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在线教育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中小学在线教学高绩效教师的特征分析——江苏省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研究报告之三
    朱彩兰, 温昕, 沈书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 (4): 43-6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4.004
    摘要292)   HTML31)    PDF (1059KB)(340)   

    疫情期间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将中小学教师推到了在线教学的风头浪尖,中小学教师的在线教学表现及教学效果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的大规模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为基础,从180965份有效教师问卷中筛选出高绩效教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发现高绩效教师的特征有:在线教学经验丰富、心理状态好,能够快速适应在线教学;在线教学更为灵活,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线教学需求多元,聚焦于在线学习环境与资源;有三种典型的类型,分别为积极胜任型、适应成就型和压力成就型,特征各有不同。据此提出建议:发挥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的瀑布效应;精准定位教师培训,实现混合教学的常态化推进;为优秀群体提供针对性支持与帮助。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父母教育卷入对中学生在线学习表现的影响——江苏省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研究报告之一
    曹梅, 朱晓悦, 沈书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 (4): 16-2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4.002
    摘要556)   HTML275)    PDF (850KB)(956)   

    疫情期间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将中小学生推到了在线学习的最前线,中小学生的在线学习表现及其适应性成为社会关切,家庭也前所未有的卷入到了在线学习过程之中。本研究以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的大规模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为基础,对449650份有效学生问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在父母普遍教育卷入的背景下中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良好,学习结果接近良好,学习心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存在一定的人口学差异;作业辅导、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结果的两个重要因素,同时正向预测学习投入;影响学习投入的因素还有亲子氛围和在线学习监管;学习心理受作业辅导、学习环境、亲子氛围和家庭教育期待的正向影响;乐学善学者、勤学出众者、成就焦虑者、中规中矩者、孤独后进者这五类典型的在线学习者特征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建议,后疫情时代的混合学习实施需重视家校协作、学习心理干预、在线学习互动等若干方面。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线学习中家长投入对其感知子女学业倦怠的影响——江苏省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研究报告之二
    赵丽, 柳月, 沈书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 (4): 29-4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4.003
    摘要353)   HTML45)    PDF (873KB)(447)   

    本研究以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的大规模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为基础,以1039155名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考察在线学习背景下家长的教育焦虑在家长投入与其感知子女学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在控制家长文化程度后,家长教育焦虑正向影响家长感知子女学业倦怠的同时会“遮掩”家长投入与家长感知子女学业倦怠间的关系;(2)小学生和初中生家长群体中,家长投入对其感知子女学业倦怠的影响受到家长教育焦虑的中介效应作用;(3)高中生家长投入对其感知子女学业倦怠不产生影响,而家长焦虑在其中呈现遮掩效应;(4)家长投入的不同维度对家长感知子女学业倦怠的中介效应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学习背景下,在小学生和初中生家长群体中,家长的高投入有益于子女学业倦怠症状的缓解;而高中生家长教育焦虑的“遮掩”效应表明了高中生家长更需要通过缓解自身的教育焦虑来帮助子女克服在线学习学业倦怠问题;不同学段学生所需要家长投入的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应对危机到适应变化:不同类型校长在线教学领导行为特征分析——江苏省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研究报告之四
    赵晓伟, 邵宏宇, 沈书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 (4): 61-7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4.005
    摘要274)   HTML27)    PDF (1096KB)(244)   

    科学评估疫情期间校长在线教学领导行为,对正确衡量校长在线教学适应性,并据此判断学校未来教学采用的主要模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据时间线审查了适应过程中不同类型校长在线教学领导行为变化,以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的大规模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为基础,对3668份中小学校长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辅之以17位校长的访谈资料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校长的在线教学领导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适应性呈现出应变力增长、持续性稳定或缩减趋势。研究根据差异性特征刻画了临机应变、顺时而变、应机权变和主动求变四种类型的校长,进一步提出不同类型校长的提升策略,分别为超越路径依赖促进认知进化、获取有效知识扩展机会空间、注重反思学习创造协同效应、立足行动研究建立未来视野。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区域教育管理者对在线教学融入常态教学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江苏省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研究报告之五
    柏宏权, 王姣阳, 沈书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 (4): 77-8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2.04.006
    摘要272)   HTML26)    PDF (1059KB)(397)   

    在线教学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疫情后的常态教学中如何融入在线教学就成为了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区域教育管理者对在线教学的具体实施具有关键的引领作用,因此关注其支持在线教学融入常态教学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的大规模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为基础,基于整合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确认模型构建了影响区域教育管理者支持在常态教学中融入在线教学的意愿模型。通过对江苏省各市区教育管理者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区域教育管理者在整体上较支持在常态教学中融入在线教学;在专业差异方面,艺体类专业的区域教育管理者融入意愿最低;在区域差异方面,融入意愿较低的区域教育管理者集中在市辖区(非主城区)及疫情前区域实施在线教学频率低的地区;在影响因素方面,满意度、绩效期望和努力期望都对区域教育管理者支持在常态教学中融入在线教学的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满意度影响最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鸿沟的演变:从网络接入到心智投入——基于疫情期间大学生在线学习的调查
    郭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 (7): 16-2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02
    摘要236)   HTML585)    PDF (811KB)(373)   

    数字鸿沟最初是描述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群体信息技术渗透率的差异,近年来其判定标准逐渐从外部的网络接入演变为内在的心智投入。基于上海39所高校64949名本科生样本的研究发现,“旧数字鸿沟”接近弥合,仅户籍在农村或乡镇的学生新买电脑或开通宽带的行为显著高于城市生源。“新数字鸿沟”更为突出: 女生在线上学习时看小说或玩游戏等娱乐行为显著高于男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线上学习的专注力与持久度均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农村生源在全部6项指标上都面临比城市生源更严峻的挑战。通过回归模型控制其他变量之后,网络接入对本科生在线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影响甚微;但“新数字鸿沟”使用偏好与投入程度各项指标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都显著,效应值也相对较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师在线教学准备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探究——学习者控制与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
    蔡红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 (7): 27-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03
    摘要157)   HTML564)    PDF (808KB)(399)   

    为探究教师在线教学准备对研究生线上学习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基于控制—价值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教师在线教学准备能够直接显著预测研究生线上学习效果,也能分别通过研究生的学习者控制、学业倦怠情绪的独立中介作用和学习者控制与学业倦怠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学习效果,且总间接效应略大于直接效应。在三个特定间接效应中,学习者控制的独立间接效应最大。为提高研究生线上学习效果,应加强教师线上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在线教学准备度,改善线上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研究生线上学习的自我控制度,并提供充分指导;关注研究生线上学习的学业情绪,对消极学业情绪进行及时干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线课程教学的交互形式与学生学习投入表现的关系探究
    王思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 (7): 38-49.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04
    摘要183)   HTML120)    PDF (867KB)(437)   

    教学交互是实现在线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关键,也是影响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作为同步课堂特殊交互方式之一的视频交互亦对教学交互和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基于30所高校15441名研究生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与分层回归模型,围绕在线课程教学交互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展开分析。结果发现,在线课程生生交互、生师交互和内容交互能分别正向预测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生生视频交互正向调节了教学交互与行为投入、认知投入以及情感投入的关系;而生师视频交互对教学交互与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无显著影响。在未来的在线教育过程中,可通过营造社会性交互环境、丰富交互内容、关注“触发性”交互事件、保障视频交互质量等方式促进学生在线课程的学习投入。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混合研究——上海高校教师的视角
    李琳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 (7): 50-6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05
    摘要103)   HTML115)    PDF (939KB)(218)   

    人际互动是影响在线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SOTL-T课题组通过对8850位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和23位教师的深度访谈,对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特征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在互动媒介方面,文字互动占比最大,其留存性和可见性强,可以通过字斟句酌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但出现了表情包辅助和表述简短化的趋势;音视频互动对网速和深层表演有较高要求,出于后台前台化的形象整饰压力,教师打开摄像头的频率不高。(2)在互动时间方面,同步互动的时间刚性强、间隔短、边界清晰、节奏匀速且方向单一,时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异步互动的时间刚性弱、间隔长、边界模糊、节奏可控且能撤销和剪辑,时间效率更低。(3)在互动空间方面,分割的空间限制了在线教学互动的多样性与充分性,但同时也能通过匿名保护形成人际安全距离;在有特殊空间需求的课程中,在线教学展现出了独有的优势或劣势。(4)超过半数的老师认为,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频率和效果较线下教学都有所下降,平台设计只是更多地满足了教师一方的符号输出需求。基于此,本研究对高校、教师和平台开发者提出了相应的行动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