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顾小清, 杜华, 彭红超, 祝智庭. 智慧教育的理论框架、实践路径、发展脉络及未来图景[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8): 20-32. |
[2] |
张屹, 王珏, 谢玲, 王丹丹, 李幸, 莫尉. 小学数学PBL+CT教学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研究——以“怎样围面积最大”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8): 70-82. |
[3] |
彭正梅. 谁以易之:论杜威培养“4C公民”的教育哲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6): 27-42. |
[4] |
张留华. 批判性思维教育的一个议题:教人论证,还是教人探究?——罗素、杜威和图尔敏[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6): 71-81. |
[5] |
李姝雯, 李曼丽. 儿童书面言语的因果表达及逻辑思维特征研究——一项基于1800名小学生作文的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1): 59-72. |
[6] |
简成熙. 证成批判思维——兼回应批判思维只适用自由社会吗[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 78-93. |
[7] |
[德]安德烈亚斯·施莱希尔(Andreas Schleicher). 教育面向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我们的过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5): 1-21. |
[8] |
李化侠, 宋乃庆, 杨涛, 辛涛. 学习进阶测评工具研发:以小学生统计思维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4): 72-82. |
[9] |
[美]林逸梅(Iveta Silova). 期待其他多重世界,赋我们自身以生机:向比较教育学发出的一份邀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3): 42-56. |
[10] |
白倩, 冯友梅, 沈书生, 李艺. 重识与重估:皮亚杰发生建构论及其视野中的学习理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3): 106-116. |
[11] |
马利红, 魏锐, 刘坚, 马鸣燕, 刘妍, 甘秋玲, 康翠萍, 徐冠兴. 审辨思维: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二[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2): 45-56. |
[12] |
甘秋玲, 白新文, 刘坚, 魏锐, 马利红, 徐冠兴, 刘妍, 康翠萍. 创新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2): 57-70. |
[13] |
夏雪梅. 在传统课堂中进行指向高阶思维和社会性发展的话语变革[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5): 105-114. |
[14] |
冯友梅, 李艺.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批判[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2): 63-72. |
[15] |
曲铭峰, 张红霞, 陆琪, 吕林海, 万东升, 郁波. 小学科学教师中庸思维与科学观关系的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3): 94-102+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