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3-01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教育评价:新高考改革
    不同利益相关主体对高考制度评价的实证研究
    刘海峰, 韦骅峰
    2024 (3):  1-1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01
    摘要 ( 318 )   HTML ( 58 )   PDF(909KB) ( 271 )  

    基于83694份“高考改革问卷调查”有效数据,考察高中生、大学生、高中教师、大学教师、家长与关心高考改革的社会人士五个利益相关主体对高考制度的评价。通过词频分析可知,“公平性”“高竞争”“压力大”是各利益相关主体对高考制度最广泛而突出的评价。通过熵值分析发现,各利益相关主体对高考制度评价同中有异,表现出不同利益诉求。通过聚类分析则进一步验证和深化了词频分析和熵值分析所获得的各项结论。鉴于此,应明确维护高考公平仍是高考改革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兼顾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同时对高考改革的政策评价也应予以适当延展时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高考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选科?——基于CatBoost回归树模型的实证分析
    周建华, 单正义, 覃红霞
    2024 (3):  12-25.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02
    摘要 ( 253 )   HTML ( 48 )   PDF(1077KB) ( 379 )  

    新高考改革的目标旨归之一在于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然而现有研究对新高考是否增加了学生的选科自主性未达成共识。本文基于2022年“高考改革问卷调查”获取的31656份大学生样本,按70%、15%、15%的比例随机将样本分割为训练组、验证组和测试组,用训练组构建CatBoost回归树模型,该模型通过了验证组和测试组的检验。基于该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新高考促进了学生选科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选择权,但学生的选择能力并未提升,反而有所下降;同时,新高考加剧了学生、家长、高中教师的选科逻辑冲突,增加了学生选科焦虑感;从促进学生自主选科视角来看,“3+1+2”模式是高考改革的理性回归,有利于维护高考改革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师适应性模型研究——以个人-环境匹配理论为视角
    李木洲, 曾思鑫
    2024 (3):  26-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03
    摘要 ( 322 )   HTML ( 36 )   PDF(796KB) ( 504 )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高中教师作为直面新高考改革的主群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高中教师适应性发展成为关乎新高考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构建教师适应性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高中教师对新高考背景下教师适应性发展的整体评价较高;不同性别、所在学校、学位、职称、从教科目的高中教师对新高考背景下教师适应性发展认知具有明显差异;压力适应成为影响高中教师适应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压力适应→知识适应、压力适应→组织适应呈现正弱相关。新高考改革深化期,推动高中教师适应性发展,应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优化教师评价机制、加强数字技术赋能、提高高考改革认同等方面积极干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
    文化、心智与教育——破解教育改革困境底层逻辑的文化社会学分析
    阎光才
    2024 (3):  38-5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04
    摘要 ( 209 )   HTML ( 34 )   PDF(740KB) ( 301 )  

    受认知科学启发,近年来文化社会学越来越关注文化的认知属性。文化并非是整体性的存在,而更类似于工具箱。个体通过自我建构而形成其独特的心智结构,在社会网络互动中,逐渐表现出心智结构的共性即所谓的文化图式。教育领域众多观念的分歧与争论,便源于这种自发启动的心智结构,或者集体意识与无意识,因而由认知偏差而导致刻板化的偏见与成见。本文摒弃教育的文化决定论立场,强调人的心智开放,即沟通不同社会网络之间的良性互动,激发反思意识与批判性思维,是破解教育改革困境的底层逻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品质校园学习空间的构建:生活世界的视角
    程建坤, 严从根
    2024 (3):  51-60.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05
    摘要 ( 187 )   HTML ( 23 )   PDF(733KB) ( 126 )  

    学习空间的科学化引发了校园学习空间的客体化、空间布局区隔化和空间设计的标准化等问题,导致学生的空间安全感不足,归属感缺乏,获得感弱化。基于生活世界构建高品质的校园学习空间是缓解学习空间科学化危机的有效途径。基于生活世界的高品质学习空间,在本体上具有非结构性和动荡性的特点,在关系上让学习者寓于学习空间之中,在功能上致力于筹划并实现学习者生命可能性,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构建高品质的校园学习空间要放弃对空间科学化的迷恋,回归基于生活世界的学习空间;要打破学习空间的边界,增强灵活性和开放性;将空间权利返回给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空间,以增强学生的空间安全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范式、旨趣与论述
    尹弘飚, 秦晗
    2024 (3):  61-7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06
    摘要 ( 235 )   HTML ( 24 )   PDF(790KB) ( 434 )  

    教师专业学习社群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学习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议题。历经三十余年的演进,建立和发展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以促进教师学习、提升学校效能已成为各主要国家教育政策与学校改革的共识。与之相应,研究者对不同情境中的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也已开展了广泛且深入的探究,然而已有研究都未能系统检视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与实践所持的价值立场、求知兴趣与研究意图。借鉴哈贝马斯所界定的认知旨趣,我们归纳了已有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所遵循的三种研究范式(技术性、实践性与批判性研究范式)及其衍生的六种研究论述(重构论述、效能论述、社群论述、文化论述、批判论述与转变论述),总结了不同研究范式下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学习社群所持的基本主张、研究重点与发展概况。基于本文所做的范式性分析,我们讨论了研究者应该如何看待三种研究范式之间的关系,并展望了不同范式中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师活力与积极师生关系:师生情感传递效应研究
    闫伟, 石中英, 彭凯平
    2024 (3):  78-8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07
    摘要 ( 716 )   HTML ( 46 )   PDF(742KB) ( 870 )  

    近年来,师生的课堂情绪互动愈发受到关注。本研究基于活力理论,提出了教师通过情感传递效应以自身的活力和热情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力,推动形成积极的师生关系的假说,并以我国2386名中学生和76名班主任老师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学生和教师的活力、学生感知到的教师热情和积极师生关系四个变量的测量数据,并以此建立了链式中介模型予以检验。结果发现,教师的活力可以直接预测积极的师生关系,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即学生感知到的教师热情、学生的活力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来实现的。换言之,当教师在教学中充满能量、富有朝气、活力十足时,就越有可能将对教学工作的喜爱和热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深受活力的感染,并因此推动形成更加积极的师生关系。这一发现,对提升教育活力,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法治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转换
    杜明峰
    2024 (3):  87-98.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08
    摘要 ( 136 )   HTML ( 8 )   PDF(677KB) ( 136 )  

    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对教育治理的有效建构。当代中国教育治理的建构,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进行的政府职能改革与社会领域建设。基于这两个方面,形成了“国家”和“社会”两种分析进路,前者认为教育治理主要依赖国家建构,并且要凸显国家主体地位;后者主张教育治理是由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它们都尝试建构了不同的概念框架及其行动路径,但对“教育”本身均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在新时代背景下,首要的是突出“教育”的立场,并把“教育”作为“治理”的共同利益、行动标准和联结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外教育史
    超越“三阶段论”: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再认识
    王慧敏
    2024 (3):  99-114.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09
    摘要 ( 135 )   HTML ( 13 )   PDF(1008KB) ( 174 )  

    国内教育史学界对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的关注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四十多年来形成了近乎统一的“传统派–温和修正派–激进修正派”的解释模式和分析框架,这种“三阶段论”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长期固定不变的评价模式也造成了历史认知上的很多悖论和误解。通过重新挖掘和阐释关键史料,一个更加丰富多样的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学术史视域得以呈现,既有的阐释框架中有很多被夸大、误读、忽视和低估的成分,通过“三阶段论”理解美国教育史学史存在很大的局限。不同的学派只是某种观点的概括,并不能代表学术研究的全景,一成不变的标签化和简单化的做法,对于客观而准确地认识学术史是不可取的。学术史的梳理与专题研究亦是相辅相成的,对美国教育史学史的再认识对推动国内的教育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对话
    从世界到中国:未来素养何以有必要成为未来教育研究的新视点——于金申与未来学家瑞尔•米勒的对话
    于金申, [法]瑞尔•米勒(Riel Miller)
    2024 (3):  115-12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3.010
    摘要 ( 230 )   HTML ( 20 )   PDF(727KB) ( 208 )  

    近些年未来教育已经成为了国际热点话题。但未来尚未发生,谁也无法预测未来教育将会走向何方,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新视点来研究未来教育。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素养研究中心前主任瑞尔?米勒研究员提出了未来素养概念,这是一种旨在帮助人们知道未来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未来的能力。近十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未来素养研究已经在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100多场未来素养创新实验室活动,探讨了未来素养对于未来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且正形成全球化发展之势。鉴于此,本对话主要围绕未来素养的学理背景,未来教育研究的可能路径,中国未来教育探索以及对中国未来教育镜鉴价值四个方面展开,以昭示未来素养视点下未来教育研究的方向与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