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2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3-01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教育规划的方法与技术选择
    戚业国
    2009 (1):  1-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1.005
    摘要 ( 1755 )   HTML ( 3 )   PDF(307KB) ( 517 )  

    教育规划是在二战后兴起并受到重视的,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历经多次起伏, 形成了客观与主观两种基本范式, 出现了专家、政治和协商三种基本规划模型。教育规划有国际比较、人力需求、社会需求、成本收益、成本效用等技术方法, 但这些技术方法经常处于争议中, 合理运用这些技术方法, 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是教育规划成败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博洛尼亚进程述论
    杨天平, 金如意
    2009 (1):  9-2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1.007
    摘要 ( 1918 )   HTML ( 4 )   PDF(509KB) ( 545 )  

    作为欧洲高等教育改革重大举措的博洛尼亚进程, 即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进程, 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以建构欧洲高等教育区为目标, 旨在加强各成员国之间高等教育的可比性和兼容性, 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 重塑欧洲高等教育的辉煌。1999年6月, 欧洲29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 提出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具体构想、行动纲领和工作计划。其后, 经过历次会议特别是5次部长峰会的评估和改革, 逐步形成“学位体系建设、质量保证、学位互认、促进流动、联合学位、终身学习、社会维度和机会均等、提升就业力、全球化背景下的欧洲高等教育”等新的行动目标, 并在学制改革、质量保证、学分互换、学位互认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2007年的伦敦会议明确提出, 要建设“全球化背景下的欧洲高等教育区”。从《索邦宣言》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设想到EHEA的形成规模, 从当初的4个发起国到现在的46个成员国, 博洛尼亚进程走过了10年, 其内容不断丰富, 目标日益完善, 原则广受认同, 且一直处于发展、改革和完善之中, 致力于协调进程在各国实施进度的差异、保持进程趋同化发展中的多样性、寻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区域性合作和竞争中的平衡。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道德危机
    王建华
    2009 (1):  23-3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1.008
    摘要 ( 1994 )   HTML ( 2 )   PDF(397KB) ( 558 )  

    历史长河中, 大学一直是一个充满道德优越感的地方, 曾被誉为社会的良心、道德的领袖。但17世纪以降, 以牛顿的经验主义与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为主导的现代主义范式逐渐控制了知识界, 事实与价值、知识与信仰、科学与道德开始分道扬彪。从此在价值问题上理性必须保持沉默, 知识不再意味着美德。19世纪以后自洪堡到纽曼都主张, 大学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时至今日, 随着大学里科研至上、系科主义盛行, 加之教学科研活动中对价值中立的制度性诉求, 道德之于大学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或装饰, 大学已日益成为一个不讲道德只讲真理的组织机构。今天的大学越来越成为科学探究的场所。大学教师越来越倾向于放弃道德教育的责任。道德探究与德性践行的缺失使得现代大学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在今天以及未来, 单单凭借对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 大学已不足以赢得人们的尊重。如果大学不能恢复对于道德探究和德性践行的热情; 如果仍然是只讲真理不讲道德, 那么, 人们将很难信服在未来大学继续有资格在各种社会组织中拥有诸多的特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筏喻的课程观:课程概念的演变与趋向
    王建军
    2009 (1):  33-42, 5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1.006
    摘要 ( 1689 )   HTML ( 2 )   PDF(442KB) ( 610 )  

    本文梳理和分析了各种不同的课程概念, 指出这些概念在内涵上可以归结为从“课”到“程”到“教师之教”、“学生之学”、“社会目的与意义”的范围不断拓展的序列, 并基于课程概念演变趋向提出“筏喻的课程观”, 最后以这种课程观分析了课程中的个人与社会、确定与未知、历史与未来、知识与行动、过程与结果、片段与整合等六对矛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知视野下的莫扎特效应辨析
    陈俊, 乔玲玲, 张积家
    2009 (1):  43-5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1.001
    摘要 ( 1729 )   HTML ( 7 )   PDF(317KB) ( 458 )  

    莫扎特效应(Mozart effect)指的是音乐学习, 特别是莫扎特音乐的学习, 能够有效促进个体的空间推理能力。该理论最早由Rauscher在1993年提出。它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强烈反响。本文综合分析了莫扎特效应在心理学领域的有关研究, 认为莫扎特效应有一定的实证研究基础和理论价值, 有其合理性。同时, 其研究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如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广泛性, 对实验效应的解释存在偏差, 等等。因此, 仍有必要对音乐与认知的关系以及发生机制作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镜像神经元:从个体认知到社会行为
    陈巍, 丁峻
    2009 (1):  51-55, 9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1.002
    摘要 ( 2069 )   HTML ( 3 )   PDF(255KB) ( 783 )  

    近十年来, 一项被誉为可与DNA相媲美的神经科学新发现——镜像神经元(mirrorneuron)逐渐成为未来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界的“研究宠儿”, 众多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系统是人类社会认知的重要神经机制。该系统与人类的动作识别、意图理解、语言进化、共情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文章介绍了该系统在个体认知和社会行为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 并对当前研究中所遗留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进化: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新视角
    李永鑫, 赵剑
    2009 (1):  56-6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1.003
    摘要 ( 1884 )   HTML ( 2 )   PDF(264KB) ( 542 )  

    运用进化论和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组织内部及其相关行为, 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本文探讨了进化观点对组织变革、性别差异和领导行为三个问题的分析和解释, 然后对这一研究视角进行了简要评价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6岁听障与健听儿童语用交流行为之比较
    贺荟中, 贺利中
    2009 (1):  63-7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1.011
    摘要 ( 2368 )   HTML ( 4 )   PDF(337KB) ( 553 )  

    本文在半结构环境下,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儿童语言资料转换系统-CHIDES、母子言语互动交流行为编码系统-INCA-A、以及CLAN数据分析程序对4-6岁重度听障儿童与同龄健听儿童语用交流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 (1) 4-6岁重度听障儿童与同龄健听儿童的语用交流行为随着年龄增长稳步发展。在言语倾向、言语行动、言语变通三个层面上二者均存在主要类型; (2)与同龄健听儿童相比, 4-6岁重度听障儿童语用交流行为发展滞后, 主要体现在注意系统、情绪系统、讨论与协商系统、澄清系统, 表现为被动的应答, 无法主动表达自己的交流意图、主导社会互动的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探析
    孙德玉
    2009 (1):  72-7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1.004
    摘要 ( 1827 )   HTML ( 2 )   PDF(227KB) ( 544 )  

    在我国灿烂的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人格教育思想精彩纷呈, 其中, 以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最有特色、也最为重要。先秦儒家丰富多彩的人格教育思想, 呈现给我们的是多元多样而又颇具中华民族个性的特征:重群体轻个人的利他性; 重内化轻外化的自觉性; 重命运轻鬼神的现实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读1958年高等教育大跃进
    张烨
    2009 (1):  78-8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1.009
    摘要 ( 1918 )   HTML ( 3 )   PDF(430KB) ( 582 )  

    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重大的教育变革, 1958年高等教育大跃进深深根植于社会系络之中, 受制于既有制度基础的深刻影响。依据宏大叙事与微观史实的教育政策制度分析构成了重新解读的重要特征。其中宏观层面三种文化冲突的整体背景, 中观层面的地方教育权力诉求, 微观层面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和基层高校管理者的行为动机与方式构成了重新解读这次变革的基本维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孟宪承大学教育观的思考———以其大学三理想为中心的考察
    贺晓舟
    2009 (1):  88-9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9.01.010
    摘要 ( 1741 )   HTML ( 2 )   PDF(349KB) ( 608 )  

    孟宪承的大学教育观深受中国传统和欧美现代大学的影响, 在现代中国的高等教育思想史上, 其贡献是提出现代大学的三理想——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 并强调要运用智慧来探求真善美, 以试图改造中国传统的大学教育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