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阎光才. 大学本科的教与学:理论与经验、理念与证据[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1-15. |
[2] |
高德胜. 表现的学校与教育的危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16-26. |
[3] |
卜玉华, 钟程. 课堂空间中儿童形象的产生机制:权力抑或教育?[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27-35. |
[4] |
孙妍妍, 顾小清, 丰大程. 面向学习者画像的评估工具设计:中小学生“学会学习”能力问卷构建与验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36-47. |
[5] |
邵发仙, 胡卫平, 张睆, 张艳红, 首新. 课堂论证话语的序贯分析:小学生的科学推理[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48-60. |
[6] |
郅庭瑾, 陈纯槿. 互联网使用时间对中学生学科素养的影响研究——基于互联网使用动机的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61-74. |
[7] |
李晶, 刘晖. 高等教育发展理论:解构与重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75-82. |
[8] |
杨蓉, 王雯, 刘婷婷. 大学治理、财务管理与价值增值关系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83-93. |
[9] |
黄斌, 张琼文, 云如先. 货币性激励能提升中小学教师校际交流意愿吗?——基于7省市278所学校的调查数据[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94-108. |
[10] |
尹坚勤, 吴巍莹, 张权, 贾云. 情绪劳动对幼儿园教师的意义:一项定量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109-122. |
[11] |
汪明帅, 赵婵. 教师的“日常抗拒”及其应对[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123-130. |
[12] |
朱洪洋. 隐念与执行者:教育政策执行研究新进路[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131-136. |
[13] |
骈茂林. 教育改革中的跨部门协调: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137-148. |
[14] |
席居哲, 叶杨, 左志宏, 彭雅楠. 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实践[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6): 149-159. |
[15] |
李立国. 什么是好的大学治理:治理的“实然”与“应然”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 37(5): 1-16. |