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1-01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稿
    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步骤及程序
    温忠麟, 谢晋艳, 王惠惠
    2023 (1):  1-1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1.001
    摘要 ( 3300 )   HTML ( 314 )   PDF(837KB) ( 4677 )  

    潜在类别分析和潜在剖面分析相应的模型统称为潜在类别模型,它是根据个体在观测指标上的不同反应模式将其进行分类,从而达到识别群体异质性的一类统计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社科领域日益受到应用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现有的中文文献对此类模型的统计原理和分析步骤的介绍不易为教育研究工作者所接受。本文系统讲述潜在类别模型的基础知识、统计原理、分析步骤和Mplus程序,厘清潜在类别模型的后续分析所涉及的多种方法和选用策略,有助于增进应用研究者对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理解和方法掌握,推动潜在类别模型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潜在类别模型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赵雪艳, 游旭群, 秦伟
    2023 (1):  16-2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1.002
    摘要 ( 937 )   HTML ( 115 )   PDF(735KB) ( 1222 )  

    本研究以716名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技术探讨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策略(表层行为、深层行为和自然行为)使用的潜在类别以及这些类别组与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标(职业幸福感、工作投入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中学教师的情绪劳动策略使用可分为高情绪劳动、中情绪劳动、自然真诚和低情绪劳动四种类别;其中,中情绪劳动组人数最多,其次分别是高情绪劳动组和自然真诚组,低情绪劳动组人数最少。(2)中学教师情绪劳动策略使用的潜在类别与其性别、族别、婚姻状况、教龄、任教学校类型和班级类型有关。(3)四个类别的教师在职业幸福感指标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研究结果为指导中学教师采用合适的情绪劳动策略进而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父母控制亚型及其对青少年适应的影响:基于潜在转变分析
    何妍, 袁柯曼, 张明明, 边玉芳
    2023 (1):  25-3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1.003
    摘要 ( 979 )   HTML ( 80 )   PDF(1019KB) ( 1721 )  

    父母控制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养活动的过程中,用以控制、管理子女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且直接的影响。本研究使用初中生的两年追踪数据,基于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探讨我国父母控制的亚型、转变特点及其对青少年适应的影响。主要发现如下:(1)父母控制可以分成三种亚型:低心理控制-中行为控制(低-中控制)、中心理控制-中行为控制(中-中控制)和高心理控制-高行为控制(高-高控制),在两个时间点都是中-中控制亚型的家长比例最多,分别约占六成和五成。(2)父母控制亚型会随着时间产生转变,从初一到初二,近七成的父母控制亚型保持稳定,约有三成出现转变。初一的中-中控制亚型约有三分之二在初二时没有变化,约两成在初二时变成高-高控制亚型。(3)父母控制亚型对主观幸福感、网络成瘾、亲子冲突等适应结果有显著影响,其中高-高控制亚型最不利于青少年适应的发展,低-中控制亚型最有利于青少年适应的发展。本研究为不同类型的父母控制进行精准干预奠定了实证研究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小学生同伴攻击受侵害类型及其学校适应: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吴旻, 宋文琦, 梁丽婵
    2023 (1):  40-4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1.004
    摘要 ( 587 )   HTML ( 119 )   PDF(818KB) ( 1089 )  

    以1489名4—6年级农村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索其攻击与受侵害类型,并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 农村小学生攻击受侵害可以分为4类:“高攻击–高受侵害型”“低攻击–高受侵害型”“中攻击–中受侵害型”及“低卷入型”;(2) 不同类型具有一定的“共发性”,除“高攻击–高受侵害型”外,各类型均表现出间接攻击高于直接攻击,间接受侵害高于直接受侵害;(3) 不同类型的个体在性别、年级、是否寄宿上均差异显著,男生、低年级、寄宿生更容易卷入校园欺负;(4) 不同类型的个体在学校适应上的表现有别:在积极情绪及消极情绪上,“高攻击–高受侵害型”个体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类型,在人际关系和学业表现上,“低卷入型”个体得分显著优于其他各类型。因此,应重视农村小学生的校园欺负行为,建议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及适应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及预防,尤其是“高攻击–高受侵害”者。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长教育卷入类型与中学生学科素养:基于PISA 2018中国香港及澳门数据的潜在类别分析
    黄声华, 尹弘飚, 靳玉乐
    2023 (1):  50-5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1.005
    摘要 ( 810 )   HTML ( 88 )   PDF(791KB) ( 1237 )  

    分析家长教育卷入的类型特征及其与中学生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ISA 2018中国香港和澳门的数据,本研究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CA)识别出家长教育卷入类型的四个潜在类别,并探讨人口学变量对潜在类别的影响、潜在类别与中学生学科素养(数学、阅读、科学和跨文化素养)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区、学生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和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对潜在类别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不同潜在类别的中学生学科素养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家长低度卷入组(C1, 39.1%)的数学、阅读、科学素养优于其他组别,但跨文化素养表现一般。家长繁忙高度卷入组(C2, 33.3%)的阅读素养略优于家长广泛高度卷入组(C3, 23.1%),但其他三方面的素养均弱于家长广泛高度卷入组。家长限制中度卷入组(C4, 4.5%)的数学、阅读、科学素养弱于其他组别,但跨文化素养表现较好。这些发现为我们理解家长教育卷入的作用及改善中学生学科素养提供了启示。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
    高校个体竞争与学术合作困境:“首席研究员制”下的科研助理聘用考察
    林小英, 林心颖
    2023 (1):  60-7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1.006
    摘要 ( 310 )   HTML ( 27 )   PDF(817KB) ( 747 )  

    本研究以某“985工程”高校劳动合同制科研助理岗位的申请和审核机制作为切入点,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抽取大学、学院、教师和科研助理这4类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探索前三方在聘用科研助理时所持的立场、动机和诉求,研究“首席研究员制”下高校科研过程的变革。研究发现,科研助理的聘用问题折射出高校建立的以“首席研究员团队”为典型制度特征的科研过程新样态;对科研过程的全流程审计制度激化了教师个体之间的竞争;通过劳动合同制的方式聘用科研助理,既改变了科研团队的构成方式,也给知识生产过程所要求的学术合作带来挑战;多方利益相关主体需要在新处境下做权宜调整和科研管理方式的变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等教育改革的迷思与反思
    王建华
    2023 (1):  75-8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1.007
    摘要 ( 483 )   HTML ( 36 )   PDF(781KB) ( 686 )  

    当代高等教育改革有两个迷思,一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二是强化大学为经济发展服务。事实证明,世界一流只是少数大学的排名游戏,不适宜作为所有大学的发展指南;同样,大学与创新驱动发展之间亦非确定性的因果关系,个别大学创新创业的成功不意味着通则。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无论成为世界一流还是促进经济发展都是大学作为一类组织难以承受之重。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应着眼长远的共同利益,而非短期的功利目标,应通过对旧体制的“颠覆性创新”,从对于学术锦标和知识经济的迷思中解脱出来,为我们时代大学的永续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教育
    情境化学习:内涵、价值及实施
    于泽元, 那明明
    2023 (1):  89-9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1.008
    摘要 ( 1375 )   HTML ( 73 )   PDF(642KB) ( 1905 )  

    情境是交互作用的产物,交互作用和流动性是情境的本质属性。学习发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情境影响着人及学习,学习中的人创生着连续性的情境。情境化学习是指学习者经历情境中围绕学习主题充分与情境互动而引发经验生长的过程,其强调最大化地利用情境中的信息和因素。情境化学习能够为学生素养养成搭建复杂情境,利于学生自主参与,促进高阶复杂心智的发展,滋养着素养养成。指向素养养成的情境化学习需要依托大观念和群体智能来实现,以大观念对情境进行结构化和在互动中建构群体智能是实施情境化学习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教育
    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动机、行为与非货币化收益的关系研究
    冉云芳, 石伟平
    2023 (1):  98-11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1.009
    摘要 ( 250 )   HTML ( 20 )   PDF(1053KB) ( 703 )  

    本研究选择了与浙江省在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和职业院校中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的89家企业进行结构化访谈,获得103份问卷,确定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动机、行为和非货币化收益的具体构成要素,构建了“动机–行为–非货币化收益”的假设关系模型,并利用实证调查数据验证了动机、行为和非货币化收益之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动机对其行为和非货币化收益均有正向的显著性影响,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行为对非货币化收益无显著性影响,行为在动机到非货币化收益上的中介效应也不显著。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畅通信息渠道,提高校企动机匹配度,促进校企资源共享;增强制度供给,保障企业的收益获得,强化其参与主体性;完善合作机制,规范校企沟通行为,提高学徒培养质量;加强岗位认知,推进师徒双向选择,重塑良好师徒关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外教育史
    学生是谁?——基于古今之变的视角
    李长伟
    2023 (1):  113-12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1.010
    摘要 ( 552 )   HTML ( 44 )   PDF(731KB) ( 513 )  

    学生是谁,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对于这一问题,古典的教育哲人与现代的教育哲人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古典教育哲人从自然目的论出发,认为学生是生而卓越的少数人。在对智者派学生观的批判中,柏拉图清晰地阐释了古典的学生观。现代教育哲人则从非自然目的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学生是生而平等的所有人。作为现代教育哲人,洛克的学生观与卢梭的学生观看似相反,实则一致,他们都坚持平等以及无志向。对于现代教育来说,一方面要坚持平等的学生观,但同时要意识到学业竞争和学生个性所蕴含的生命的虚无,由此需要激活古典的学生观,在理解和对话中完善现代的学生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