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4, Vol. 42 ›› Issue (2): 1-17.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2.001
• 特稿 •
刘贵华, 孟照海
出版日期:
2024-02-01
发布日期:
2024-01-17
基金资助:
Guihua Liu, Zhaohai Meng
Online:
2024-02-01
Published:
2024-01-17
摘要:
中国教育学学科成熟、学术繁荣和话语自觉的标志,是形成了自主的知识体系。百余年来,作为“西学东渐”产物的中国教育学经历了多次推倒重来的发展,但始终将民族性与继承性作为自主知识建构的主线,将时代性与原创性作为学科知识发展的动力,将系统性与专业性作为学科获得认同的基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教育的民生属性、战略属性和政治属性随时代变迁而日益凸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治理体系构成。具体而言,在内容形态上由标识性概念、核心知识和前沿知识构成;在生产机制上由学科、学派、学会和学术刊物构成;在转化应用上由实践知识、政策知识和教育思想构成。教育学的中国特色源于中国教育传统、中国教育实践和中国教育问题,建基于学科自觉、学术自律和文化自信。要处理好中国特色与普遍知识的辩证关系,夯实学科体系的基座,激发学术体系的原创性,增强教材体系的导向性,提高治理体系的有效性,让中国教育学“说得出”“用得上”“传得开”“叫得响”,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思想先导和理论支撑。
刘贵华, 孟照海. 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2): 1-17.
Guihua Liu, Zhaohai Me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Chinese pedagogy[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24, 42(2): 1-17.
阿玛蒂亚•森. (2012). 以自由看待发展. (任赜, 于真,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 |
阿特巴赫. (2000). 比较高等教育: 知识、大学与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安富海. 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研究的困境及超越 教育研究 2019 04 50 57 安富海. (2019). 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研究的困境及超越. 教育研究,(04),50—57. | |
本刊编辑部. 学术评价究竟应评价什么? 社会科学文摘 2021 07 2 本刊编辑部. (2021). 学术评价究竟应评价什么?. 社会科学文摘,(07),2. | |
波普尔. (2015). 猜想与反驳: 科学知识的增长. (傅季重等,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布迪厄, 华康德. (2004). 实践与反思: 反思社会学导引. (李猛, 李康, 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布尔迪厄. (2006). 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 法兰西学院专题讲座. (陈圣生等, 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陈洪捷. (2021). 学术研讨会为何会沦为“表演”?中国科学报, 2022−05−18(07). | |
陈佑清. “核心素养”研究: 新意及意义何在?——基于与“素质教育”比较的分析 课程. 教材. 教法 2016 12 3 8 陈佑清. (2016). “核心素养”研究: 新意及意义何在?—基于与“素质教育”比较的分析. 课程. 教材. 教法,(12),3—8. | |
陈元晖. 中国教育学七十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1 05 52 94 陈元晖. (1991). 中国教育学七十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05),52—94. | |
邓正来. 中国学术刊物的发展与学术为本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04 7 14 邓正来. (2005). 中国学术刊物的发展与学术为本.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4),7—14. | |
邓正来(2018). 研究与反思: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增修版).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 |
段禹 & 高怡楠. 教育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模式创新——基于新文科建设的视角 教师教育学报 2020 05 112 118 段禹 & 高怡楠. (2020). 教育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模式创新—基于新文科建设的视角. 教师教育学报,(05),112—118. | |
冯建军. 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的“三大体系”——基于改革开放后教育学发展的分析 社会科学战线 2021 09 210 222 冯建军. (2021). 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的“三大体系”—基于改革开放后教育学发展的分析. 社会科学战线,(09),210—222. | |
顾建民, 韩双淼. 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建设的特征及启示 教育发展研究 2021 19 49 51 顾建民, 韩双淼. (2021). 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建设的特征及启示. 教育发展研究,(19),49—51. | |
顾明远. (2018). 再论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教育研究, (05), 4—8. | |
韩华球. (2017). 关于教育学教材建设的再思考. 教育研究与实验, (06), 31—35. | |
何明. (2022). “学科性学术”与“问题性学术”的张力及其消解——学术研究的建制化、去建制化与再建制化. 开放时代, (01), 41—48. | |
何善亮. (2020). 原创性教育研究何以可能?.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3), 30—37. | |
贺雪峰. (2020). 理论资源与经验研究——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好的社会科学博士论文.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3), 5—11+2. | |
华勒斯坦. (1999). 学科•知识•权力. (刘健芝等, 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黄甫全. (2003). 关于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4), 119—124+151. | |
黄巨臣, 赵强. (2022). 学术会议的本质属性与功能: 基于场域理论的视角.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08), 122—133. | |
黄宗智. (2005). 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 (01), 83—93+207. | |
姜勇, 庞丽娟. (2009). 论教育学的语言转向. 教育理论与实践, (31), 3—6. | |
金冲及. (2019). 谈谈治学的基本功. 学习月刊, (05), 49—51. | |
金生鈜. (2014). 何为教育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2), 13—20. | |
金生鈜. (2016). 为什么教育研究要追求普遍性与客观性. 高等教育研究, (04), 58—65. | |
李立国, 张海生. (2021). 高等教育项目治理与学术治理的张力空间——兼论教育评价改革如何促进项目制改革.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5), 135—145. | |
李梅, 丁钢, 张民选, 杨锐 & 徐阳. (2018). 中国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反思与前瞻. 教育研究, (03), 12—19+34. | |
李梅. (2019). 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发文及其学术影响力——基于2000—2018年SSCI期刊论文的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03), 10—16+32. | |
李政涛. (2010). 文化自觉、语言自觉与“中国教育学”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2), 9—16. | |
李政涛, 文娟. (2018).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世界贡献与国际认同.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03), 62—72+188. | |
刘强, 丁瑞常. (2014). SSCI对我国学者学术研究的影响: 以教育学科为例. 比较教育研究, (07), 87—92. | |
刘庆昌. (2020). 化教育理论为教育思想——一种新的教育学术工作.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5), 92—104. | |
刘笑敢. (2006). “反向格义”与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以老子之道的诠释为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版), (02), 76—90. | |
刘月霞. (2021). 追根溯源: “教研”源于中国本土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5), 85—98. | |
刘小枫, 苏国勋. (2006). 中国学术的文化自主性. 开放时代, (01), 4—53. | |
鲁洁(1996). 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 教育研究, (02), 3—6. | |
马克思, 恩格斯. (1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
麦克洛斯基. (2000). 社会科学的措辞. (许宝强等, 编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孟照海, 刘贵华. (2020). 教育科研评价如何走出困局. 教育研究, (10), 11—22. | |
闵维方, 文东茅, 等(2010). 学术的力量: 教育研究与政策制定.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欧阳康. (2016—11—10). 大数据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变革与创新. 光明日报, 16. | |
庞海芍. (2023). 素质教育思想的三大根基. 江苏高教, (03), 4—6. | |
任静静, 赵兰香, 姚圣文 & 李梦柯. (2021). 学科会聚的知识结构与过程研究. 科学学研究, (01), 21—32. | |
石中英. (2001). 教育学的文化性格.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 |
史秋衡, 季玟希. (2021). 面向教育强国的教育学科建设. 教育发展研究, (19), 28—32. | |
孙元涛. (2009). 教育学“学科独立性”问题再认识.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4), 5—9. | |
孙元涛, 项玲连 & 赵妙娴. (2021). 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建的心路与理路——兼论学派创建对中国教育学术的时代意义. 教育发展研究, (24), 7—15. | |
唐莹, 瞿葆奎. (1993). 教育科学分类: 问题与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2), 1—14. | |
王独慎, 丁钢. (2019). 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发表概貌与特征. 教育发展研究, (03), 1—9. | |
王晶莹, 张永和, 宋倩茹 & 马勇军. (2020). 计算教育学: 研究动态与应用场景. 开放教育研究, (04), 59—66. | |
王天健, 李政涛. (2022). 中国特色教育学理论体系: 历史回眸与当代审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04), 39—51. | |
邬大光. (2020). 论我国高等教育学体系的特殊性.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5), 18—25. | |
吴康宁. (2004). “有意义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由教育学界“尊奉”西方话语的现象引发的思考. 教育研究, (05), 19—23. | |
吴康宁. (2017). 以“友好方式”向教育实践工作者提供教育理论——关于走出教育理论生存困境的一个思考. 教育研究与实验, (05), 1—6. | |
吴康宁. (2019). 何种教育理论? 如何联系教育实践?——“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问题再审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01), 5—15. | |
吴康宁. (2020). 学科建设的若干“非典型常识”.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01), 88—96. | |
吴晓明. (2011). 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 中国社会科学, (02), 5—13+4+220. | |
习近平. (2016—05—17).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 01. | |
项飙. (2021). 为承认而挣扎: 社会科学研究发表的现状和未来. 澳门理工学报, (04), 113—119. | |
项贤明. (2013). 论生活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逻辑关系. 教育研究, (08), 4—9. | |
项贤明. (2017a). 论教育科学中的实证问题. 教育学报, (04), 17—24. | |
项贤明. (2017b). 论教育学的边界. 教育研究, (06), 12—19+31. | |
项贤明. (2018a). 论教育学的术语和概念体系. 教育研究, (02), 43—51. | |
项贤明. (2018b). 关于教育学之解释力和批判力的一个验证.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02), 164—176+192. | |
新华社. (2022).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 传承红色基因 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取自: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5/content_5687105.htm. | |
徐勇, 石健. (2021). 伟大变革时代呼唤中国学术理论建构. 探索与争鸣, (06), 218—228+232. | |
徐勇. (2019). 学术创新的基点: 概念的解构与建构, 文史哲, (01), 10—13. | |
许美德. (2008). 思想肖像: 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 周勇,等.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杨九诠. (2022). 论学术期刊的学科建构功能. 澳门理工学报, (02), 117—124. | |
杨小微. (2011). 教育学研究的“实践情结”. 教育研究, (02), 34—40+46. | |
姚洋. (2019). 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建构. 文史哲, (01), 13—19. | |
叶澜. (2003). 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 (01), 91—93. | |
叶澜. (2004). 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 教育研究, (07), 3—17. | |
于光远. (1979). 关于教育科学体系问题——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研究, (03), 2—10. | |
袁振国. (2018). 双优先: 教育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4), 1—17+162. | |
袁振国. (2019). 科学问题与教育学知识增长. 教育研究, (04), 4—14. | |
袁振国. 迎接高质量教育科学研究新时代 教育研究 2019 11 22 25 袁振国. (2019). 迎接高质量教育科学研究新时代. 教育研究,(11),22—25. | |
袁振国. (2020). 教育规律与教育规律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9), 1—15. | |
张斌贤, 位盼盼 & 钱晓菲. (2021). 从学科发展大局重新审视教育学本科专业改革的意义与路径. 大学教育科学, (03), 4—12. | |
张春华. (2011). 传播力: 一个概念的界定与解析. 求索, (11), 76—77. | |
张明, 董波 & 陈艾睿. (2018). 教育神经学: 心、脑与教育整合.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4), 24—32. | |
张翼. (2018). 新时代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形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03), 28—31. | |
张志勇. (2019). 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理论创新. 教育研究, (03), 19—22. | |
赵春丽. (2020). 西方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建构路径分析. 马克思主义研究, (01), 146—156+164. | |
郑杭生. (2014—08—25). 学会 学派 学术——我对理论自觉从何而来的学术思考. 北京日报. | |
周作宇. (2018). 教育学: 一个时代的集体荣耀. 教育研究, (12), 94—98. | |
Amara, N., Ouimet, M., & Landry, R. New evidence on instrumental, conceptual, and symbolic utiliza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in government agencies Science communication 2004 26 1 75 106 Amara, N., Ouimet, M., & Landry, R. (2004). New evidence on instrumental, conceptual, and symbolic utiliza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in government agencies. Science communication, 26(1), 75—106.
doi: 10.1177/1075547004267491 |
|
Hammersley, M.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teaching: A response to David Hargreaves’ TTA lecture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97 23 2 141 161 Hammersley, M. (1997).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teaching: A response to David Hargreaves’ TTA lecture.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3(2), 141—161.
doi: 10.1080/0141192970230203 |
|
Hopkins, J. The role of learned societies in knowledge exchange and dissemination: the case of the 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1965–2005 History of Education 2011 40 2 255 271 Hopkins, J. (2011). The role of learned societies in knowledge exchange and dissemination: the case of the 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1965–2005. History of Education, 40(2), 255—271.
doi: 10.1080/0046760X.2010.518161 |
|
Laudel, G. The art of getting funded: how scientists adapt to their funding conditions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006 33 7 489 504 Laudel, G. (2006). The art of getting funded: how scientists adapt to their funding conditions.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33(7), 489—504.
doi: 10.3152/147154306781778777 |
|
Porter, M. E. (1996). What is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4(November-December 1996), 37-54. | |
Zhao, Y., Zhang, G., Yang, W., Kirkland, D., Han, X., & Zhang, J.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8 28 1 1 17 Zhao, Y., Zhang, G., Yang, W., Kirkland, D., Han, X., & Zhang, J. (200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28(1), 1—17.
doi: 10.1080/02188790701849826 |
[1] | 秦惠民, 王俊. 比较法视野下教育法学定位与学科体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2): 1-14. |
[2] | 周慧梅 李媛. 国家想象与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意识走向*[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1): 112-117. |
[3] | 杨小微, 叶澜. 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发展中国教育学———新世纪第一个五年中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24(4): 1-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