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倩, 冯友梅, 沈书生, 李艺. 重识与重估: 皮亚杰发生建构论及其视野中的学习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 106 116 白倩, 冯友梅, 沈书生, 李艺. (2020). 重识与重估: 皮亚杰发生建构论及其视野中的学习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106—116.
|
|
白倩, 李艺. 皮亚杰发生建构论视野下的学习发生 电化教育研究 2022 12 11 17 白倩, 李艺. (2022). 皮亚杰发生建构论视野下的学习发生. 电化教育研究,(12),11—17.
|
|
比格斯, 科利斯. (2010). 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高凌飚等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布鲁姆. (1987). 教育评价(邱渊等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蔡敏. 论教育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3 1 21 25 蔡敏. (2003). 论教育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教育研究与实验,(1),21—25.
|
|
查普伊斯. (2019). 学习评价7策略(刘晓陵等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邓敏杰, 张一春, 李艺. 试论儿童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哲学基础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9 26 33 邓敏杰, 张一春, 李艺. (2019). 试论儿童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哲学基础. 电化教育研究,(9),26—33.
|
|
方向红. 自我的本己性质及其发展阶段——一个来自胡塞尔时间现象学手稿的视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4 25 33 方向红. (2013). 自我的本己性质及其发展阶段—一个来自胡塞尔时间现象学手稿的视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25—33.
|
|
付文星, 李艺. 命题符号理论中知识表征思想的发生学追问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10 19 24 付文星, 李艺. (2021). 命题符号理论中知识表征思想的发生学追问. 电化教育研究,(10),19—24.
|
|
侯家英, 李艺. “胡塞尔—皮亚杰”视角中的康德知识学框架的改造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8 19 25 侯家英, 李艺. (2021). “胡塞尔—皮亚杰”视角中的康德知识学框架的改造. 电化教育研究,(8),19—25.
|
|
胡塞尔. (1999). 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邓晓芒等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胡塞尔. (2002). 笛卡尔式的沉思(张廷国译).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
|
胡塞尔. (2008). 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张宪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胡塞尔. (2019).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倪梁康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加德纳. (2008). 多元智能新视野(沈致隆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金生鈜. 大数据教育测评的规训隐忧——对教育工具化的哲学审视 教育研究 2019 08 33 41 金生鈜. (2019). 大数据教育测评的规训隐忧—对教育工具化的哲学审视. 教育研究,(08),33—41.
|
|
李朝东. 逻辑与前述谓(Vorpradikativ)经验的现象学澄清(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103 110 李朝东. (2004). 逻辑与前述谓(Vorpradikativ)经验的现象学澄清(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103—110.
|
|
李秋零. (2004). 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 纯粹理性批判.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刘秀英, 丁邦平. 高中生眼中科学家形象的质性研究: 基于现象图析学的视角 科普研究 2021 2 68 76 刘秀英, 丁邦平. (2021). 高中生眼中科学家形象的质性研究: 基于现象图析学的视角. 科普研究,(2),68—76.
|
|
倪梁康. (2016).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增补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彭明辉. 现象图析学与变易理论 教育学报 2008 5 33 38 彭明辉. (2008). 现象图析学与变易理论. 教育学报,(5),33—38.
doi: 10.3969/j.issn.1673-1298.2008.05.004
|
|
钱旭升. 论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 课程•教材•教法 2018 9 68 74 钱旭升. (2018). 论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 课程•教材•教法,(9),68—74.
|
|
舍勒. (2011). 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倪梁康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苏寅珊, 徐晟, 李艺. 现象图析学哲学基础及教育意义的再分析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7 12 18 苏寅珊, 徐晟, 李艺. (2021). 现象图析学哲学基础及教育意义的再分析. 电化教育研究,(7),12—18.
doi: 10.13811/j.cnki.eer.2021.07.002
|
|
熊哲宏. (2002). 皮亚杰理论与康德先天范畴体系研究.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
|
扎哈维. (2007). 胡塞尔现象学(李忠伟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张建锋, 刘红姣, 黄姜燕. (2022). 从标准化到去标准化——美国教育考试改革的新动向. 光明日报, 2022−3−31(014).
|
|
张义兵, 张红艳, 刘华. 知识建构社区“观点”发展变化的理论模型构建研究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9 3 11 16 张义兵, 张红艳, 刘华. (2019). 知识建构社区“观点”发展变化的理论模型构建研究.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3),11—16.
doi: 10.3969/j.issn.1009-1548.2019.03.003
|
|
赵炬明. 关注学习效果: 美国大学课程教学评价方法述评——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六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 6 9 23 赵炬明. (2019). 关注学习效果: 美国大学课程教学评价方法述评—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六.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6),9—23.
|
|
郑勤华, 陈耀华, 孙洪涛, 等. 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习测评建模与应用——学习者综合评价参考模型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 2016 9 33 40 郑勤华, 陈耀华, 孙洪涛, 等. (2016). 基于学习分析的在线学习测评建模与应用—学习者综合评价参考模型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9),33—40.
doi: 10.13811/j.cnki.eer.2016.09.006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2).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0年12月18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7054/200212/t20021218_78509.html.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2).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 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2年4月8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t20220420_619921.html.
|
|
朱刚. 胡塞尔的“哥白尼式转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 92 105 朱刚. (2014). 胡塞尔的“哥白尼式转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92—105.
doi: 10.13471/j.cnki.jsysusse.2014.03.011
|
|
朱丽桢, 段兆兵. 从知识崇拜到意义生成: 学生学业评价新解 当代教育科学 2022 5 27 33 朱丽桢, 段兆兵. (2022). 从知识崇拜到意义生成: 学生学业评价新解. 当代教育科学,(5),27—33.
doi: 10.3969/j.issn.1672-2221.2022.05.005
|
|
Marton, F. Phenomenography? Describing conceptions of the world around us Instructional Science 1981 10 177 200 Marton, F. (1981). Phenomenography? Describing conceptions of the world around us. Instructional Science, (10), 177—200.
|
|
Kockelmans, J. J. (1994). Edmund Husserl’s Phenomenology.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
|
Sokolowski, R. (1970). The Formation of Husserl’s Concept of Constitution. Martinus Nijhoff.
|
|
Zahavi, D. Husserl’s intersubj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 1996 3 228 245 Zahavi, D. (1996). Husserl’s intersubj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 (3), 228—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