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39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1-07-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稿
    信息技术革命与教育教学变革:反思与展望
    阎光才
    2021 (7):  1-1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01
    摘要 ( 381 )   HTML ( 856 )   PDF(809KB) ( 529 )  

    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引起人们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空前关注。从历史的角度看,技术进展与学校教育教学之间的确存在互动关系,技术在推动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变革的同时,又不断地基于教育的社会需求寻获发展空间,但技术从未在根本上动摇教育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关系构型。当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某些特性,赋予人们解构乃至颠覆所有传统模式的期待,然而它的效果并不如预期。至少在当前和可见的未来,信息技术革命未必能够带来一场教育学的革命。因为导致现代教育各种悖论和困境的主因是由外在社会结构决定的教育体制化逻辑,技术并不必然表现为一种解放性的力量,它可能促成教育既有功能的放大与内卷化,也可能带来教育固有价值属性的衰减和异化。因此,对于技术应用于教育需要持有开放而又谨慎的乐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在线教育
    数字鸿沟的演变:从网络接入到心智投入——基于疫情期间大学生在线学习的调查
    郭娇
    2021 (7):  16-2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02
    摘要 ( 352 )   HTML ( 592 )   PDF(811KB) ( 538 )  

    数字鸿沟最初是描述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群体信息技术渗透率的差异,近年来其判定标准逐渐从外部的网络接入演变为内在的心智投入。基于上海39所高校64949名本科生样本的研究发现,“旧数字鸿沟”接近弥合,仅户籍在农村或乡镇的学生新买电脑或开通宽带的行为显著高于城市生源。“新数字鸿沟”更为突出: 女生在线上学习时看小说或玩游戏等娱乐行为显著高于男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线上学习的专注力与持久度均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农村生源在全部6项指标上都面临比城市生源更严峻的挑战。通过回归模型控制其他变量之后,网络接入对本科生在线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影响甚微;但“新数字鸿沟”使用偏好与投入程度各项指标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都显著,效应值也相对较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师在线教学准备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探究——学习者控制与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
    蔡红红
    2021 (7):  27-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03
    摘要 ( 211 )   HTML ( 566 )   PDF(808KB) ( 558 )  

    为探究教师在线教学准备对研究生线上学习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控制—价值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教师在线教学准备能够直接显著预测研究生线上学习效果,也能分别通过研究生的学习者控制、学业倦怠情绪的独立中介作用和学习者控制与学业倦怠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学习效果,且总间接效应略大于直接效应。在三个特定间接效应中,学习者控制的独立间接效应最大。为提高研究生线上学习效果,应加强教师线上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在线教学准备度,改善线上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研究生线上学习的自我控制度,并提供充分指导;关注研究生线上学习的学业情绪,对消极学业情绪进行及时干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线课程教学的交互形式与学生学习投入表现的关系探究
    王思遥
    2021 (7):  38-4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04
    摘要 ( 354 )   HTML ( 124 )   PDF(867KB) ( 626 )  

    教学交互是实现在线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关键,也是影响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作为同步课堂特殊交互方式之一的视频交互亦对教学交互和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基于30所高校15441名研究生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与分层回归模型,围绕在线课程教学交互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展开分析。结果发现,在线课程生生交互、生师交互和内容交互能分别正向预测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生生视频交互正向调节了教学交互与行为投入、认知投入以及情感投入的关系;而生师视频交互对教学交互与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无显著影响。在未来的在线教育过程中,可通过营造社会性交互环境、丰富交互内容、关注“触发性”交互事件、保障视频交互质量等方式促进学生在线课程的学习投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混合研究——上海高校教师的视角
    李琳琳
    2021 (7):  50-6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05
    摘要 ( 141 )   HTML ( 115 )   PDF(939KB) ( 298 )  

    人际互动是影响在线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SOTL-T课题组通过对8850位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和23位教师的深度访谈,对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特征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在互动媒介方面,文字互动占比最大,其留存性和可见性强,可以通过字斟句酌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但出现了表情包辅助和表述简短化的趋势;音视频互动对网速和深层表演有较高要求,出于后台前台化的形象整饰压力,教师打开摄像头的频率不高。(2)在互动时间方面,同步互动的时间刚性强、间隔短、边界清晰、节奏匀速且方向单一,时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异步互动的时间刚性弱、间隔长、边界模糊、节奏可控且能撤销和剪辑,时间效率更低。(3)在互动空间方面,分割的空间限制了在线教学互动的多样性与充分性,但同时也能通过匿名保护形成人际安全距离;在有特殊空间需求的课程中,在线教学展现出了独有的优势或劣势。(4)超过半数的老师认为,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频率和效果较线下教学都有所下降,平台设计只是更多地满足了教师一方的符号输出需求。基于此,本研究对高校、教师和平台开发者提出了相应的行动建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
    关于柏林大学创建与洪堡教育观念的历史叙事
    荀渊
    2021 (7):  62-7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06
    摘要 ( 241 )   HTML ( 366 )   PDF(700KB) ( 497 )  

    本文基于从多个历史叙述文本勾勒出的洪堡创办柏林大学的基本史实,批判地分析了对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历史地位的质疑、“洪堡神话”的构造与解构等历史叙事,指出柏林大学的创建,正是以洪堡为代表的德国有教养的知识阶层,就建立一所体现德意志精神、道德、文化使命的新大学所达成的集体共识和付诸于集体行动的结果。关于洪堡创建柏林大学及其教育观念的各种历史叙事,固然都存在着从部分来构建整体的片面性,反映的却是不同时代德国知识阶层在认知论-政治论两个维度对现代大学价值所进行的建构、反思与批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长学习参与和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基于亲子关系和学习自信心的有中介的调节模型分析
    李佳哲, 胡咏梅
    2021 (7):  72-8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07
    摘要 ( 360 )   HTML ( 132 )   PDF(864KB) ( 636 )  

    家庭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采用HLM模型和路径分析模型探究中小学生家长学习参与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1)小学生学业成绩随着家长学习参与频率的增加而提高,而初中生家长学习参与频率与子女学业成绩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2)对于亲子关系较好的小学生,家长学习参与频率的增加有利于其学业成绩的提升;但对于亲子关系较差的中小学生,家长要适度控制其参与子女学习的频率,以促使子女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3)学习自信心在中小学生家长学习参与和子女学业成绩之间发挥中介作用。(4)亲子关系在中小学生家长学习参与和子女学习自信心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并进而对子女的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由此,建议中小学生家长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初中生家长适度控制对子女学习的参与频率,采用适合子女的学习参与方式,努力提升学习参与质量。此外,在参与子女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式教育提升子女的学习自信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师队伍建设
    基于学生成绩残差分解技术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雷万鹏, 马红梅, 黄华明
    2021 (7):  84-9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08
    摘要 ( 136 )   HTML ( 121 )   PDF(754KB) ( 298 )  

    运用教育生产函数方法,在控制学生特征、教师特征和学校特征后,学生成绩的预测值与班级均值之差可视为教师教学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净效应,将此残差值在班级层面加总平均即为教师教学质量的效应量。本文基于课题组在湖北和广东两省收集的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预测学生成绩,结合学生成绩残差分解技术讨论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教师教学质量的效应量差异。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第一,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科目的教师教学质量的边际效应介于0.3?0.5个标准差间,且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最大;第二,教师教学质量的个体间差异较大,若将教学质量处于平均水平的教师替换为最优秀的教师,全班学生的成绩可整体提升0.3个标准差;而将其替换为教学质量最差的教师后,全班成绩将集体下滑0.5-0.7个标准差。在如何科学评价教师“教得好”方面,本研究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担当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肖正德
    2021 (7):  92-10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09
    摘要 ( 154 )   HTML ( 126 )   PDF(745KB) ( 266 )  

    乡村振兴战略期待乡村教师积极担当新乡贤角色。乡村教师要践行这一文化责任,除了需要有知识、有能力、有威望外,还需具备新乡贤角色担当的主观意愿。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下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担当的意愿在总体上尚属低迷状态;乡村教师的性别、年龄、来源地对其新乡贤角色担当的意愿具有显著性差异;乡村教师的职业守望、乡土情怀、公共精神与其新乡贤角色担当的意愿呈正相关。有鉴于此,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应守望职业信念,厚植乡土情怀,振作公共精神,增强新乡贤角色担当的意愿,积极发挥新乡贤角色的示范引领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权威发布
    教育精准扶贫:“一村一园”计划乐都十周年效果评估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一村一园”计划课题组
    2021 (7):  107-12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10
    摘要 ( 110 )   HTML ( 137 )   PDF(1714KB) ( 131 )  

    “治贫先治愚”是脱贫攻坚战的长远之计。为了促进贫困地区儿童健康发展,探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2009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青海省海东地委、行署的支持下,在乐都县开展了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包括山村幼儿园和营养包两个项目。其中山村幼儿园项目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质量的不断提升、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广,2016年提升为“一村一园”计划。“一村一园”计划实施10年来,已建成了村一级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显著提升了贫困地区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至2019年底,乐都区学前3年毛入园率已超过98%。10年间,乐都有8705名儿童从山村幼儿园毕业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受益家庭超过5400户。山村幼儿园保障了全县近30%的贫困农村学生,总人均成本仅为县级公立园的1/6—1/8。至2019年底,“一村一园”计划已在我国11个中西部省份的33个县广泛实施,在园儿童超过80000人,累计受益人数超过210000人。“一村一园”计划的质量和效果也比较理想,受益儿童的发展水平、心理特质、智力与学习能力等方面普遍好于未上幼儿园的儿童和乡镇幼儿园儿童,有些方面接近县级公立园。无论从受益面、成本效益、教育效果、社会影响等方面看,“一村一园”计划是教育精准扶贫的优秀项目,体现了社会公正的基本公共服务价值取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