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导航切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沿革
组织架构
期刊荣誉
编委会
编辑团队
学术动态
本刊活动
国内会议
国际会议
投稿审稿
投稿须知
作者投稿
编辑审稿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读者中心
最新出版
专刊
高被引文章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全年目录
按栏目浏览
过刊浏览
征订启事
留言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7-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
全选
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特稿
Select
面对信息技术,教育学理论何为?
李政涛, 罗艺
2019 (
4
): 1-1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01
摘要
(
259
)
HTML
(
200
)
PDF
(1348KB) (
687
)
对"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理论"关系的探讨,需要进行双向式追问:对于教育学理论,信息技术改变了什么?对于信息技术,教育学理论可以做些什么?信息技术带给教育学理论的改变,在浅层的意义上,表现为形成了多元化的存在方式、多维化的表述方式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在深层的意义上,表现为带来了新的"价值尺度",拓展了原有的"理论边界",生成了新的理论生产机制和改变了理论主体的生存方式。反过来,教育学理论可以提供"理论""原理",通过回到"概念原点""价值原点"和"思维方式原点"等方式,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承担责任、做出贡献,从而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学理论重建
Select
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学理论的想象力——基于知识生产与理论重建的视角
李栋
2019 (
4
): 13-2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02
摘要
(
249
)
HTML
(
328
)
PDF
(604KB) (
551
)
教育学理论的发展肩负着"时代需求"与"学科担当"的双重使命。信息技术通过对"时空构造""工作哲学"与"技术逻辑"的重新定义,勾勒出一幅全新的时代图景。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学理论的涉世危机与反身诉求更是对"教育学理论的想象力"发出了多重的时代呼唤,亟需"安身立命"于这个时代的教育学人做出应有的时代回答。教育学理论历经"权利让渡与安身立法" "边界扩展与跨界重组" "秩序重建与融合创生"等知识生产的时代变局,重建了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学理论的新格局,涵括"问题域的转移""主体性的变更"与"方法论的迁移"三个重建向度。信息技术时代教育学理论的"乌托邦式"想象将廓清教育学学科的生存旨向,即"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澄明教育学人的使命担当,即"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方法论学家",最终迎来教育学理论的巅峰时刻,发出"天才为何成群而来"的时代回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互联网+教育”对教育理论发展的诉求
郭绍青
2019 (
4
): 25-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03
摘要
(
284
)
HTML
(
112
)
PDF
(1158KB) (
1231
)
本文对"互联网+教育应用软件系统"的功能进化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知识共享理念、知识生成与交互理念、精准个性化与智能化理念等主导的教育应用软件系统及影响"互联网+教育"技术环境发展的路径与功能特征,介绍了六个体现智力共享、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变革等蕴含"互联网+教育"推动创新发展特征的案例。本文从颠覆性技术是推动社会形态变迁的动力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社会形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生态的观点,界定了智慧社会是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融合的社会,明确提出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相融合指向人的智慧启迪与培养的智慧教育时代是教育的第三次革命的认识。结合"互联+教育"现象所表现出的教育变革特征,结合未来发展走向,本文提出学习环境工程学会成为教育学二级学科,教育管理学将融入监测预警、干预调控、精准决策等理论与方法体系建设的趋势。本文还特别强调了动态学习组织将替代班级授课制,传统的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要素结构会被多元化改变,学校的虚实融合无边界的发展趋势以及学习者精准画像对教育评价体系的挑战及其对教育学理论继承、发展、创新的诉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学科分类与教育量化研究质量的提升
杜育红, 臧林
2019 (
4
): 38-4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04
摘要
(
275
)
HTML
(
107
)
PDF
(504KB) (
521
)
量化研究作为教育研究最为重要的范式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非常迅速,但在研究质量与可信度方面也越来越受到质疑。为了回答如何提升教育量化研究质量的问题,本文首先讨论了学科分类及教育学科的性质,将教育学科定位为综合实践学科,并在总的学科分类的背景下提出教育量化研究的追求;然后分析了教育量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经济学的借鉴,进而提出了改进教育量化研究的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信息技术时代的课程论发展
靳玉乐, 张铭凯, 孟宪云
2019 (
4
): 47-5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05
摘要
(
237
)
HTML
(
197
)
PDF
(568KB) (
505
)
信息技术深刻影响课程论的发展。从静态确定到互动创生的知识形态变革、从实体思维到智能思维的人类认知飞跃以及从局部影响到整体巨变的社会环境重塑是信息技术对课程论发展带来的挑战,而社会环境变革创生的新发展情境、知识形态变革厚植的新发展基础和思维方式变革培育的新发展智能是信息技术为课程论发展创造的机遇。推进信息技术时代课程论的发展,需要树立新的理念,这包含课程本质的人性化、设计的动态化、教材的电子化、实施的平台化、评价的数据化和管理的协同化等。关注网络在线课程发展、重视电子课程资源创建、推进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观照信息技术驱动下课程论发展的伦理问题,以及慎思信息技术影响课程论发展的尺度问题等,这些是信息技术时代课程论发展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
Select
教育意念的结构——基于教育本体论的视角
刘庆昌
2019 (
4
): 57-7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06
摘要
(
204
)
HTML
(
99
)
PDF
(604KB) (
415
)
教育意念的发生是与人类价值观念和生命关怀意识的自觉联系在一起的。能让教育行为呼之欲出的价值观念和生命关怀意识自觉,应是教育意念发生的前奏。一旦这种自觉的意识向现实的方向强烈流动,教育意念就会自然出现。教育意念的发生可以说是人类教育自觉的表征,真正的教育历史从此开始。从内容上看,教育意念内含教育意识与意向、教育情感与意志及教育构思与设计三个部分;从水平上看,教育意念内含情境依赖、情意促发和概念自觉三个层级,它们共同构成了历时的教育意念结构。教育意念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已经到达概念自觉的水平。在理论上把教育意念和教育行为并举,一方面在更基本的层面呼应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从源头上梳理教育中"想"的内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论人文社会科学视野下的课堂研究方法
王鉴
2019 (
4
): 72-8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07
摘要
(
216
)
HTML
(
108
)
PDF
(529KB) (
498
)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探索历程中,主要经历了三种方法论,即功能主义的方法论、解释主义的方法论和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功能主义的方法论强调事物的客观性,通过事物的现象来研究其原因与效用,它把教学现象作为教学论的研究的对象,这样便形成了观察教学现象的方法与规则以及解释教学现象的方法与规则。解释主义的方法论注重事物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它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项人文的、精神的活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获得、方法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这些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在于"学以成人",这样便形成了以"观察—访谈—描述—解释"为组合的"课堂志"方法与规则。结构主义的方法论试图调和功能主义的客观立场与解释主义的主观立场之间的矛盾,强调能动者与社会客体之间的二重性关系,它把教学活动理解为教师和学生能动者与教学资源及规则的互动所形成的二重性结构,这样便形成了透过主客体互动分析来洞察教学活动背后普遍的所谓教学二重性结构的方法与规则。课堂教学研究的方法与规则一方面受到普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规则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又为普遍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规则贡献了具体学科的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怎样的质量评价观?——基于排行性评价视角的哲学省思
张学文
2019 (
4
): 84-9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08
摘要
(
253
)
HTML
(
169
)
PDF
(607KB) (
527
)
最近十年,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排行性评价层出不穷,引发了诸多争议。排行榜作为全球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一个重要的热门指标,既有其便捷合理的一面,存在的问题同样显而易见。在哲学方法论上,有关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种种论争深受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实证主义与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反实证思潮的影响。20世纪中期西方世界著名的"两种文化"的交锋就基本反映出这两种学术文化的强烈互动。要正确认识并引导好高等教育评价的导向问题,最终还需要深入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与核心理念,研究和理解现代大学有关知识的创新、传播与转移之间的本质关系,掌握现代研究型大学中"科研-教学-学习连接体"双螺旋群体的作用机制,并借此契机探索构建合乎中国国情学情的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因班施教”:课堂人际知觉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的多水平分析
李淼云, 宋乃庆, 盛雅琦
2019 (
4
): 94-10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09
摘要
(
268
)
HTML
(
124
)
PDF
(1012KB) (
669
)
课堂人际知觉作为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变量,有利于从"课堂"场域出发探讨学习兴趣培养的行动路径。以重庆地区1048名4-6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从"个体"和"班级"两个水平出发探讨课堂人际知觉的四个维度(教师投入知觉、学生投入知觉、师生关系知觉和同伴协作知觉)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发现,学生对教师投入的知觉和师生关系的知觉只对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但对学生投入的知觉和同伴协作的知觉却不仅能够影响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更能影响班级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提出要树立"因班施教"的学习兴趣培养模式,加强"班级"层面因素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作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视野转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课程实施:结构、水平与类型
李小红, 姜晓慧, 李玉娇
2019 (
4
): 104-11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10
摘要
(
273
)
HTML
(
83
)
PDF
(1449KB) (
883
)
研究采用实证的方法,考查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实施的结构、水平与类型。结果发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课程实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包括课程理解、课程执行、课程评估和课程分享四个维度。实施水平整体上处于"精致化实施"水平,在七级水平中处于第五级。专职与兼职教师、不同骨干和职称等级的教师、不同教龄的教师,以及不同任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教师,在课程实施水平上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课程实施表现为四种类型:分享合作型、积极调整型、平稳实施型和机械执行型,尤以平稳实施型为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国际混合学习领域热点主题与前沿趋势研究——基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的实证分析
马婧, 周倩
2019 (
4
): 116-12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11
摘要
(
290
)
HTML
(
29
)
PDF
(1114KB) (
995
)
混合学习作为信息化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教与学形式,日益获得国际教育领域的广泛认可和高度关注。国际混合学习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趋势分析对我国混合学习领域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研究运用知识图谱的方法与技术实证分析新世纪以来国际混合学习领域的3454篇文献,结果显示,国际混合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聚焦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数学思维、本科生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自我反思等问题。卡雷斯·格雷厄姆、兰迪·加里森、柯蒂斯·邦克等学者的研究在该领域不同热点主题演进中颇具影响力。国际混合学习领域前沿发展趋势主要集中于混合学习技术环境开发研究、混合学习教学设计以及混合学习的应用实施三个方面。美国是对混合学习研究最为关注的国家,中国大陆和西班牙在混合学习领域的研究力量也较为集中。我国在混合学习研究中要注重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培养,打造课程、专业和院系有机结合的混合学习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师队伍建设
Select
真实情境中教师的差异化行为:S县“联校走教”政策十年观察
雷万鹏, 王浩文
2019 (
4
): 129-14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12
摘要
(
233
)
HTML
(
22
)
PDF
(1090KB) (
551
)
政策的有效实施是实现教育政策意义和价值的重要环节。在"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下,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取决于一线教师的理性认知、真心参与和全力支持。基于湖北省S县"联校走教"政策历时10年的研究发现,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交织联结,构成了影响一线教师流动的真实制度情境和约束条件。作为理性的行动者,一线教师往往会基于自身所处情境解构教育政策并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以截然不同的身份参与"联校走教"政策实施。政策实施中教师承担责任的差异性导致"联校走教"政策目标发生偏移,众多公办教师成为政策的旁观者。在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巨大的背景下,捕捉一线教师如何"做政策"的信息至关重要。只有理解一线教师在特定情境中的真实需求与行为表达,方能理解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复杂性,从而为构建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增进政策实施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法治
Select
“教育惩戒”的概念界定
任海涛
2019 (
4
): 142-15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13
摘要
(
693
)
HTML
(
130
)
PDF
(604KB) (
1040
)
教育惩戒"的上位概念是"行政惩戒",研究行政惩戒是研究教育惩戒概念的必要前提。文献研究发现,"教育惩戒"的概念构成主要包含八个要素,未来的理论研究和立法规定应当从这些方面对"教育惩戒"进行合理界定。教育惩戒与管教、体罚(变相体罚)、训诫、申诫具有显著区别,立法上应详加区分。未来教育立法应当规定教育惩戒的概念、类型、设定,以及适用原则、适用程序、救济途径、"失范行为"构成要件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惩戒制度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心理学
Select
缓冲与催化:希望在大学生自杀行为中的调节作用
朱虹, 杨向东, 吴冉
2019 (
4
): 154-16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14
摘要
(
270
)
HTML
(
183
)
PDF
(1555KB) (
622
)
研究大学生自杀行为机制及其保护性因素,对于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和临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以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为依据,考察希望在大学生自杀行为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杀人际关系理论的潜变量模型能较好拟合我国大学生自杀行为数据。自我累赘感知和归属感受挫显著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且具有叠加效应。习得的自杀能力,尤其是死亡恐惧感的降低,对大学生自杀行为也有显著影响。希望对大学生自杀行为存在缓冲和催化两种调节作用。当个体心理状态恶化时,高希望水平会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降低自杀意愿和行为产生的可能;但在同样情况下,如果个体缺乏希望或绝望悲观,则会起到一个催化作用,放大对自杀行为的影响力度。随着个体心理状态恶化程度的提高,这两种机制的作用逐渐增强。研究发现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临床或预防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对话
Select
教育史研究范式的“美国历程”和“威斯康星经验”——祝贺、高玲与威廉·里斯的对话
祝贺, 高玲, 威廉·里斯
2019 (
4
): 164-16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15
摘要
(
234
)
HTML
(
117
)
PDF
(454KB) (
609
)
与威廉·里斯教授的对话一方面梳理了美国教育史研究范式在20世纪60年代阐释学校社会角色上发生的重大转变,指出其使用的方法及探讨的主体在不断的拓展;另一方面展现了威斯康星大学在促进教育史研究范式创新方面的典型经验:教育学与历史学在课程、研讨、学位授予等方面密切合作。美国教育史研究范式的当前形态是用人文社会科学的大视野来看待教育问题,并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研究范式或某一学科领域的身份认同。这对促进我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