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隆威, 贺安娜, 齐长永, 胡碧皓, 顾小清, 洪道诚. 认知回响:学习者智能体的出声思维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5, 43(5): 30-43. |
[2] |
黄昌勤, 钟益华, 王希哲, 韩中美, 魏同权. 从单智能体到多智能体:大模型智能体支持下的激励型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5, 43(5): 44-56. |
[3] |
尹坚勤, 克劳迪娅•朱迪奇(Claudia Giudici). 对话“瑞吉欧”: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与国际瑞吉欧儿童中心主席克劳迪娅·朱迪奇的对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5, 43(2): 119-126. |
[4] |
李林. 早期儒家哲学中的教育隐喻探微[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7): 100-113. |
[5] |
刘正伟, 水鑫怡. 革命课程话语的诞生——论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课程改革[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6): 112-124. |
[6] |
刘贵华, 孟照海. 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2): 1-17. |
[7] |
杨一格, 黄甫全, 梁梓珊. AI主讲课程开发的教师减负效应:一项试验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2): 46-62. |
[8] |
崔允漷, 周文叶, 雷浩, 郭洪瑞, 张紫红, 王少非, 安桂清, 吴刚平.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1): 154-170. |
[9] |
劳凯声, 吕伟艳, 马暄皓. 教育法学话语、体系与研究方法的演进与定位[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0): 1-12. |
[10] |
陈静远, 胡丽雅, 吴飞.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变革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7): 177-186. |
[11] |
张博, 董瑞海.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赋能教育智能发展——人工智能科学家的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9): 19-31. |
[12] |
曾开富, 王孙禺, 陈丽萍. 中美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制度与理念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批判话语分析方法[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8): 19-30. |
[13] |
邵发仙, 胡卫平, 张睆, 张艳红, 首新. 课堂论证话语的序贯分析:小学生的科学推理[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48-60. |
[14] |
夏雪梅. 在传统课堂中进行指向高阶思维和社会性发展的话语变革[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5): 105-114. |
[15] |
王博雅, 李珊珊, 岳爱, 李英, 史耀疆. 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3): 47-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