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4, Vol. 42 ›› Issue (11): 171-186.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11.011
阎光才, 孙娜, 田家玮
出版日期:
2024-11-01
发布日期:
2024-10-18
Guangcai Yan, Na Sun, Jiawei Tian
Online:
2024-11-01
Published:
2024-10-18
摘要:
本文选取了高等教育投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学术职业流动与高校教师教学行为等主题,对其相关研究文献略作梳理,大致梳拢了实证研究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展开轨迹,并探讨其在知识体系建构中的意义。本文的基本结论为:当前,实证取向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趋势,其研究的主题关注与国家宏观政策与制度变革紧密相关,因此,不妨称之为具有实用主义色彩的实证取向。围绕制度变迁过程产生的众多问题而展开的实证研究,促成了大量主题性知识的生产,但尚存在本土理论创生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不足的问题。未来实证研究应立足本土意识的借鉴与反思,实现理论创新,并以国际认可的知识和话语体系建构,凸显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贡献。
阎光才, 孙娜, 田家玮. 中国高等教育实证研究的展开、问题与走向[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1): 171-186.
Guangcai Yan, Na Sun, Jiawei Tian. Unfolding, Issues, and Trends of Empir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24, 42(11): 171-186.
鲍威, 吴红斌. 象牙塔里的薪资定价: 中国高校教师薪资影响机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6 2 113 132+191 鲍威, 吴红斌. (2016). 象牙塔里的薪资定价: 中国高校教师薪资影响机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 113—132+191. | |
鲍威, 杜嫱. 冲突·独立·互补: 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行为与科研表现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 4 107 125+187—188 鲍威, 杜嫱. (2017). 冲突·独立·互补: 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行为与科研表现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4),107—125+187—188. | |
鲍威, 哈巍, 闵维方, 等. “985工程”对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驱动效应评估 教育研究 2017 9 61 69 鲍威, 哈巍, 闵维方, 等. (2017). “985工程”对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驱动效应评估. 教育研究, (9), 61—69. | |
鲍威, 谢晓亮, 王维民. 玻璃大厦: 高校教师职业负荷对健康的影响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1 3 21 40+188—189 鲍威, 谢晓亮, 王维民. (2021). 玻璃大厦: 高校教师职业负荷对健康的影响.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3),21—40+188—189. | |
别敦荣, 韦莉娜, 李家新.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运行状况调查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2015 3 41 47 别敦荣, 韦莉娜, 李家新. (2015).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运行状况调查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3), 41—47. | |
蔡红红. 教师在线教学准备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探究——学习者控制与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7 27 37 蔡红红. (2021). 教师在线教学准备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探究——学习者控制与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7), 27—37. | |
蔡文伯, 黄晋生, 袁雪. 教育人力资本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基于产业结构变迁的门槛特征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10 34 47 蔡文伯, 黄晋生, 袁雪. (2020). 教育人力资本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基于产业结构变迁的门槛特征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0), 34—47. | |
曹宇莲, 哈巍. 大学之大, 非有大楼?新建校区对研究型大学人文社科科研产出的影响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3 3 149 171+192 曹宇莲, 哈巍. (2023). 大学之大, 非有大楼?新建校区对研究型大学人文社科科研产出的影响.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3), 149—171+192. | |
陈纯槿. 谁是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来自转型中国的经验证据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4 135 152+188 陈纯槿. (2012). 谁是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来自转型中国的经验证据.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4), 135—152+188. | |
陈东阳, 哈巍, 叶晓阳. 高校与区县经济增长——基于主要城市新建校区的实证分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1 3 125 153+191—192 陈东阳, 哈巍, 叶晓阳. (2021). 高校与区县经济增长——基于主要城市新建校区的实证分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3),125—153+191—192. | |
陈东阳, 哈巍. (2022). 高校与城市创新能力——基于新建校区的准实验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 125—146+191—192. | |
陈侃, 丁妍, 王颖. 研究型教学的行为分析——基于复旦大学的课堂教学观察 复旦教育论坛 2012 4 26 30 陈侃, 丁妍, 王颖. (2012). 研究型教学的行为分析——基于复旦大学的课堂教学观察. 复旦教育论坛, (4), 26—30. | |
陈然, 丁小浩, 闵维方. 教育对绿色GDP的贡献研究 教育研究 2019 5 133 141 陈然, 丁小浩, 闵维方. (2019). 教育对绿色GDP的贡献研究. 教育研究, (5), 133—141. | |
陈晓宇, 闵维方. 论中国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与劳动力市场化 教育研究 1999a 1 35 40 陈晓宇, 闵维方. (1999a). 论中国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与劳动力市场化. 教育研究, (1), 35—40. | |
陈晓宇, 闵维方. 成本补偿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 教育与经济 1999b 3 1 6 陈晓宇, 闵维方. (1999b). 成本补偿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 教育与经济, (3), 1—6. | |
陈晓宇, 董子静.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教育研究 2011 9 14 21 陈晓宇, 董子静. (2011).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教育研究, (9), 14—21. | |
陈晓宇, 麻嘉玲.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与成就 教育与经济 2019 2 8 16 陈晓宇, 麻嘉玲. (2019).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与成就. 教育与经济, (2), 8—16. | |
成刚. 我国高等教育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 经济科学 2006 5 99 109 成刚. (2006). 我国高等教育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 经济科学, (5), 99—109. | |
邓娅, 闵维方. 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属地化 高等教育研究 2001 6 43 48 邓娅, 闵维方. (2001). 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与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属地化. 高等教育研究, (6), 43—48. | |
丁小浩, 陈良焜. 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对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影响分析 教育发展研究 2000 2 9 14 丁小浩, 陈良焜. (2000). 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对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影响分析. 教育发展研究, (2), 9—14. | |
丁小浩, 梁彦. 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2 1 5 丁小浩, 梁彦. (2010). 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 高等教育研究, (2), 1—5. | |
丁小浩, 于洪霞, 余秋梅. 中国城镇居民各级教育收益率及其变化研究: 2002~2009年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3 73 84+189 丁小浩, 于洪霞, 余秋梅. (2012). 中国城镇居民各级教育收益率及其变化研究: 2002~2009年.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3), 73—84+189. | |
丁妍, 陆昉, 王颖. 课堂教学受欢迎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基于复旦大学问卷调查的分析 复旦教育论坛 2012 4 19 25 丁妍, 陆昉, 王颖. (2012). 课堂教学受欢迎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基于复旦大学问卷调查的分析. 复旦教育论坛, (4), 19—25. | |
董彦邦, 刘莉. 科研评价制度如何影响大学教师主动性创新行为——基于29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调查 复旦教育论坛 2024 1 85 93 董彦邦, 刘莉. (2024). 科研评价制度如何影响大学教师主动性创新行为——基于29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调查. 复旦教育论坛, (1), 85—93. | |
杜思慧, 张文杰, 哈巍. “合”而不同: 高校合并异质性对内部经费配置的影响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2024 3 69 76 杜思慧, 张文杰, 哈巍. (2024). “合”而不同: 高校合并异质性对内部经费配置的影响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3), 69—76. | |
杜育红, 赵冉. 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要素积累、效率提升抑或资本互补 教育研究 2018 5 27 35 杜育红, 赵冉. (2018). 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要素积累、效率提升抑或资本互补. 教育研究,, (5),, 27—35. | |
方超, 黄斌. 高校扩招政策降低了城镇劳动力的大学教育溢价吗?——基于反事实选择的因果关系推断 复旦教育论坛 2020 1 68 75 方超, 黄斌. (2020). 高校扩招政策降低了城镇劳动力的大学教育溢价吗?——基于反事实选择的因果关系推断. 复旦教育论坛, (1), 68—75. | |
苟斐斐, 刘振天. 高校教师线上教学平台功能及环境支持认知评价的实证分析 教育发展研究 2020 11 49 59 苟斐斐, 刘振天. (2020). 高校教师线上教学平台功能及环境支持认知评价的实证分析. 教育发展研究, (11), 49—59. | |
郭建鹏, 常虹, 杨凌燕, 等. 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基于全国本科高校教师调查的实证分析 江苏高教 2023a 6 86 95 郭建鹏, 常虹, 杨凌燕, 等. (2023a). 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基于全国本科高校教师调查的实证分析. 江苏高教, (6), 86—95. | |
郭建鹏, 许文静, 陈玉蕾, 等. 工作资源与要求如何影响高校教师的教学投入——兼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教育发展研究 2023b Z1 25 36 郭建鹏, 许文静, 陈玉蕾, 等. (2023b). 工作资源与要求如何影响高校教师的教学投入——兼论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教育发展研究, (Z1), 25—36. | |
郭睿, 刘泽云. 2025—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经费需求预测 教育经济评论 2023 1 23 42 郭睿, 刘泽云. (2023). 2025—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经费需求预测. 教育经济评论, (1), 23—42. | |
哈巍, 罗蕴丰. 新建校区会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吗——基于北京高校在津招生数据的实证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18 11 11 17+26 哈巍, 罗蕴丰. (2018). 新建校区会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吗——基于北京高校在津招生数据的实证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11), 11—17+26. | |
侯龙龙. 高等教育中的范围经济: 基于质量因素的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2006 4 4 29 侯龙龙. (2006). 高等教育中的范围经济: 基于质量因素的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4), 4—29. | |
胡咏梅, 梁文艳. 高校合并前后科研生产率动态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 1 62 70 胡咏梅, 梁文艳. (2007). 高校合并前后科研生产率动态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 62—70. | |
胡咏梅, 易慧霞, 唐一鹏. 高校教师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和加拿大高校教师工资性年收入的比较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2016 11 80 88 胡咏梅, 易慧霞, 唐一鹏. (2016). 高校教师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和加拿大高校教师工资性年收入的比较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11), 80—88. | |
胡咏梅, 刘雅楠. 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预测——基于我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和国际比较的分析 教育与经济 2023 2 41 52 胡咏梅, 刘雅楠. (2023). 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预测——基于我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和国际比较的分析. 教育与经济, (2), 41—52. | |
黄海涛. 民办高校新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特征与策略选择——基于与公办高校的比较 高等教育研究 2019 5 57 63 黄海涛. (2019). 民办高校新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特征与策略选择——基于与公办高校的比较. 高等教育研究, (5), 57—63. | |
赖德胜, 孟大虎, 苏丽锋. 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 13 31+187—188 赖德胜, 孟大虎, 苏丽锋. (2012). 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13—31+187—188. | |
赖德胜, 朱敏, 黄金玲. 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占比为何下降 教育研究 2021 4 128 138 赖德胜, 朱敏, 黄金玲. (2021). 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占比为何下降. 教育研究, (4), 128—138. | |
赖德胜. 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 经济研究 1998 5 43 50 赖德胜. (1998). 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 经济研究, (5), 43—50. | |
李爱萍, 沈红. 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2014大学教师调查” 中国高教研究 2017 2 75 81 李爱萍, 沈红. (2017). 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2014大学教师调查”. 中国高教研究, (2), 75—81. | |
李锋亮, 袁本涛. 研究生教育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 3 78 84+191 李锋亮, 袁本涛. (2013). 研究生教育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3), 78—84+191. | |
李锋亮, 邹凯, 付新宇. 我国大学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地区差异 复旦教育论坛 2015 4 57 63 李锋亮, 邹凯, 付新宇. (2015). 我国大学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地区差异. 复旦教育论坛, (4), 57—63. | |
李锋亮, 王瑜琪. 研究生教育在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教育研究 2021 5 23 29 李锋亮, 王瑜琪. (2021). 研究生教育在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教育研究, (5), 23—29. | |
李锋亮, 洪清. 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差异: 从城乡之间到城乡之内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4 2 92 102 李锋亮, 洪清. (2024). 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差异: 从城乡之间到城乡之内.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 92—102. | |
李虹. 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类型和压力强度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 5 97 102 李虹. (2005). 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类型和压力强度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5), 97—102. | |
李立国, 赵阔, 杜帆. 经济增长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 教育研究 2022 2 138 149 李立国, 赵阔, 杜帆. (2022). 经济增长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 教育研究, (2), 138—149. | |
李琳琳. 时不我待: 中国大学教师学术工作的时间观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 1 107 119+190 李琳琳. (2017). 时不我待: 中国大学教师学术工作的时间观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1), 107—119+190. | |
李琳琳. 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混合研究——上海高校教师的视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7 50 61 李琳琳. (2021). 在线教学人际互动的混合研究——上海高校教师的视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7), 50—61. | |
李实, 丁赛. 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6 58 72+206 李实, 丁赛. (2003). 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 (6), 58—72+206. | |
李文利, 魏新. 论学生资助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3 83 89 李文利, 魏新. (2003). 论学生资助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3), 83—89. | |
李文平, 沈红. 大学教师最关注什么——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2016 1 97 102 李文平, 沈红. (2016). 大学教师最关注什么——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1), 97—102. | |
李祥云.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基于武汉市9所高校的学生问卷调查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7 88 91 李祥云. (2011).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基于武汉市9所高校的学生问卷调查. 中国高教研究, (7), 88—91. | |
李潇潇, 左玥, 沈文钦. 谁获得了精英大学的教职——基于北大、清华2011—2017年新任教师的履历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2018 8 47 52 李潇潇, 左玥, 沈文钦. (2018). 谁获得了精英大学的教职——基于北大、清华2011—2017年新任教师的履历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8), 47—52. | |
李一杉, 刘金松. 举贤不避亲: 内部人特征降低了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吗?——以中国大陆教育学术期刊发表的923901篇论文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10 77 102 李一杉, 刘金松. (2021). 举贤不避亲: 内部人特征降低了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吗?——以中国大陆教育学术期刊发表的923901篇论文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0), 77—102. | |
李奕嬴, 朱军文. 高校海归教师首聘期工作满意度演进: 1979—2017年的实证研究 复旦教育论坛 2020 2 45 50+71 李奕嬴, 朱军文. (2020). 高校海归教师首聘期工作满意度演进: 1979—2017年的实证研究. 复旦教育论坛, (2), 45—50+71. | |
李志峰, 游怡. 大学教师流动的相关性: 学科专业、机构与教育背景——基于理工主导型大学教师的简历分析 大学教育科学 2018 1 52 58 李志峰, 游怡. (2018). 大学教师流动的相关性: 学科专业、机构与教育背景——基于理工主导型大学教师的简历分析. 大学教育科学, (1), 52—58. | |
梁文艳, 胡咏梅. “211工程”高校自然科学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测量与地区差异比较——基于密切值模型和泰尔系数分解的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2012 10 9 14 梁文艳, 胡咏梅. (2012). “211工程”高校自然科学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测量与地区差异比较——基于密切值模型和泰尔系数分解的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10), 9—14. | |
梁文艳, 周晔馨, 于洪霞. 社会资本与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研究 经济研究 2019 11 133 148 梁文艳, 周晔馨, 于洪霞. (2019). 社会资本与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研究. 经济研究, (11), 133—148. | |
刘进, 沈红. 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 频率、路径与类型 复旦教育论坛 2014 1 42 48+92 刘进, 沈红. (2014). 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 频率、路径与类型. 复旦教育论坛, (1), 42—48+92. | |
刘进, 林松月, 王艺蒙, 等.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考上自己任教的高校吗——兼论高校“近亲繁殖”问题 中国高教研究 2021 8 56 62 刘进, 林松月, 王艺蒙, 等. (202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考上自己任教的高校吗——兼论高校“近亲繁殖”问题. 中国高教研究, (8), 56—62. | |
刘莉, 朱莉, 刘念才. 目标群体视角下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政策认同研究——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问卷调查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0 2 73 82 刘莉, 朱莉, 刘念才. (2020). 目标群体视角下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政策认同研究——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问卷调查.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 73—82. | |
刘琳. 大学教师“近亲繁殖”会抑制学术生产力吗——以东西部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H学科为例 中国高教研究 2019 12 76 83 刘琳. (2019). 大学教师“近亲繁殖”会抑制学术生产力吗——以东西部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H学科为例. 中国高教研究, (12), 76—83. | |
刘琳, 李梅. “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归教师的二元学术网络特征 复旦教育论坛 2024 1 76 84 刘琳, 李梅. (2024). “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归教师的二元学术网络特征. 复旦教育论坛, (1), 76—84. | |
刘云杉, 王志明, 杨晓芳. 精英的选拔: 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跨入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1978—2005)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 5 42 59 刘云杉, 王志明, 杨晓芳. (2009). 精英的选拔: 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跨入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1978—2005).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5), 42—59. | |
刘泽云. 上大学是有价值的投资吗——中国高等教育回报率的长期变动(1988—2007)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5 4 65 81+186 刘泽云. (2015). 上大学是有价值的投资吗——中国高等教育回报率的长期变动(1988—2007).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4), 65—81+186. | |
刘泽云, 邱牧远. 上好大学值得吗——对大学质量回报的估计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 1 120 139+191 刘泽云, 邱牧远. (2017). 上好大学值得吗——对大学质量回报的估计.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1), 120—139+191. | |
刘振天. 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的理论、现况及其策略 中国高教研究 2013 8 14 19+47 刘振天. (2013). 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的理论、现况及其策略. 中国高教研究, (8), 14—19+47. | |
卢乃桂, 李琳琳, 黎万红. 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背景下学术工作的分层与分割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07 56 62 卢乃桂, 李琳琳, 黎万红. (2011). 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背景下学术工作的分层与分割. 高等教育研究, (07), 56—62. | |
陆根书, 刘蕾. 不同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比较研究 复旦教育论坛 2006 2 55 59 陆根书, 刘蕾. (2006). 不同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效率比较研究. 复旦教育论坛, (2), 55—59. | |
罗蕴丰, 沈红. 大学教师流失意向的影响因素——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实证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2017 11 91 97 罗蕴丰, 沈红. (2017). 大学教师流失意向的影响因素——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实证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11), 91—97. | |
骆美, 曾益, 尹稳山, 等. 聘任制改革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基于自然实验法的案例效果分析 复旦教育论坛 2022 3 68 75 骆美, 曾益, 尹稳山, 等. (2022). 聘任制改革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基于自然实验法的案例效果分析. 复旦教育论坛, (3), 68—75. | |
马莉萍, 张心悦. 研究型大学海归教师与本土教师本科教学质量的比较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2020 10 54 61 马莉萍, 张心悦. (2020). 研究型大学海归教师与本土教师本科教学质量的比较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10), 54—61. | |
闵维方. 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形式与办学效益研究 教育研究 1990 10 41 48 闵维方. (1990). 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形式与办学效益研究. 教育研究, (10), 41—48. | |
闵维方. 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 3 123 136+190—191 闵维方. (2017). 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3),123—136+190—191. | |
闵维方, 丁小浩, 郭苏热. 高等院校系和专业的规模效益研究 教育研究 1995 7 7 12 闵维方, 丁小浩, 郭苏热. (1995). 高等院校系和专业的规模效益研究. 教育研究, (7), 7—12. | |
闵韡.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海归”与本土学者职业特征之比较 中国高教研究 2019 8 70 76 闵韡. (2019).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海归”与本土学者职业特征之比较. 中国高教研究, (8), 70—76. | |
钱海燕, 肖志国, 陈侃, 等. 师生对“教学优点”的不同定义——基于复旦大学问卷调查的分析 复旦教育论坛 2012 4 31 35 钱海燕, 肖志国, 陈侃, 等. (2012). 师生对“教学优点”的不同定义——基于复旦大学问卷调查的分析. 复旦教育论坛, (4), 31—35. | |
沈红.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生贷款研究十年述评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9 65 73 沈红. (2010).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生贷款研究十年述评. 高等教育研究, (9), 65—73. | |
沈红. 中国大学教师发展状况——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2016 2 37 46 沈红. (2016). 中国大学教师发展状况——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2), 37—46. | |
沈忠华, 邬大光. 大学生在线学习成效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教育发展研究 2020 11 25 36+59 沈忠华, 邬大光. (2020). 大学生在线学习成效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教育发展研究, (11), 25—36+59. | |
史静寰, 许甜, 李一飞.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研究——基于44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12 52 66 史静寰, 许甜, 李一飞. (2011).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研究——基于44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12), 52—66. | |
覃红霞, 周建华, 李政. 高校师生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的差异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2021 1 83 93 覃红霞, 周建华, 李政. (2021). 高校师生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的差异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1), 83—93. | |
王传毅, 李旭, 胡彬涵. 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基于人才供需的视角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23 47 53 王传毅, 李旭, 胡彬涵. (2014). 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基于人才供需的视角. 教育发展研究, (23), 47—53. | |
王善迈. 论高等教育的学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6 24 29 王善迈. (2000). 论高等教育的学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 24—29. | |
王思遥. 在线课程教学的交互形式与学生学习投入表现的关系探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7 38 49 王思遥. (2021). 在线课程教学的交互形式与学生学习投入表现的关系探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7), 38—49. | |
王忠军, 刘丽丹. 绩效考核能否促进高校教师突破性学术创新行为——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2017 4 52 60 王忠军, 刘丽丹. (2017). 绩效考核能否促进高校教师突破性学术创新行为——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4), 52—60. | |
韦莉娜, 别敦荣, 李家新. 高校教师对教师发展中心满意度研究 复旦教育论坛 2016 2 65 71 韦莉娜, 别敦荣, 李家新. (2016). 高校教师对教师发展中心满意度研究. 复旦教育论坛, (2), 65—71. | |
魏红, 赵彬. 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69所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报告文本的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2017 7 94 99 魏红, 赵彬. (2017). 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69所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报告文本的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7), 94—99. | |
吴秋翔, 崔盛. 农村学生重点大学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基于高校专项计划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2018 4 70 77 吴秋翔, 崔盛. (2018). 农村学生重点大学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基于高校专项计划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4), 70—77. | |
吴薇. 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环境观比较研究——基于莱顿大学与厦门大学的调查 复旦教育论坛 2013 5 39 45 吴薇. (2013). 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环境观比较研究——基于莱顿大学与厦门大学的调查. 复旦教育论坛, (5), 39—45. | |
夏纪军. 近亲繁殖与学术退化——基于中国高校经济学院系的实证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 4 130 140+187 夏纪军. (2014). 近亲繁殖与学术退化——基于中国高校经济学院系的实证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4), 130—140+187. | |
肖烨, 曹宇莲, 哈巍. 人口和人才的双重红利: 高校新建校区对区县人力资本的影响 中国高教研究 2023 12 64 70 肖烨, 曹宇莲, 哈巍. (2023). 人口和人才的双重红利: 高校新建校区对区县人力资本的影响. 中国高教研究, (12), 64—70. | |
肖瑜, 刘振天. 大学教师缘何冷落教学——基于高校教学类政策文本的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2024 2 62 69 肖瑜, 刘振天. (2024). 大学教师缘何冷落教学——基于高校教学类政策文本的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 (2), 62—69. | |
徐国兴.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学习促进功能探析 复旦教育论坛 2021 4 67 76 徐国兴. (2021).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学习促进功能探析. 复旦教育论坛, (4), 67—76. | |
阎光才. 高校学术“近亲繁殖”及其效应的分析和探讨 复旦教育论坛 2009 4 31 38 阎光才. (2009). 高校学术“近亲繁殖”及其效应的分析和探讨. 复旦教育论坛, (4), 31—38. | |
阎光才. 学术等级系统与锦标赛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3 8 23+187 阎光才. (2012). 学术等级系统与锦标赛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3), 8—23+187. | |
阎光才. 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 4 89 100+185 阎光才. (2014). 毕业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4), 89—100+185. | |
阎光才. 学术生命周期与年龄作为政策的工具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6 4 124 138+188 阎光才. (2016). 学术生命周期与年龄作为政策的工具.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4), 124—138+188. | |
阎光才. 学术职业选择、阶层趣味与个人机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6 1 10+152 阎光才. (2017). 学术职业选择、阶层趣味与个人机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6), 1—10+152. | |
阎光才. 大学教师的时间焦虑与学术治理 教育研究 2021 8 92 103 阎光才. (2021). 大学教师的时间焦虑与学术治理. 教育研究, (8), 92—103. | |
杨娟, 张卓然. 高校合并对本科录取分数的影响——以我国“985工程”与“211工程”高校为例 教育经济评论 2021 2 71 101 杨娟, 张卓然. (2021). 高校合并对本科录取分数的影响——以我国“985工程”与“211工程”高校为例. 教育经济评论, (2), 71—101. | |
姚利民, 贺光明, 段文彧. 重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2016 11 51 57 姚利民, 贺光明, 段文彧. (2016). 重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11), 51—57. | |
尹弘飚, 李瑾瑜. 优化高校教学: 来自大学生课程经历的启示 高等教育研究 2015 08 62 69 尹弘飚, 李瑾瑜. (2015). 优化高校教学: 来自大学生课程经历的启示. 高等教育研究, (08), 62—69. | |
由由. 高校教师流动意向的实证研究: 工作环境感知与工作满意的视角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 2 128 140+192 由由. (2014). 高校教师流动意向的实证研究: 工作环境感知与工作满意的视角.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 128—140+192. | |
余继, 闵维方, 王家齐. 大学创新能力与国家经济增长——基于33个国家数据的实证分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9 4 109 123+186—187 余继, 闵维方, 王家齐. (2019). 大学创新能力与国家经济增长——基于33个国家数据的实证分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4),109—123+186—187. | |
余荔. 海归教师是否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2018 8 66 76 余荔. (2018). 海归教师是否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8), 66—76. | |
元静, 赵平, 胡咏梅. 高校教师校龄工资制度设计——基于我国部分高校教师薪酬调查数据的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1 58 70 元静, 赵平, 胡咏梅. (2024). 高校教师校龄工资制度设计——基于我国部分高校教师薪酬调查数据的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 58—70. | |
岳昌君. 高等教育经费供给与需求的国际比较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1 3 92 104+191 岳昌君. (2011). 高等教育经费供给与需求的国际比较研究.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3), 92—104+191. | |
岳昌君, 周丽萍.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2003—2017年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 4 87 106+187 岳昌君, 周丽萍. (2017).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2003—2017年.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4), 87—106+187. | |
岳昌君, 邱文琪. 面向2035的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与教育经费预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6 1 16 岳昌君, 邱文琪. (2021). 面向2035的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与教育经费预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6), 1—16. | |
张冰冰. “近亲繁殖”真会危害教师的学术生产力吗——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分析 重庆高教研究 2019 5 66 75 张冰冰. (2019). “近亲繁殖”真会危害教师的学术生产力吗——基于“2014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分析. 重庆高教研究, (5), 66—75. | |
张车伟. 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 “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 经济研究 2006 12 59 70 张车伟. (2006). 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 “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 经济研究, (12), 59—70. | |
张东海. 学术环境与归国意愿——对留美博士生的调查研究 复旦教育论坛 2014 5 45 49+102 张东海. (2014). 学术环境与归国意愿——对留美博士生的调查研究. 复旦教育论坛, (5), 45—49+102. | |
张婕. 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及其改进——对117名地方高校领导的问卷调查 教育研究 2010 8 40 44 张婕. (2010). 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及其改进——对117名地方高校领导的问卷调查. 教育研究, (8), 40—44. | |
张文杰, 哈巍. 合并、扩招、新建校区与高等学校办学成本——基于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准实验 教育研究 2022 4 92 106 张文杰, 哈巍. (2022). 合并、扩招、新建校区与高等学校办学成本——基于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准实验. 教育研究, (4), 92—106. | |
张心悦, 马莉萍. 高等教育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 教育研究 2022 1 35 46 张心悦, 马莉萍. (2022). 高等教育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 教育研究, (1), 35—46. | |
赵平, 胡咏梅. 中国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保障性功能与激励性功能的视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a 1 41 57 赵平, 胡咏梅. (2024a). 中国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保障性功能与激励性功能的视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 41—57. | |
赵平, 胡咏梅. 负重致远: 工作压力对“双一流”高校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机制与破解之道 复旦教育论坛 2024b 1 103 113 赵平, 胡咏梅. (2024b). 负重致远: 工作压力对“双一流”高校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机制与破解之道. 复旦教育论坛, (1), 103—113. | |
赵庆年, 曾浩泓. 我国高等教育何以迅速迈入普及化——基于供需关系的视角 高等教育研究 2020 10 35 45 赵庆年, 曾浩泓. (2020). 我国高等教育何以迅速迈入普及化——基于供需关系的视角. 高等教育研究, (10), 35—45. | |
赵庆年, 刘克. 高等教育何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规模、结构和质量要素的协同效应分析 教育研究 2022 10 62 82 赵庆年, 刘克. (2022). 高等教育何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规模、结构和质量要素的协同效应分析. 教育研究, (10), 62—82. | |
赵卫华. 高校收入分配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北京18所高校的调研数据考察 复旦教育论坛 2013 2 61 67+85 赵卫华. (2013). 高校收入分配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北京18所高校的调研数据考察. 复旦教育论坛, (2), 61—67+85. | |
赵映川, 周艳. 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失衡与纠偏: 一个薪酬视角的探讨 教育发展研究 2022 5 47 52 赵映川, 周艳. (2022). 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失衡与纠偏: 一个薪酬视角的探讨. 教育发展研究, (5), 47—52. | |
郑宏, 谢作栩, 王婧. 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在线教学态度的调查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7 54 64 郑宏, 谢作栩, 王婧. (2020). 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在线教学态度的调查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7), 54—64. | |
周立民, 邢海燕. 从生存性压力到制度性焦虑: “卷”时代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成因 复旦教育论坛 2023 4 87 96 周立民, 邢海燕. (2023). 从生存性压力到制度性焦虑: “卷”时代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成因. 复旦教育论坛, (4), 87—96. | |
周玉容, 沈红. 现行教师评价对大学教师发展的效应分析——驱动力的视角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6 5 54 61 周玉容, 沈红. (2016). 现行教师评价对大学教师发展的效应分析——驱动力的视角.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5), 54—61. | |
朱军, 范慧慧. 师生对学生评教指标的关注点——基于复旦大学问卷调查的分析 复旦教育论坛 2012 4 36 40 朱军, 范慧慧. (2012). 师生对学生评教指标的关注点——基于复旦大学问卷调查的分析. 复旦教育论坛, (4), 36—40. | |
朱军文, 王林春. 海归青年教师引进政策供给与需求匹配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2019 6 18 24 朱军文, 王林春. (2019). 海归青年教师引进政策供给与需求匹配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6), 18—24. | |
Bakker, A. B., & Bal, M. P. Weekly work engagement and performance: A study among starting teacher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10 83 1 189 206 Bakker, A. B., & Bal, M. P. (2010). Weekly work engagement and performance: A study among starting teacher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83(1), 189—206. | |
Horta, H., Veloso, F. M., & Grediaga, R. Navel gazing: Academic inbreeding and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Management Science 2010 56 3 414 429 Horta, H., Veloso, F. M., & Grediaga, R. (2010). Navel gazing: Academic inbreeding and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Management Science, 56(3), 414—429. |
[1] | 袁振国, 谢晨, 潘苏东, 迟少辉, 禹娜, 陈思语. 方法创新是构建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在要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1): 1-11. |
[2] | 虞永平, 原晋霞, 张斌, 曾晓滢. 实证研究对中国学前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贡献与展望[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1): 127-145. |
[3] | 徐国庆, 谢鸿柔, 王茜雯. 1980年代以来中国职业教育研究中的知识生产[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1): 187-202. |
[4] | 邬志辉, 王秦. 中国农村教育实证研究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1): 54-73. |
[5] | 李涛, 孙煖, 邬志辉. 2021年疫情背景下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何变化?——一项基于2021年和2020年全国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2): 100-113. |
[6] | 郑鑫, 刘源, 尹弘飚. 文化与情境是如何影响教师学习的?——以中国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10): 29-41. |
[7] | 尚俊杰, 王钰茹, 何奕霖. 探索学习的奥秘:我国近五年学习科学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9): 162-178. |
[8] | 李波, 黄斌. 破解教育生产“黑箱”:教育生产函数研究的评述与展望[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9): 137-161. |
[9] | 黄忠敬, 孙晓雪, 王倩. 从思辨到实证:教育公平研究范式的转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9): 119-136. |
[10] | 刘善槐, 张雪, 朱秀红, 霍明. 指向科学决策的农村教育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9): 103-118. |
[11] | 宋萑, 田士旭, 吴雨宸. 职前教师培养实证研究的系统文献述评(2015—2019)[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9): 78-102. |
[12] | 朱军文, 马银琦. 教育实证研究这五年:特征、趋势及展望[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9): 16-35. |
[13] | 袁振国. 教育规律与教育规律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9): 1-15. |
[14] | 尹弘飚, 史练, 杨柳.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研究(2015—2019):主题、方法与评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9): 179-199. |
[15] | 周光礼, 郭卉. 大学治理实证研究2015—2019:特征、趋势与展望[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9): 200-22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