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田. (2011). 课程纲要的核心素养. 研习资讯,(4),5-14 陈来. (2015).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崔新建. (2004).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102-104 杜维明. (2007). 文化认同与儒学创新. 中国网(china.com.cn), 2007-01-23. 费孝通. (2003).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 理论参考,(9),31-33 费孝通. (2005). 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 北京: 群言出版社. 冯天瑜. (2001). 中华文化辞典.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高国希. (20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与教育路径. 思想理论教育,(5),9-13 何平. (1999). 中国和西方思想中的“文化”概念. 史学理论研究,(6),68-79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2016).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教育学刊,(10),1-3 亨廷顿. (2010).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北京: 新华出版社. 洪裕宏. (2011). 定义与选择国民核心素养的理论架构. 研习资讯,(4),15-24 教育部. (2017a).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2017b).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2017d).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2017e). 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2017c).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群,等. (2019a). 人文化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反思与实践. 教育科学研究,(6),49-52 李群,等. (2019b). 中小学需要怎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基于北京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思考. 中小学管理,(1),49-52 李宗桂. (2013). 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学术研究,(11),35-39 李宗桂. (2017). 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 社会科学战线,(8),1-9 梁漱溟. (1989). 梁漱溟全集(第一卷).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林崇德. (2016).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华政. (2015). 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论析. 广西社会科学,(4),201-205 刘坚, 等. (2016). 《面向未来: 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17-21 刘晟, 等. (2016). 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38-45 钱穆. (1994). 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 北京: 商务印书馆. 覃泽宇. (2017). 论学生的中华文化自觉及教育路径. 基础教育,(3),13-20 沈壮海, 等. (2018).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体现. 中国高等教育,(7),20-21 泰勒. (1992). 原始文化(连树声译).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王伟建. (2017).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及教育渗透. 中国教育学刊,(6),79-82 王阳明. (1992). 传习录(上). 王阳明全集.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魏锐. (2018). 紧跟新时代步伐, 推动中小学科技教育强起来. 人民教育,(12),1 魏锐, 等. (2016). 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支持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46-51 温小军. (2019). 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历史演变与现实把握.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110-116 吴晨. (2019). 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家国情怀——以“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保护”为例. 地理教学,(4),41-43 希尔斯.(1991). 论传统(傅铿, 吕乐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习近平. (2014).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人民日报, 2014-02-26. 向宗鲁. (1987). 说苑校证. 北京: 中华书局. 杨曼, 等. (2019). 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 中国电化教育,(6),44-51 乐黛云. (2006). 和谐社会与文化自觉. 广东社会科学,(6),48-52 乐黛云. (2008). 文化冲突与文化自觉. 爱思想网, 2008-12-04. 张岱年, 程宜山. (2015). 中国文化精神.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宏. (20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 教育研究,(8),108-112 张阳. (20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3),112-114 朱熹. (1996). 学三·论知行. 朱子语类. 北京: 中华书局. 朱小芳, 佐斌. (2016). 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研究. 哈尔滨学院学报,(7),96-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4).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http://www.gov.cn/xinwen/2014-04/01/content_2651154.htm.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2017).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European Commission. (2007).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European reference framework.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14.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rasmusplus.org.uk/file/272/download. LMTF. (2013). Toward Universal Learning: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Learning Metrics Task Force. Montreal: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21.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Framework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 Defini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www.battelleforkids.org/networks/p21/frameworks-resources. Savery, J. R. (2006). Overview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1(1). Retrieved from http://docs.lib.purdue.edu/ijpbl/vol1/iss1/3/. Trilling, B., & Fadel, C. (2009). 21st Century skills: Learning for life in our tim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