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爱娥 法体系的意义与功能——借镜德国法学理论而为说明 法治研究 2019 5 54 61 陈爱娥. (2019). 法体系的意义与功能—借镜德国法学理论而为说明. 法治研究,(5),54—61.
doi: 10.3969/j.issn.1674-1455.2019.05.007
|
|
陈景辉 部门法学的教义化及其限度——法理学在何种意义上有助于部门法学 中国法律评论 2018 3 67 81 陈景辉. (2018). 部门法学的教义化及其限度—法理学在何种意义上有助于部门法学. 中国法律评论,(3),67—81.
|
|
褚宏启 教育法学的转折与重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 44 53 褚宏启. (2013). 教育法学的转折与重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44—53.
|
|
褚宏启 关于教育法律地位的法理学分析——兼与李晓燕、周卫勇等同志商榷 教育研究 2000 4 59 64 褚宏启. (2000). 关于教育法律地位的法理学分析—兼与李晓燕、周卫勇等同志商榷. 教育研究,(4),59—64.
doi: 10.3969/j.issn.1008-5696.2000.04.028
|
|
大木雅夫. (1999). 比较法(范愉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
|
法理学编写组. (2010). 法理学. 北京: 人民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纪大海, 杜萍 教育关系论 教育研究 2002 12 16 21 纪大海, 杜萍. (2002). 教育关系论. 教育研究,(12),16—21.
doi: 10.3969/j.issn.1002-5707.2002.12.009
|
|
劳凯声 论教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4 90 95+112 劳凯声. (1993). 论教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90—95+112.
|
|
雷槟硕 教育惩戒权行使的目标:培育规则意识 复旦教育论坛 2019 4 34 40 雷槟硕. (2019). 教育惩戒权行使的目标:培育规则意识. 复旦教育论坛,(4),34—40.
doi: 10.3969/j.issn.1672-0059.2019.04.007
|
|
雷磊. (2019). 法理学.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雷磊 融贯性与法体系的建构——兼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融贯化 法学家 2012 2 1 16 雷磊. (2012). 融贯性与法体系的建构—兼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融贯化. 法学家,(2),1—16.
|
|
李红海. (2018). 英国普通法导论.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李连宁 我国教育法规体系刍议 中国法学 1998 1 77 82 李连宁. (1998). 我国教育法规体系刍议. 中国法学,(1),77—82.
|
|
李晓燕 教育法规地位新探 教育研究 1996 6 28 32 李晓燕. (1996). 教育法规地位新探. 教育研究,(6),28—32.
|
|
刘剑文 论领域法学——一种立足新兴交叉领域的法学研究范式 政法论丛 2016 5 3 16 刘剑文. (2016). 论领域法学—一种立足新兴交叉领域的法学研究范式. 政法论丛,(5),3—16.
doi: 10.3969/j.issn.1002-6274.2016.05.001
|
|
马雷军 论我国教育法的法典化 教育研究 2020 6 145 152 马雷军. (2020). 论我国教育法的法典化. 教育研究,(6),145—152.
|
|
毛泽东.(199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尼古拉斯•卢曼. (2013). 法社会学(宾凯, 赵春燕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彭启先 教育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86 2 21 彭启先. (1986). 教育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21.
|
|
彭宇文 教育法地位再探——兼论教育法学学科建设 教育研究 2020 4 125 138 彭宇文. (2020). 教育法地位再探—兼论教育法学学科建设. 教育研究,(4),125—138.
|
|
覃红霞 教育法地位问题新论——传统法律部门理论的超越与反思 教育研究 2016 7 44 51 覃红霞. (2016). 教育法地位问题新论—传统法律部门理论的超越与反思. 教育研究,(7),44—51.
|
|
任海涛 论教育法体系化是法典化的前提基础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0 6 15 24 任海涛. (2020). 论教育法体系化是法典化的前提基础.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6),15—24.
|
|
桑德罗•斯奇巴尼. (1992). 正义和法(黄风译),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沈宗灵 再论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法学研究 1994 1 12 18 沈宗灵. (1994). 再论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法学研究,(1),12—18.
|
|
舒国滢, 等. (2018). 法学方法论.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宋亚辉 社会基础变迁与部门法分立格局的现代发展 法学家 2021 1 1 14 宋亚辉. (2021). 社会基础变迁与部门法分立格局的现代发展. 法学家,(1),1—14.
|
|
孙霄兵, 刘兰兰 《民法典》背景下我国教育法的法典化 复旦教育论坛 2021 1 31 37 孙霄兵, 刘兰兰. (2021). 《民法典》背景下我国教育法的法典化. 复旦教育论坛,(1),31—37.
doi: 10.3969/j.issn.1672-0059.2021.01.005
|
|
孙笑侠 论行业法 中国法学 2013 1 46 59 孙笑侠. (2013). 论行业法. 中国法学,(1),46—59.
|
|
汤姆•R.泰勒, 里克•特林克纳. (2020). 孩子为什么遵守规则(雷槟硕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
|
王淑萍 论教育法律法规的地位与适用标准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 25 28 王淑萍. (2007). 论教育法律法规的地位与适用标准.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25—28.
doi: 10.3969/j.issn.1000-5102.2007.02.006
|
|
王寅. (2007). 认知语言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王泽鉴. (2017). 民法思维: 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薛刚凌 行政法法典化之基本问题研究——以行政法体系建构为视角 现代法学 2020 6 78 95 薛刚凌. (2020). 行政法法典化之基本问题研究—以行政法体系建构为视角. 现代法学,(6),78—95.
doi: 10.3969/j.issn.1001-2397.2020.06.06
|
|
杨紫烜 法的部门划分标准及其引申 重庆社会科学 2009 2 61 66 杨紫烜. (2009). 法的部门划分标准及其引申. 重庆社会科学,(2),61—66.
|
|
优士丁尼. (1999). 法学阶梯(徐国栋译).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张文显. (2018). 法理学(第五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张文显 论法学的范畴意识、范畴体系与基石范畴 法学研究 1991 3 1 8 张文显. (1991). 论法学的范畴意识、范畴体系与基石范畴. 法学研究,(3),1—8.
|
|
章志远 中国特色行政法法典化的模式选择 法学 2018 9 86 94 章志远. (2018). 中国特色行政法法典化的模式选择. 法学,(9),86—94.
|
|
钟华 论教育法的独立地位 当代法学 2002 7 16 19 钟华. (2002). 论教育法的独立地位. 当代法学,(7),16—19.
|
|
周彬 论“教育法律部门”可以缓称 教育研究 2000 4 65 69 周彬. (2000). 论“教育法律部门”可以缓称. 教育研究,(4),65—69.
|
|
周光礼, 刘献君 政府、市场与学校:中国教育法律关系的变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5 131 136 周光礼, 刘献君. (2006). 政府、市场与学校:中国教育法律关系的变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131—136.
|
|
周卫勇 也谈教育法的地位——兼与李晓燕同志商榷 教育研究 1997 7 27 31 周卫勇. (1997). 也谈教育法的地位—兼与李晓燕同志商榷. 教育研究,(7),27—31.
|
|
朱明哲 法典化模式选择的法理辨析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1 1 89 112 朱明哲. (2021). 法典化模式选择的法理辨析. 法制与社会发展,(1),89—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