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3-01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引论
    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怎么转
    袁振国
    2023 (3):  1-1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01
    摘要 ( 1746 )   HTML ( 134 )   PDF(672KB) ( 1692 )  

    教育数字化不仅是对教育的赋能,更是对教育的变革和重塑。由于教育数字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教育数字化转型并不像在许多其他领域那样取得了令人期待的成果。教育数字化转型到底转什么、怎么转,在学者、决策者和公众的认知中,普遍存在一些困惑甚至误解。厘清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十分必要。教育数字化与其他领域数字化的根本不同在于,教育活动不是物与物的联系,而是人与人的联系,教育数字化不仅不能替代人,而且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是通过人、依靠人、为了人,以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为衡量标准。当前教育数字化的重点任务是创新教育场景,开发数字资源,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国家数字教育平台能级,以数字化思维治理教育数字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与原则
    设计智慧驱动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向度、指导原则和实践路径
    祝智庭, 戴岭
    2023 (3):  12-2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02
    摘要 ( 1319 )   HTML ( 47 )   PDF(1625KB) ( 1554 )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通过进化与创新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构建数字技术融合的未来教育生态系统,促进全要素、全业务、全领域和全流程的系统重构与文化革新,加快实现教育的均衡化、个性化、终身化、灵活性与开放性,以增强教育系统的运行活力和满足社会各方对公平优质教育的期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种种困惑和瓶颈,需要通过设计智慧承载新的价值理念和实践逻辑,指导和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本研究提出了设计智慧驱动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六种目标向度——教育范式从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变、教学模式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教育评价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教育制度从阶段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教育架构从系统封闭向系统开放转变、教育系统运行机制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并提出问题驱动和理念引领、面向未来和能力本位、学为中心和适性服务、人机协同和数据赋能、终身学习和伴随记录、多维评价和可信证据、迭代进化和持续创新、系统开放和生态发展的指导原则;又以设计智慧为引领,探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框架研制、数字学习生态系统建设和风险防范机制预设等议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研究
    吴永和, 许秋璇, 王珠珠
    2023 (3):  25-3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03
    摘要 ( 1698 )   HTML ( 73 )   PDF(854KB) ( 2491 )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和革新因素,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的评估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的要点之一。成熟度模型为破解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评估难题提供新方法,有助于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落地。本研究基于成熟度模型理论及基本结构,从国际比较视角分析现有数字化成熟度模型,通过政策分析提炼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构成要素;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级别划分和行为特征,结合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特点,构建了包含 5 个关键过程域、18 个子关键域和 5 个成熟度等级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框架;基于“宏观— 中观—微观”系统性推进数字化创变的思路,从国家、区域和学校三个层面探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框架的关键应用场景,以期为探寻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的评价路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从技术整合到人机融合
    蔡连玉, 金明飞, 周跃良
    2023 (3):  36-4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04
    摘要 ( 1590 )   HTML ( 56 )   PDF(766KB) ( 2043 )  

    探寻教育数字化转型质的规定性是有效推进转型实践的认识基础。信息技术整合提升了信息分享效率,但客观上带来了技术与教育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分离,不能实现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的汇集融合。作为理论范式的教育“技术整合”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是一个通过技术与课程的“物物整合”,革新教学内容呈现,注重知识推送,促进学生知识获取,从而提升工业化“教育生产”效率的过程。“技术整合”范式在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与价值论四个维度都存在限度,难以满足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创造需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指向是“人机融合”,这一新范式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是一个通过教育主体与机器的“人机融合”,利用人机协同,汇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促进学生心智成长,从而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的过程。这一范式遵循了现代教育理念,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基于“人机融合”理念:(1)通过整体流程再造,实现教育全系统数智驱动;(2)通过新型能力建设,实现教育人机一体化;(3)通过系统优化创新,实现价值体系的重构;(4)通过组织专项研发,实现技术的教育性提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解数字化时代的学校公共空间——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难题
    靳彤, 李亚芬
    2023 (3):  45-5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05
    摘要 ( 483 )   HTML ( 38 )   PDF(591KB) ( 829 )  

    学校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数字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导致了学校公共空间呈现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并存的形态。理解数字化时代的学校公共空间,需要重新审视数字空间中的学校边界、课程及人。“互联网+学校”拓宽了学校公共空间,也凸显了学校的关系性。师生关系永远是学校的核心关系。在数字空间中划定学校边界的依据是教育目标,划定人是教师;随着人工智能的高度发达,教师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已由技术问题转向伦理问题;目前急需整体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而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能力;目前数字课程建设重点已从关注资源转向关注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引擎:可信教育人工智能
    江波, 丁莹雯, 魏雨昂
    2023 (3):  52-6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06
    摘要 ( 1147 )   HTML ( 50 )   PDF(976KB) ( 1310 )  

    教育数字化转型旨在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教育教学流程再造和提质增效。一方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引擎,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黑箱”本质引起了人机信任危机,存在违背教育中的公平、责任、透明、伦理等基本约束的风险,阻碍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本研究梳理了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引发和加剧的四大治理难题,剖析了可信教育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提出了可信教育人工智能的基本框架,总结了可信教育人工智能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提出了可信教育人工智能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建议。研究建议出台可信教育人工智能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将技术可信度纳入教育数字化建设评价体系中,深入推进教育数据治理,提升教育从业者的数字素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路径与策略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
    余胜泉
    2023 (3):  62-7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07
    摘要 ( 1115 )   HTML ( 60 )   PDF(693KB) ( 1749 )  

    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包括技术、业务、人本三个层面变革,会历经部门局部信息化应用、机构整体应用与整合、业务流程服务化重构、未来学校的组织变革、智慧教育服务新生态的关键转型路径。有效推进学校数字化转型,需要在创新接纳的认知、顶层规划设计、学校教育服务创新、重构学校组织结构、持续改进的绩效评估等五个方面开展行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困难和应对策略
    尚俊杰, 李秀晗
    2023 (3):  72-8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08
    摘要 ( 3385 )   HTML ( 138 )   PDF(1016KB) ( 2607 )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对于教育的可供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教育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的未来教育将实现全景式变革,转型成功的理想图鉴包括三重境界:基础设施升级、学习方式变革和教育流程再造。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技术可供的创新性社会变革注定不会是一场顺利的征程,技术与教育主体的交互作用受到多重要素的影响,相应的困难和障碍也接踵而至。表层困难主要来自技术可供的功能性障碍,即教育新基建中人、财、物的限制和技术瓶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有关技术功能的成熟性、稳健性和普及性的挑战。深层困难来自教育主体的行动障碍。而核心困难则是全社会对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技融合和教育创新的共识障碍,是如何处理人和技术关系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要进行结构化的变革,加强教育基础研究,深入解析数字化转型后教学与学习发生的过程和机制。最后,文章从筑基、赋能和开拓三个层面提出了有效解决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突出困难的实践性策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困局与破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下一步
    杨晓哲, 王若昕
    2023 (3):  82-9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09
    摘要 ( 1201 )   HTML ( 67 )   PDF(693KB) ( 1137 )  

    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战略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顶层设计与权责边界模糊,数字资源低效与缺乏立体集成,偏重数据规模与技术革新,忽略人的发展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如何破局,本文提出三个主要路径,分别是:重塑共识,形成多元一致的协同意识;深入教学,践行数字教育的五大应用场景;育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与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师能力结构再造: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田小红, 季益龙, 周跃良
    2023 (3):  91-10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10
    摘要 ( 1478 )   HTML ( 76 )   PDF(1645KB) ( 1793 )  

    教育数字化转型由多技术融合形成的技术生态撬动,需要从技术角度分析其给教师职业带来的挑战。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意向性使教师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智能化教育环境使人-机关系从辅助转向协同,技术渗透的三元空间生存方式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立德树人能力,数字化时代知识增长的范式需要教师不断自我成长。借用组织行为学的职能分析能力建构路径,结合教育组织的核心使命和属性,以及教育数字化的转型需求,得出支撑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需具备的能力类型:课程教学能力、人机协同能力、有效德育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从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支撑来看,课程教学能力是以“学”为中心的前提和保障,人机协同能力是智能化环境下教师ICT能力的转型方向,有效德育能力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教师首要角色定位,自我成长能力是数字化生存的目的与手段。教师教育需要正视当前教师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围绕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能力结构,再造教师教育。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突破点:智能教材的设计与实现
    李锋, 盛洁, 黄炜
    2023 (3):  101-10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11
    摘要 ( 1777 )   HTML ( 86 )   PDF(1507KB) ( 1758 )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创生出教材建设新形态,推动了数字教材的发展。但是,当前数字教材建设中也存在着诸如简化为“电子文本”、等同于“多媒体资源库”、异化为“答题教师”的问题。本研究针对数字教材建设中的问题,分析数字教材智能化发展的必要性,以教学论视角阐释智能教材“智适应选学、智能化导学、伴随式评价、深度学习互动”等教学性特征;结合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学习分析、在线追踪、学习者画像、深度交互等技术优势,借鉴已有研究成果设计智能教材教育功能实现的方法与技术,并以具体案例解释与说明;针对智能教材教学性与工程性特征,从遵循教学理论、注重实践迭代、加强技术监管等方面提出智能教材的推进策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索与上海实践
    李海伟, 王龚, 陆美晨
    2023 (3):  110-12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12
    摘要 ( 973 )   HTML ( 76 )   PDF(1190KB) ( 1861 )  

    在“数字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加快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在教育领域,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教育信息化已经抵达了“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目前,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在顶层设计、实施路径等方面仍然面临挑战。本文结合《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介绍了上海市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顶层设计、建立系统架构的进程,并对相关实施路径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包括通过新基建支撑教育的新愿景,通过数字基座打破数据壁垒,通过自上而下的场景规划与自下而上的案例探索共塑教育新常态,以及通过数字素养提升、评价改革、资源建设推动教育深度变革等过程,回应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系列瓶颈问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指南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
    执笔人:江波, 核心成员:戴娟, 周爱民, 董晓勇, 刘啸宇, 参与人员:洪道诚, 姜飞, 郑隆威, 赵佳宝, 章恒远, 刘雅琳, 顾问:袁振国
    2023 (3):  121-13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13
    摘要 ( 4282 )   HTML ( 269 )   PDF(728KB) ( 4808 )  

    我国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起步不久,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教材开发和学业评价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理论与实践困难。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编写《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从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要求、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建议等六个方面,构建一套科学开放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