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雷岑卡 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分析、批判、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5 4 2 14 布雷岑卡. (1995). 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分析、批判、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2—14.
|
|
陈桂生. (1993). 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研究.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陈桂生. (2012a). 教育原理(第三版).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陈桂生. (2012b). 学校教育原理(增订版).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陈桂生. (2016). 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师行动研究的探求(第三版).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陈桂生 萧承慎中国师资文化研究的学术价值 基础教育 2018 5 5 8 陈桂生. (2018). 萧承慎中国师资文化研究的学术价值. 基础教育,(5),5—8.
doi: 10.3969/j.issn.1005-2232.2018.05.001
|
|
陈桂生 我国以“师道”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师资文化的合理性刍议 中国教育科学 2021 4 3 47 50 陈桂生. (2021). 我国以“师道”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师资文化的合理性刍议. 中国教育科学,4(3),47—50.
|
|
陈桂生, 张礼永 中国古代师资文化要义——“师说”辨析 教育研究 2015 9 129 137 陈桂生, 张礼永. (2015). 中国古代师资文化要义—“师说”辨析. 教育研究,(9),129—137.
doi: 10.3969/j.issn.2095-3089.2015.09.140
|
|
程谪凡 对教育学教学大纲的意见 光明日报 1956–11–26 程谪凡. (1956–11–26). 对教育学教学大纲的意见. 光明日报.
|
|
丁钢 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 现代大学教育 2008 1 1 16 丁钢. (2008). 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 现代大学教育,(1),1—16.
|
|
丁钢 叙事范式与历史感知: 教育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 教育研究 2009 5 37 41 丁钢. (2009). 叙事范式与历史感知: 教育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 教育研究,(5),37—41.
|
|
董纯才, 刘佛年, 张焕庭. (1985).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
华东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 (2012). 师魂: 华东师范大学老一辈名师.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华东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 (2017). 文脉: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回眸.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华东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教育分会. (2021). 传承: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发展之卓越事迹.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黄忠敬. (2011). 教育政策导论.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3—5.
|
|
黄忠敬. (2016). 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国之路.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1.
|
|
雷尧珠 试论我国教育学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4 2 39 47 雷尧珠. (1984). 试论我国教育学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39—47.
|
|
刘佛年 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文汇报 1962–02–24 刘佛年. (1962–02–24). 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文汇报.
|
|
刘佛年. (1991). 回顾与探索——论若干教育理论问题.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刘佛年. (1999). 刘佛年学述.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 (1995).《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孟宪承. (2010). 关于高师教学问题.载周谷平、赵卫平、盛玲. 孟宪承集(第一卷).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362.
|
|
孟宪承, 等 为繁荣教育科学创造有利条件 人民教育 1957 7 42 孟宪承, 等. (1957). 为繁荣教育科学创造有利条件. 人民教育,(7),42.
|
|
瞿葆奎. (2004). 教育学的探究.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瞿葆奎, 黄荣昌. (1979). 关于马克思“男女青少年和儿童的劳动”辨析——纪念马克思诞辰160周年.〈教育研究〉丛刊, (创刊号).
|
|
瞿葆奎, 徐勋, 陆亚松, 顾振亚. (1984). 语文教学经验与研究.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瞿葆奎, 郑金洲, 程亮 中国教育学科百年求索 教育学报 2006 3 3 11 瞿葆奎, 郑金洲, 程亮. (2006). 中国教育学科百年求索. 教育学报,(3),3—11.
doi: 10.3969/j.issn.1673-1298.2006.03.001
|
|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 (1979). 教育学(讨论稿).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王策三, 黄济 可喜的贡献——评《教育学文集》 教育研究 1991 11 60 63 王策三, 黄济. (1991). 可喜的贡献—评《教育学文集》. 教育研究,(11),60—63.
|
|
王建磐. (2004). 师表——怀念刘佛年.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萧承慎. (1990). 师道征故. 台北: 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
|
叶澜 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7 3 23 30 叶澜. (1987). 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23—30.
|
|
叶澜. (1991). 教育概论.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叶澜. (1999).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叶澜 略论“新基础教育”研究之路的若干特征 基础教育 2011 8 2 5 14 叶澜. (2011). 略论“新基础教育”研究之路的若干特征. 基础教育,8(2),5—14.
|
|
叶澜. (2015). 回归突破: 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叶澜, 陈桂生, 瞿葆奎 向着科学化的目标前进——试述近十年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演进 中国教育学刊 1989 3 2 6 叶澜, 陈桂生, 瞿葆奎. (1989). 向着科学化的目标前进—试述近十年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演进. 中国教育学刊,(3),2—6.
|
|
袁振国 教育政策学: 一门正在发展的教育新学科 上海高教研究 1996 1 8 11 袁振国. (1996). 教育政策学: 一门正在发展的教育新学科. 上海高教研究,(1),8—11.
|
|
袁振国 走向政策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3 15 16 袁振国. (1998). 走向政策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15—16.
|
|
袁振国 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 4 17 袁振国. (2017). 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4—17.
|
|
周谷平, 徐立清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历程初探 教育研究 2002 10 19 23 周谷平, 徐立清. (2002).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历程初探. 教育研究,(10),19—23.
|
|
Bernett, R. (1990). The Idea of Higher Educ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