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导航切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沿革
组织架构
期刊荣誉
编委会
编辑团队
学术动态
本刊活动
国内会议
国际会议
投稿审稿
投稿须知
作者投稿
编辑审稿
专家审稿
主编审稿
读者中心
最新出版
专刊
高被引文章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全年目录
按栏目浏览
过刊浏览
征订启事
留言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3-2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
全选
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教育理论
Select
解决问题抑或追寻意义 ——对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思考
曹永国
2013 (
1
): 1-10.
摘要
(
1160
)
HTML
(
41
)
PDF
(1014KB) (
1950
)
为了功利化目的与高效率解决问题之理想,教师专业化成了现时代教师发展之典范。越来越精细与高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塑造了一种新的教师观念,它产生了一种更加精致的技术主义入思教育与教师问题之理念,使得教师及其教学的实践与意义日趋简单化、狭窄化和碎片化。追寻意义意味着一个教师需要去探寻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意义,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使其成为一个服务、探索与实践真、善、美的过程。这并非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否弃,相反,它可能促使教师专业更全面地发展。寻求两者的共同发展对于教师成长而言绝非无足轻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班干部:成长和教育的双重需要
孙俊三
2013 (
1
): 11-18.
摘要
(
951
)
HTML
(
80
)
PDF
(928KB) (
1763
)
学校,以学为主,也要和实践相结合。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学习的东西包括一切;学校也是生活的场所,生活的内容应该真实;学校当然也是社会的场所,社会的内容应该全面。学校的班干部制度,既是为了儿童,也是为了社会,学生当班干部,是青少年成长的具体内容和过程。培养学生班干部,充满了教育性,班干部工作,教育性是第一位的,教育性是最大的追求。班集体在培养班干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城市中学对于学生的偏好 ——功能主义视野下的一个制度民族志研究
刘录护
2013 (
1
): 19-32.
摘要
(
888
)
HTML
(
26
)
PDF
(930KB) (
1927
)
学校偏好对于教育的筛选机制具有重要影响,功能主义和冲突论分别以科层制和中产阶级假设为分析核心,分别持有一视同仁与中产阶级偏好相对立的解释观点。延循功能主义的科层制视野,对广州市某中学进行的制度民族志研究,有下述发现。首先,学校科层制中的等级制与岗位分工,导致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对于学生持有不同偏好,高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与专职教师对于学生分别持有特殊主义、平等主义和精英主义的偏好。其次,在当代中国的大城市中,中学教师并不具有中产阶级地位,冲突论的“中产阶级假设”在本土还无法证实,中等偏下的地位促使中学教师较偏向下层阶级的学生。因此,学校偏好更多是制度驱使而非阶层文化影响的结果;开创科层制研究与文化冲突论的韦伯,更倾向于支持功能主义;学校偏好显示出科层制的高效率,但也压抑了教育中多元文化价值的传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考试文化: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
王中男
2013 (
1
): 33-38.
摘要
(
831
)
HTML
(
29
)
PDF
(929KB) (
1880
)
延续了千余年的考试文化是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从理论视角来看,改革的实质是文化变革,一项文化变革的深层桎梏是文化;从实践视角来看,考试文化是我国历史上诸多教育改革的深层桎梏。而今,考试文化已然穿越历史,成为我们当前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这表现在,考试文化制约了课程评价功能的应然转向,导致了课程评价指向与初衷背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从重点/示范到多样化:普通高中发展的价值转型与政策选择
刘世清,苏苗苗 ,胡美娜
2013 (
1
): 39-43.
摘要
(
807
)
HTML
(
27
)
PDF
(934KB) (
2136
)
普通高中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上接下连”,起着特殊而关键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优先发展“重点/示范”高中,是我国普通高中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伴随高中教育迈进大众化发展阶段之后,“多样化”成为我国新时期普通高中发展的价值新“风向标”。当前,在推进我国普通高中多样化的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对普通高中的发展定位、评估标准、课程内容、学生发展以及高考制度等方面进行变革完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理学
Select
“注意”的意义:认知科学的解释范式述评
蒋柯,胡瑜
2013 (
1
): 44-49.
摘要
(
965
)
HTML
(
27
)
PDF
(927KB) (
1958
)
心理学中的“注意”概念界定模糊,其根源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导致的心理本体矛盾。概念问题导致了研究方法的缺陷。心理学的“注意”概念描述的对象本身并不存在,它只是人们为了适应当时解释范式的需要而做出的理论建构,当解释范式发生转变时,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目前“注意”概念与实验研究中的问题不能通过技术层面的改革得到解决,而关于心理本体解释的变革则可能会让我们完全放弃“注意”这个概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论宾斯万格存在分析学的理论特征
任其平
2013 (
1
): 50-55.
摘要
(
842
)
HTML
(
26
)
PDF
(928KB) (
2162
)
宾斯万格吸纳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进行了“改造”,开创了存在分析学运动。存在分析学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人的在世之在和超世之在,关注人的整体性。他长期探讨人类的潜意识、梦、本真、非本真、被抛、焦虑、内疚和死亡等重要主题,建构了完善的存在分析学体系。其理论特征具体表现为:反对因果论,主张对人的行为进行存在分析;反对二分法,主张对人的经验进行整体理解;反对机械论,主张对人的生存进行本真解读;反对本能论,主张对人的存在进行现象学描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唇读研究回顾:从聋人到正常人
徐诚
2013 (
1
): 56-61.
摘要
(
728
)
HTML
(
25
)
PDF
(929KB) (
2862
)
唇读能力对聋人极为重要,在正常人的在交流中同样起到辅助作用。以聋人或正常人为对象的唇读研究各有侧重,前者在于探索提高聋人交流能力方法的应用性,后者以研究人类视听多通道的信息整合为主,但在神经生理研究中二者也常互为对照以研究听觉损伤与否的差异。当前研究中仍存在聋人被试信息统计非标准化、唇读材料过简单、唇动记录手段单一等问题,今后研究当有所改进,并向唇读中的语义辨析、逻辑判断等高级认知加工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国外领导自我效能感研究现状与展望
黄攸立,饶繁繁,周宏
2013 (
1
): 62-70.
摘要
(
906
)
HTML
(
28
)
PDF
(936KB) (
2403
)
领导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具体领导任务进而实施有效领导的自信程度的判断。其测量以问卷的形式为主,量表的开发和使用较为分散。领导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地预测领导动机、领导成效,对集体表现和相关刻板印象也存在影响。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差异、个体因素和工作情境因素等,领导力训练也对领导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未来的研究需加强领导自我效能感的结构、测量、与领导成效的互相作用问题等五个方面的探索。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史
Select
试论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创办登州文会馆的缘由
吴洪成,王蒙
2013 (
1
): 71-78.
摘要
(
1004
)
HTML
(
24
)
PDF
(932KB) (
2428
)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创办与西方传教士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传教士创办了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先驱者,同时也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发挥了推动作用。美国传教士狄考文所办的登州文会馆被称为中国第一所教会大学,同时也是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它不论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还是在基督教在华传教史上都具有突破性与里程碑性质的影响。狄考文之所以会成为在华创办教会大学的先驱者,既是由于当时历史潮流的驱动,也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及人生感悟有着直接的关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大学院(区)制改革的悖谬与反思
广少奎
2013 (
1
): 79-83.
摘要
(
742
)
HTML
(
23
)
PDF
(931KB) (
1420
)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大学院(区)制改革试行不久即被废止。企望民主却呈现专制,推重学术却催生学阀,谋求独立却依恃政府,欲行简约却终至繁杂,是改革实践中的几大悖谬;制度依赖严重、建立成本高昂、改革条件不足,是改革失败的理论原因。制度废立、当慎其事,新旧之制、衔接甚须,新制初立、配套应予,是反思此次改革所得到的几大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近代中国发展新式教育的轨迹及经验
张礼永
2013 (
1
): 84-88.
摘要
(
1022
)
HTML
(
21
)
PDF
(934KB) (
2141
)
自清末兴学以来,发展新式教育一事总算是告别了“政论”,成为了“新政”之一。建立现代学制的目标之一就是希望能够普及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行政者没有固守儒家先贤提出的“先富后教”之道,而是参考东西方社会的成熟经验为本国教育的发展设计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这条道路既有别于纯粹民间自营,又非全由政府强力推行,可谓“第三条道路”。其主旨是通过发展民间教育组织(如教育会、教育社、教育学会),实现了“官民合作”,并由此来进行教育建设,逐步向教育的普及迈进。这些经验,对今日之中国,不乏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民国时期教师的教学研究初探
汪明帅
2013 (
1
): 89-95.
摘要
(
924
)
HTML
(
24
)
PDF
(981KB) (
2094
)
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不仅是对自身专业身份的一种认同,也因为教学研究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民国时期,有为让师范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试教讨论会、批评会,有为让在职教师谋求教法改良的教学批评会、研究会,有为试验教学法而进行的教学法专题研究活动,等等。大体而言,民国时期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有明确的主题,但不一定指向教师的真实问题;虽强调依据教学法展开研究,但更多属就事论事;主要侧重研究如何教,对于如何学关注不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