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0-11-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稿
    行为观、心理观与社会文化观: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的视域转移——兼论中国高校教学质量改进
    尹弘飚
    2020 (11):  1-2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11.001
    摘要 ( 500 )   HTML ( 717 )   PDF(1067KB) ( 683 )  
    当前主流的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秉承了行为观的视角,忽视了大学生学习投入行为和内部心理状态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也难以看到大学生学习投入与特定社会文化脉络之间的关联。因此,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亟待研究视域的转移和多元视角的参与。作为一种心理观的解读,“动机与投入轮”为研究大学生学习投入提供了更为适当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工具。三项依据“动机与投入轮”、针对中国大学生群体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分别表明:(1)中国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中两类学习者在学习动机和行为方面存在着“表里不一”的情况,且“适应不良但行为投入的学习者”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情境对大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2)尽管学习动机与投入行为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符合英美学者已有的研究经验,但对中国大学生来说,适应不良的动机并不会削弱反而有可能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学习,从而反映出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文化依附性。(3)大学生课程经历会显著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与投入。依据课程经历各因子发挥的作用,可将其分为“理想指标”“反常指标”与“奇异指标”三个类别,其中后两类指标直接体现了中国高校教学的特征与积弊。改善中国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和高校教学质量,教学管理者与教师应该澄清高等教育阶段“好的教学”的内涵,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发挥评估促进教学的功能,同时留意中国文化与学校教育传统对教学的双重影响。上述三项研究虽从心理观出发,却有助于研究者看到大学生学习投入与社会文化情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且不忽视对学习投入行为的考察,因此使研究者有可能迈向整体观的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子教育
    影子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张薇, [英]马克·贝磊(Mark Bray)
    2020 (11):  21-3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11.002
    摘要 ( 669 )   HTML ( 1016 )   PDF(1270KB) ( 742 )  
    本文回顾了本世纪初二十年间的课外补习研究,即广为人知的影子教育研究。尽管在1999年前已有少数零散的、国家及地区层面的相关文献,本文将1999年发表的首项影子教育全球研究报告作为影子教育研究领域的起点。从那时起至今的20年间,影子教育研究发展显著,这增进了对不同文化之间共性与差异的理解,加深了各界对此现象的认识。相关研究从早期对影子教育发展版图的绘测和对影子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发展为教育生态系统框架下更加深入的社会学、经济学分析,同时也加强了对研究方法的关注。影子教育的未来研究议程需要与时俱进,例如关注技术的影响,并加强跨学科研究以探索更为广阔的领域。未来研究也需要持续关注相关定义及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资本与家庭教育选择:来自中国的证据
    杨钋, 徐颖
    2020 (11):  39-5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11.003
    摘要 ( 276 )   HTML ( 731 )   PDF(927KB) ( 446 )  
    提升家庭层面的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拉动居民消费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集中讨论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资本对家庭教育选择与投资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年和2016年追踪数据,本文建立配套亲子样本,应用泛精确匹配和加权回归方法,探究了信息资本是否有助于家庭突破信息约束以参与教育选择和教育投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的家庭更有可能参与择校、选择进入重点校,且参与校外补习的概率与参与程度也显著提升。互联网使用带动了家庭教育投资的提高,尤其是选择性投资与校外补习投资。这种积极效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逐步衰退。此外,信息资本对家庭教育选择的积极影响受到制度约束,面临升学瓶颈的流动儿童并未从家庭互联网使用中获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少年影子教育参与:学校群体与先赋差异——基于CEPS数据的多水平分析
    席玮, 李莹
    2020 (11):  56-6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11.004
    摘要 ( 333 )   HTML ( 422 )   PDF(836KB) ( 553 )  
    青少年影子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现有研究尚未充分讨论的问题。本研究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进行多水平分析的结果显示,青少年影子教育参与机会受到先赋因素和学校群体因素的双重影响。在影子教育参与机会的差异中,有超过40%的方差是来自学校层面,并且学校因素主要通过同伴效应对影子教育参与产生作用。除直接影响外,同伴群体因素还通过调节效应间接影响先赋因素的作用强度。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影子教育受到不同先赋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术类的影子教育主要受到家庭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影响,而才艺类影子教育主要受到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
    超越自由教育的逻辑架构:大学通识教育的结构性转向
    崔延强, 卫苗苗
    2020 (11):  69-7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11.005
    摘要 ( 236 )   HTML ( 112 )   PDF(596KB) ( 326 )  
    一直以来,通识教育所追求的“理性自由”目标要求自身超越自由教育的“自由”内涵,但由于在概念上以及历史事实上相互交集,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这二者被部分学者看作是相互捆绑甚至相通相融的关系。杜威曾站在教育民主的角度对自由教育的“阶级性”“政治符号性”“文化标志性”进行了批判,直指其“不自由的陷阱”。因此,通识教育必须超越自由教育的逻辑框架才能达到其自身的“自由”目标。在教育建构主义以及经验论的思想框架下,杜威以“建构—解构—重构”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这种教育理念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教育”为现代大学通识教育提供了一条通往“自由目标”的自由之路,且有望解决目前大学通识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课程学习经历:测量工具设计与基本特征分析——基于陕西高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
    陆根书, 李丽洁
    2020 (11):  78-8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11.006
    摘要 ( 391 )   HTML ( 126 )   PDF(733KB) ( 693 )  
    学生课程学习经历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在Craig McInnis 等人编制的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简称CEQ)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主设计的“大学数学课堂学习环境调查问卷”(简称UMCEQ),基于输入-过程-产出三个环节,设计了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并应用该问卷对陕西省高校2018届全体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较好,能够对陕西本科毕业生的课程学习经历进行科学、有效、可靠的测量,可以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有效工具。如果将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各维度得分转换为百分制成绩,则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对学习资源、课程组织、良好教学、独立自主性四个维度的感知处于及格水平,对学生支持、清晰的目标与标准、学习共同体、适当负担、适当评价、智慧激发和毕业生质量等七个维度的感知居于中等水平,与当前我国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愿景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同性别、专业与学校层次的本科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要优化大学生的课程学习经历、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应根据学生的性别、就读专业与学校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具有“以学为中心”的专业眼光吗:基于视频俱乐部的分析
    夏雪梅, 方超群, 刘潇
    2020 (11):  90-10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11.007
    摘要 ( 225 )   HTML ( 111 )   PDF(782KB) ( 466 )  
    众多学校和教师都宣称关注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中进行从教到学的转型。那么教师是否具有以学为中心的专业眼光,怎样的视频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眼光的发展?本研究用视频俱乐部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视频的选择阶段,教师的专业眼光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大多数视频停留在表面的活动和学习形式上,而对营造安全氛围、设计挑战性任务、引发高阶思维、同伴论争、关注个体差异等关键维度的识别不高。在视频讨论阶段,教师们关于学生学习的观点推理体现了他们的专业眼光的差异。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表明,争议性较大的视频,更能促进教师专业眼光的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
    道德凸显和伦理隐退的中国德育危机与出路
    严从根
    2020 (11):  101-10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11.008
    摘要 ( 312 )   HTML ( 139 )   PDF(568KB) ( 596 )  
    道德主要指向主体的心灵秩序,伦理主要指向外在的社会秩序,二者并不必然统一,妥善的做法是在道德和伦理之间保持恰当的张力。然而,在我国现今的德育中,道德日益凸显,伦理却日益隐退。伦理隐退的德育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追求,助长了个体自由的消逝和精神的迷惘,易导致伦理失序和共同体衰落。为了充分尊重现代道德教育的成果和消解这种道德教育带来的危机,我国要以现代伦理共同体为起点,以现代伦理人培养为目标,以人伦关系为主要化育内容,以风俗为主要化育手段,实施德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价值教育的逻辑
    李一希
    2020 (11):  109-11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11.009
    摘要 ( 224 )   HTML ( 123 )   PDF(569KB) ( 323 )  
    教会一个孩子一项科学知识和让他形成一个价值观念这两个教育活动经常同时出现在日常教育的各个环节,但两者又显得非常不同。受功利主义影响,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智能教育得到广泛研究,而对于价值教育的规律性认识还比较缺乏,这对于推动教育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文章主要阐释了界定价值教育的两个关键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以行为为对象的意义赋予、以个体为载体的理性建构、以历史文化为基础的价值判断等三个价值教育的逻辑,并对三个逻辑的内在关系以及它们与界定价值教育两个关键条件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性认识开展价值教育实践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教育
    贫困学生培养成本补偿的理论与方法
    马红梅, 雷万鹏
    2020 (11):  119-12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0.11.010
    摘要 ( 197 )   HTML ( 136 )   PDF(894KB) ( 244 )  
    本文基于特征价格理论,从理论和技术层面讨论贫困生培养成本补偿问题。学生家庭贫困或所在地区贫困等不利处境导致他们达至同等水平的教育成就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贫困人口或地区的教育成本补偿标准应依据教育成本函数中“贫困”环境相关特征的隐形价格确定。特征价格分解技术对完善我国基础教育财政制度及评估地方政府教育精准扶贫努力程度具有重要启示,为理解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的财政充足与公平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