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冯沁雪, 岳昌君. 本专科毕业生的专业兴趣匹配能促进就业匹配吗?——基于专业、学历、能力三维就业匹配的实证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5, 43(5): 96-114. |
[2] |
刘婷婷, 金明磊, 蔡连玉.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之困与解:基于大规模语料的质性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5, 43(4): 116-125. |
[3] |
陈华, 吴刚平. 学校课程领导的行政属性与专业属性[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8): 104-113. |
[4] |
贺艳芳. 他们为什么愿意从事技能工作?——制度理论视角下德国青年技能投资意愿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4): 63-75. |
[5] |
赵秀华.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历史脉络、内在逻辑与实践理路[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4): 88-96. |
[6] |
尹弘飚, 秦晗. 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研究:范式、旨趣与论述[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3): 61-77. |
[7] |
王陆, 马如霞, 彭玏. 教师是如何发展的?——一项基于经验学习圈理论的刻画与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2): 30-45. |
[8] |
陈时见, 柴恋琪. 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价值、逻辑与路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0): 60-68. |
[9] |
朱守信, 程天君. 非师范专业人员“转行从教”的身份建构: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0): 69-82. |
[10] |
吴开俊, 朱星谕, 黄炳超. 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优化研究————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0): 83-97. |
[11] |
赵平, 胡咏梅. 中国高校教师基本工资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保障性功能与激励性功能的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 41-57. |
[12] |
苏强, 蔡晓卫. 效率还是价值: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逻辑困境及其张力调适[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6): 133-141. |
[13] |
金金, 程天君. 普职分流政策的变迁:脉络、结构与逻辑[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6): 26-37. |
[14] |
郑永和, 杨宣洋, 王晶莹, 李佳, 卢阳旭, 李书惠, 杨玉静, 张晓琳. 我国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现状、影响与建议:基于31个省份的大规模调研[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4): 1-21. |
[15] |
梅伟惠, 张玮逸.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制度理论视角下的跨国比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2): 8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