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2-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稿
    论儿童全面发展概念的多学科内涵建构
    朱旭东, 李秀云
    2022 (2):  1-1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2.001
    摘要 ( 793 )   HTML ( 585 )   PDF(869KB) ( 907 )  

    儿童全面发展概念的多学科内涵建构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尝试从多学科视角探讨儿童全面发展“五对概念十二个范畴”的内涵建构,具体包括:(1)儿童道德和公民性发展的伦理学、政治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2)儿童认知与情感发展的心理学、脑科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3)儿童社会性与个性发展的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4)儿童艺术与审美发展的艺术学、美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5)儿童健康与安全发展的人体运动学、营养学、安全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以及儿童大脑与身体发展的脑科学、生理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儿童全面发展概念的多学科内涵建构对深化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予以探讨,为更加全面地把握育人目标提供理论借鉴,并为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提供思想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
    劳动教育的文化研究
    肖绍明
    2022 (2):  17-2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2.002
    摘要 ( 902 )   HTML ( 567 )   PDF(699KB) ( 1145 )  

    劳动教育是人改造外部世界,满足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实践。“劳动崇拜论”“劳动决定论”“劳动终结论”和“劳动起源论”批判和中外教育史上有关劳动教育的论争揭示了,文化是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本质,劳动教育研究需要文化研究。“劳动”“文化”和“教育”在词源上有共通之处。劳动教育,作为文化实践,是通过物质、能量转换改造自然的“化育”和通过信息、符号改造社会的“教化”的统一,蕴含价值-规范、行为-作用、语言-符号、知识-技术等不同的文化层级和实践综合。劳动教育有文化唯物性,也就是具有物质生产性和面向社会现实的大众文化性。劳动教育有文化启蒙价值,它是解放所有人的文化启蒙,是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文化的知识文化启蒙。总之,劳动教育的文化本质和实践充分呈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以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创造的过程,是劳动的“教育性”与教育的“劳动性”、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化育与教化、精英与大众、理论与实践之间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什么是好的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
    祁占勇, 杜越
    2022 (2):  29-4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2.003
    摘要 ( 785 )   HTML ( 362 )   PDF(781KB) ( 1389 )  

    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是教育政策活动乃至教育系统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好的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不仅是教育政策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也是强化教育政策操作与执行力度的重要措施,而且是“再造教育政策”或“生产新的教育政策”的基本依据。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是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特定的方式方法,对教育政策执行活动作用于政策目标领域内的社会系统要素的影响变化进行事实描述与价值审判,并反馈于政策循环的活动,具有涉及复杂的利益相关者、目标模糊且广泛、过程不稳定与不确定并存、方法具有局限性、结果具有反馈性等特征。当前我国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存在着理论研究匮乏滞后、评估视域困守于实证范式、评估方法与技术单一、评估活动要素专业性有待提升、评估结果的反馈利用低效等问题。基于此,好的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需要从评估标准坚持事实与价值相统一、指标体系兼顾要素多元与联动协调、评估方法与技术切实可行、评估结果分析说理与反馈应用并重等方面重构分析框架,从而使教育政策执行实践中的政策虚置、政策悬置、政策失灵等现象尽量少出现乃至不出现。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教育
    中小学生肥胖问题研究:校际差异及时间分配表征
    张文明, 陈嘉晟
    2022 (2):  43-5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2.004
    摘要 ( 477 )   HTML ( 200 )   PDF(988KB) ( 669 )  

    学校是否会形塑学生身体?为回答这一问题,基于“中小学生学习情况及学习环境调查(2020)”数据,通过“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视角,运用潜在剖面分析、多层次次序Logistic回归,探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层面的校际差异与个体层面的时间分配模式是否对中小学生的肥胖程度产生影响。研究发现:(1)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校评级与学校性质分别会对小学生与初中生的肥胖程度造成影响;高中阶段学校因素的影响不显著。(2)肥胖程度在时间分配模式上呈现出两种不同表征并随学段发生变化。在小学与初中阶段,作业型、均衡型与游戏型3种较多静态时间分配模式的学生更容易发胖。(3)中小学生肥胖的时间分配随着校际差异存在异质性表征,初中阶段尤为明显。相较于民办初中,公办初中的学生更容易因时间分配的不均衡而“致胖”。因此,在学校及学生健康政策制定中应当充分考虑中小学生肥胖的结构性特征,通过对作业、手机(游戏)、运动以及睡眠的时间进行政策性干预,进而从影响肥胖的外部因素角度有效遏制超重、肥胖现象的发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品德与公民”课程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国家认同?——基于澳门中小学生的实证调查
    李臣之, 梁舒婷, 郭晓明
    2022 (2):  57-7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2.005
    摘要 ( 578 )   HTML ( 74 )   PDF(841KB) ( 1175 )  

    自编国家认同、思政类课程感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澳门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澳门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整体水平中等偏上,情感领域略高于认知和行为领域;其因子在性别、年级、父亲国籍、父母亲文化程度变量上差异显著,尤以年级差异为甚。大多数学生能较好感知“品德与公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但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缺乏多元性;课程感知的因子在性别、年级、母亲国籍、母亲文化程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年级差异最为显著。国家认同和“品德与公民”课程感知联系紧密,课程目标感知程度是影响国家认同的关键因素,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影响甚微。建议关注国家认同年级差异,低年级夯实基础,高年级查漏补缺;家庭教育是落实国家认同教育的关键一环,开设“家长课程”注重母亲教育势在必行;“品德与公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之一,要完善基本学力要求文件以指导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起跑线竞争:我国中小学生首次参与课外补习时间分析——支持“双减”政策落实的一项实证研究
    薛海平, 师欢欢
    2022 (2):  71-8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2.006
    摘要 ( 2210 )   HTML ( 231 )   PDF(1060KB) ( 2606 )  

    “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需要精准识别学生选择参与课外补习的深层原因,研究我国中小学生首次参与课外补习时间能够为疏解家长和学生的课外补习需求提供实证依据。本文基于2017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IEFR-HS 2017)数据,采用生存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中小学生首次参与课外补习时间进行了刻画,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学生首次参与课外补习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中小学生大多数参加过课外补习,且许多学生在较低年级就参加了课外补习。(2)我国中小学生首次参与学科类课外补习时间明显早于兴趣类课外补习,随着年级的升高这一差异更为凸显。(3)城乡地区和不同阶层家庭的学生首次参与课外补习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随着学段的上升而逐渐缩小。(4)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学生首次参与课外补习时间有显著正影响,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越好的学生首次参与学科类和兴趣类课外补习时间均越早,但这种差异随着学生学段的上升而减小。“双减”政策背景下,建议政府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校内课后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家长和学生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重点照顾弱势阶层家庭,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弱势阶层学生提供校内学业辅导帮助;引导家长理性选择课外补习,客观辩证地审视课外补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
    从学科建设到学科治理:基于松散耦合理论的考察
    李立国, 冯鹏达
    2022 (2):  90-9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2.007
    摘要 ( 347 )   HTML ( 39 )   PDF(666KB) ( 1077 )  

    在松散耦合机制下,不同学科发展既保持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又保持与组织的互动关系。松散耦合机制保护了不同学科采用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举措应对环境和追求合法性。松散耦合型学科治理有利于应对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碎片化,顺应了大学组织特性和学科发展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创新。学科治理中的评价评估、资源配置等应按照不同学科规律与特点进行,体现不同学科特色,避免用统一机械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科。同时,应通过共享价值和组织文化建设加强学科的耦合性,促进学科整体提升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疫情防控中的教育研究
    2021年疫情背景下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何变化?——一项基于2021年和2020年全国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涛, 孙煖, 邬志辉
    2022 (2):  100-11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2.008
    摘要 ( 1402 )   HTML ( 230 )   PDF(924KB) ( 2552 )  

    课题组于2021年6月—8月持续两个半月对全国34个省区市展开第二轮调研。根据回收的调查数据样本,与2020年第一轮调研比较发现:2021年近五成毕业生签约税后薪酬每月3001-5000元、就业岗位与专业总体对口率显著提高、就业满意度保持高位略有下滑、考虑离职率略有上升。2021年未就业毕业生自感疫情因素对就业影响程度显著降低、向体制内就业的期待倾向明显、公考和升学失利者复考意愿更加强烈、薪酬待遇超过工作地点成为最被看重的就业因素、期待薪酬与实际薪酬之间的差距在扩大、对民营企业的就业期待位次出现明显下降。受调样本中用人单位招聘计划在压缩、裁员率在上升、薪酬水平在增加、招聘标准在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与2020年总体持平保持良好。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户籍、家庭经济状况、学校类型、学校层次、学科类型、学科层次、个人学历、学业成绩、创业意愿等变量在不同类别间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与2020年不同之处是2021年农村户籍毕业生比城镇户籍毕业生就业概率更高、医学类和师范类高校应届毕业生比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概率更高、本科毕业生就业概率低于大专毕业生就业概率、农医学科就业概率高于人文学科就业概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对话
    “第四条道路”关照下的教育领导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进路与实践样态——祝刚与丹尼斯•舍利教授的对话与反思
    祝刚, [美]丹尼斯•舍利
    2022 (2):  114-12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2.009
    摘要 ( 477 )   HTML ( 39 )   PDF(754KB) ( 952 )  

    全球教育变革的意义、动力与实践模式正在发生新的范式转变。面对全球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教育改革运动,国际知名教育变革与教师教育学者丹尼斯?舍利教授与同事提出了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创新和包容的全球教育变革的“第四条道路”。目前,“第四条道路”变革模式已经在芬兰、加拿大、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开展。针对教育变革所面临的一系列新紧迫性,丹尼斯?舍利教授分析了他提出的以“中间引领”与“社区组织”为突破口的教育改革模式。鉴于教师教育在全球教育变革的重要性,丹尼斯?舍利提出了正念型教师的概念,探讨了教师教育中需要发展的5种类型的专业资本,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决策资本、道德资本和符号资本。同时,丹尼斯?舍利还关注教育变革背景下教师的幸福感与不同样态的教师文化。针对人类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如新型冠状病毒和气候变化,丹尼斯?舍利呼吁通过跨文化对话和交流,同时加强人文课程来应对这些挑战。就上述问题,本次对话从理论进路与实践样态两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学术对话,以昭示“第四条道路”关照下的教育领导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