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守信, 程天君. 非师范专业人员“转行从教”的身份建构: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0): 69-82. |
[2] |
马兴, 姜添辉. 如何认识与刻画教育不平等:伯恩斯坦编码理论的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4): 93-110. |
[3] |
林刚, 王成春. 大学生创业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12): 76-84. |
[4] |
章建石. 关于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的改进:历史经验、现实限制与可能方向[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3): 79-86+168+169. |
[5] |
但昭伟. 分析取向教育哲学的精义及其实践——从我的教学心得说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2): 79-86+156. |
[6] |
祁占勇, 王佳昕, 安莹莹.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逻辑与未来走向[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1): 104-111+164. |
[7] |
肖士英. 走向智慧教育观的新境界:怀特海智慧教育观的审视与超越——怀特海智慧教育观诠解、批判与改进[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4): 7-14. |
[8] |
杨明全. 超越传统:走向批判与本土化的比较教育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4): 23-29. |
[9] |
夏天生,王雨函,陈琳,莫雷. 时间转换在记叙文阅读情境模型建构中的作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4): 72-79. |
[10] |
麻彦坤. 心理学研究中的质化运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2): 65-69. |
[11] |
1、 张朝珍;2、束华. 论超越表层结构的翻转课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1): 45-50. |
[12] |
胡金木,冯建军. 中国早期现代化中教育启蒙的三重转换[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31(2): 80-86. |
[13] |
陈桃兰,田正平. 教育史研究国际化与中国化的早期探索
——以舒新城为个案的考察[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31(2): 74-79. |
[14] |
刘世清,苏苗苗 ,胡美娜. 从重点/示范到多样化:普通高中发展的价值转型与政策选择[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31(1): 39-43. |
[15] |
苗雪红. 儿童精神成长研究:意义、取向与多学科视野[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 30(1): 2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