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丹, 韩君灵, 夏翔, 何思岩. 交叉学科与批判关切:英国比较教育研究现状——兼议中国比较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9): 74-88. |
[2] |
韩玉梅, [美]严文蕃, 蒋丹. 探索增值评价的中国路向:基于美国实践经验的批判性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2): 63-80. |
[3] |
曾开富, 王孙禺, 陈丽萍. 中美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制度与理念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批判话语分析方法[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8): 19-30. |
[4] |
虞嘉琦. 与破局共舞的防灾教育:传承灾害与灾祸记忆的教育尝试[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10): 77-90. |
[5] |
张留华. 批判性思维教育的一个议题:教人论证,还是教人探究?——罗素、杜威和图尔敏[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6): 71-81. |
[6] |
简成熙. 证成批判思维——兼回应批判思维只适用自由社会吗[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 78-93. |
[7] |
[德]安德烈亚斯·施莱希尔(Andreas Schleicher). 教育面向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我们的过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5): 1-21. |
[8] |
马利红, 魏锐, 刘坚, 马鸣燕, 刘妍, 甘秋玲, 康翠萍, 徐冠兴. 审辨思维: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二[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2): 45-56. |
[9] |
李栋. 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学理论的想象力——基于知识生产与理论重建的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4): 13-24. |
[10] |
温克勒. 批判教育学的概念[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4): 62-73+136. |
[11] |
肖士英. 走向智慧教育观的新境界:怀特海智慧教育观的审视与超越——怀特海智慧教育观诠解、批判与改进[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4): 7-14. |
[12] |
杨明全. 超越传统:走向批判与本土化的比较教育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4): 23-29. |
[13] |
王波. 作为其他可能选择的主体性
——与伊安?帕克教授谈理论心理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31(3): 41-48. |
[14] |
王占魁. 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理论来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 30(2): 10-18. |
[15] |
刘旭东. 教学生活批判与重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28(3): 2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