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贵华, 孟照海. 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2): 1-17. |
[2] |
孙绵涛, 何伟强, 吴亭燕. “中国教育治理”的三重内涵[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2): 18-29. |
[3] |
杨小微. 现代性反思与中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1): 86-99. |
[4] |
朱剑. 西方大学内部治理模式的嬗变:从学院式走向创业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1): 85-96. |
[5] |
张华. 论杜威与中国教育改革[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2): 18-28. |
[6] |
袁振国. 双优先: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作[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4): 1-17+162. |
[7] |
杜成宪, 李得菲, 张月佳. 57种中国教育史教材所选入古代教育人物分析——兼论古代教育家群体的形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4): 89-98+137. |
[8] |
胡金木, 栗洪武. 在“延传变体链”上思考中国教育现代化[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2): 92-98+124. |
[9] |
胡金木,冯建军. 中国早期现代化中教育启蒙的三重转换[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31(2): 80-86. |
[10] |
于述胜. 教育史学科建立时期的中国问题解读舒新城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学术理路[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 25(4): 87-95. |
[11] |
周勇. 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文化与精神遗产:以陶孟和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 25(3): 76-81, 91. |
[12] |
杨小微, 叶澜. 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发展中国教育学———新世纪第一个五年中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24(4): 1-9. |
[13] |
田正平, 李江源. 教育制度变迁与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20(1): 39-51. |
[14] |
杜成宪, 张继玺. 20世纪关于中国教育史发展线索问题的探索[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19(4): 66-72. |
[15] |
邬志辉. 三种反教育现代化思潮评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19(1): 14-18,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