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梅南. (2001).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李树英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胡心怡, 刘霞, 申继亮. (2007). 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5(5),502-503 黄斌欢. (2014). 双重脱嵌与新生代农民工的阶级形成. 社会学研究,(2),170-188 吉登斯. (1998).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 李猛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贾文华. (2012).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适应性关系. 心理科学,(1),142-147 江立华. (2011). 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 江海学刊,(4),108-114 金一虹. (2009). 离散中的弥合——农村流动家庭研究. 江苏社会科学,(2),98-102 金一虹. (2010). 流动的父权: 流动农民家庭的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4),151-165 科萨罗. (2014). 童年社会学(程福财等译).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2019). 2015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 http://www.unicef.cn/cn/uploadfile/2017/1009/20171009112641471.pdf. 刘远杰. (2017). 城乡教育共生: 一项教育哲学探索. 教育学术月刊,(3),3-15 罗国芬. (2012).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研究: 一项二手分析. 青年探索,(1),80-84 马多秀. (2013). 班主任: 留守儿童学校生活的“重要他人”. 中国德育,(21),18-21 蒲少华, 李晓华, 卢宁. (2016). 父亲在位与大学生自尊关系的实证研究. 教育学术月刊,(6),84-88 戚务念. (2017).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关爱模式及其讨论. 当代教育科学,(2),7-12 切尔. (2005). 家庭生活的社会学(彭铟旎译). 北京: 中华书局. 邱珍琬. (2004). 隔代教养家庭优势—个案研究. 南大学报(台南大学),38(2),33-44 上野千鹤子. (2004). 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吴咏梅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佘凌. (2013). 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 家庭与社会化的视角.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佘凌, 罗国芬. (2008). 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理论: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新视角.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8(1),22-25 谭深. (2011).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中国社会科学,(1),138-150 汪建华, 黄斌欢. (2014). 留守经历与新工人的工作流动——农民工生产体制如何使自身面临困境. 社会,34(5),88-104 王晖, 戚务念. (2014). 父母教育期望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就——基于同祖两孙之家的案例比较研究. 教育学术月刊,(12),66-71 王欧. (2019). 留守经历与性别劳动分化——基于农民工输出地和打工地的实证研究. 社会学研究,(2),123-146 王晓慧, 胡金平. (2011). “问题范式”下的留守儿童研究及其拓展. 教育学术月刊,(6),14-17 王岩. (2008). 全国妇联2008年的研究报告显示: 留守幼儿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得不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 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8/02-27/1176004.shtml. 王占武. (2014). 浅谈班主任在留守儿童管理中的教育方法. 才智,(23),128 吴飞. (2009). 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吴霓. (200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教育研究,(10),15-18 杨枫, 陈克茂, 徐强. (2019). 班上9个学生5个是留守儿童 班主任: 我愿做孩子的“圆梦妈妈”. http://whwb.cjn.cn/html/2019-01/23/content_116310.htm. 杨汇泉, 朱启臻. (201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抚育策略的社会学思考——一项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的个案考察. 人口与发展,(2),63-72 杨咏梅. (2017). 家校合作“热起来”走向“专起来”. 中国教育报, 2017-11-2(9). 叶敬忠, 潘璐. (2008). 别样童年: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明. (2014). 信任视角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行为选择. 江汉论坛,(12),132-137 张旭东, 赵霞, 孙宏艳. (2015).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3),9-15 张玉林. (2006). “离土”时代的农村家庭—“民工潮”如何解构乡土中国. 徐杰舜, 许宪隆编. 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朱科蓉, 李春景, 周淑琴. (2002). 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 教育科学,18(4),21-24 朱晓阳. (2018). “城—乡两栖人”: 中国二元社会新动向. 北京日报, 2018-08-20.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offman L. W. (1989). Effect of maternal employment in the two-parent famil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283-292 Newson J. (1975). Intersubjectivity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culture: On the social origins of symbolic functioning. Bulletin of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siety, 28, 437-446 Portes A. & Rumbaut R. G. (2006). Immigrant America: A portrait. Berkeley: The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Rohner R. P. & Rohner E. C. (1981). Parental acceptance——rejection and parental control: Cross-cultural codes. Ethnology, 20, 245-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