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威, 陈向阳.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普职融通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职业技术教育 2020 41 15 43 48 曹威, 陈向阳. (2020).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普职融通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职业技术教育,41(15), 43—48.
|
|
曹晔. 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教育发展研究 2007 19 22 26 曹晔. (2007). 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教育发展研究, (19), 22—26.
|
|
陈新民, 高飞, 张朋, 等. 资源整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1 02 155 162 陈新民, 高飞, 张朋, 等. (2021). 资源整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02), 155—162.
|
|
范唯, 郭扬, 马树超. 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2 62 66 范唯, 郭扬, 马树超. (2011). 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中国高教研究,(12),62—66.
|
|
傅建东, 和震. 基于量化标准的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7 45 52 傅建东, 和震. (2016). 基于量化标准的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07), 45—52.
|
|
关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辨析 中国高教研究 2014 11 25 28 关晶. (201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辨析. 中国高教研究, (11), 25—28.
|
|
贺文瑾. (2007). 职教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建构.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
|
贺文瑾. 重构职技高师职教教师教育模式: 问题与对策 职教论坛 2010 19 47 49+43 贺文瑾. (2010). 重构职技高师职教教师教育模式: 问题与对策. 职教论坛, (19), 47—49+43.
|
|
黄尧. (2009). 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黄炎培. (2019). 职业教育论.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姜大源.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05 37 39 姜大源. (2003).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05), 37—39.
|
|
姜大源. 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 教育研究 2005 08 53 57 姜大源. (2005). 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 教育研究, (08), 53—57.
|
|
姜大源.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 教育研究 2011 32 11 70 75 姜大源. (201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 教育研究,32(11), 70—75.
|
|
匡瑛. 李琪. 此本科非彼本科: 职业本科本质论及其发展策略 教育发展研究 2021 03 45 51 匡瑛. 李琪. (2021). 此本科非彼本科: 职业本科本质论及其发展策略. 教育发展研究,(03),45—51.
|
|
来文静, 路宝利.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百年演进与历史经验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3 40 01 82 88 来文静, 路宝利. (2023).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百年演进与历史经验.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40(01),82—88.
|
|
李俊. 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基于公共选择理论与劳动经济学的分析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35 03 52 58 李俊. (2015). 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基于公共选择理论与劳动经济学的分析. 教育发展研究,35(03), 52—58.
|
|
李胜, 徐国庆.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背景下职业专科教育定位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2022 02 102 108 李胜, 徐国庆. (2022). 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背景下职业专科教育定位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02), 102—108.
|
|
李政, 徐国庆. 现代学徒制: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范式 江苏高教 2016 04 137 142 李政, 徐国庆. (2016). 现代学徒制: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范式. 江苏高教, (04), 137—142.
|
|
刘奉越, 郑林昌.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异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3 05 38 46 刘奉越, 郑林昌. (2023).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异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05), 38—46.
|
|
刘佛年. (1991). 回顾与探索——论若干教育理论问题.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马叔平, 邢晖. (2008). 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互动关系研究.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
|
孟庆国, 张燕, 蓝欣.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转轨中的地位和作用 职业技术教育 2011 32 01 57 61 孟庆国, 张燕, 蓝欣. (2011).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转轨中的地位和作用. 职业技术教育,32(01), 57—61.
|
|
祁占勇, 王志远. 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耦合关系及其协同路径 教育研究 2020 41 03 106 115 祁占勇, 王志远. (2020). 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耦合关系及其协同路径. 教育研究,41(03), 106—115.
|
|
冉云芳. (2016).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分析.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
|
王继平. “双师型”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9 27 50 55 王继平. (2008). “双师型”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职业技术教育,29(27), 50—55.
|
|
王晓玲, 张德祥. 试论学科知识生产的三种模式 复旦教育论坛 2020 18 02 12 17 王晓玲, 张德祥. (2020). 试论学科知识生产的三种模式. 复旦教育论坛,18(02), 12—17.
|
|
王星. 如何培养有效技能——对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再思考 文化纵横 2022 06 122 131+159 王星. (2022). 如何培养有效技能——对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再思考. 文化纵横, (06), 122—131+159.
|
|
王屹, 张雪翠. 高职院校高质量产业学院创设的理论之思、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现代教育管理 2022 10 74 81 王屹, 张雪翠. (2022). 高职院校高质量产业学院创设的理论之思、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现代教育管理, (10), 74—81.
|
|
吴秋晨, 徐国庆. 价值共创视域下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行动路径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24 44 01 34 41 吴秋晨, 徐国庆. (2024). 价值共创视域下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行动路径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44(01), 34—41.
|
|
吴全全. (2011).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基于跨界视域的诠释.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肖龙. 智能化时代工作世界的变革与高职教育的应对——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分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 03 130 136 肖龙. (2019). 智能化时代工作世界的变革与高职教育的应对——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分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03), 130—136.
|
|
肖凤翔, 邓小华. 国家资格框架要素论 教育研究 2017 38 07 37 43 肖凤翔, 邓小华. (2017). 国家资格框架要素论. 教育研究,38(07),37—43.
|
|
徐国庆. 新职业主义时代职业知识的存在范式 职教论坛 2013 21 4 11 徐国庆. (2013). 新职业主义时代职业知识的存在范式. 职教论坛, (21), 4—11.
|
|
徐国庆. 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 教育研究 2016 37 03 72 78 徐国庆. (2016). 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 教育研究,37(03), 72—78.
|
|
徐国庆.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 01 30 38+117 徐国庆. (2017).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5(01), 30—38+117.
|
|
徐国庆. 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根本需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a 38 01 1 11 徐国庆. (2020a). 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根本需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8(01),1—11.
|
|
徐国庆. 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键制度的职业教育高考 教育研究 2020b 41 04 95 106 徐国庆. (2020b). 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键制度的职业教育高考. 教育研究,41(04), 95—106.
|
|
徐国庆. 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转向: 类型教育的视角 教育研究 2021a 42 04 118 127 徐国庆. (2021a). 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转向: 类型教育的视角. 教育研究,42(04), 118—127.
|
|
徐国庆. 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完善国家基本制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b 39 02 1 14 徐国庆. (2021b). 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完善国家基本制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9(02),1—14.
|
|
徐国庆. 什么是职业教育——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内涵的新探索 教育发展研究 2022 42 01 20 27 徐国庆. (2022). 什么是职业教育——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内涵的新探索. 教育发展研究,42(01), 20—27.
|
|
徐国庆, 王笙年. 职业本科教育的性质及课程教学模式 教育研究 2022 43 07 104 113 徐国庆, 王笙年. (2022). 职业本科教育的性质及课程教学模式. 教育研究,43(07), 104—113.
|
|
徐国庆, 孙帅帅. 中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问题背景、结构设计与路径规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 04 1 11 徐国庆, 孙帅帅. (2024). 中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问题背景、结构设计与路径规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2(04), 1—11.
|
|
徐国庆, 余韵. 职普融通的当代涵义与实践框架——基于技术及职业关系演变的分析 教育研究 2024 45 02 4 15 徐国庆, 余韵. (2024). 职普融通的当代涵义与实践框架——基于技术及职业关系演变的分析. 教育研究,45(02), 4—15.
|
|
许艳丽, 蔡璇. 基于网络DEA模型的“双高计划”院校产教融合建设成效评价研究 现代教育管理 2023 02 82 93 许艳丽, 蔡璇. (2023). 基于网络DEA模型的“双高计划”院校产教融合建设成效评价研究. 现代教育管理, (02), 82—93.
|
|
严雪怡. (1999). 论职业技术教育.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 等. 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 职业技术教育 2002 23 22 5 10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 等. (2002). 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 职业技术教育,23(22), 5—10.
|
|
易全勇, 姚歆玥. 职业教育促进代际流动的动能循证——基于CFPS的经验证据 教育科学 2023 39 03 66 74 易全勇, 姚歆玥. (2023). 职业教育促进代际流动的动能循证——基于CFPS的经验证据. 教育科学,39(03), 66—74.
|
|
俞启定. “双师型”教师的定位与培养问题辨析 教师教育研究 2018 30 04 30 36 俞启定. (2018). “双师型”教师的定位与培养问题辨析. 教师教育研究,30(04), 30—36.
|
|
赵志群. 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的理论思考 职教通讯 1997 12 8 11 赵志群. (1997). 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的理论思考. 职教通讯, (12), 8—11.
|
|
朱德全, 彭洪莉. 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指数与贡献测度——基于教育生产函数的测算模型与分析框架 教育研究 2024 45 01 16 29 朱德全, 彭洪莉. (2024). 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指数与贡献测度——基于教育生产函数的测算模型与分析框架. 教育研究,45(01), 1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