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隆威, 贺安娜, 齐长永, 胡碧皓, 顾小清, 洪道诚. 认知回响:学习者智能体的出声思维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5, 43(5): 30-43. |
[2] |
黄昌勤, 钟益华, 王希哲, 韩中美, 魏同权. 从单智能体到多智能体:大模型智能体支持下的激励型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5, 43(5): 44-56. |
[3] |
尹坚勤, 克劳迪娅•朱迪奇(Claudia Giudici). 对话“瑞吉欧”: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与国际瑞吉欧儿童中心主席克劳迪娅·朱迪奇的对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5, 43(2): 119-126. |
[4] |
李林. 早期儒家哲学中的教育隐喻探微[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7): 100-113. |
[5] |
赵秀华.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历史脉络、内在逻辑与实践理路[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4): 88-96. |
[6] |
李云星. 面向数智时代的教科书概念演进及其重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2): 63-72. |
[7] |
陈静远, 胡丽雅, 吴飞.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变革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7): 177-186. |
[8] |
张博, 董瑞海.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赋能教育智能发展——人工智能科学家的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9): 19-31. |
[9] |
郭戈. 论陈伯吹的教材思想[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2): 116-125. |
[10] |
李姝雯, 李曼丽. 儿童书面言语的因果表达及逻辑思维特征研究——一项基于1800名小学生作文的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11): 59-72. |
[11] |
吴小鸥. “教科书”考释[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5): 117-126. |
[12] |
王博雅, 李珊珊, 岳爱, 李英, 史耀疆. 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3): 47-57. |
[13] |
伦纳德·瓦克斯. 杜威与孔子的对话:1919—2019[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2): 45-52. |
[14] |
湛中乐, 黄宇骁.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法理解读——以家永三郎教科书案为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5): 148-160+171. |
[15] |
张倩, 黄毅英, 石鸥. 教科书的使用:教师与教科书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数学教科书的调查与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 36(1): 77-84+162+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