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9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1-10-20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稿
    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公办学校改制反思
    劳凯声
    2021 (10):  1-1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10.001
    摘要 ( 369 )   HTML ( 43 )   PDF(564KB) ( 411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国公立学校面对的共同性问题促成了一场世界性的公立学校重建运动,市场化、民营化是改革的重要思路。同一时期,我国也经历了一个被称为公办学校改制的变革进程,简政放权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是改革的两大重要议题。在这一变革的背后,蕴含着能否创造一种政府之外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问题。公办学校改制由于利益冲突尖锐,与原先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认知相悖,因此出现了严重的行为失范问题,导致了办学秩序的混乱和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公办学校改制的结果表明,必须正确理解公办学校的国家性和民间性,准确把握教育的公益性质,妥善处理教育与市场关系,始终坚守公办学校的公共责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庆祝华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
    新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脉络与改革创新——为华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而作
    黄忠敬, 程亮
    2021 (10):  12-2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10.002
    摘要 ( 699 )   HTML ( 50 )   PDF(768KB) ( 725 )  

    70年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向我们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折射出新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脉络与改革创新:在教育知识建构上,体现了从“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即由引介加工到扎根中国大地发展具有原创性的教育学;在面向教育实践上,经过了从“经验概括”到“理论生成”的历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传统;在服务国家政策上,由为国家和政府决策提供相关证据的“知证”逐步走向主动参与国家和政府的决策咨询的“咨政”,以专业研究服务国家政策;在引领学术前沿上,从“接轨国际”走向“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为世界贡献中国的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师生合作:大夏大学的立校精神与当代启示
    娄岙菲
    2021 (10):  27-4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10.003
    摘要 ( 342 )   HTML ( 30 )   PDF(850KB) ( 406 )  

    “师生合作”作为大夏大学的立校精神,自创校之日起便与学校的具体办学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时代的变化得以不断充实,并被赋予新的意义。大夏大学基于师生合作精神,以导师制为制度实践,帮助学校度过了种种考验。“师生合作”将传统书院精髓与现代大学制度结合,可以为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直接的思想资源,对当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及书院制改革等问题都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守“国学”:光华大学国文系的教学与研究
    韩戍
    2021 (10):  41-5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10.004
    摘要 ( 288 )   HTML ( 32 )   PDF(697KB) ( 297 )  

    光华大学诞生于1925年的五卅运动,1951年与大夏大学合组为华东师范大学。抗战前,在校长张寿镛和文学院院长钱基博的努力之下,光华大学国文系在人才培养方面成果斐然,成为当时国学教学与研究的重镇。当然,受限于主客观条件,光华大学国文系存在着无力设置研究所、学科专业化程度不足、师生学术交往圈有限等问题,进而影响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回顾光华大学国文系的教学与研究情况,诸如学科错位发展、注重国学教育、打破课堂内外界限,对当下大学相关系科的学科建设及书院制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师范性与学术性: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初期的探索
    陈华龙, 殷飞飞
    2021 (10):  51-6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10.005
    摘要 ( 416 )   HTML ( 37 )   PDF(750KB) ( 306 )  

    师范性与学术性问题,是高等教育史上师范类大学办学以及教师教育中的重要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结合,根植于从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到华东师范大学血脉赓续的办学传统之中,是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初期富有成效的重要探索之一。为满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华东师范大学通过在私立大学基础上合并组建以及院系调整工作,完成了作为独立高师的师范性定位,同时通过领导班子安排、思想改造、培养模式变革等措施完成了师范性的塑造。校领导的大学理念、苏联专家的指导以及高师院校师资培养任务等因素促使华东师大及时设置研究部、创办丛刊期刊以及出版社等,从而使学术性得以确立。在围绕高师办学方向问题的大讨论后,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逐渐得以确立。在此理念下,学校通过修正培养目标、探索延长学制、拓展师资培养形式、增设专门组与新专业、成立系列科研机构等措施,使教师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并走向学科综合化的道路。建校初期关于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历史探索,为华东师大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办学思想奠定了基础,对师范大学如何应对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挑战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
    作为教育哲学的现象学——论现象学“自我”的解放
    高伟
    2021 (10):  65-7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10.006
    摘要 ( 404 )   HTML ( 38 )   PDF(639KB) ( 307 )  

    现象学是一种试图回到古典理性重塑人的生存意义的现代性哲学。现象学具有革命性、批判性、解放性的特点,它解放了世界、自我,重审了人对其自身与世界关系的理解,重新底证了自由与责任。现象学的问题意识是自我的遮蔽与出场,而其历史使命则是解放自我。现象学不仅仅通过“启示”形构了“某种”教育哲学,现象学把教育视为政治、伦理活动,解放了心灵,张扬了观念的自由,把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视为真理和自由的承担者,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教育的理解。现象学本身就具有深刻的教化性质,现象学就是教育哲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评价
    举贤不避亲:内部人特征降低了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吗?——以中国大陆教育学术期刊发表的923901篇论文为例
    李一杉, 刘金松
    2021 (10):  77-10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10.007
    摘要 ( 417 )   HTML ( 42 )   PDF(1268KB) ( 810 )  

    伴随着学术发表竞争程度加剧,关于学术期刊在论文发表中偏爱内部人稿件的讨论逐渐增加,但是尚无实证研究探讨内部人稿件对教育研究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利用2001年至2019年中国大陆教育类学术研究期刊发表的923901篇论文的数据和80位访谈对象提供的文本证据,基于“成本-收益”机制框架、理性决策视角和交易成本概念三者结合的理论逻辑推导分析,就内部人特征对学术论文质量和影响力的效应提出了一项假说与四项研究假设并通过定量分析与质性分析结合的混合研究模式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内部人稿件在大部分“时段*目录*下载/引用”板块中的影响力和质量均优于外部人稿件。(2)随时间由远及近,内部人效应在不同板块有不同的变动趋势,在CSSCI来源由负转正,在CSSCI扩展与北大核心由正转负,在普通期刊呈现区间波动。(3)内部人特征对质量产生的总效用中包含了一部分影响力的中介/间接效应,该中介/间接效应随板块不同而变动,并且存在遮掩效应,应重视影响力的中介/间接效应对价值发现的作用。(4)位于中低档区间的内部人特征较位于中高档区间的内部人特征呈现更多的负效应,中高档区间的内部人特征则较中低档区间的内部人特征呈现更多的正效应。(5)外部人特征中的伪内部人特征相对内部人特征在质量和影响力维度的效应呈现下降趋势,但优于真外部人特征,并不能简单以“垄断”作负面理解。(6)学术期刊、审稿人和论文作者对内部人稿件的看法及其相应行动随着个体内在特征和所处外部环境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综合前述分析,本研究认为不能简单地认定含有内部人特征的内部人稿件显著降低了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同时内部人特征在帮助学术期刊降低与论文作者之间的交易成本时,以内部人稿件占比在中低档增加和中高档减少作为代价,并且这种代价因板块不同而存在差异。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站在程序公平和实质公平的角度对学术期刊提出了强化内部流程、提升决策绩效和优化质量与影响力的建议,对论文作者提出了增强研究水平和建立专业声誉的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
    科学捐赠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价值研究
    杨九斌
    2021 (10):  103-11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10.008
    摘要 ( 365 )   HTML ( 36 )   PDF(827KB) ( 621 )  

    科学捐赠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二战前,科学捐赠弥补了政府资助的缺位,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的兴起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二战后,鉴于大学科研在赢得战争中的突出贡献,科学的价值获得联邦政府的认同,以致政府资助涌现校园,并不断遮掩科学捐献的光芒。但由于联邦资助受时局影响导致科研经费时多时少,资助的确定性、稳定性不足影响了科研的发展,这时,科学捐赠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重要性不容忽视,其与联邦政府资助一起,共同推动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法治
    教育法是独立的部门法
    雷槟硕
    2021 (10):  115-12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10.009
    摘要 ( 678 )   HTML ( 33 )   PDF(730KB) ( 611 )  

    教育法的独立性并非由部门法特征确认;相反,教育法的独立性确证了教育法能够作为独立的部门法存在。教育法的独立性是由教育法的类型化特征确定,该特征为狭义教育法律关系,属于教育法的核心范畴。在教育法不断发展的阶段,需要以狭义教育法律关系为中心,突出节点性问题研究,以狭义教育法律关系及其体现的教育价值辐射教育法节点性问题与细节性问题,进而构造教育法体系,形成教育法的规范秩序,稳定教育法的规范范围,进而确保教育法的独立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