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
|
丁瑜.建立统一的教育学理论规范刍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1998, (4): 13-16.
|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
|
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2.
|
|
《孟子·尽心上》
|
|
吴黛舒.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之再追问[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 (1): 61-65.
|
|
赵修义、童世骏.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
|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
|
章启群.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诠释学[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
|
[德]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
|
陈智慧、加强中介, 促进转化——略论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介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9, (10).
|
|
王江、杨全印、关于教育研究目的、结果与思维方式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1, (1).60-62.
|
|
[美]拉里·劳丹.进步及其问题——科学增长理论刍议[M].方在庆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
|
毛亚庆.从两个教育家的论争看教育研究的两大范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1): 30-37.
|
|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
|
[德]卡西尔著, 人文科学的逻辑[M].沉晖等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