中央. (201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取自: http://cpc.people.com.cn/n/2013/1115/c64094-23559163.html
|
|
中共中央. (2019).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取自: 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05/content_5449023.htm
|
|
中共中央. (202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年10月2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取自: http://www.gov.cn/zhengQ/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l.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2008). 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2008−03−03), 取自: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8/content_946042.htm
|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2016). 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2016−08−21), 取自: http://www.gov.cn/xinwen/2016-08/21/content_5101125.htm
|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2017).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2017年5月23日审议通过)(2017−09−24), 取自: http://www.gov.cn/xinwen/2017-09/24/content_5227267.htm
|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2020). 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20−02−19), 取自: http://www.gov.cn/zhengce/2020-02/19/content_5480977.htm
|
|
周家荣 独立性、专业性、合作性: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队伍建设之趋向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6 11 9 14 周家荣. (2016). 独立性、专业性、合作性: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队伍建设之趋向. 教育测量与评价,(11),9—14.
|
|
周志坤, 蔡秀萍, 丁艳丽, 粤仁宣.(2017). 下放自主权 广东5高校试点人事制度改革显成效(2017年9月7日). 取自: http://gd.people.com.cn/n2/2017/0907/c123932-30705371.html.
|
|
邹维 “教育治理”的迷失与回归——兼论与“教育管理”的关系 当代教育科学 2019 6 65 71 邹维. (2019). “教育治理”的迷失与回归—兼论与“教育管理”的关系. 当代教育科学,(6),65—71.
|
|
Ball, S.J The Governance Turn!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009 24 5 537 538 Ball, S.J. (2009). The Governance Turn!.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4(5), 537—538.
doi: 10.1080/02680930903239904
|
|
Goldin, C., & Lawrence F. Katz (2008). The Race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
Jessop, B. (2000). The Dynamics of Partnership and Governance Failure. In Gerry Stoker (ed.). The New Politics of British Local Governance. Basingstoke: Macmillan, pp. 11−32.
|
|
Olmedo, A., Patrick L.J.Bailey, & Stephen J. Ball To Infinity and Beyond: Heterarchical Governance, the Teach for All Network in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Profits and Minds Europe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13 12 4 492 512 Olmedo, A., Patrick L.J.Bailey, & Stephen J. Ball. (2013). To Infinity and Beyond: Heterarchical Governance, the Teach for All Network in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Profits and Minds. Europe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2(4), 492—512.
doi: 10.2304/eerj.2013.12.4.492
|
|
Guy, P Is Governance for Everybody? Policy and Society 2014 33 4 301 306 Guy, P. (2014). Is Governance for Everybody?. Policy and Society, 33(4), 301—306.
doi: 10.1016/j.polsoc.2014.10.005
|
|
Sørensen, E., & Jacob Torfing.(2007). Governance Network Research: Towards a Second Generation. In Eva Sørensen and Jacob Torfing (eds). Theories of Democratic Network Governance. Basingstoke: Palgrave-Macmillan, pp. 1−24.
|
|
Wilkins, A. & Antonio Olmedo. (2018). Education Governance and Social Theory: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Research. London: Bloomsbury, p.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