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杜华, 顾小清. 人工智能促进知识理解:以概念转变为目标的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9): 67-77. |
[2] |
申素平, 周航. 论教育法典的核心概念:基于法律行为与行政行为的启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5): 17-27. |
[3] |
孙霄兵, 刘兰兰. 论以受教育权为核心制定教育法典[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5): 8-16. |
[4] |
张斌贤. 儿童年龄分期:重构教育历史的概念工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3): 1-9. |
[5] |
朱旭东, 李秀云. 论儿童全面发展概念的多学科内涵建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2): 1-16. |
[6] |
龙宝新. 学科内卷化时代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8): 83-93. |
[7] |
刘善槐, 张雪, 朱秀红, 霍明. 指向科学决策的农村教育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9): 103-118. |
[8] |
王楠, 罗珺文. 高校科研成果的非学术影响及其评估: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4): 62-71. |
[9] |
高瑞翔, 曾麒源, 范志灵, 吴嘉政, 李依娜, 范尹晴, 莫雷. “美德—心智”视阈下我国学生学习概念的发展——基于字词联想测验的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4): 83-95. |
[10] |
林克松, 朱德全. 教育应对公共危机的分析框架与行动范式——基于“新冠”重大疫情危机的透视[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4): 118-126. |
[11] |
赵健, 杨晓哲. 中国语境中学习科学发展的历史进路和当代使命——基于科学范式形成及其知识图谱证据的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5): 92-104. |
[12] |
王鉴. 论人文社会科学视野下的课堂研究方法[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4): 72-83. |
[13] |
祝贺, 高玲, 威廉·里斯. 教育史研究范式的“美国历程”和“威斯康星经验”——祝贺、高玲与威廉·里斯的对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4): 164-167. |
[14] |
姜勇, 柳佳炜, 戴乃恩. 论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范式与实证主义范式的差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6): 61-68+156. |
[15] |
任海涛, 孙冠豪. “校园性骚扰”的概念界定及其立法意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4): 150-157+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