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静远, 胡丽雅, 吴飞.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变革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7): 177-186. |
[2] |
张博, 董瑞海.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赋能教育智能发展——人工智能科学家的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9): 19-31. |
[3] |
郭戈. 论陈伯吹的教材思想[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2): 116-125. |
[4] |
李姝雯, 李曼丽. 儿童书面言语的因果表达及逻辑思维特征研究——一项基于1800名小学生作文的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1): 59-72. |
[5] |
吴小鸥. “教科书”考释[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5): 117-126. |
[6] |
王博雅, 李珊珊, 岳爱, 李英, 史耀疆. 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3): 47-57. |
[7] |
伦纳德·瓦克斯. 杜威与孔子的对话:1919—2019[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2): 45-52. |
[8] |
湛中乐, 黄宇骁.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法理解读——以家永三郎教科书案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5): 148-160+171. |
[9] |
张倩, 黄毅英, 石鸥. 教科书的使用:教师与教科书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数学教科书的调查与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1): 77-84+162+163. |
[10] |
刘晖, 李惠, 李俊堂, 张立. 台湾教科书政策未来走向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6): 71-81+155. |
[11] |
李鹏. 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的发端:缘起、进程与意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34(3): 107-112. |
[12] |
王瑞明,焦鲁,程小月,刘聪. 第二语言学习的利与弊:语言与认知的角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34(1): 90-97. |
[13] |
黄明喜. 陆九渊的“易简”教学法及其历史意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34(1): 104-109. |
[14] |
屈博. 《孟子》在“四书”中的学习次序探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4): 94-98. |
[15] |
吴小鸥,姚艳. 民族脊梁:1933年“复兴教科书”的启蒙坚守?[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3(4): 113-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