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康敏. 存异或趋同:学科分类视角下大学生学情过程性特征[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8): 13-21. |
[2] |
陈明选, 周亮. 数智化时代的深度学习:从浅层记忆走向深度理解[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8): 53-62. |
[3] |
权国龙. 主体赋能:智能学习的多感官体验[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9): 105-117. |
[4] |
杜华, 顾小清. 人工智能促进知识理解:以概念转变为目标的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9): 67-77. |
[5] |
庄惠阳.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真谛何在——与李艺教授等学者商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7): 114-125. |
[6] |
顾泠沅. 45年:一项数学教改实验[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4): 103-116. |
[7] |
荀渊. 关于柏林大学创建与洪堡教育观念的历史叙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7): 62-71. |
[8] |
陈武元, 贾文军. 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的影响因素探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7): 42-53. |
[9] |
刘妍, 马晓英, 刘坚, 魏锐, 马利红, 徐冠兴, 康翠萍, 甘秋玲.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一[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2): 29-44. |
[10] |
康翠萍, 徐冠兴, 魏锐, 刘坚, 郑琰, 刘妍, 甘秋玲, 马利红. 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2): 71-82. |
[11] |
张华. 论学科核心素养——兼论信息时代的学科教育[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1): 55-65+166+167. |
[12] |
李学良, 杨小微.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公正体验的实证研究——基于学校内部公平数据库的报告[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4): 95-106+165. |
[13] |
邓佳, 黄雪. 美育的神经基础[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5): 100-108+161. |
[14] |
陈丽君, 文琪.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美感体验与功能实证[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5): 117-127+162. |
[15] |
邓欣媚;丁雪辰;桑标 . 体验取样法在情绪研究中的应用优势[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1): 77-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