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小红, 王杉, 陈晨, 杨婕, 唐向黎. 家庭文化资本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基于多层logistic模型的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8): 57-66. |
[2] |
庄惠阳.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真谛何在——与李艺教授等学者商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7): 114-125. |
[3] |
秦田田, 刘善槐, 殷美娜, 张雪. 乡村振兴背景下学前教师编制标准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6): 57-81. |
[4] |
霍力岩, 孙蔷蔷, 龙正渝. 中国高质量学前教育指标体系建构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1): 1-18. |
[5] |
魏晓宇, 苏娜. 学校教育可以兼顾公平与质量吗?[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8): 116-126. |
[6] |
武法提, 田浩, 王瑜, 樊敏生. 智慧教育视野下基于Rasch模型的知识掌握与认知能力分析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8): 57-69. |
[7] |
李佳哲, 胡咏梅. 家长学习参与和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基于亲子关系和学习自信心的有中介的调节模型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7): 72-83. |
[8] |
李刚, 辛涛. 基础教育质量的内涵与监测评价理论模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4): 15-29. |
[9] |
柳芸芸, 叶映华. “新生代海归”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有序Logistic—ISM 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2): 42-58. |
[10] |
胡咏梅, 元静. 学校投入与家庭投入哪个更重要?——回应由《科尔曼报告》引起的关于学校与家庭作用之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 1-25. |
[11] |
魏锐, 刘坚, 白新文, 马晓英, 刘妍, 马利红, 甘秋玲, 康翠萍, 徐冠兴.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设计[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2): 20-28. |
[12] |
刘妍, 马晓英, 刘坚, 魏锐, 马利红, 徐冠兴, 康翠萍, 甘秋玲.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一[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2): 29-44. |
[13] |
马利红, 魏锐, 刘坚, 马鸣燕, 刘妍, 甘秋玲, 康翠萍, 徐冠兴. 审辨思维: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二[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2): 45-56. |
[14] |
甘秋玲, 白新文, 刘坚, 魏锐, 马利红, 徐冠兴, 刘妍, 康翠萍. 创新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2): 57-70. |
[15] |
康翠萍, 徐冠兴, 魏锐, 刘坚, 郑琰, 刘妍, 甘秋玲, 马利红. 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2): 7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